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w19.com,超级音乐大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人们普遍要求改变环境的刺激下,经过克吕尼派改革运动,11世纪的宗.教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人们普遍充满了修来世的强烈意识,认为今世不幸,追求天堂至福。因此,隐修主义和禁欲主义普遍盛行,重视圣物崇拜和朝圣活动也形成了去耶路撒冷朝圣的风气。因此,在教会宣称,参加十字军东征的士兵可以获得敕罪,死后不必在炼狱中受煎熬,而能直升天堂的时候,人们纷纷都把东征看做是一条灵魂拯救的道路,毫不迟疑地加入了十字军“圣战”。另一方面,自从耶路撒冷被穆斯林占领以来,收复圣地也成为教堂徒的一种宗.教愿望。这种愿望在教会的煽动下,很快变成宗.教狂热,于是,“收复圣地”、“援助东方兄弟”,也成了十字军东征的又一精神支柱。上述各种因素都是十字军东征在广大教堂徒群众中的宗.教基础。
就罗马教会本身而言,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发动十字军东征既是为
了把西欧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转移到东方,掠夺东方财富,以解除西欧社会的危机,也是克吕尼派长期以来追求和实现教权高于皇权,罗马教皇至高无上,并企图有朝一日统一东西教会的实际行动和有效措施。因此,当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尔柱土耳其人进攻拜占庭帝国,而帝国无力抵抗,皇帝亚历克塞一世向罗马教皇求援,并表示将东正教会重新合并在罗马教皇统治之下的意愿时,正好给教皇东征以籍口。而此时拜占庭帝国任人宰割的软弱境地,也正是罗马教皇扩大势力。控制东方教会的大好时机。于是,十字军东征的各种条件都已具备。发动十字军战争就成为势在必行了。
1095年3月,乌尔班二世在意大利北部的皮亚琴察召开宗.教会议,决定援助君士坦丁堡。随后几个月内,他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游说,煽动宗.教狂热。11月在法国克莱芒召开宗.教大会,这是一场动员会和誓师会。到会者有法国高级教士600多人,成千名骑士和神职人员聚集在会场外,还有封建主、商人,来自四面八方的农奴和平民。会上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表了一篇极富煽动性的演说。先叙述了法国人的光辉业绩,又列举了穆斯林的种种暴行,接着呼吁“向蛮族作战”,“援助东方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土地肥沃,如同天堂,等待着你们去拯救”,“带上上帝赐给的强大的武力”。毫不迟疑地“登上赴圣墓的征途”,这样,不仅罪能得到敕免,而且还将得到“天国永不朽坏的荣耀。”乌尔班二世还煽动性地说道。“这里到处是贫困、饥饿和忧愁,而东方充满了欢乐和富饶”,在上帝的引导下。“让那些为了微薄的工资而拚命劳动的人,在东方的征途中去取得永恒的报酬吧。”在场的人们情绪激昂。高呼“这是上帝所愿!”于是,在宗.教圣战的旗帜下。在灵魂得救和经济富裕的幻想召唤中,历时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一场侵略战争开始了。
罗马天.主教会在组织十字军东征讨伐异教徒和东正教的同时,还在西欧内部开始了对异端的审理裁判和残酷迫害的大规模反异端活动。一方面进行镇压和讨伐异端的十字军战争,另一方面还专门成立了审理异端的宗.教法庭或异端裁判所,掀开了罗马天.主教史上惨烈的一页。在11、12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一部分改革家把罗马教会纳入隐修院的轨道,另一部分人则坚持游行布道,反对修道士和神职人员聚敛财富和生活腐化,进而否定罗马教会制定的教会法规,甚至教义,不承认教会的权威,因此被罗马教会定为异端,遭到了残酷镇压。
