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大唐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两位宰相同时致仕,这件事情简直如同一颗炸弹一般,立时就让原本只是暗流涌动,表面上还算平静的大唐中央朝廷顿时间就喧哗且哄闹了起来。
与此相比,什么江淮转运使司衙门是否有成立的必要啦,什么李曦太年轻就主管一个衙门是否合适啦,什么是否应该要大费周章的重修广通渠啦,自然立刻就没有人再去关心了,即便是此前对于这一系列事件最为关注的太子李鸿,这时候随着萧嵩和韩休两位宰相同时致仕,也是不由得就被转移了注意力,转而把大部分关注都放到了朝堂之上。
于是,就在这样朝野上下一下子为之沸腾,同时也开始暗流涌动的时候,李曦再次打马离开了长安。
他当然也喜欢八卦,虽然眼下根本就没有参与这种大型游戏的资格,但是躲在一边看看热闹也不失为一桩乐事,但是他知道,对于眼下的自己来说,还有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在等着自己去做,实在是没有时间把心思浪费在这些事情上头。
当然,他也知道如果出任宰相的人选是跟自己比较对路子的人,比如苏晋,比如李林甫,比如张九龄等等,那毫无疑问会在接下来的重修广通渠以及其他后续的漕运事务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而如果换了是那些跟自己不怎么对付的人,甚或是根本就对自己有着一定程度排斥情绪的人做了宰相,那么毫无疑问,即便是有着玄宗皇帝的支持,自己这个江淮转运使司小衙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掣肘。
所以,在临走之前,他特意定下了章程。
他要求留在长安的李逸风,以及剑南烧春长安店的掌柜罗克敌,每天都要把长安城内的消息汇总一下,甚至还要求两个人要附上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然后,每天一报,直接用快马把消息送到自己手上,以便自己能随时站在长安城外观看这幕政治大戏。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张九龄和李林甫两个人已经在历史上写明了是肯定会登台拜相的,但问题是,他们是不是会在这一次的朝野动荡中成功登台?
关于这一点,即便是李曦这个穿越者也是没有什么把握的。
反倒是临出长安之前,罗克敌曾经这么分析过:无论经验、眼界、手腕、威望,以及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等等,张九龄都已经达到了拜相的水准,如果不出意料,这一次萧嵩和韩休同时致仕之后,他登台拜相的可能姓至少有七成。唯一的一点障碍就是眼下他还在居母丧,因此,陛下是否会就势夺情,还委实的不好说。
至于李林甫,他最近几年倒是很受陛下的宠信,但问题是,无论是威望还是实际的控制力,眼下的他比起张九龄来,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所以,他拜相的可能姓,大约只有不到两成。当然,要说起来,当年萧嵩拜相的时候,各方面也是明显不足的,但是只要陛下看好他,他也就登台拜相了,所以这件事归根到底,还是要看玄宗皇帝的意思。
与李曦所熟知的这两位未来宰相相比,在分析的时候,罗克敌反倒是更加看好时任京兆府尹兼江淮转运使的裴耀卿。
根据他的分析,首先,裴耀卿出身名门,其父裴守真曾出任户都尚书,首先这个底子就不一样,其次,他为人做官,在朝野上下颇有美誉。
第三,他履历丰富,而且不管在什么任上,都有显著的政绩,他幼年即中童子举,其后历任长安令、济州刺史、京兆尹等官职,去年朝廷北征契丹,他还被任命为信安王李祎的副将,负责统筹粮草等后勤事务,为大军的最终凯旋而归,立下了汗马功劳。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就是,他开元初年出任长安令,而且很有政绩,一直到现在,他当年治理长安的那些办法都还在被沿用着,极为受人称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玄宗皇帝登基以来才开始冒头的官员,是玄宗皇帝在任期间所努力打造的一位标志姓人物。
这样一个人,虽然眼下看资历等等,或许还不太足,甚至于他都没有在中央呆过,一直都是做地方官,因此大家在推测新任宰相的人选时,即便是想到他,也都是轻轻放过了,认为没有什么可能,他要拜相,至少也要到中央朝廷里来历练几年才有足够的资格。但是罗克敌却觉得,以眼下的情势来看,他拜相的可能,却未必就没有,甚至,还不小。
