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帝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裴浩,虽然本王并没有和你有过太多的接触,但是你的为人本王还是了解的。”
刘凌想了想,淡淡的说道。
“给你讲个故事吧,或许会对你下决定之前有所帮助。”
裴浩点了点头,安静的听着刘凌的下文。刘凌喝了一口茶,若有深意的看了裴浩一眼,接着语气平淡的讲述了一个让人有些感叹的故事。
“很久之前,也是一个乱世的时候,有一对师徒一起辅佐一位诸侯。师父叫做康有为,徒弟叫梁启超。最开始的时候,师徒两个人形影不离,政见一致,都一心想辅佐那位诸侯登基为帝,造福苍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徒弟梁启超渐渐的发现,师父的很多主张都是错误的。而作为弟子,他却只能按照师父的思想去行事。这让他心里十分的矛盾,也十分的痛苦。他知道,若是按照师父的主张,到最后必定会将百姓带到水深火热的境地之中。”
“他的师父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完美的,最好的,只要这样做就能达到心中理想。而梁启超却知道,这只不过是师父的一厢情愿罢了。”
“经过再三的考虑,终于,梁启超做出了令所有人震动的决定。他不顾朋友和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站在了他师父康有为的对立面,宣扬他的主张,一种真正的能带给百姓幸福的主张。”
“在当时的环境下,他这样做是大逆不道的。不但遭到了他师父的唾弃,更是让很多同僚都看不起。就连曾经对他信任有加的诸侯也渐渐的冷落了他,然而,梁启超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他对诸侯动之以情晓之于理,终于说动诸侯采取他的主张治理天下。”
“十年,这个过程持续了十年。在这十年当中,梁启超背负了一切的骂名。他的恩师康有为甚至写诗骂他,将其称之为梁贼启超。更是当众宣布将梁启超逐出师门,说他是个窃国而求名利的伪君子!而梁启超也反唇相讥说他师父:大言不惭之书生,于政局甘苦,一无所知!”
“然而,十年之后,在梁启超的带动下,诸侯改变政策,渐渐地这个诸侯国强大了起来。百姓生活富足,国家太平安稳。十年之后,人们也终于知道了,梁启超的主张是正确的。”
“而在这十年当中,师徒反目,师父派人辱骂徒弟,甚至想尽一切办法阻拦徒弟整改朝政。而徒弟在这个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非常的手段,以至于两个人的关系到了不可两立的地步。”
“再后来,作为师父的康有为执迷不悟不惜鼓动一个叫张勋的将领造反,以便恢复自己的主张和除掉自己的徒弟。最后徒弟取得了胜利,造反的将军被打败后处死了。老师气急攻心,病死在了家里。”
“实现了自己理想的梁启超,带领着老师的其他弟子为师父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并且用最真挚的感情写了篇悼文。在这篇悼文中,他肯定了老师前期为国家所作出的贡献,并且深深的尊敬老师的作为。而后,婉转的点明了老师在后期其实是错误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还是老师的弟子。”
梁启超曾经对讥讽他不尊师重道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师弟自师弟,政治主张则不妨各异,吾不能和吾师共为国家罪人也!”
刘凌说完,若有深意的看着裴浩。
这个故事其实一半真,一半假。真的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师徒反目成仇的故事,假的是刘凌给他俩换了一个时代一个背景。这个故事的真实背景其实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的时候,代表着保皇派和革命派的师徒康有为梁启超师徒的真实历史事件。
这个故事虽然不是和司马律裴浩师徒二人的事情十分的契合,但是刘凌在这么短的时间想到这件事已经殊为不易了。要不是他前世博览群书,也不会在这么快就想到康有为和梁启超。
他自然不能说,这是在清朝末年发生的事。对于裴浩来说,千年后的清朝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存在。
裴浩端着茶杯,陷入沉默当中。
刘凌也不再说什么,站起来伸了下懒腰,径自出了客厅走了。
刘凌知道自己的故事还是对裴浩有所触动的,现在裴浩这个人钻进了牛角尖里,一时间很难自拔。此时若是没人拉他一把,或许他就会进入死胡同再也出不来。不但搭上自己的前途,还得搭上自己的性命。而若是有人点醒他,或许就能给他一种拨开乌云见明月的豁然。
或许就是一句话,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或许一个微笑,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决定。一件小事,一件善事,何止胜造七级浮屠?