12世纪上半叶异端运动高涨,先后出现了阿尔诺德派、卡塔尔派、韦尔多派等。他们不仅反对罗马教会的**,而且成为西欧,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反专.制斗争的力量,于是,教俗双方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异端运动。其中最著名的是对卡塔尔派的残酷镇压。
“卡塔尔”,希腊文意为“纯洁”。该派谴责世俗,自称纯洁,故也称纯洁派。它原由巴尔干半岛上的一部分保罗派信徒吸收摩尼教思想所形成,后由参加十字军的农民和商人传入西欧,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等地活动,其中以法国南部图鲁兹的阿尔比城最为活跃,因此又有“阿尔比派”之称。该派受东方思想影响,认为宇宙有善恶两种势力,地上的一切属于恶魔,需要把人从恶的世界中解救出来,相信地狱和炼狱之说,否认洗礼和弥撒,更不承认教会能使人得救,甚至把教皇斥为恶魔,主张只遵从教廷导,过纯洁的禁欲生活。12世纪末阿尔比派在法国南部的势力已超过罗马教会,被罗马教会认为是最危险的敌人。
1179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召开第三次拉特兰宗.教会议,宣布绝罚阿尔比异端,动员西欧各国加强**。1209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利用法国北部贵族和骑士垂涎东南部财富的**,组织了讨伐阿尔比派的十字军,宣布凡参加讨伐异端十字军者,一律不受国家法律约束,过去和将来所犯罪恶,都能得到教会敕免,所欠一切债务均免付利息。这支讨伐异端的十字军作为合法的强盗攻入图鲁兹地区,因无法从众多居民中辨别异端分子,随军的教皇特使便下令,“只管把他们统统杀光,让上帝去分辨谁是他的子民”。于是,十字军大肆屠杀劫掠,持续进行了4年的讨伐战争,残酷镇压了阿尔比派。1218年图鲁兹人民再次爆发起义。杀死了占领图鲁兹地区的十字军首领,于是。又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十字军战争,使法国南部经济遭到了彻底破坏。阿尔比派和南部贵族势力也都被摧毁了。
罗马教会为了对付和镇压异端,不仅派十字军进行大规模讨伐,而且还专门成立了异端裁判所或宗.教法庭,对异端进行严厉审理和残酷处罚。1215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召开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颁布了《教皇敕令》,重申教义信条,并规定,已判处的异端分子应交世俗政府严加惩罚,没收其财产;废黜或绝罚不遵照教会要求去严厉镇压异端的主教和领主;参加镇压异端的天.主教徒享受与赴圣地的十字军骑士同等的特权和敕罪规定;被指控的异端分子如不能证明自己无罪。或者认罪后再犯罪,主教应按教会法规予以惩处,等等。这份《教皇敕令》予告了宗.教裁判所的成立。
1220年教皇洪诺留三世鉴于地方主教镇压异端不力,通令建立直属教皇的“宗.教法庭”或“宗.教裁判所”。1227年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即位后,迅速推动了宗.教裁判所的活动,1233年发布通谕规定,地方主教要全力协助教皇审判异端的宗.教裁判所。随后在罗马教会各统辖区内普遍成立了宗.教裁判所。这些裁判所交由多米尼克修会和弗兰西斯修会管辖,一般设在修道院内,并设有监狱。审判官由教皇直接任命。主要是从多米尼克修会中选派,审讯秘密进行。
异端裁判所制定了严酷的审讯条例:有两人作证,控告即能成立;控告人和见证人的姓名不向被告人透露;证人如撤回证词,作异端同谋犯处理;被告人若不认罪。要受严刑拷打;不仅自己认罪,还要检举同伙和可疑分子;为异端辩护者,要受绝罚;认罪后再翻案。予以火刑;被判为异端者,没收其全部财产;被告可以不经审判。就予以处死,表示悔改者。处以鞭笞、监禁等。
