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重生九零之新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所以,陈双目前急不来,只是第二天早上,凤城农贸市场蔬菜区出摊的人一眼就看见陈双的摊位是空的。
"咋没来呢?"
"就是啊!本来想问问她打哪儿进的货呢!"
"俺也说不清,该不会下午才来吧!"
好了,大家等到了下午,直到晚上,陈双都没出摊,这就奇怪了!
直到一周后,大家伙议论的热乎劲儿都差不多消散了,菜价再次上涨了起来,不少消费者一开始也是问陈双家怎么不卖菜了,可是一周后,她们总得要吃菜,索性也就不问了成了消费者开始议论了。
"哎,上周那陈老板的摊子卖的菜又新鲜又便宜,这咋不卖了?"
"我也去她家买过菜,一些零头儿不给算钱,还送点儿小葱什么的。"
"可不是吗?人家不像其他人那样钻钱眼子里,一毛钱都算计!"
"不对,该不会是那陈老板确实折本了所以不来了?"
"嗯,也有可能,人家都卖那么贵,就她家便宜,还不是便宜一毛两毛,都是块把钱呢!"
"哎……现在说啥都没用,人家肯定亏得卖不起了!"
这些讨论声,虽然没有被陈双当场听见,但是陈双也已经算出结果会这样,她只有一个感慨,做生意的在消费者的眼中,就算是大甩卖真的亏本,消费者依旧会觉得商家赚了。
反过来想,就算是赚了,有市场价格摆在那儿,消费者都会怀疑,会不会赔了才不来卖菜了。
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体现,陈双经历的很多,她最怕的就是不信任,但是,她改变不了什么,就如同十几年后的医患关系,其实是一个道理。
陈双在家闲了半个月的样子,偶尔去一趟石头山,山下的煤这两个月开始慢慢回本,去掉工人工资,还有设备包括一切投资的本钱,还赚了一千多块。
这一千多对于陈双来讲,确实不多,但是,回本就是好兆头。
再说说鱼塘,过了八月十五,十一二月的时候,在温度还没有降到零摄氏度之前,肯定要打捞的,而且,又是一场大丰收。
陈双觉得越来越好了,虽然现在才十月初。
半个月后,陈双开着车带着陈秀芬拉着不足一百斤的蔬菜又去了凤城农贸市场。
不是她不想带多一点菜,而是现在到了初秋季节,蔬菜要扯大棚保温了,家家户户也都跟着忙活,但是,进度太慢。
一旦温度没把握好,就算是瓜拗也都到了"传宗接代"的季节了。
比如,茄子巴掌大里面的心儿就开始糠了,全是种子。
西红柿,就更不用说了,咬一口跟啃木头似的,黄瓜,手指头大的都发黄了,破开一看,里面也都接种子了。
花菜都开花了!这是最滑稽的画面,开了花之后的花菜,比原来还大,松散的像是蔫了一样。
蘑菇大棚馆里的温度还不错,所以,这一趟百十斤蔬菜就有四五十斤的蘑菇。
到了凤城农贸市场,陈双半个月后回来卖菜,所有的摆摊的商贩都一脸疑惑的看着突然出摊子的陈双。
陈双知道这次是赔了,这一百来斤的蔬菜,恐怕除了本钱,全都给油钱占了。
其他摊位的商贩看着陈双忙活着卸菜,不由得面面相觑,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后,就听见那秦嫂嗷唠一嗓子嚷嚷着:
"便宜卖了喽,便宜卖喽,豆角儿两块五,花菜两块八喽!"
这么一吆喝,其他人也跟着吆喝,陈双也不多想,把蔬菜摆上来之后,也不吆喝了,把之前的菜价牌子给收了起来。
"大姐,来看看俺家的菜,可都新鲜着呢,还便宜了五毛钱嗯!"
秦嫂热情的招呼着客人,便宜货谁不会多看两眼,可这一看,目光就挪到了陈双的摊子上:
"咦,小陈儿,你这些天干啥子去了?咋不出摊子了?大婶都还等着买你家的菜呢!"
