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w19.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效控制,司马懿与蒋济一起率兵出城,占领洛水之上的浮桥,迎击曹爽一伙人的反扑。
整个计划做得相当周密,每一步都抓住了要害。
但也有难点,比如太后的诏书。郭太后迁居永宁宫后,实际上被软禁在了那里,她愿意不愿意写这份诏书?如果愿意写,又能不能秘密地带出来?这些都是问题。
司马懿在这个问题上早有布局,他很早就注意与郭太后一家拉近关系,郭太后的叔父郭立任宣德将军,他有个儿子叫郭德,司马懿让司马师把一个女儿嫁给郭德为妻,此女短命早死,司马懿又让司马昭把一个女儿嫁给郭德为继室。冷庙反而要多烧香,没有预料到今天这一步的话,就不会做出如此精心的安排。
所以,郭太后早已暗中站在了司马懿一边,加上曹爽一伙对她的排挤和迫害,她也愿意把这伙人除掉,为此冒些风险也都情愿,有了她的全力配合,诏书自然会想办法送到司马懿手中。郭太后的支持对司马懿来说非常关键,这增加了此次行动的合法性,不至于让人诟病为谋篡。
第二天早上,谒陵的队伍出发了,很隆重、很威风。
午后,各路人马同时行动,尽管计划做得很周密,但仍然漏掉了一个重要的地方,这就是曹爽的府邸,当司马懿带人去攻占武库时,恰好要路过曹府,结果引起了一阵恐慌,曹府还有不少家兵,有人想出来进攻,又发现太傅本人也在其中,有些犹豫。
曹爽的妻子刘氏有一定见识,意识到问题不简单,把守卫曹府的守督叫来,对他说:“大将军不在,请你发兵,阻止太傅等人的叛乱!”
这位守督答应一声即登上门楼,正好看到司马懿,马上拿来弓弩,注满箭,照着司马懿就准备射。关键时刻,有个手下扯了扯守督的衣服,小声说:“今后的事情如何发展,不好说啊!”一句话提醒了守督,让他犹豫起来,箭没有射出,但想了想,他还是准备射,这位手下又提醒了一次,守督三次要射,三次被提醒,最后终于还是没射,司马懿顺利通过。
史书没有留下这位守督的名字,但他的那个手下名字却留下了,他叫孙谦,也许他是司马师安排在曹府的卧底,但更大的可能只是曹府的普通一兵,不过他很关心时局,知道大势所趋和人心向背,所以在关键时刻才冒死进言,他的几句提醒也许至关重要,如果司马懿此时真被射死或者被射成重伤,后面的局势会如何发展还真不好说。
之后,各路进展都很顺利。
城里乱了起来,官员们听到异动,都预感到发生了大事,也能猜出个大概,大部分人对曹爽一伙都很失望,也知道他们成不了大事,所以干脆闭门不出,静观其变。
高柔、王观分别接管了曹爽兄弟的军营,也没有遇到太大麻烦。看到局势已基本控制,司马懿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奏疏,上奏少帝:“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对内僭越,对外专权;破坏祖制,尽领禁兵,群官要职皆授予身边所亲之人;殿中宿卫的旧人尽被斥出,全部用他自己的新人。同时,又与黄门张当等狼狈为奸,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已形同摆设,岂得久安!这并非先帝诏陛下以及臣升御床时相托之本意啊。臣虽朽迈,怎敢枉言?昔赵高专权,秦氏灭绝;吕后、霍光专断,汉祚不永。这些都应成为陛下之大鉴。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等人,都认为曹爽有无君之心,他们兄弟不益于执掌禁卫,臣与他们把上述想法上奏永宁宫,皇太后敕臣如奏施行。臣已经令有关部门以及黄门令罢曹爽、曹羲、曹训的兵权,以侯爵的身份待在家中,不得在外随意逗留,如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已将兵屯洛水浮桥,以应非常之需。”
司马懿提出只解除曹爽兄弟的兵权,但不剥夺其爵位,对其他人也没有提及,这无疑是明智的。随后,司马懿和蒋济一起率兵出城,屯驻在洛水之畔,防备曹爽等人的反击。
桓范没跟曹爽一起走,看到司马氏父子发动了兵变,他想逃出去给曹爽等人报信,他的儿子以及大司农府里的官员们都劝他不要去,但他不听,跑到了洛阳的平昌门,这时城门已关闭,守城门的是他曾举荐过的一名故吏,桓范假称奉诏书出城,这名故吏就把他放走了。有人报告了司马懿和蒋济,蒋济叹息道:“智囊走了!”司马懿不以为然,对蒋济说:“桓范虽然是个智囊,但曹爽是平庸之人,就像劣马的眼睛只能盯着马厩里的那一点儿豆料一样,所以桓范的建议曹爽是不会听的。”