宗.教裁判所惩处异端的行为酷烈之极,先后经历了500年之久。以最残暴的西班牙宗.教法庭为例,被判处异端的竞达38万多人,处以火刑的就达10万多人。实质上,宗.教裁判所也是整个封建制度的镇压机器,在宗.教裁判所和世俗君主的联合镇压下,到14世纪中叶,阿尔比派被彻底消灭,韦尔多派也大为削弱。从16世纪开始,宗.教裁判所随教皇权势的下降而渐趋衰败。
罗马天.主教会不仅用火与剑镇压异端,而且还组织支持热情布道,过献身禁欲生活的多米尼克修会和弗兰西斯修会,以图克服教会中正在滋长的糜烂倾向,从精神和学识上瓦解和战胜异端教派。因其采取行乞的修道制度,故称为“托钵修会”。
多米尼克修会(又译“多明我会”)的创始人为西班牙神甫多米尼克(1170—1221),他出身贵族,1196年入奥斯马隐修院。1203年多米尼克与奥斯马修院主教迪耶果在法国南部发现阿尔比派和韦尔多派深得人心,而罗马传教士倍受蔑视。1204年迪耶果主教在蒙彼利埃宗.教会议上,提出了改革传教方法的方案,认为传教士只有象阿尔比派那样自我克制,谨守使徒式贫困,热心布道,才能使追随者返回罗马教会的怀抱。1206年他配合十字军讨伐阿尔比派的活动,在图鲁兹附近建立了一所女修院,后回到奥斯马教区不久便去世。多米尼克继承了他的传教方针,1216年在洪诺留三世支持下成立了多米尼克修会,设有男女修院。1220年召开第一次全会,决定采取行乞修道制度,不久编订了《传道令宪章》。该会注重布道,宣讲信仰,反对异端,并积极提倡会士参与社会活动,又称“布道兄弟会”。不仅如此,还热心学术研究活动和大学的讲学活动,著名人物大阿尔伯特、托马斯.阿奎那、爱克哈特、陶勒尔、萨沃那洛拉等,都是该会的杰出代表,许多大学也都有多米尼克会士宣讲传教。多米尼克会士的学识和社会影响导致教皇任命他们主持宗.教裁判所,对迫害异端教派和进步思想起了重要作用。不过客观地说,修会本身的理想追求主要在于确立一种谦卑的自我牺牲精神。
多米尼克修会在教皇和封建主支持下发展迅速。1221年多米尼克去世时,修会已拥有60多座修道院。分布于8个省区,成为西欧教会中的一股巨大势力。此外。修会还设有“第二会”——女修会和为在俗信徒而设的“第三会”。女修士不准接触社会,不得出外布道,只能在修院内过一种与世隔绝的内心反省的宗.教生活。兰西斯修会(又译“方济各会”)由意大利的弗兰西斯(1182—1226)创立。1208年他遵照教堂的教导,成立了一个修道团体,制定了简单原始的会规,守贫节欲,身着粗布衣衫,以乞食为生。1210年正在发动十字军讨伐阿尔比派的英诺森三世批准成立弗兰西斯托钵修会,并派往法国南部配合十字军进行传教。该会自称“小兄弟会”。经常出外布道,照顾麻疯病人,救济贫民,与阿尔比派争夺群众。同时,修会还到其它地区传教。后来在枢机主教乌哥利诺(后成为教皇格列高利九世)领导下,形成了一整套修院制度。1221年制定第一部会规。1223年在教皇洪诺留三世支持下制定了第二部会规。以后在教皇支持下,弗兰西斯会获得了大规模发展,取得了许多特权,成为教皇镇压异端。与世俗君主争权夺利的可靠力量。
弗兰西斯修会同多米尼克修会一样,也设有“第二修会”即女修会和为在俗教徒而立的“第三修会”。弗兰西斯去世后,修会发生内部分裂。以利奥为首的一派坚持“原始精神”,谨守清贫。过一种以乞食和劳动为生的修道生活,被称为“守规派”或“严格派”。以科托纳的伊利亚为首的另一派,则坚持传统的罗马教会修院制度。认为修会靠乞食为生不切实际,被称为“住院派”或“放任派”。住院派得到了教皇支持。1230年格列高利九世宣布。弗兰西斯的守贫遗嘱对整个修会无约束力,等于否定了守规派的主张。1245年教皇英诺森四世宣布。所赠弗兰西斯修会的一切财产所有权归属教廷,修会具有使用权,守规派予以强烈反对。1257年住院派的著名经院哲学家波拿文图拉当选为修会总会长,他主张修会应拥有自己的修院,以便从事神学研究,追求神学真理远比乞食和劳动更重要,布道和忏悔才是修会的主旨,从而彻底推翻了弗兰西斯倡导的“原始精神”,使修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波拿文图拉因此被称为“第二创始人”。然而,守规派虽然不断遭到教皇和住院派的联合镇压,却仍在坚持不屈服的斗争。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终于将弗兰西斯会正式分为两派,各自设有总会长和领导机构。
