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w19.com,程雪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刚才在读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沉浸在她的纳兰印象中,有渐渐袭上来的悲意。纳兰已经远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是他一直都在永生,他的词,他的背景,教他在大清朝代咏叹,在现代社会焕发光华。 咽泪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纳兰性德南乡子
什刹海由前海、后海和西海组成的一片狭长水域。由于,它远望故宫,毗邻北海,在不以水泽见长的京城历来是人们的垂慕之地。明、清两代的许多皇亲国戚、名门贵族、将相高官多造居于此,如今还有许多深宅大院虎居其中。我是在初春的一个下午,越故宫,穿北海而至。
初春的什刹海是清寂的,车如流水马如龙属于故宫、北海、景山等等之地,而这里只有零丁的行人。初春的京城还浸沉在料峭的寒意里,午后的阳光没有温度的洒在尚未返青的烟柳上,一地疏影。岸畔的浮舟横斜凝在水上,湖心处还在冰封中,远处的湖心小岛在寂寥中宛如深闺静坐的处子娴静而淡雅。枯柳斜阳,远望烟水白冰苍茫一片,此时的什刹海显得格外空漠辽远,颇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味道。我喜欢这个季节什刹海,因为喜欢这份清寂的诗意。
什刹海沿岸有一圈垂柳,垂柳之外有一条柏油小径,路径之侧是错落地青砖瓦房四合院。这里的建筑是环海而建,蜿蜒逶迤,旧京城的风貌在此保持的非常好,一条条或笔直、或蜿蜒斗折、或口小腹大、或口大腹窄各种各样的胡同。什刹海虽然毗邻北海这个皇家园林,但是它与皇家建筑华丽的金殿碧宇,钩心斗角的龙楼凤阁,高高的逶迤的暗红长墙,硕大挺高的牌楼等等建筑迥然不同。这里是平民式的,青魏的瓦房连绵环围,偶有几栋朱红的深宅大院点缀其中。平民的四合院,门楼上镂刻着各种图样,手触摸着冰凉中透着苍凉的悠远,青砖剥落岁月的陈痕,斑驳的残痕有一种破败的荒凉的诗意。
穿过前海,掠过一座小桥,风景陡然一变,后海的水面开阔,建筑也是从幽静的四合院变为平整气势恢宏、威严肃穆的深宅大院,在这些豪宅里有一栋最气势磅礴的建筑,它是座王府——醇亲王载沣的府邸,他是最后一个皇帝博仪的父亲,也是溥仪的出生地。如今这里被批为宋庆龄故居,它的旧主中一位曾经是康熙年间的太子太傅明珠。历史浮沉,唯有夕阳依旧,当年的风流人物俱已成尘,只有那古老的建筑还依旧在不断的修缮中光彩照人。高高的门墙曾经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如今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只有那苍老的岁月问着夕阳人间的玄妙。人世变更,沧海桑田,当年的马萧萧,车辚辚,人潮如涌,到如今却门可罗雀。争名夺利不让分毫,这是你的,那是我的,可是谁又能带走丝毫,到最后都是人家的。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
垂柳漫过的这条路在很久以前不过是一片荒野罢了,经历多少年后,它成了一条人们为居住而开辟的路,在后来它被铺上了青石板,成为门庭通向权利的乌衣巷,而如今却成为人们抚今追昔的凭吊的思怀之路。多少百般事态被这条路观看过,古今成败,如今已然再看。
来到什刹海,源于骨子里那段清愁。人的一生在各个方面基本上都有一个参照物——一个人或者一片景色,那个人,那篇景色会反复出现在梦里、诗里、文字里。你好像总是无语的在向那个人诉说,向那篇景色融入,我们总是在寻找一个向往的没有目标的对象。什刹海,我寻找三百年前的一个久违的“故人”——纳兰性德——纳兰容若。所谓“故人”是因为我总感觉前生曾与纳兰有一段尘缘,似乎什刹海的景色似曾相识,我想啊,是不是三百多年前纳兰推杯换盏的朋友中有一位是前世的我呢?我是谁呢?徐健庵、张纯修、梁佩兰、朱彝尊、严绳孙、姜西溟、陈维崧、吴兆骞,还是顾贞观?我愿意自己是那个纳兰的忘年之交的知音——顾梁汾。
恍惚之间,我的思绪飞往三百多年以前,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身为太子太傅明珠长子的纳兰公子一袭白衣轻裘,一骑青骢,哒哒的马蹄,清脆的银铃,在青石板路上驰出自家府邸。他英俊的脸上神采飞扬,目光里有走出樊笼的欢跃,他没有回首回望故园,因为他在里面感到窒息般的压抑,他渴望走出那朱红的大门,高高的围墙,四角的天空,希望能和那些诗友们一样放马江湖,喝酒谈词,寻幽访友。可是他终生没有走出这所大门,它把一切寄托与诗词,崇尚自然,渴望江南山水,而却只能是门内人对这门外的热闹偷窥罢了。或许他自幼就看透了虚伪的官场,权利人群的伪善,名利的仕途不是他所追求的;或许这高高的围墙让他压抑太久,隔住了他远望的视线,他想放弃一切锦衣绣被,高官厚禄,像朋友们那样浪迹天涯,隐退江南,在山清水秀的南国和朋友们诗词唱和。他厌倦了宫禁森严的紫禁城,争名夺利的权利斗争及其高官之间的贪婪,他希望和那些五湖四海的朋友填词作诗,他喜欢朋友们之间的率真、坦白、无拘无束,他的天性里是个浪漫的诗人,只有回到本位才是他的追求。然而这两扇朱红的大门关住了他向往的天堂,梦断了,诗残了,他的生命也在这所巨大的豪宅里凋零了。
站在这所朱红大门前,我的思绪万千,这就是当年顾贞观千辛万苦叩开的大门吗?这就是纳兰容若生活三十一载的园地吗?纳兰在此成长,在此新婚燕儿夫妻恩爱,在此一次次深夜不眠的怀念早逝的妻子,在此修通志堂经解集注,在此吟诗酬唱会聚高朋雅士。而这里换了几代主人,时光岁月偷换了三百年,还有他的遗迹、余韵吗?