效控制,司马懿与蒋济一起率兵出城,占领洛水之上的浮桥,迎击曹爽一伙人的反扑。
整个计划做得相当周密,每一步都抓住了要害。
但也有难点,比如太后的诏书。郭太后迁居永宁宫后,实际上被软禁在了那里,她愿意不愿意写这份诏书?如果愿意写,又能不能秘密地带出来?这些都是问题。
司马懿在这个问题上早有布局,他很早就注意与郭太后一家拉近关系,郭太后的叔父郭立任宣德将军,他有个儿子叫郭德,司马懿让司马师把一个女儿嫁给郭德为妻,此女短命早死,司马懿又让司马昭把一个女儿嫁给郭德为继室。冷庙反而要多烧香,没有预料到今天这一步的话,就不会做出如此精心的安排。
所以,郭太后早已暗中站在了司马懿一边,加上曹爽一伙对她的排挤和迫害,她也愿意把这伙人除掉,为此冒些风险也都情愿,有了她的全力配合,诏书自然会想办法送到司马懿手中。郭太后的支持对司马懿来说非常关键,这增加了此次行动的合法性,不至于让人诟病为谋篡。
第二天早上,谒陵的队伍出发了,很隆重、很威风。
午后,各路人马同时行动,尽管计划做得很周密,但仍然漏掉了一个重要的地方,这就是曹爽的府邸,当司马懿带人去攻占武库时,恰好要路过曹府,结果引起了一阵恐慌,曹府还有不少家兵,有人想出来进攻,又发现太傅本人也在其中,有些犹豫。
曹爽的妻子刘氏有一定见识,意识到问题不简单,把守卫曹府的守督叫来,对他说:“大将军不在,请你发兵,阻止太傅等人的叛乱!”
这位守督答应一声即登上门楼,正好看到司马懿,马上拿来弓弩,注满箭,照着司马懿就准备射。关键时刻,有个手下扯了扯守督的衣服,小声说:“今后的事情如何发展,不好说啊!”一句话提醒了守督,让他犹豫起来,箭没有射出,但想了想,他还是准备射,这位手下又提醒了一次,守督三次要射,三次被提醒,最后终于还是没射,司马懿顺利通过。
史书没有留下这位守督的名字,但他的那个手下名字却留下了,他叫孙谦,也许他是司马师安排在曹府的卧底,但更大的可能只是曹府的普通一兵,不过他很关心时局,知道大势所趋和人心向背,所以在关键时刻才冒死进言,他的几句提醒也许至关重要,如果司马懿此时真被射死或者被射成重伤,后面的局势会如何发展还真不好说。
之后,各路进展都很顺利。
城里乱了起来,官员们听到异动,都预感到发生了大事,也能猜出个大概,大部分人对曹爽一伙都很失望,也知道他们成不了大事,所以干脆闭门不出,静观其变。
高柔、王观分别接管了曹爽兄弟的军营,也没有遇到太大麻烦。看到局势已基本控制,司马懿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奏疏,上奏少帝:“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对内僭越,对外专权;破坏祖制,尽领禁兵,群官要职皆授予身边所亲之人;殿中宿卫的旧人尽被斥出,全部用他自己的新人。同时,又与黄门张当等狼狈为奸,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已形同摆设,岂得久安!这并非先帝诏陛下以及臣升御床时相托之本意啊。臣虽朽迈,怎敢枉言?昔赵高专权,秦氏灭绝;吕后、霍光专断,汉祚不永。这些都应成为陛下之大鉴。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等人,都认为曹爽有无君之心,他们兄弟不益于执掌禁卫,臣与他们把上述想法上奏永宁宫,皇太后敕臣如奏施行。臣已经令有关部门以及黄门令罢曹爽、曹羲、曹训的兵权,以侯爵的身份待在家中,不得在外随意逗留,如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已将兵屯洛水浮桥,以应非常之需。”
司马懿提出只解除曹爽兄弟的兵权,但不剥夺其爵位,对其他人也没有提及,这无疑是明智的。随后,司马懿和蒋济一起率兵出城,屯驻在洛水之畔,防备曹爽等人的反击。
桓范没跟曹爽一起走,看到司马氏父子发动了兵变,他想逃出去给曹爽等人报信,他的儿子以及大司农府里的官员们都劝他不要去,但他不听,跑到了洛阳的平昌门,这时城门已关闭,守城门的是他曾举荐过的一名故吏,桓范假称奉诏书出城,这名故吏就把他放走了。有人报告了司马懿和蒋济,蒋济叹息道:“智囊走了!”司马懿不以为然,对蒋济说:“桓范虽然是个智囊,但曹爽是平庸之人,就像劣马的眼睛只能盯着马厩里的那一点儿豆料一样,所以桓范的建议曹爽是不会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