"大婶,家里有点事儿,所以耽误了,您今儿想吃点啥?"陈双站起来招呼着。
隔壁秦嫂把手里刚拿起来的韭菜又重重的摔在了摊子上,白了一眼陈双,她做生意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事儿。
"来点儿花菜吧,对了,蘑菇也来两斤!"
"好嘞!"陈双答应了一声,突然顿住了手里的动作:
"婶儿,我这菜价,比之前贵了那么点儿,不过,我会送根大葱!"
陈双有些为难的说道。
"贵了呀,那……那这花菜多少钱?"大婶也有些皱眉头,可看着陈双这摊主之前买的那么低的价格,要是现在抬价不那么离谱的话,她还是能接受的。
"花菜市场价都是三块,我这儿比之前长了三毛钱,两块三毛钱一斤!您看……"
"哦,两块三啊,成,给我拿这颗!"大婶儿笑着捧起一颗看上去很饱满的花菜还不忘叮嘱的说:
"别忘了送根大葱!"
陈双笑着一边给装菜,一边招呼她五姨给过秤:"好嘞!"
顺手拿起一根如玉般的大葱塞进了袋子里。
秦嫂一脸黢黑,为什么她加价也是卖两块八一斤,自己也是两块八,就卖不出去?难不成她家的花菜是镶金了?
现在人家的菜价和自家的菜价是一样的,就算是她火冒三丈嫉妒心澎湃,那也有理没地方说去啊。
这种窝心的感觉就像是吞下去自己的牙齿一样。
百十斤的蔬菜很快就卖完了,而且菜价和市场价一样,等到陈双卖完了所有的菜之后,开始收拾,也才上午十点多,这让人有多羡慕就有多嫉妒。
秦嫂堆着一脸的笑容擦擦手绕过自己的摊位到了陈双面前:
"陈双,你……你到底打哪儿进的菜?大家都一起做生意的,能不能给个联系方式或者地址什么的?"
这么一来,其他摊主都不由得双眼冒火的看过来,就希望有啥子消息,还有几位没有客人的都放着摊位不管,小跑了过来。
"秦嫂,我家的菜是从杏花村进货的,电话号码我这里有,不过……"
"杏花村?"秦嫂狐疑,那……应该属于青阳县了吧,怪远的:"不过啥?"
"人家的地现在还没那么多菜成熟,你没看我今儿带的菜少吗?估摸着我又得等几天了!但是他家的菜很便宜,加上运费的话,一斤菜至少有一块钱的利润!"
陈双懵懂的说道,还干脆的把自家的电话号码给留下了,一边说着,一边若无其事的收拾菜筐。
"那……那得等多久?你能帮我也问问吗?到时候送菜我也从他家进!"
"还有我,我也要,这生意太难做了!"
"那……那我回去问问人家!"陈双没有一口答应,因为,她还要为长远考虑。
"那就谢谢了呀……可千万别忘了!等你打个招呼俺在打电话过去,这样能就着你的面子呢!"
"记着呢!"陈双收拾完离开了农贸市场。
秦嫂的脸就拉了下来,这丫头果然是个刚出道的小屁孩,这么容易就说出了进货的地址,还答应帮忙问问,她就不怕别人抢她的生意,真是少脑子。
"陈双,可千万别忘了!"想着,陈双已经出了农贸市场,秦嫂看着写在手心里的电话号码不由得吆喝了一声。
"知道了!"陈双摆摆手,身影消失在农贸市场的人流中。
开车再次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五点多了,陈双回到了老宅子,梳理了一翻,捎去浑身的风尘仆仆,去了新房那边。
发现新房也没有父母的影子,陈双有些郁闷,这个点儿了,好歹家里有个做饭的吧。
陈秀芬也有些疑惑:"二姐去哪儿了?"
"估摸着去地里了!"陈双说着,虽然心里对于父母去地里的可能性很小。
可到了八亩地的时候,陈双愣神了!