走近这所相府,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园林式庭院,那一排排景致典雅的房子空荡里流窜着寂寞,人工修剪的花草树木、环抱粗的知春柳、苍老的国槐、乔木古桧了无生机的亭立。那悬罗紫藤干枯了,我在寻找那几棵夜合花,寻寻觅觅,看到两颗垂老的树,这是纳兰生命中最后诗篇里的那两棵夜合花吗?三百年过去了,树犹在,而那些高朋满座的诗人呢?
这一排排雅致的房子那一间是纳兰最初的花间草堂的书房,那一间又是他后来的通志堂,那一间是他新婚的洞房,还有啊,在那一间房子里顾贞观为了朋友吴兆骞能够从塞北归来而屈膝向明珠行满洲人的跪礼呢?我站在庭院里四顾茫然,那一声声或娇柔、或清脆、或清朗的声音声音从我耳畔呼啸而过。
那娇柔的声音是美丽端庄的卢氏和纳兰轻声诉说吗?诉说他们之间千年永恒的爱情,低语说着只有情人才能懂得情话?红菂栏边、渌水亭畔曾经有他们携手并肩徜佯漫步的身影;花间草堂有他们共读诗书的朗朗声,也有纳兰挥毫卢氏铺纸研墨的夫唱妇随;闺房之中,他们同看一部书,如李清照和赵明诚一般赌书饮茶;红绡帐中有他们温情缱绻,互诉衷肠编者按
刚才在读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沉浸在她的纳兰印象中,有渐渐袭上来的悲意。纳兰已经远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是他一直都在永生,他的词,他的背景,教他在大清朝代咏叹,在现代社会焕发光华。;厅堂之上妻子轻抚一曲琴声,丈夫低吟诗词。夫妻的恩爱、甜蜜、如诗、如梦的日子,纳兰把它写在诗里“紫玉钗斜灯影背,红棉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洛神风格丽娟肌,不见卢郎少年时。无限深情为郎尽,一身才易数篇诗。”
或许正是他们之间的举案... -->>
编者按
刚才在读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沉浸在她的纳兰印象中,有渐渐袭上来的悲意。纳兰已经远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是他一直都在永生,他的词,他的背景,教他在大清朝代咏叹,在现代社会焕发光华。 咽泪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纳兰性德南乡子
什刹海由前海、后海和西海组成的一片狭长水域。由于,它远望故宫,毗邻北海,在不以水泽见长的京城历来是人们的垂慕之地。明、清两代的许多皇亲国戚、名门贵族、将相高官多造居于此,如今还有许多深宅大院虎居其中。我是在初春的一个下午,越故宫,穿北海而至。
初春的什刹海是清寂的,车如流水马如龙属于故宫、北海、景山等等之地,而这里只有零丁的行人。初春的京城还浸沉在料峭的寒意里,午后的阳光没有温度的洒在尚未返青的烟柳上,一地疏影。岸畔的浮舟横斜凝在水上,湖心处还在冰封中,远处的湖心小岛在寂寥中宛如深闺静坐的处子娴静而淡雅。枯柳斜阳,远望烟水白冰苍茫一片,此时的什刹海显得格外空漠辽远,颇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味道。我喜欢这个季节什刹海,因为喜欢这份清寂的诗意。
什刹海沿岸有一圈垂柳,垂柳之外有一条柏油小径,路径之侧是错落地青砖瓦房四合院。这里的建筑是环海而建,蜿蜒逶迤,旧京城的风貌在此保持的非常好,一条条或笔直、或蜿蜒斗折、或口小腹大、或口大腹窄各种各样的胡同。什刹海虽然毗邻北海这个皇家园林,但是它与皇家建筑华丽的金殿碧宇,钩心斗角的龙楼凤阁,高高的逶迤的暗红长墙,硕大挺高的牌楼等等建筑迥然不同。这里是平民式的,青魏的瓦房连绵环围,偶有几栋朱红的深宅大院点缀其中。平民的四合院,门楼上镂刻着各种图样,手触摸着冰凉中透着苍凉的悠远,青砖剥落岁月的陈痕,斑驳的残痕有一种破败的荒凉的诗意。
