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w19.com,周易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然无光。朱松去世前把家事委托给在崇安五夫里奉祠家居的刘子羽,遗命朱熹:“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并致书三位崇安道学密友,请他们教育朱熹。刘氏家族是世代簪缨的大族著姓,在五夫里屏山下拥有巨大的刘氏庄园。刘氏有家塾,由刘子翚主持,刘勉之、胡宪都是刘氏家塾延聘执教的名士。刘子羽收容朱熹母子,在刘氏庄园前修葺一座五开间的旧楼供他们居住。朱熹入刘氏家塾,受学于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君子,并执经问道于刘勉之的萧屯草堂、胡宪的籍溪山居。 崇安刘氏之家塾源远流长,世代左右地方教育。家塾除教授刘氏子弟,还广收乡邻俊秀。在刘子翚曾祖刘太素时,学生有百余人;至其祖父刘民先时,学生有数百人;刘子翚还于绍兴十四年(1144)进一步扩大了家塾的规模。后来,南宋淳祐二年(1242),宋理宗为褒扬刘子翚的教育功绩,敕命扩建为屏山书院。这样大规模的家塾,无疑是以教授举业为目的,且具经营性质的。朱松把朱熹托付给刘氏,其主要用意,当在于举业。朱熹入刘氏家塾,主要目的是攻习举业。刘氏家塾授学的地方在六经堂,朱熹在此恭听经学塾师传授经史,学做程文和诗赋,接受应试训练。 朱熹随母寄人篱下,虽受到多方照顾,然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曾向远在湖州的三叔朱槔诉悲苦之情,又曾作寿母生朝诗,表达窘迫凄凉的心态,诗云:“秋风萧爽天气凉,此日何日升斯堂?堂中老人寿而康,红颜绿鬓双瞳方。家贫儿痴但深藏,五年不出门庭荒。灶陉十日九不炀,岂办甘脆陈壶觞?低头包羞汗如浆。”自朱森以来朱家的败落,至此可谓达到了最低点。少年朱熹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而解决的途径却只有一个,即科举。不难想像,自称“少而鲁钝,百事不及人”的朱熹,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能以十九岁的小小年纪胜出,必定在举业上付出了极大的心力。 朱熹攻习举业,选择的入途是经义进士,攻治的主经是周易,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记曰: 朱熹绍兴十八年王佐榜进士出身。治易。 这意味着少年朱熹曾用多年时间潜心研习周易,最保守的估计,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的数年间,周易当是他学习的焦点。 为应对举子业,朱熹不会忽略“偕行于场屋”的王安石、龚原、耿南仲三家易说,而对始终作为官学官书的周易正义,自然会更加重视。实际上,朱熹于周易正义所下的苦功,已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这情况反映在朱熹集遗集卷二答汪次山书中。书云:“大凡治经之法,且先熟读正经,次则参考注疏。至于礼乐制度名数,注疏得之尤多,不知令郎曾如此下功夫否?若资质大段警悟,亦须著下三年工夫于此,自然精熟贯穿,何待他求?彼学成而名显者,岂必皆有异书乎?今人欲速,每事必求一捷径,不肯安心循序,下实工夫。为此所悟,一事不成者多矣。不可不自悟也。愚陋无所知,于此尝究心焉,颇见利病如此,敢以布闻,称塞厚意。”朱熹在中进士的隔年,即绍兴二十年(1150)的十二月,曾归徽州婺源扫墓,乡人歆羡他少年得志,多来问学。从婺源归崇安不久,乡人汪次山来信为自己的孩子求教治经之法,朱熹写此信作答复。信中强调了注疏的重要性,建议在注疏方面要多下苦功。引人兴味的是,朱熹顺便规定了攻治经传注疏的时限:“若资质大段警悟,亦须著下三年工夫于此。”而另一句话更值得玩味:“于此尝究心焉,颇见利病如此。”意思说自己曾在注疏方面下过三年以上的苦功。朱熹入刘氏家塾的时间是绍兴十三年或十四年,参加科举在绍兴十七年和十八年,则这三年以上的苦功,当是在刘氏家塾中作的。考虑到朱熹所治主经为周易,即可知道,他曾究心的“注疏”当指孔颖达周易正义。盖自北宋中期至南宋,义疏之体不复流行,终北宋一代,未见有人再写出有广泛影响的周易义疏。 朱熹在少年时代于周易正义下过数年苦功,说他深受王弼易学的影响,当不是过言。进一步,说他的易学接续了王弼和孔颖达之学脉,也不为无据。 宋代贡举有进士、明经、诸科。宋初,进士科承唐及五代之制,试诗、赋、论、策,贴试论语,应对春秋或礼记墨义,主要以诗赋取人。