正如一个人,因为生活的困苦或者某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而心情沮丧的时候,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明天,绝望的情绪已经占据了他的内心。此时,若是没人帮他一下,或许将是一种悲惨的结局。而如果有个人伸出援助之手的话,或许就是一种美好的结局。
一个人,一种人生,因为不同的际遇,或许将有不一样的结果。
对他人对自己都不冷漠,对家庭对社会都有贡献,抱着一种欣欣向上的心态,或许在不一样的心态下就能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裴浩先是被... -->>
“裴浩,虽然本王并没有和你有过太多的接触,但是你的为人本王还是了解的。”
刘凌想了想,淡淡的说道。
“给你讲个故事吧,或许会对你下决定之前有所帮助。”
裴浩点了点头,安静的听着刘凌的下文。刘凌喝了一口茶,若有深意的看了裴浩一眼,接着语气平淡的讲述了一个让人有些感叹的故事。
“很久之前,也是一个乱世的时候,有一对师徒一起辅佐一位诸侯。师父叫做康有为,徒弟叫梁启超。最开始的时候,师徒两个人形影不离,政见一致,都一心想辅佐那位诸侯登基为帝,造福苍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徒弟梁启超渐渐的发现,师父的很多主张都是错误的。而作为弟子,他却只能按照师父的思想去行事。这让他心里十分的矛盾,也十分的痛苦。他知道,若是按照师父的主张,到最后必定会将百姓带到水深火热的境地之中。”
“他的师父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完美的,最好的,只要这样做就能达到心中理想。而梁启超却知道,这只不过是师父的一厢情愿罢了。”
“经过再三的考虑,终于,梁启超做出了令所有人震动的决定。他不顾朋友和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站在了他师父康有为的对立面,宣扬他的主张,一种真正的能带给百姓幸福的主张。”
“在当时的环境下,他这样做是大逆不道的。不但遭到了他师父的唾弃,更是让很多同僚都看不起。就连曾经对他信任有加的诸侯也渐渐的冷落了他,然而,梁启超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他对诸侯动之以情晓之于理,终于说动诸侯采取他的主张治理天下。”
“十年,这个过程持续了十年。在这十年当中,梁启超背负了一切的骂名。他的恩师康有为甚至写诗骂他,将其称之为梁贼启超。更是当众宣布将梁启超逐出师门,说他是个窃国而求名利的伪君子!而梁启超也反唇相讥说他师父:大言不惭之书生,于政局甘苦,一无所知!”
“然而,十年之后,在梁启超的带动下,诸侯改变政策,渐渐地这个诸侯国强大了起来。百姓生活富足,国家太平安稳。十年之后,人们也终于知道了,梁启超的主张是正确的。”
“而在这十年当中,师徒反目,师父派人辱骂徒弟,甚至想尽一切办法阻拦徒弟整改朝政。而徒弟在这个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非常的手段,以至于两个人的关系到了不可两立的地步。”
“再后来,作为师父的康有为执迷不悟不惜鼓动一个叫张勋的将领造反,以便恢复自己的主张和除掉自己的徒弟。最后徒弟取得了胜利,造反的将军被打败后处死了。老师气急攻心,病死在了家里。”
“实现了自己理想的梁启超,带领着老师的其他弟子为师父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并且用最真挚的感情写了篇悼文。在这篇悼文中,他肯定了老师前期为国家所作出的贡献,并且深深的尊敬老师的作为。而后,婉转的点明了老师在后期其实是错误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还是老师的弟子。”
梁启超曾经对讥讽他不尊师重道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师弟自师弟,政治主张则不妨各异,吾不能和吾师共为国家罪人也!”
刘凌说完,若有深意的看着裴浩。
这个故事其实一半真,一半假。真的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师徒反目成仇的故事,假的是刘凌给他俩换了一个时代一个背景。这个故事的真实背景其实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的时候,代表着保皇派和革命派的师徒康有为梁启超师徒的真实历史事件。
这个故事虽然不是和司马律裴浩师徒二人的事情十分的契合,但是刘凌在这么短的时间想到这件事已经殊为不易了。要不是他前世博览群书,也不会在这么快就想到康有为和梁启超。
他自然不能说,这是在清朝末年发生的事。对于裴浩来说,千年后的清朝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存在。
裴浩端着茶杯,陷入沉默当中。
刘凌也不再说什么,站起来伸了下懒腰,径自出了客厅走了。
刘凌知道自己的故事还是对裴浩有所触动的,现在裴浩这个人钻进了牛角尖里,一时间很难自拔。此时若是没人拉他一把,或许他就会进入死胡同再也出不来。不但搭上自己的前途,还得搭上自己的性命。而若是有人点醒他,或许就能给他一种拨开乌云见明月的豁然。
或许就是一句话,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或许一个微笑,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决定。一件小事,一件善事,何止胜造七级浮屠?
正如一个人,因为生活的困苦或者某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而心情沮丧的时候,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明天,绝望的情绪已经占据了他的内心。此时,若是没人帮他一下,或许将是一种悲惨的结局。而如果有个人伸出援助之手的话,或许就是一种美好的结局。
一个人,一种人生,因为不同的际遇,或许将有不一样的结果。
对他人对自己都不冷漠,对家庭对社会都有贡献,抱着一种欣欣向上的心态,或许在不一样的心态下就能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裴浩先是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