"这是啥?"陈秀芬看着八亩地起了五亩地的塑料大棚,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不由得很吃惊。
地里还有几位壮汉在帮忙埋竹竿做大棚的支架,还有在砌砖做大棚外围的"石墩子",这"石墩子"很重要,支撑着整个大棚的"脊梁",有暴风暴雨的话,全靠这些"石墩子"稳固根基。
远远地,继宗挽着裤管,撸着袖子在地里来回走着,像是个监工一样,顺手的话,他搭把手把竹竿架上去。
"那边……对,李叔抬高一点,大彪哥,你那儿别往下压,要不然大棚会斜的!"
继宗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指挥。
现在,继宗可是大家伙儿的第二个陈双,找不到陈双,有啥事儿跟继宗说也行。
继宗正在跟傻大彪解释跟他做手势:"这样往上提,大彪哥您得看着对面,得悠着点儿。"
"好嘞!"
继宗忙活完,舒尔眼角闪过一丝晶亮,正眼一看,地头儿那块站着的不是双姐么?
他的心突然骚动,整理了一番思绪后,小跑着到了地头:
"双姐,你这么快就回来了!"
"嗯,今天不怎么忙,你这大棚……"陈双问道大棚的事情,有些费解。
"双姐,上回你给我的钱有剩,最近气温也悬殊的大,索性我就做主买了塑料布找人帮忙装大棚了,还是按照以前一号二号大棚的模样布置的!"
陈双稍稍诧异之余,点点了头:"嗯,气候赶得刚刚好!"
可话音一落,陈双就觉得不对劲,一千块买肥料剩下的钱,说是给父子俩添置冬衣的,就算一毛钱没多花那也不够啊。
想到这里,陈双的脸平静下来:"哦,那你先忙,我回去做饭!"
说完陈双就离开了,继宗一脸失望的看着陈双的背影。
回到老宅子后,陈双开始做饭,她把米放进锅里蒸着,切好了菜,去了石头山找宋有才。
路上,陈双不想去多想继宗多出来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如果真如陈双所想,那么,继宗虽然平日里不吭气,但是,他有些危险。
bsp; 所以,陈双目前急不来,只是第二天早上,凤城农贸市场蔬菜区出摊的人一眼就看见陈双的摊位是空的。
"咋没来呢?"
"就是啊!本来想问问她打哪儿进的货呢!"
"俺也说不清,该不会下午才来吧!"
好了,大家等到了下午,直到晚上,陈双都没出摊,这就奇怪了!
直到一周后,大家伙议论的热乎劲儿都差不多消散了,菜价再次上涨了起来,不少消费者一开始也是问陈双家怎么不卖菜了,可是一周后,她们总得要吃菜,索性也就不问了成了消费者开始议论了。
"哎,上周那陈老板的摊子卖的菜又新鲜又便宜,这咋不卖了?"
"我也去她家买过菜,一些零头儿不给算钱,还送点儿小葱什么的。"
"可不是吗?人家不像其他人那样钻钱眼子里,一毛钱都算计!"
"不对,该不会是那陈老板确实折本了所以不来了?"
"嗯,也有可能,人家都卖那么贵,就她家便宜,还不是便宜一毛两毛,都是块把钱呢!"
"哎……现在说啥都没用,人家肯定亏得卖不起了!"