此外,还有奥斯定会和加尔默罗会。奥斯定会原为采用奥古斯丁会规的各隐修院的总称,起初并未形成统一的修会。经过教皇英诺森四世和亚历山大四世的努力,1256年全欧洲正式成立统一的奥斯定会。该会直属教皇领导,积极从事布道、神学研究工作,特别注重对《圣经》和奥古斯丁著作的研究,并跻身于欧洲各大学之中。加尔默罗会是由意大利人伯尔刀都于1156年乘十字军东征之机,率领几名隐修士到巴勒斯坦加尔默罗山隐修,并请耶路撒冷宗.教主教收徒建院,所成立的一个修会。该会谨守“听命”、“贞洁”、“清贫”、“静默”、“斋戒”。多米尼克修会、弗兰西斯修会和奥斯定修会、加尔默罗修会合称“四大托钵修会”。
罗马天.主教会的兴盛不仅表现在教权对王权的胜利,浩荡的十字军东征以及镇压和瓦解异端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天.主教神学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就。天.主教的神学理论和罗马教会的实践活动共同构成了西派教廷的繁荣。
随着在实践上的节节胜利,西部罗马天.主教会在理论上也逐渐达到了它的巅峰状态。
教廷历来重视理论建设。早在教廷传入西欧之初,它所遇到的就是一个具有悠久哲学传统的民族。为了在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教廷接受和改造了古希腊罗马哲学的一些理论、命题和概念。用来建立、完善和论证自己的教义,于公元初的几个世纪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廷哲学形态。即教父哲学,其最著名的代表就是4~5世纪的希波主教圣奥古斯丁。然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一直忙于应付新出现的混乱局面,无暇顾及理论建设,致使奥古斯丁后继乏人。以后的几百年间,虽然东西两派教会在神学问题上有过诸多的激烈争论,但哲学传统却是若断若续。加罗林王朝时期,虽曾一度重视教育,积极兴办学校、倡导七艺,并产生了爱留根纳这样的杰出神... -->>
在人们普遍要求改变环境的刺激下,经过克吕尼派改革运动,11世纪的宗.教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人们普遍充满了修来世的强烈意识,认为今世不幸,追求天堂至福。因此,隐修主义和禁欲主义普遍盛行,重视圣物崇拜和朝圣活动也形成了去耶路撒冷朝圣的风气。因此,在教会宣称,参加十字军东征的士兵可以获得敕罪,死后不必在炼狱中受煎熬,而能直升天堂的时候,人们纷纷都把东征看做是一条灵魂拯救的道路,毫不迟疑地加入了十字军“圣战”。另一方面,自从耶路撒冷被穆斯林占领以来,收复圣地也成为教堂徒的一种宗.教愿望。这种愿望在教会的煽动下,很快变成宗.教狂热,于是,“收复圣地”、“援助东方兄弟”,也成了十字军东征的又一精神支柱。上述各种因素都是十字军东征在广大教堂徒群众中的宗.教基础。
就罗马教会本身而言,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发动十字军东征既是为
了把西欧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转移到东方,掠夺东方财富,以解除西欧社会的危机,也是克吕尼派长期以来追求和实现教权高于皇权,罗马教皇至高无上,并企图有朝一日统一东西教会的实际行动和有效措施。因此,当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尔柱土耳其人进攻拜占庭帝国,而帝国无力抵抗,皇帝亚历克塞一世向罗马教皇求援,并表示将东正教会重新合并在罗马教皇统治之下的意愿时,正好给教皇东征以籍口。而此时拜占庭帝国任人宰割的软弱境地,也正是罗马教皇扩大势力。控制东方教会的大好时机。于是,十字军东征的各种条件都已具备。发动十字军战争就成为势在必行了。
