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别岸荷花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007年天高气爽的金秋时节,我们学校迎来了转型彻底结束后新的学期。为响应上级号召、适应角色转变、加快成长脚步、提升教学质量,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教务处于2007年11月开展了“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于2008年4月举办了“三教龄以下青年教师过关汇报课活动”
这两次活动既是对我们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提高程度的检阅,也是给我们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看到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领导挂帅,教学成为重点;配合教学,年部、部门通力合作;夜以继日,教务处精心筹划;不甘平庸,教师闪亮登场;公平公正,评委谨慎落笔;渐成风气,团队教育科研。我们看到绝大多数教师互相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与新课改共同成长;与外国语学校共同发展,与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为此,我们心怀崇敬,我们心潮澎湃,我们深深思考,因为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教师与学校成长道路上的太多太多。
一、看到:领导重视筹备精心
对这两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衣校长亲自参加了市里关于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的动员大会,并对我校的活动作了具体指示;甘校长亲自挂帅,精细指挥两次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的筹划;武书记和刘校长担任了基本功竞赛活动的评委;周校长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各种后勤保障。各年部主任亲自指挥教室桌椅的分派,各部门为教学活动大开方便之门,校领导积极关注,衣校长多次过问,并在学校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为两次活动拨出专项奖励资金。为此种种,我们深深感动,觉得没有理由不把这两项工作开展好。教务处全体人员特别是教务干事们夜以继日通力合作,使得两项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顺利。
二、看到:局面火爆评判公正
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全校40岁以下教师共有92人参加,几乎涉及到所有学科,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我校近年来不曾有过的教学大型活动。我校目前在初高中任教的三教龄以下青年教师共有26人,除一人休假,其余25人全部参加了汇报课活动。为保证两次活动的公平公正,本着对每位教师负责的态度,两次活动我们都设置了固定评委和学科评委,当场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最终有效成绩。其中马骏老师对待评委工作尽职尽责,在说课结束后组织全组教师座谈交流,并实地板演绘图,体现出扎实的基本功,并给参赛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三、看到:观念转变态度积极
我们的学校刚刚从职业教育转轨到普通教育,我们的教学刚刚从传统教育走向新课程改革,我们的青年教师刚刚从学生转为老师,新的理念,新的课程,新的角色。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看到大部分老师都已经或者正在转变观念、适应角色,他们潜心钻研、积极进取。基本功大赛中,姜晓明、夏晶等27名老师在短暂的准备后就能流畅地脱稿说课;三教龄汇报课中,武月、张晓蕊等青年教师深入贯彻课改精神,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维活跃,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效果,都趋于完美。我们看到他们态度积极、业务精熟、素质高强,已经完成了各种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四、看到:合作精神互助风尚
地理教研组的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下迅速成长,在基本功大赛中齐心合力,表现出了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三教龄汇报课中,各教研组、各备课组、同学科、新老教师之间互相切磋、互相合作。张晓蕊老师说她的一堂课凝聚着外语组全体教师的心血。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惊喜地看到团队合作、团结互助的风尚,正悄然成为外语学校新课程改革大潮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看到:喜人佳绩学习意识
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欣慰地看到在我们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有一批像姜晓明、王亚男、陶晓楠、夏晶等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已经成为我们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还有一批像武月、周佳、张晓蕊、孙宏伟等教学新兵,正在成长为我们学校教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更有一批像王晓刚、李华歆、王东征等青年教师经过实践的磨练,进步迅速。基本功竞赛活动,最好成绩平均分高达96。3分,根据成绩我们评选出了基本功十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教学进步等奖项,获奖人数达26人;三教龄汇报课,最好成绩平均分高达97。5分,我们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项,25人全部予以奖励。
成绩的取得凝聚着付出的心血,来源于不断的学习。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看到我们老师的学习意识渐强,大部分老师把听课当成学习的机会。基本功竞赛活动中,于海博老师几乎听遍了所有学科和年级的课,三教龄教师25节汇报课,听课人数达306人次。我们知道,吸取每个老师的一个优点、吸取每节课的一处亮点,我们就会成为优秀的老师、我们的课就会成为优秀的课。
六、看到:存在问题改进方向
1、“中评不中用”有些课听下来,我们往往觉的根据评课的指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可以列出许多优点。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等,整堂课似乎无可非议。但在我们内心并不认为这是一堂好课,换个角度审视,想想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就会发现,这堂课的许多环节是为迎合评课人口味而设计的,是在做表面文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种现象在两次活动中都较为常见,我认为“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
2、“教师一言堂”在活动中,有的教师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往往自己唱“主角”让学生当“配角”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上学期我参加辽宁省中语会第十一届年会时,一个学生问授课教师:“您在这次比赛中能得一等奖吗?”这个教师回答:“那要看同学们配合得怎样了。”这位教师一语道破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教学究竟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为教服务?教学论上对于教学目的的阐述是非常明确的。在这两次活动中,教学设计预定化、模式化、单一化也是比较明显的缺陷。我认为“教师唱主角”的一言堂,无论教师表演多么精彩,也称不上好课。
3、“只达到认知目标”有的教师把完成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学目标设定中最具体的也只是认知性目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样:“教师使出教育所有巧妙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我认为,课堂教学应当是面对完整的人的教育,所以仅仅只达到认知目标的课,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nbs... -->>