这些讨论声,虽然没有被陈双当场听见,但是陈双也已经算出结果会这样,她只有一个感慨,做生意的在消费者的眼中,就算是大甩卖真的亏本,消费者依旧会觉得商家赚了。
反过来想,就算是赚了,有市场价格摆在那儿,消费者都会怀疑,会不会赔了才不来卖菜了。
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体现,陈双经历的很多,她最怕的就是不信任,但是,她改变不了什么,就如同十几年后的医患关系,其实是一个道理。
陈双在家闲了半个月的样子,偶尔去一趟石头山,山下的煤这两个月开始慢慢回本,去掉工人工资,还有设备包括一切投资的本钱,还赚了一千多块。
这一千多对于陈双来讲,确实不多,但是,回本就是好兆头。
再说说鱼塘,过了八月十五,十一二月的时候,在温度还没有降到零摄氏度之前,肯定要打捞的,而且,又是一场大丰收。
陈双觉得越来越好了,虽然现在才十月初。
半个月后,陈双开着车带着陈秀芬拉着不足一百斤的蔬菜又去了凤城农贸市场。
不是她不想带多一点菜,而是现在到了初秋季节,蔬菜要扯大棚保温了,家家户户也都跟着忙活,但是,进度太慢。
一旦温度没把握好,就算是瓜拗也都到了"传宗接代"的季节了。
比如,茄子巴掌大里面的心儿就开始糠了,全是种子。
西红柿,就更不用说了,咬一口跟啃木头似的,黄瓜,手指头大的都发黄了,破开一看,里面也都接种子了。
花菜都开花了!这是最滑稽的画面,开了花之后的花菜,比原来还大,松散的像是蔫了一样。
蘑菇大棚馆里的温度还不错,所以,这一趟百十斤蔬菜就有四五十斤的蘑菇。
到了凤城农贸市场,陈双半个月后回来卖菜,所有的摆摊的商贩都一脸疑惑的看着突然出摊子的陈双。
陈双知道这次是赔了,这一百来斤的蔬菜,恐怕除了本钱,全都给油钱占了。
其他摊位的商贩看着陈双忙活着卸菜,不由得面面相觑,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后,就听见那秦嫂嗷唠一嗓子嚷嚷着:
"便宜卖了喽,便宜卖喽,豆角儿两块五,花菜两块八喽!"
这么一吆喝,其他人也跟着吆喝,陈双也不多想,把蔬菜摆上来之后,也不吆喝了,把之前的菜价牌子给收了起来。
"大姐,来看看俺家的菜,可都新鲜着呢,还便宜了五毛钱嗯!"
秦嫂热情的招呼着客人,便宜货谁不会多看两眼,可这一看,目光就挪到了陈双的摊子上:
"咦,小陈儿,你这些天干啥子去了?咋不出摊子了?大婶都还等着买你家的菜呢!"
"大婶,家里有点事儿,所以耽误了,您今儿想吃点啥?"陈双站起来招呼着。
隔壁秦嫂把手里刚拿起来的韭菜又重重的摔在了摊子上,白了一眼陈双,她做生意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事儿。
"来点儿花菜吧,对了,蘑菇也来两斤!"
"好嘞!"陈双答应了一声,突然顿住了手里的动作:
"婶儿,我这菜价,比之前贵了那么点儿,不过,我会送根大葱!"
陈双有些为难的说道。
"贵了呀,那……那这花菜多少钱?"大婶也有些皱眉头,可看着陈双这摊主之前买的那么低的价格,要是现在抬价不那么离谱的话,她还是能接受的。
"花菜市场价都是三块,我这儿比之前长了三毛钱,两块三毛钱一斤!您看……"
"哦,两块三啊,成,给我拿这颗!"大婶儿笑着捧起一颗看上去很饱满的花菜还不忘叮嘱的说:
"别忘了送根大葱!"
陈双笑着一边给装菜,一边招呼她五姨给过秤:"好嘞!"
顺手拿起一根如玉般的大葱塞进了袋子里。
秦嫂一脸黢黑,为什么她加价也是卖两块八一斤,自己也是两块八,就卖不出去?难不成她家的花菜是镶金了?
现在人家的菜价和自家的菜价是一样的,就算是她火冒三丈嫉妒心澎湃,那也有理没地方说去啊。
这种窝心的感觉就像是吞下去自己的牙齿一样。
百十斤的蔬菜很快就卖完了,而且菜价和市场价一样,等到陈双卖完了所有的菜之后,开始收拾,也才上午十点多,这让人有多羡慕就有多嫉妒。
秦嫂堆着一脸的笑容擦擦手绕过自己的摊位到了陈双面前:
"陈双,你……你到底打哪儿进的菜?大家都一起做生意的,能不能给个联系方式或者地址什么的?"
