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会昌法难 (1/2)
美女中文网 zw19.com,天庭出版集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青兕下界托生为李渊,建立大唐,传国二百余载,至文宗皇帝之时,明明身为李耳后代,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佛教徒,原是因为其人便是西天佛子托生。
这文宗令各地崇奉菩萨,立像修庙,顿时香火四起。
可惜,文宗虽然小小复兴了一把佛教,在朝政上却软弱无比,一窍不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帝俊一般,天生做皇帝的料,且他转生的来意本来也不是做皇帝。
不过长期被臣子们“欺负”,导致文宗也郁结成疾,他对儿子谆谆善诱,只盼自己去世之后,还有后人能继续扶持佛教,现在这佛教也不过是与道教分庭抗礼罢了,还没有回到鼎盛时期的风光。
这也是文宗在梦中梦到菩萨对自己说的,要让佛教回到鼎盛时期。
准提贪心不足,看到自己派的人下去果然大有成效,就像他们继续努力奋进,最好也像灭佛一样打压一番道教。
这文宗的前世,也是玄门出身,被强度来佛教,但是已经投诚了,在准提面前还颇有几分脸面,腹黑君不得不把他带下来,但是并不放在身边,想想就让他去做皇帝了,反而让准提与此人以为自己是重点人物。
总之,这文宗满以为儿子还能继承自己的遗愿,孰知人间套路他不懂,朝中臣子待他一去,就矫诏,废了皇太子,令颍王为新君。
这颍王名为李瀍,他是什么人?正是第三次托生下界的帝俊是也。
李瀍登基后改元会昌,手腕比起文宗要高明得多,一上台就扭转局势,大刀阔斧地立威、改革,使权宦、奸臣不敢大行其道。
李瀍刚刚继位,便召道士赵归真进京,修道场,更修筑了一个“望仙台”。
有事没事,李瀍就喜欢在望仙台坐一坐,望着青天之上。
时人总说李瀍迷信赵归真,妄图借其修炼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成仙,修这个望仙台也是为了修炼。殊不知李瀍还真没有那个想法,若是有,他就不会起名叫望仙台了,何不叫登仙台呢?
李瀍觉得自己就是想在这里等一个人而已,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想等谁。
不过李瀍倒是的确对赵归真挺信任的,赵归真很早就修道了,文宗继位后扶持佛教,他作为被打压的一方,是苦不堪言的,本来也曾入宫,后来文宗登基,就黯黯然离开了,直至李瀍命他入京。
有了这么一个机会,赵归真自然是十分卖力地在李瀍面前说佛教的坏话。
也是文宗受准提指示,一下子做得太狠了,明明以前佛教被整,就是借着他们在人间的嚣张,不纳税不服役,坐享荣华。可是文宗还是狠狠地照顾自己人,把特权给了他们,令其不必纳税,还能有私有财产。
可能也正是这些年经过灭佛受到太大打击了,若要想发展起来,一开始当然要给甜头,否则谁也不愿意跟着一起干啊。
李瀍无论是有没有帝俊的意识影响,身为一个皇帝,肯定是看不惯别人不交税不干活的。文宗乐意是文宗的事,文宗还恨不得人人都剃度呢。
李瀍登基第二年起,就命部分僧人还俗,并没收其财产。
这只是循序渐进的一步,接下来,李瀍每年都赶一部分僧人回家,拆除一部分佛寺,如此温水煮青蛙,四五年之后,整个大唐的僧人加起来可能就只有千把人了,就这千把人,还是算上没有度牒的野和尚。
李瀍还嫌不够,那么,剩下的这些人,也全都给我还俗吧,别做和尚了,回家去种地,去交税吧。
和尚们可悲愤了,展开了一个活动。
他们相约从各地入京,要去跪宫门,因为他们实在不理解,为何皇帝不肯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和尚们步行到了京都,一起跪在宫门之外,那场面,真是浩浩荡荡,光头连光头。
