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阿湄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这样一位中国作家,他只上过小学,15岁就当兵,20岁时只身闯到北京自学写作,22岁一举成名,26岁到上海创办文学杂志,27岁被胡适聘为上海中国公学讲师,28岁到青岛大学执教,36岁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任副教授,第二年转至北京大学任教授,一生共出版各种作品70多种,达500多万字,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奖,终因去世而未能获取这项只发给生者的大奖。建国后他离开文坛,进入古代文物研究领域,中国文学史的编纂者也曾把他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他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却经久不衰。美国学者金介甫这样评价他:“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中国作家汪曾祺说:“除了鲁迅之外还有谁比他更高呢?”台北作家白先勇称他“是我最崇敬的一位中国作家”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就是沈从文。
自然是他幼年的大书
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朴的地方。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泛出光来;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看冥器铺里的人在冥器上贴金、敷粉;看银匠用一个小管子将火焰吹射在柴上融银子,篾匠用厚背薄刃的钢刀破篾,小铁匠拉风箱、扬锤、淬火;更喜欢在麦收时节捉蟋蟀,借老木匠的瓦盆,同他比试蟋蟀的优劣他大脑里常常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是用什么方法作成的?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
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中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着一本大书。他说:“我的心总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得来,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但谁又敢说他不是恰恰因此而发现了生命的本来面目呢?他的作品中那些平凡、勤劳、纯良、执着、坚忍、闪耀着人性之美的形象难道不是从这本大书里得来的吗?
在他那些嗅得出泥味和土香的文字里,生命的庄严、人性的朴厚和人情的纯美是永恒的主题。他所写的都是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梦想、平凡的坎坷和平凡的悲欢,但却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和非凡的美感。在那里面,谁会看不出那最初的根——凤凰的影子呢?
漂泊伴随着他的成长
1917年,沈从文15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在这5年里,他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切成四方块、煮在豆芽菜汤里的猪肉。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代,他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亲眼看到军队杀害无辜的百姓。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到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读大学。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那时的他很瘦弱,血液凝聚力差,加上常常夜以继日地写,所以流鼻血成了常事,一流起来就不易止住,有时夜间写作,竟至昏倒,伏在自己的一摊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据说,当时他就住在湖南会馆面西的一间十分潮湿、长年有霉味的小亭子间里。那里,当然夏天温暖,冬天凉快透顶,但他却生不起火。下大雪的日子,在没有炉子的亭子间里,这个一文不名的青年,身上裹着两件夹衣,腿上包着旧棉絮,双手红肿,流着鼻血,不停地在写小说,几乎冻饿而死在自己的文学梦中。不过,顽强的他也有发愁的时候,不是为生活,而是为弄不到一点文学的东西“消化消化”谁又能想得到,这个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学问... -->>
有这样一位中国作家,他只上过小学,15岁就当兵,20岁时只身闯到北京自学写作,22岁一举成名,26岁到上海创办文学杂志,27岁被胡适聘为上海中国公学讲师,28岁到青岛大学执教,36岁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任副教授,第二年转至北京大学任教授,一生共出版各种作品70多种,达500多万字,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奖,终因去世而未能获取这项只发给生者的大奖。建国后他离开文坛,进入古代文物研究领域,中国文学史的编纂者也曾把他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他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却经久不衰。美国学者金介甫这样评价他:“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中国作家汪曾祺说:“除了鲁迅之外还有谁比他更高呢?”台北作家白先勇称他“是我最崇敬的一位中国作家”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就是沈从文。
自然是他幼年的大书
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朴的地方。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泛出光来;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看冥器铺里的人在冥器上贴金、敷粉;看银匠用一个小管子将火焰吹射在柴上融银子,篾匠用厚背薄刃的钢刀破篾,小铁匠拉风箱、扬锤、淬火;更喜欢在麦收时节捉蟋蟀,借老木匠的瓦盆,同他比试蟋蟀的优劣他大脑里常常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是用什么方法作成的?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
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中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着一本大书。他说:“我的心总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得来,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但谁又敢说他不是恰恰因此而发现了生命的本来面目呢?他的作品中那些平凡、勤劳、纯良、执着、坚忍、闪耀着人性之美的形象难道不是从这本大书里得来的吗?
在他那些嗅得出泥味和土香的文字里,生命的庄严、人性的朴厚和人情的纯美是永恒的主题。他所写的都是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梦想、平凡的坎坷和平凡的悲欢,但却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和非凡的美感。在那里面,谁会看不出那最初的根——凤凰的影子呢?
漂泊伴随着他的成长
1917年,沈从文15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在这5年里,他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切成四方块、煮在豆芽菜汤里的猪肉。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代,他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亲眼看到军队杀害无辜的百姓。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到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读大学。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那时的他很瘦弱,血液凝聚力差,加上常常夜以继日地写,所以流鼻血成了常事,一流起来就不易止住,有时夜间写作,竟至昏倒,伏在自己的一摊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据说,当时他就住在湖南会馆面西的一间十分潮湿、长年有霉味的小亭子间里。那里,当然夏天温暖,冬天凉快透顶,但他却生不起火。下大雪的日子,在没有炉子的亭子间里,这个一文不名的青年,身上裹着两件夹衣,腿上包着旧棉絮,双手红肿,流着鼻血,不停地在写小说,几乎冻饿而死在自己的文学梦中。不过,顽强的他也有发愁的时候,不是为生活,而是为弄不到一点文学的东西“消化消化”谁又能想得到,这个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学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