这么一来,其他摊主都不由得双眼冒火的看过来,就希望有啥子消息,还有几位没有客人的都放着摊位不管,小跑了过来。
"秦嫂,我家的菜是从杏花村进货的,电话号码我这里有,不过……"
"杏花村?"秦嫂狐疑,那……应该属于青阳县了吧,怪远的:"不过啥?"
"人家的地现在还没那么多菜成熟,你没看我今儿带的菜少吗?估摸着我又得等几天了!但是他家的菜很便宜,加上运费的话,一斤菜至少有一块钱的利润!"
陈双懵懂的说道,还干脆的把自家的电话号码给留下了,一边说着,一边若无其事的收拾菜筐。
"那……那得等多久?你能帮我也问问吗?到时候送菜我也从他家进!"
"还有我,我也要,这生意太难做了!"
"那……那我回去问问人家!"陈双没有一口答应,因为,她还要为长远考虑。
"那就谢谢了呀……可千万别忘了!等你打个招呼俺在打电话过去,这样能就着你的面子呢!"
"记着呢!"陈双收拾完离开了农贸市场。
秦嫂的脸就拉了下来,这丫头果然是个刚出道的小屁孩,这么容易就说出了进货的地址,还答应帮忙问问,她就不怕别人抢她的生意,真是少脑子。
"陈双,可千万别忘了!"想着,陈双已经出了农贸市场,秦嫂看着写在手心里的电话号码不由得吆喝了一声。
"知道了!"陈双摆摆手,身影消失在农贸市场的人流中。
开车再次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五点多了,陈双回到了老宅子,梳理了一翻,捎去浑身的风尘仆仆,去了新房那边。
发现新房也没有父母的影子,陈双有些郁闷,这个点儿了,好歹家里有个做饭的吧。
陈秀芬也有些疑惑:"二姐去哪儿了?"
"估摸着去地里了!"陈双说着,虽然心里对于父母去地里的可能性很小。
可到了八亩地的时候,陈双愣神了!
"这是啥?"陈秀芬看着八亩地起了五亩地的塑料大棚,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不由得很吃惊。
地里还有几位壮汉在帮忙埋竹竿做大棚的支架,还有在砌砖做大棚外围的"石墩子",这"石墩子"很重要,支撑着整个大棚的"脊梁",有暴风暴雨的话,全靠这些"石墩子"稳固根基。
远远地,继宗挽着裤管,撸着袖子在地里来回走着,像是个监工一样,顺手的话,他搭把手把竹竿架上去。
"那边……对,李叔抬高一点,大彪哥,你那儿别往下压,要不然大棚会斜的!"
继宗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指挥。
现在,继宗可是大家伙儿的第二个陈双,找不到陈双,有啥事儿跟继宗说也行。
继宗正在跟傻大彪解释跟他做手势:"这样往上提,大彪哥您得看着对面,得悠着点儿。"
"好嘞!"
继宗忙活完,舒尔眼角闪过一丝晶亮,正眼一看,地头儿那块站着的不是双姐么?
他的心突然骚动,整理了一番思绪后,小跑着到了地头:
"双姐,你这么快就回来了!"
"嗯,今天不怎么忙,你这大棚……"陈双问道大棚的事情,有些费解。
"双姐,上回你给我的钱有剩,最近气温也悬殊的大,索性我就做主买了塑料布找人帮忙装大棚了,还是按照以前一号二号大棚的模样布置的!"
陈双稍稍诧异之余,点点了头:"嗯,气候赶得刚刚好!"
可话音一落,陈双就觉得不对劲,一千块买肥料剩下的钱,说是给父子俩添置冬衣的,就算一毛钱没多花那也不够啊。
想到这里,陈双的脸平静下来:"哦,那你先忙,我回去做饭!"
说完陈双就离开了,继宗一脸失望的看着陈双的背影。
回到老宅子后,陈双开始做饭,她把米放进锅里蒸着,切好了菜,去了石头山找宋有才。
路上,陈双不想去多想继宗多出来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如果真如陈双所想,那么,继宗虽然平日里不吭气,但是,他有些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