2007年天高气爽的金秋时节,我们学校迎来了转型彻底结束后新的学期。为响应上级号召、适应角色转变、加快成长脚步、提升教学质量,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教务处于2007年11月开展了“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于2008年4月举办了“三教龄以下青年教师过关汇报课活动”
这两次活动既是对我们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提高程度的检阅,也是给我们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看到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领导挂帅,教学成为重点;配合教学,年部、部门通力合作;夜以继日,教务处精心筹划;不甘平庸,教师闪亮登场;公平公正,评委谨慎落笔;渐成风气,团队教育科研。我们看到绝大多数教师互相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与新课改共同成长;与外国语学校共同发展,与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为此,我们心怀崇敬,我们心潮澎湃,我们深深思考,因为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教师与学校成长道路上的太多太多。
一、看到:领导重视筹备精心
对这两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衣校长亲自参加了市里关于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的动员大会,并对我校的活动作了具体指示;甘校长亲自挂帅,精细指挥两次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的筹划;武书记和刘校长担任了基本功竞赛活动的评委;周校长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各种后勤保障。各年部主任亲自指挥教室桌椅的分派,各部门为教学活动大开方便之门,校领导积极关注,衣校长多次过问,并在学校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为两次活动拨出专项奖励资金。为此种种,我们深深感动,觉得没有理由不把这两项工作开展好。教务处全体人员特别是教务干事们夜以继日通力合作,使得两项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顺利。
二、看到:局面火爆评判公正
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全校40岁以下教师共有92人参加,几乎涉及到所有学科,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我校近年来不曾有过的教学大型活动。我校目前在初高中任教的三教龄以下青年教师共有26人,除一人休假,其余25人全部参加了汇报课活动。为保证两次活动的公平公正,本着对每位教师负责的态度,两次活动我们都设置了固定评委和学科评委,当场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最终有效成绩。其中马骏老师对待评委工作尽职尽责,在说课结束后组织全组教师座谈交流,并实地板演绘图,体现出扎实的基本功,并给参赛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三、看到:观念转变态度积极
我们的学校刚刚从职业教育转轨到普通教育,我们的教学刚刚从传统教育走向新课程改革,我们的青年教师刚刚从学生转为老师,新的理念,新的课程,新的角色。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看到大部分老师都已经或者正在转变观念、适应角色,他们潜心钻研、积极进取。基本功大赛中,姜晓明、夏晶等27名老师在短暂的准备后就能流畅地脱稿说课;三教龄汇报课中,武月、张晓蕊等青年教师深入贯彻课改精神,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维活跃,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效果,都趋于完美。我们看到他们态度积极、业务精熟、素质高强,已经完成了各种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四、看到:合作精神互助风尚
地理教研组的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下迅速成长,在基本功大赛中齐心合力,表现出了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三教龄汇报课中,各教研组、各备课组、同学科、新老教师之间互相切磋、互相合作。张晓蕊老师说她的一堂课凝聚着外语组全体教师的心血。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惊喜地看到团队合作、团结互助的风尚,正悄然成为外语学校新课程改革大潮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看到:喜人佳绩学习意识
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欣慰地看到在我们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有一批像姜晓明、王亚男、陶晓楠、夏晶等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已经成为我们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还有一批像武月、周佳、张晓蕊、孙宏伟等教学新兵,正在成长为我们学校教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更有一批像王晓刚、李华歆、王东征等青年教师经过实践的磨练,进步迅速。基本功竞赛活动,最好成绩平均分高达96。3分,根据成绩我们评选出了基本功十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教学进步等奖项,获奖人数达26人;三教龄汇报课,最好成绩平均分高达97。5分,我们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项,25人全部予以奖励。
成绩的取得凝聚着付出的心血,来源于不断的学习。通过这两次活动,我们看到我们老师的学习意识渐强,大部分老师把听课当成学习的机会。基本功竞赛活动中,于海博老师几乎听遍了所有学科和年级的课,三教龄教师25节汇报课,听课人数达306人次。我们知道,吸取每个老师的一个优点、吸取每节课的一处亮点,我们就会成为优秀的老师、我们的课就会成为优秀的课。
六、看到:存在问题改进方向
1、“中评不中用”有些课听下来,我们往往觉的根据评课的指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可以列出许多优点。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等,整堂课似乎无可非议。但在我们内心并不认为这是一堂好课,换个角度审视,想想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就会发现,这堂课的许多环节是为迎合评课人口味而设计的,是在做表面文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种现象在两次活动中都较为常见,我认为“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
2、“教师一言堂”在活动中,有的教师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往往自己唱“主角”让学生当“配角”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上学期我参加辽宁省中语会第十一届年会时,一个学生问授课教师:“您在这次比赛中能得一等奖吗?”这个教师回答:“那要看同学们配合得怎样了。”这位教师一语道破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教学究竟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为教服务?教学论上对于教学目的的阐述是非常明确的。在这两次活动中,教学设计预定化、模式化、单一化也是比较明显的缺陷。我认为“教师唱主角”的一言堂,无论教师表演多么精彩,也称不上好课。
3、“只达到认知目标”有的教师把完成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学目标设定中最具体的也只是认知性目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样:“教师使出教育所有巧妙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我认为,课堂教学应当是面对完整的人的教育,所以仅仅只达到认知目标的课,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