1095年3月,乌尔班二世在意大利北部的皮亚琴察召开宗.教会议,决定援助君士坦丁堡。随后几个月内,他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游说,煽动宗.教狂热。11月在法国克莱芒召开宗.教大会,这是一场动员会和誓师会。到会者有法国高级教士600多人,成千名骑士和神职人员聚集在会场外,还有封建主、商人,来自四面八方的农奴和平民。会上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表了一篇极富煽动性的演说。先叙述了法国人的光辉业绩,又列举了穆斯林的种种暴行,接着呼吁“向蛮族作战”,“援助东方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土地肥沃,如同天堂,等待着你们去拯救”,“带上上帝赐给的强大的武力”。毫不迟疑地“登上赴圣墓的征途”,这样,不仅罪能得到敕免,而且还将得到“天国永不朽坏的荣耀。”乌尔班二世还煽动性地说道。“这里到处是贫困、饥饿和忧愁,而东方充满了欢乐和富饶”,在上帝的引导下。“让那些为了微薄的工资而拚命劳动的人,在东方的征途中去取得永恒的报酬吧。”在场的人们情绪激昂。高呼“这是上帝所愿!”于是,在宗.教圣战的旗帜下。在灵魂得救和经济富裕的幻想召唤中,历时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一场侵略战争开始了。
罗马天.主教会在组织十字军东征讨伐异教徒和东正教的同时,还在西欧内部开始了对异端的审理裁判和残酷迫害的大规模反异端活动。一方面进行镇压和讨伐异端的十字军战争,另一方面还专门成立了审理异端的宗.教法庭或异端裁判所,掀开了罗马天.主教史上惨烈的一页。在11、12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一部分改革家把罗马教会纳入隐修院的轨道,另一部分人则坚持游行布道,反对修道士和神职人员聚敛财富和生活腐化,进而否定罗马教会制定的教会法规,甚至教义,不承认教会的权威,因此被罗马教会定为异端,遭到了残酷镇压。
12世纪上半叶异端运动高涨,先后出现了阿尔诺德派、卡塔尔派、韦尔多派等。他们不仅反对罗马教会的**,而且成为西欧,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反专.制斗争的力量,于是,教俗双方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异端运动。其中最著名的是对卡塔尔派的残酷镇压。
“卡塔尔”,希腊文意为“纯洁”。该派谴责世俗,自称纯洁,故也称纯洁派。它原由巴尔干半岛上的一部分保罗派信徒吸收摩尼教思想所形成,后由参加十字军的农民和商人传入西欧,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南部等地活动,其中以法国南部图鲁兹的阿尔比城最为活跃,因此又有“阿尔比派”之称。该派受东方思想影响,认为宇宙有善恶两种势力,地上的一切属于恶魔,需要把人从恶的世界中解救出来,相信地狱和炼狱之说,否认洗礼和弥撒,更不承认教会能使人得救,甚至把教皇斥为恶魔,主张只遵从教廷导,过纯洁的禁欲生活。12世纪末阿尔比派在法国南部的势力已超过罗马教会,被罗马教会认为是最危险的敌人。
1179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召开第三次拉特兰宗.教会议,宣布绝罚阿尔比异端,动员西欧各国加强**。1209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利用法国北部贵族和骑士垂涎东南部财富的**,组织了讨伐阿尔比派的十字军,宣布凡参加讨伐异端十字军者,一律不受国家法律约束,过去和将来所犯罪恶,都能得到教会敕免,所欠一切债务均免付利息。这支讨伐异端的十字军作为合法的强盗攻入图鲁兹地区,因无法从众多居民中辨别异端分子,随军的教皇特使便下令,“只管把他们统统杀光,让上帝去分辨谁是他的子民”。于是,十字军大肆屠杀劫掠,持续进行了4年的讨伐战争,残酷镇压了阿尔比派。1218年图鲁兹人民再次爆发起义。杀死了占领图鲁兹地区的十字军首领,于是。又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十字军战争,使法国南部经济遭到了彻底破坏。阿尔比派和南部贵族势力也都被摧毁了。