跪了一上午,按理说消息也传进去了,却没有人理会他们。
反正和尚们吃得苦,这时候便在一位领头牵引大家入京的僧人带领下念经,... -->>
青兕下界托生为李渊,建立大唐,传国二百余载,至文宗皇帝之时,明明身为李耳后代,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佛教徒,原是因为其人便是西天佛子托生。
这文宗令各地崇奉菩萨,立像修庙,顿时香火四起。
可惜,文宗虽然小小复兴了一把佛教,在朝政上却软弱无比,一窍不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帝俊一般,天生做皇帝的料,且他转生的来意本来也不是做皇帝。
不过长期被臣子们“欺负”,导致文宗也郁结成疾,他对儿子谆谆善诱,只盼自己去世之后,还有后人能继续扶持佛教,现在这佛教也不过是与道教分庭抗礼罢了,还没有回到鼎盛时期的风光。
这也是文宗在梦中梦到菩萨对自己说的,要让佛教回到鼎盛时期。
准提贪心不足,看到自己派的人下去果然大有成效,就像他们继续努力奋进,最好也像灭佛一样打压一番道教。
这文宗的前世,也是玄门出身,被强度来佛教,但是已经投诚了,在准提面前还颇有几分脸面,腹黑君不得不把他带下来,但是并不放在身边,想想就让他去做皇帝了,反而让准提与此人以为自己是重点人物。
总之,这文宗满以为儿子还能继承自己的遗愿,孰知人间套路他不懂,朝中臣子待他一去,就矫诏,废了皇太子,令颍王为新君。
这颍王名为李瀍,他是什么人?正是第三次托生下界的帝俊是也。
李瀍登基后改元会昌,手腕比起文宗要高明得多,一上台就扭转局势,大刀阔斧地立威、改革,使权宦、奸臣不敢大行其道。
李瀍刚刚继位,便召道士赵归真进京,修道场,更修筑了一个“望仙台”。
有事没事,李瀍就喜欢在望仙台坐一坐,望着青天之上。
时人总说李瀍迷信赵归真,妄图借其修炼的所谓长生不老之术成仙,修这个望仙台也是为了修炼。殊不知李瀍还真没有那个想法,若是有,他就不会起名叫望仙台了,何不叫登仙台呢?
李瀍觉得自己就是想在这里等一个人而已,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想等谁。
不过李瀍倒是的确对赵归真挺信任的,赵归真很早就修道了,文宗继位后扶持佛教,他作为被打压的一方,是苦不堪言的,本来也曾入宫,后来文宗登基,就黯黯然离开了,直至李瀍命他入京。
有了这么一个机会,赵归真自然是十分卖力地在李瀍面前说佛教的坏话。
也是文宗受准提指示,一下子做得太狠了,明明以前佛教被整,就是借着他们在人间的嚣张,不纳税不服役,坐享荣华。可是文宗还是狠狠地照顾自己人,把特权给了他们,令其不必纳税,还能有私有财产。
可能也正是这些年经过灭佛受到太大打击了,若要想发展起来,一开始当然要给甜头,否则谁也不愿意跟着一起干啊。
李瀍无论是有没有帝俊的意识影响,身为一个皇帝,肯定是看不惯别人不交税不干活的。文宗乐意是文宗的事,文宗还恨不得人人都剃度呢。
李瀍登基第二年起,就命部分僧人还俗,并没收其财产。
这只是循序渐进的一步,接下来,李瀍每年都赶一部分僧人回家,拆除一部分佛寺,如此温水煮青蛙,四五年之后,整个大唐的僧人加起来可能就只有千把人了,就这千把人,还是算上没有度牒的野和尚。
李瀍还嫌不够,那么,剩下的这些人,也全都给我还俗吧,别做和尚了,回家去种地,去交税吧。
和尚们可悲愤了,展开了一个活动。
他们相约从各地入京,要去跪宫门,因为他们实在不理解,为何皇帝不肯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和尚们步行到了京都,一起跪在宫门之外,那场面,真是浩浩荡荡,光头连光头。
跪了一上午,按理说消息也传进去了,却没有人理会他们。
反正和尚们吃得苦,这时候便在一位领头牵引大家入京的僧人带领下念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