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禅行天下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雷锋精神”曾经是国人心中一座丰碑。除了雷锋的家乡抚顺,异地也建起了不少雷锋纪念馆。五十年代是个“人帮人”的时代,人们的内心都比较善良和纯朴“雷锋精神”极易在国人心里引起共鸣。雷锋脸上的笑容是灿烂的、单纯的,很符合哪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说起雷锋的事迹,中国人那个不知,谁人不晓?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用满腔的爱回报社会的一生。他把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全部给了灾区,他“出门在外行一路,好事做了一火车”!我们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走过五十年代、六十年的、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终于有一天,我们唱累了,嗓音变得沙哑和难听!上边为了把雷锋“留住”又将每年三月定为学雷锋的“正日子”每当春风吹来的时候,单位和学校都会出去做几件好事,在匆忙之中就算是交了差,完成了上边所下达的“学习雷锋”的任务,之后人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学雷锋”已经完全的演变成了一种形式,是做出来给人看的。
无可否认,雷锋的确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习雷锋的初衷,应该是让人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然而在新加坡,社会空气并没有靠“典型人物”去净化而自然得到了净化,人与人的关系没有靠谁来撮合却自然和谐,因为国民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一点却是至关重要的!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们虽然没有“雷锋精神”却很好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思想。
说到儒家思想,就必须要了解道德的真正含义。
古代的圣人先哲如老子、孔子、孟子,他们不仅是出色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而且在道德修养上都能够身体力行,只是到了现代,他们的学说才因为西方哲学的介入而日趋受到国人的冷落,究其根源,乃是人们仅从文字表面去认识老子。如果从表面上看很容易让人得出如下结论:老子的主张是“消极的”孔子的中庸就是让人做个“老好人”然而,一味的“拼搏进取”构不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正如大自然不可能都是白天一样。“静则动”“曲则伸”“柔则刚”“无为而无不为”旨在强调二者的辩证关系,你能说“黑夜”的存在是消极的吗?
简单的头脑所理解的事物必然是简单而又机械的。我们今天所谓的道德已经不是它的本来面目了,成了一种人为规范,一种死板的教条。比如在学校有“学生守则”在工厂有“职工守则”在机关、医院有“职业道德”等等。
真正的道德不是鸡零狗碎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真正有道德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对道德的遵守都是自觉的,无论和谁在一起都是和谐的,无论社会地位如何,心态都是平稳的。
道德于我们人类,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哲学同时又超越于哲学。它是精神修养,是艺术,是养生,是为人处世的尺牍,是是非善恶的标识。它不是别人的事而是自己的事。它不是要你整日板起面孔、活得挺累,恰相反,而是要你找回生命应有的活力,找回健康文明的生活。这个不是凭几句空话能够说清楚的,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地去做。孔子六十岁有六十岁的变化,他在六十岁时并不认为五十九岁时的想法是正确的。
没有中国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道德涵养,就成就不了海瑞和包青天,就不可能有唐宋八大家,也不会成就诸葛亮的智慧。古人没有走偏,他们所吸取的是精华。倒是我们的一贯做法很令人担忧。我们习惯于把“死人”搬出来“教育”活人,结果把“活人”也给“教育死了”似乎一个人只有当他“为了党国利益而死”才是一个更有道德的人,荒谬得很!难道为了工作不管自身的死活就算是“高尚”了吗?
一个人,既要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又要活得健康、有生活质量。道德不仅是做出来给人看,更主要的是要“修炼”出一种“爱”的心态。
我们可以像雷锋那样出去做很多件好事,但是我们未必会成为雷锋。雷锋之所以成为“雷锋”不是偶尔的心血来潮。他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因而对党和人民有一种非常炽热的情怀。没有这个精神基础,则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形:你今天是三好学生,是劳动模范,是缉毒英雄,明天也许会堕落成为一名罪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强,很容易对别人的所作所为采取扭曲性认同,从而建立起一种错误的价值观,那是及其危险的事情,必将使人走向毁灭!纵然不,也会使人活得暗淡无光。
这就是说,建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比出去做几件好事重要得多。
那么,如此说来,雷锋还要不要“学”?“雷锋精神”还要不要?
这倒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的确令人难以回答,然而当你冷静下来仔细回味和反思,就会发现此中的“猫腻”所在,为什么我们每年都瞎忙一气而毫无效果?那教条、死板、完全公式化和不负责任的思维模式,那腐败!才是真正压在雷锋身上的“雷峰塔”它看上去很玲珑剔透,里面其实是空洞无物的,充其量是摆在那里给别人看的。
五十年代没有“雷锋纪念馆”却是个人人都是“活雷锋”的岁月,纯朴的民风使然。官场,绝对不是一个超然物外的东西,它是民众的“领头羊”是戍楼刁斗上的令旗。官场中若是清廉,社会风气则必然纯正,反之,官场里边黑暗无比,要那么多“雷锋纪念馆”做什么用?