罗马教会为了对付和镇压异端,不仅派十字军进行大规模讨伐,而且还专门成立了异端裁判所或宗.教法庭,对异端进行严厉审理和残酷处罚。1215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召开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颁布了《教皇敕令》,重申教义信条,并规定,已判处的异端分子应交世俗政府严加惩罚,没收其财产;废黜或绝罚不遵照教会要求去严厉镇压异端的主教和领主;参加镇压异端的天.主教徒享受与赴圣地的十字军骑士同等的特权和敕罪规定;被指控的异端分子如不能证明自己无罪。或者认罪后再犯罪,主教应按教会法规予以惩处,等等。这份《教皇敕令》予告了宗.教裁判所的成立。
1220年教皇洪诺留三世鉴于地方主教镇压异端不力,通令建立直属教皇的“宗.教法庭”或“宗.教裁判所”。1227年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即位后,迅速推动了宗.教裁判所的活动,1233年发布通谕规定,地方主教要全力协助教皇审判异端的宗.教裁判所。随后在罗马教会各统辖区内普遍成立了宗.教裁判所。这些裁判所交由多米尼克修会和弗兰西斯修会管辖,一般设在修道院内,并设有监狱。审判官由教皇直接任命。主要是从多米尼克修会中选派,审讯秘密进行。
异端裁判所制定了严酷的审讯条例:有两人作证,控告即能成立;控告人和见证人的姓名不向被告人透露;证人如撤回证词,作异端同谋犯处理;被告人若不认罪。要受严刑拷打;不仅自己认罪,还要检举同伙和可疑分子;为异端辩护者,要受绝罚;认罪后再翻案。予以火刑;被判为异端者,没收其全部财产;被告可以不经审判。就予以处死,表示悔改者。处以鞭笞、监禁等。
宗.教裁判所惩处异端的行为酷烈之极,先后经历了500年之久。以最残暴的西班牙宗.教法庭为例,被判处异端的竞达38万多人,处以火刑的就达10万多人。实质上,宗.教裁判所也是整个封建制度的镇压机器,在宗.教裁判所和世俗君主的联合镇压下,到14世纪中叶,阿尔比派被彻底消灭,韦尔多派也大为削弱。从16世纪开始,宗.教裁判所随教皇权势的下降而渐趋衰败。
罗马天.主教会不仅用火与剑镇压异端,而且还组织支持热情布道,过献身禁欲生活的多米尼克修会和弗兰西斯修会,以图克服教会中正在滋长的糜烂倾向,从精神和学识上瓦解和战胜异端教派。因其采取行乞的修道制度,故称为“托钵修会”。
多米尼克修会(又译“多明我会”)的创始人为西班牙神甫多米尼克(1170—1221),他出身贵族,1196年入奥斯马隐修院。1203年多米尼克与奥斯马修院主教迪耶果在法国南部发现阿尔比派和韦尔多派深得人心,而罗马传教士倍受蔑视。1204年迪耶果主教在蒙彼利埃宗.教会议上,提出了改革传教方法的方案,认为传教士只有象阿尔比派那样自我克制,谨守使徒式贫困,热心布道,才能使追随者返回罗马教会的怀抱。1206年他配合十字军讨伐阿尔比派的活动,在图鲁兹附近建立了一所女修院,后回到奥斯马教区不久便去世。多米尼克继承了他的传教方针,1216年在洪诺留三世支持下成立了多米尼克修会,设有男女修院。1220年召开第一次全会,决定采取行乞修道制度,不久编订了《传道令宪章》。该会注重布道,宣讲信仰,反对异端,并积极提倡会士参与社会活动,又称“布道兄弟会”。不仅如此,还热心学术研究活动和大学的讲学活动,著名人物大阿尔伯特、托马斯.阿奎那、爱克哈特、陶勒尔、萨沃那洛拉等,都是该会的杰出代表,许多大学也都有多米尼克会士宣讲传教。多米尼克会士的学识和社会影响导致教皇任命他们主持宗.教裁判所,对迫害异端教派和进步思想起了重要作用。不过客观地说,修会本身的理想追求主要在于确立一种谦卑的自我牺牲精神。