当然,这都是罗克敌的私下分析而已,李曦不记得历史上有裴耀卿这个人物,只是来到长安之后才逐渐听说了他的名声和事迹,... -->>
两位宰相同时致仕,这件事情简直如同一颗炸弹一般,立时就让原本只是暗流涌动,表面上还算平静的大唐中央朝廷顿时间就喧哗且哄闹了起来。
与此相比,什么江淮转运使司衙门是否有成立的必要啦,什么李曦太年轻就主管一个衙门是否合适啦,什么是否应该要大费周章的重修广通渠啦,自然立刻就没有人再去关心了,即便是此前对于这一系列事件最为关注的太子李鸿,这时候随着萧嵩和韩休两位宰相同时致仕,也是不由得就被转移了注意力,转而把大部分关注都放到了朝堂之上。
于是,就在这样朝野上下一下子为之沸腾,同时也开始暗流涌动的时候,李曦再次打马离开了长安。
他当然也喜欢八卦,虽然眼下根本就没有参与这种大型游戏的资格,但是躲在一边看看热闹也不失为一桩乐事,但是他知道,对于眼下的自己来说,还有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在等着自己去做,实在是没有时间把心思浪费在这些事情上头。
当然,他也知道如果出任宰相的人选是跟自己比较对路子的人,比如苏晋,比如李林甫,比如张九龄等等,那毫无疑问会在接下来的重修广通渠以及其他后续的漕运事务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而如果换了是那些跟自己不怎么对付的人,甚或是根本就对自己有着一定程度排斥情绪的人做了宰相,那么毫无疑问,即便是有着玄宗皇帝的支持,自己这个江淮转运使司小衙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掣肘。
所以,在临走之前,他特意定下了章程。
他要求留在长安的李逸风,以及剑南烧春长安店的掌柜罗克敌,每天都要把长安城内的消息汇总一下,甚至还要求两个人要附上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然后,每天一报,直接用快马把消息送到自己手上,以便自己能随时站在长安城外观看这幕政治大戏。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张九龄和李林甫两个人已经在历史上写明了是肯定会登台拜相的,但问题是,他们是不是会在这一次的朝野动荡中成功登台?
关于这一点,即便是李曦这个穿越者也是没有什么把握的。
反倒是临出长安之前,罗克敌曾经这么分析过:无论经验、眼界、手腕、威望,以及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等等,张九龄都已经达到了拜相的水准,如果不出意料,这一次萧嵩和韩休同时致仕之后,他登台拜相的可能姓至少有七成。唯一的一点障碍就是眼下他还在居母丧,因此,陛下是否会就势夺情,还委实的不好说。
至于李林甫,他最近几年倒是很受陛下的宠信,但问题是,无论是威望还是实际的控制力,眼下的他比起张九龄来,差了不止一个档次,所以,他拜相的可能姓,大约只有不到两成。当然,要说起来,当年萧嵩拜相的时候,各方面也是明显不足的,但是只要陛下看好他,他也就登台拜相了,所以这件事归根到底,还是要看玄宗皇帝的意思。
与李曦所熟知的这两位未来宰相相比,在分析的时候,罗克敌反倒是更加看好时任京兆府尹兼江淮转运使的裴耀卿。
根据他的分析,首先,裴耀卿出身名门,其父裴守真曾出任户都尚书,首先这个底子就不一样,其次,他为人做官,在朝野上下颇有美誉。
第三,他履历丰富,而且不管在什么任上,都有显著的政绩,他幼年即中童子举,其后历任长安令、济州刺史、京兆尹等官职,去年朝廷北征契丹,他还被任命为信安王李祎的副将,负责统筹粮草等后勤事务,为大军的最终凯旋而归,立下了汗马功劳。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就是,他开元初年出任长安令,而且很有政绩,一直到现在,他当年治理长安的那些办法都还在被沿用着,极为受人称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玄宗皇帝登基以来才开始冒头的官员,是玄宗皇帝在任期间所努力打造的一位标志姓人物。
这样一个人,虽然眼下看资历等等,或许还不太足,甚至于他都没有在中央呆过,一直都是做地方官,因此大家在推测新任宰相的人选时,即便是想到他,也都是轻轻放过了,认为没有什么可能,他要拜相,至少也要到中央朝廷里来历练几年才有足够的资格。但是罗克敌却觉得,以眼下的情势来看,他拜相的可能,却未必就没有,甚至,还不小。
当然,这都是罗克敌的私下分析而已,李曦不记得历史上有裴耀卿这个人物,只是来到长安之后才逐渐听说了他的名声和事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