呜呼,灭“雷锋”者腐败也,非民众也!没有“雷峰塔”的倒掉,就不会有“雷锋精神”的复出;没有“雷峰塔”的倒掉,就不会重建新一轮精神文明和道德的辉煌;没有“雷峰塔”的倒掉,古老的文明也不会发放出她的光辉。它不是一座仅供人们瞻仰的“塔”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个乐观平和的心态。
“雷锋精神”曾经是国人心中一座丰碑。除了雷锋的家乡抚顺,异地也建起了不少雷锋纪念馆。五十年代是个“人帮人”的时代,人们的内心都比较善良和纯朴“雷锋精神”极易在国人心里引起共鸣。雷锋脸上的笑容是灿烂的、单纯的,很符合哪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说起雷锋的事迹,中国人那个不知,谁人不晓?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用满腔的爱回报社会的一生。他把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全部给了灾区,他“出门在外行一路,好事做了一火车”!我们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走过五十年代、六十年的、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终于有一天,我们唱累了,嗓音变得沙哑和难听!上边为了把雷锋“留住”又将每年三月定为学雷锋的“正日子”每当春风吹来的时候,单位和学校都会出去做几件好事,在匆忙之中就算是交了差,完成了上边所下达的“学习雷锋”的任务,之后人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学雷锋”已经完全的演变成了一种形式,是做出来给人看的。
无可否认,雷锋的确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习雷锋的初衷,应该是让人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然而在新加坡,社会空气并没有靠“典型人物”去净化而自然得到了净化,人与人的关系没有靠谁来撮合却自然和谐,因为国民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一点却是至关重要的!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们虽然没有“雷锋精神”却很好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思想。
说到儒家思想,就必须要了解道德的真正含义。
古代的圣人先哲如老子、孔子、孟子,他们不仅是出色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而且在道德修养上都能够身体力行,只是到了现代,他们的学说才因为西方哲学的介入而日趋受到国人的冷落,究其根源,乃是人们仅从文字表面去认识老子。如果从表面上看很容易让人得出如下结论:老子的主张是“消极的”孔子的中庸就是让人做个“老好人”然而,一味的“拼搏进取”构不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正如大自然不可能都是白天一样。“静则动”“曲则伸”“柔则刚”“无为而无不为”旨在强调二者的辩证关系,你能说“黑夜”的存在是消极的吗?
简单的头脑所理解的事物必然是简单而又机械的。我们今天所谓的道德已经不是它的本来面目了,成了一种人为规范,一种死板的教条。比如在学校有“学生守则”在工厂有“职工守则”在机关、医院有“职业道德”等等。
真正的道德不是鸡零狗碎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真正有道德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对道德的遵守都是自觉的,无论和谁在一起都是和谐的,无论社会地位如何,心态都是平稳的。
道德于我们人类,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哲学同时又超越于哲学。它是精神修养,是艺术,是养生,是为人处世的尺牍,是是非善恶的标识。它不是别人的事而是自己的事。它不是要你整日板起面孔、活得挺累,恰相反,而是要你找回生命应有的活力,找回健康文明的生活。这个不是凭几句空话能够说清楚的,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地去做。孔子六十岁有六十岁的变化,他在六十岁时并不认为五十九岁时的想法是正确的。
没有中国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道德涵养,就成就不了海瑞和包青天,就不可能有唐宋八大家,也不会成就诸葛亮的智慧。古人没有走偏,他们所吸取的是精华。倒是我们的一贯做法很令人担忧。我们习惯于把“死人”搬出来“教育”活人,结果把“活人”也给“教育死了”似乎一个人只有当他“为了党国利益而死”才是一个更有道德的人,荒谬得很!难道为了工作不管自身的死活就算是“高尚”了吗?
一个人,既要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又要活得健康、有生活质量。道德不仅是做出来给人看,更主要的是要“修炼”出一种“爱”的心态。
我们可以像雷锋那样出去做很多件好事,但是我们未必会成为雷锋。雷锋之所以成为“雷锋”不是偶尔的心血来潮。他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因而对党和人民有一种非常炽热的情怀。没有这个精神基础,则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形:你今天是三好学生,是劳动模范,是缉毒英雄,明天也许会堕落成为一名罪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强,很容易对别人的所作所为采取扭曲性认同,从而建立起一种错误的价值观,那是及其危险的事情,必将使人走向毁灭!纵然不,也会使人活得暗淡无光。
这就是说,建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比出去做几件好事重要得多。
那么,如此说来,雷锋还要不要“学”?“雷锋精神”还要不要?
这倒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的确令人难以回答,然而当你冷静下来仔细回味和反思,就会发现此中的“猫腻”所在,为什么我们每年都瞎忙一气而毫无效果?那教条、死板、完全公式化和不负责任的思维模式,那腐败!才是真正压在雷锋身上的“雷峰塔”它看上去很玲珑剔透,里面其实是空洞无物的,充其量是摆在那里给别人看的。
五十年代没有“雷锋纪念馆”却是个人人都是“活雷锋”的岁月,纯朴的民风使然。官场,绝对不是一个超然物外的东西,它是民众的“领头羊”是戍楼刁斗上的令旗。官场中若是清廉,社会风气则必然纯正,反之,官场里边黑暗无比,要那么多“雷锋纪念馆”做什么用?
呜呼,灭“雷锋”者腐败也,非民众也!没有“雷峰塔”的倒掉,就不会有“雷锋精神”的复出;没有“雷峰塔”的倒掉,就不会重建新一轮精神文明和道德的辉煌;没有“雷峰塔”的倒掉,古老的文明也不会发放出她的光辉。它不是一座仅供人们瞻仰的“塔”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个乐观平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