多米尼克修会在教皇和封建主支持下发展迅速。1221年多米尼克去世时,修会已拥有60多座修道院。分布于8个省区,成为西欧教会中的一股巨大势力。此外。修会还设有“第二会”——女修会和为在俗信徒而设的“第三会”。女修士不准接触社会,不得出外布道,只能在修院内过一种与世隔绝的内心反省的宗.教生活。兰西斯修会(又译“方济各会”)由意大利的弗兰西斯(1182—1226)创立。1208年他遵照教堂的教导,成立了一个修道团体,制定了简单原始的会规,守贫节欲,身着粗布衣衫,以乞食为生。1210年正在发动十字军讨伐阿尔比派的英诺森三世批准成立弗兰西斯托钵修会,并派往法国南部配合十字军进行传教。该会自称“小兄弟会”。经常出外布道,照顾麻疯病人,救济贫民,与阿尔比派争夺群众。同时,修会还到其它地区传教。后来在枢机主教乌哥利诺(后成为教皇格列高利九世)领导下,形成了一整套修院制度。1221年制定第一部会规。1223年在教皇洪诺留三世支持下制定了第二部会规。以后在教皇支持下,弗兰西斯会获得了大规模发展,取得了许多特权,成为教皇镇压异端。与世俗君主争权夺利的可靠力量。
弗兰西斯修会同多米尼克修会一样,也设有“第二修会”即女修会和为在俗教徒而立的“第三修会”。弗兰西斯去世后,修会发生内部分裂。以利奥为首的一派坚持“原始精神”,谨守清贫。过一种以乞食和劳动为生的修道生活,被称为“守规派”或“严格派”。以科托纳的伊利亚为首的另一派,则坚持传统的罗马教会修院制度。认为修会靠乞食为生不切实际,被称为“住院派”或“放任派”。住院派得到了教皇支持。1230年格列高利九世宣布。弗兰西斯的守贫遗嘱对整个修会无约束力,等于否定了守规派的主张。1245年教皇英诺森四世宣布。所赠弗兰西斯修会的一切财产所有权归属教廷,修会具有使用权,守规派予以强烈反对。1257年住院派的著名经院哲学家波拿文图拉当选为修会总会长,他主张修会应拥有自己的修院,以便从事神学研究,追求神学真理远比乞食和劳动更重要,布道和忏悔才是修会的主旨,从而彻底推翻了弗兰西斯倡导的“原始精神”,使修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波拿文图拉因此被称为“第二创始人”。然而,守规派虽然不断遭到教皇和住院派的联合镇压,却仍在坚持不屈服的斗争。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终于将弗兰西斯会正式分为两派,各自设有总会长和领导机构。
此外,还有奥斯定会和加尔默罗会。奥斯定会原为采用奥古斯丁会规的各隐修院的总称,起初并未形成统一的修会。经过教皇英诺森四世和亚历山大四世的努力,1256年全欧洲正式成立统一的奥斯定会。该会直属教皇领导,积极从事布道、神学研究工作,特别注重对《圣经》和奥古斯丁著作的研究,并跻身于欧洲各大学之中。加尔默罗会是由意大利人伯尔刀都于1156年乘十字军东征之机,率领几名隐修士到巴勒斯坦加尔默罗山隐修,并请耶路撒冷宗.教主教收徒建院,所成立的一个修会。该会谨守“听命”、“贞洁”、“清贫”、“静默”、“斋戒”。多米尼克修会、弗兰西斯修会和奥斯定修会、加尔默罗修会合称“四大托钵修会”。
罗马天.主教会的兴盛不仅表现在教权对王权的胜利,浩荡的十字军东征以及镇压和瓦解异端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天.主教神学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就。天.主教的神学理论和罗马教会的实践活动共同构成了西派教廷的繁荣。
随着在实践上的节节胜利,西部罗马天.主教会在理论上也逐渐达到了它的巅峰状态。
教廷历来重视理论建设。早在教廷传入西欧之初,它所遇到的就是一个具有悠久哲学传统的民族。为了在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教廷接受和改造了古希腊罗马哲学的一些理论、命题和概念。用来建立、完善和论证自己的教义,于公元初的几个世纪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廷哲学形态。即教父哲学,其最著名的代表就是4~5世纪的希波主教圣奥古斯丁。然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一直忙于应付新出现的混乱局面,无暇顾及理论建设,致使奥古斯丁后继乏人。以后的几百年间,虽然东西两派教会在神学问题上有过诸多的激烈争论,但哲学传统却是若断若续。加罗林王朝时期,虽曾一度重视教育,积极兴办学校、倡导七艺,并产生了爱留根纳这样的杰出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