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王安石改革贡举,罢诗赋、贴经、墨义,主要试经义和策论。应试者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每试四场:第一场,初试本经;第二场,试兼经大义;第三场,试论一首;第四场,试时务策三道。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新法被废止,按诗赋进士和经义进士取士。学习内容,诗赋进士听习一经,经义进士并习两经。考试内容,诗赋进士:第一场,试本经义二道,论语或孟子义一道;第二场,赋及律诗一首;第三场,论一首;第四场,子史时务策二道。经义进士:第一场,试本经义三道,论语义一道;第二场,本经义三道,孟子义一道;第三场,论一首;第四场,子史时务策二道。宋室南迁以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开科,也以经义、诗赋两科取士,但与元祐法略有不同:一是习诗赋者不再兼试经义,二是不习诗赋者只治一经而不必兼治两经,三是由试四场改为试三场。其中,诗赋进士:第一场诗、赋各一首,第二场论一首,第三场策三道;经义进士:第一场本经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第二场论一首,第三场策三道。是为建炎法。诗赋进士的课试内容相对灵活活,比较容易应对,因此学者竞习诗赋,经义进士不易攻习,经学于是寖微。 朱熹选择的是经义进士,所治本经为周易,依建炎法受试。三场考试内容当为:周易经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论一首,策三道。绍兴十七年(1147)秋,朱熹参加建州乡试,此次考试,三道策论很得考官赞赏,考官蔡兹谓人曰:“吾取中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朱熹因此得中举人。绍兴十八年(1148)春,参加省试,周易一经所出题目是“刚中而应”朱熹回忆说:“戊辰年省试,出‘刚中而应’。或云:‘此句凡七出。’某将彖辞暗地默数,只有五个。其人坚执,某又再诵再数,只与说:‘记不得,只记得五出,且随某所记行文。’已而出院检本,果五出耳。” 绍兴十八年(1148)四月,朱熹殿试中等,中第五甲第九十人,赐同进士出身。时年十九,年少英俊。其攻习王弼易学,取得了理想中的结果。朱熹是易学专业出身,这件事对于研究朱熹理学,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然无光。朱松去世前把家事委托给在崇安五夫里奉祠家居的刘子羽,遗命朱熹:“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并致书三位崇安道学密友,请他们教育朱熹。刘氏家族是世代簪缨的大族著姓,在五夫里屏山下拥有巨大的刘氏庄园。刘氏有家塾,由刘子翚主持,刘勉之、胡宪都是刘氏家塾延聘执教的名士。刘子羽收容朱熹母子,在刘氏庄园前修葺一座五开间的旧楼供他们居住。朱熹入刘氏家塾,受学于刘子翚、刘勉之、胡宪三君子,并执经问道于刘勉之的萧屯草堂、胡宪的籍溪山居。 崇安刘氏之家塾源远流长,世代左右地方教育。家塾除教授刘氏子弟,还广收乡邻俊秀。在刘子翚曾祖刘太素时,学生有百余人;至其祖父刘民先时,学生有数百人;刘子翚还于绍兴十四年(1144)进一步扩大了家塾的规模。后来,南宋淳祐二年(1242),宋理宗为褒扬刘子翚的教育功绩,敕命扩建为屏山书院。这样大规模的家塾,无疑是以教授举业为目的,且具经营性质的。朱松把朱熹托付给刘氏,其主要用意,当在于举业。朱熹入刘氏家塾,主要目的是攻习举业。刘氏家塾授学的地方在六经堂,朱熹在此恭听经学塾师传授经史,学做程文和诗赋,接受应试训练。 朱熹随母寄人篱下,虽受到多方照顾,然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曾向远在湖州的三叔朱槔诉悲苦之情,又曾作寿母生朝诗,表达窘迫凄凉的心态,诗云:“秋风萧爽天气凉,此日何日升斯堂?堂中老人寿而康,红颜绿鬓双瞳方。家贫儿痴但深藏,五年不出门庭荒。灶陉十日九不炀,岂办甘脆陈壶觞?低头包羞汗如浆。”自朱森以来朱家的败落,至此可谓达到了最低点。少年朱熹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而解决的途径却只有一个,即科举。不难想像,自称“少而鲁钝,百事不及人”的朱熹,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能以十九岁的小小年纪胜出,必定在举业上付出了极大的心力。 朱熹攻习举业,选择的入途是经义进士,攻治的主经是周易,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记曰: 朱熹绍兴十八年王佐榜进士出身。治易。 这意味着少年朱熹曾用多年时间潜心研习周易,最保守的估计,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的数年间,周易当是他学习的焦点。 为应对举子业,朱熹不会忽略“偕行于场屋”的王安石、龚原、耿南仲三家易说,而对始终作为官学官书的周易正义,自然会更加重视。实际上,朱熹于周易正义所下的苦功,已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这情况反映在朱熹集遗集卷二答汪次山书中。书云:“大凡治经之法,且先熟读正经,次则参考注疏。至于礼乐制度名数,注疏得之尤多,不知令郎曾如此下功夫否?若资质大段警悟,亦须著下三年工夫于此,自然精熟贯穿,何待他求?彼学成而名显者,岂必皆有异书乎?今人欲速,每事必求一捷径,不肯安心循序,下实工夫。为此所悟,一事不成者多矣。不可不自悟也。愚陋无所知,于此尝究心焉,颇见利病如此,敢以布闻,称塞厚意。”朱熹在中进士的隔年,即绍兴二十年(1150)的十二月,曾归徽州婺源扫墓,乡人歆羡他少年得志,多来问学。从婺源归崇安不久,乡人汪次山来信为自己的孩子求教治经之法,朱熹写此信作答复。信中强调了注疏的重要性,建议在注疏方面要多下苦功。引人兴味的是,朱熹顺便规定了攻治经传注疏的时限:“若资质大段警悟,亦须著下三年工夫于此。”而另一句话更值得玩味:“于此尝究心焉,颇见利病如此。”意思说自己曾在注疏方面下过三年以上的苦功。朱熹入刘氏家塾的时间是绍兴十三年或十四年,参加科举在绍兴十七年和十八年,则这三年以上的苦功,当是在刘氏家塾中作的。考虑到朱熹所治主经为周易,即可知道,他曾究心的“注疏”当指孔颖达周易正义。盖自北宋中期至南宋,义疏之体不复流行,终北宋一代,未见有人再写出有广泛影响的周易义疏。 朱熹在少年时代于周易正义下过数年苦功,说他深受王弼易学的影响,当不是过言。进一步,说他的易学接续了王弼和孔颖达之学脉,也不为无据。 宋代贡举有进士、明经、诸科。宋初,进士科承唐及五代之制,试诗、赋、论、策,贴试论语,应对春秋或礼记墨义,主要以诗赋取人。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王安石改革贡举,罢诗赋、贴经、墨义,主要试经义和策论。应试者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每试四场:第一场,初试本经;第二场,试兼经大义;第三场,试论一首;第四场,试时务策三道。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新法被废止,按诗赋进士和经义进士取士。学习内容,诗赋进士听习一经,经义进士并习两经。考试内容,诗赋进士:第一场,试本经义二道,论语或孟子义一道;第二场,赋及律诗一首;第三场,论一首;第四场,子史时务策二道。经义进士:第一场,试本经义三道,论语义一道;第二场,本经义三道,孟子义一道;第三场,论一首;第四场,子史时务策二道。宋室南迁以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开科,也以经义、诗赋两科取士,但与元祐法略有不同:一是习诗赋者不再兼试经义,二是不习诗赋者只治一经而不必兼治两经,三是由试四场改为试三场。其中,诗赋进士:第一场诗、赋各一首,第二场论一首,第三场策三道;经义进士:第一场本经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第二场论一首,第三场策三道。是为建炎法。诗赋进士的课试内容相对灵活活,比较容易应对,因此学者竞习诗赋,经义进士不易攻习,经学于是寖微。 朱熹选择的是经义进士,所治本经为周易,依建炎法受试。三场考试内容当为:周易经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论一首,策三道。绍兴十七年(1147)秋,朱熹参加建州乡试,此次考试,三道策论很得考官赞赏,考官蔡兹谓人曰:“吾取中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朱熹因此得中举人。绍兴十八年(1148)春,参加省试,周易一经所出题目是“刚中而应”朱熹回忆说:“戊辰年省试,出‘刚中而应’。或云:‘此句凡七出。’某将彖辞暗地默数,只有五个。其人坚执,某又再诵再数,只与说:‘记不得,只记得五出,且随某所记行文。’已而出院检本,果五出耳。” 绍兴十八年(1148)四月,朱熹殿试中等,中第五甲第九十人,赐同进士出身。时年十九,年少英俊。其攻习王弼易学,取得了理想中的结果。朱熹是易学专业出身,这件事对于研究朱熹理学,其意义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