穿过前海,掠过一座小桥,风景陡然一变,后海的水面开阔,建筑也是从幽静的四合院变为平整气势恢宏、威严肃穆的深宅大院,在这些豪宅里有一栋最气势磅礴的建筑,它是座王府——醇亲王载沣的府邸,他是最后一个皇帝博仪的父亲,也是溥仪的出生地。如今这里被批为宋庆龄故居,它的旧主中一位曾经是康熙年间的太子太傅明珠。历史浮沉,唯有夕阳依旧,当年的风流人物俱已成尘,只有那古老的建筑还依旧在不断的修缮中光彩照人。高高的门墙曾经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如今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只有那苍老的岁月问着夕阳人间的玄妙。人世变更,沧海桑田,当年的马萧萧,车辚辚,人潮如涌,到如今却门可罗雀。争名夺利不让分毫,这是你的,那是我的,可是谁又能带走丝毫,到最后都是人家的。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
垂柳漫过的这条路在很久以前不过是一片荒野罢了,经历多少年后,它成了一条人们为居住而开辟的路,在后来它被铺上了青石板,成为门庭通向权利的乌衣巷,而如今却成为人们抚今追昔的凭吊的思怀之路。多少百般事态被这条路观看过,古今成败,如今已然再看。
来到什刹海,源于骨子里那段清愁。人的一生在各个方面基本上都有一个参照物——一个人或者一片景色,那个人,那篇景色会反复出现在梦里、诗里、文字里。你好像总是无语的在向那个人诉说,向那篇景色融入,我们总是在寻找一个向往的没有目标的对象。什刹海,我寻找三百年前的一个久违的“故人”——纳兰性德——纳兰容若。所谓“故人”是因为我总感觉前生曾与纳兰有一段尘缘,似乎什刹海的景色似曾相识,我想啊,是不是三百多年前纳兰推杯换盏的朋友中有一位是前世的我呢?我是谁呢?徐健庵、张纯修、梁佩兰、朱彝尊、严绳孙、姜西溟、陈维崧、吴兆骞,还是顾贞观?我愿意自己是那个纳兰的忘年之交的知音——顾梁汾。
恍惚之间,我的思绪飞往三百多年以前,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身为太子太傅明珠长子的纳兰公子一袭白衣轻裘,一骑青骢,哒哒的马蹄,清脆的银铃,在青石板路上驰出自家府邸。他英俊的脸上神采飞扬,目光里有走出樊笼的欢跃,他没有回首回望故园,因为他在里面感到窒息般的压抑,他渴望走出那朱红的大门,高高的围墙,四角的天空,希望能和那些诗友们一样放马江湖,喝酒谈词,寻幽访友。可是他终生没有走出这所大门,它把一切寄托与诗词,崇尚自然,渴望江南山水,而却只能是门内人对这门外的热闹偷窥罢了。或许他自幼就看透了虚伪的官场,权利人群的伪善,名利的仕途不是他所追求的;或许这高高的围墙让他压抑太久,隔住了他远望的视线,他想放弃一切锦衣绣被,高官厚禄,像朋友们那样浪迹天涯,隐退江南,在山清水秀的南国和朋友们诗词唱和。他厌倦了宫禁森严的紫禁城,争名夺利的权利斗争及其高官之间的贪婪,他希望和那些五湖四海的朋友填词作诗,他喜欢朋友们之间的率真、坦白、无拘无束,他的天性里是个浪漫的诗人,只有回到本位才是他的追求。然而这两扇朱红的大门关住了他向往的天堂,梦断了,诗残了,他的生命也在这所巨大的豪宅里凋零了。
站在这所朱红大门前,我的思绪万千,这就是当年顾贞观千辛万苦叩开的大门吗?这就是纳兰容若生活三十一载的园地吗?纳兰在此成长,在此新婚燕儿夫妻恩爱,在此一次次深夜不眠的怀念早逝的妻子,在此修通志堂经解集注,在此吟诗酬唱会聚高朋雅士。而这里换了几代主人,时光岁月偷换了三百年,还有他的遗迹、余韵吗?
走近这所相府,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园林式庭院,那一排排景致典雅的房子空荡里流窜着寂寞,人工修剪的花草树木、环抱粗的知春柳、苍老的国槐、乔木古桧了无生机的亭立。那悬罗紫藤干枯了,我在寻找那几棵夜合花,寻寻觅觅,看到两颗垂老的树,这是纳兰生命中最后诗篇里的那两棵夜合花吗?三百年过去了,树犹在,而那些高朋满座的诗人呢?
这一排排雅致的房子那一间是纳兰最初的花间草堂的书房,那一间又是他后来的通志堂,那一间是他新婚的洞房,还有啊,在那一间房子里顾贞观为了朋友吴兆骞能够从塞北归来而屈膝向明珠行满洲人的跪礼呢?我站在庭院里四顾茫然,那一声声或娇柔、或清脆、或清朗的声音声音从我耳畔呼啸而过。
那娇柔的声音是美丽端庄的卢氏和纳兰轻声诉说吗?诉说他们之间千年永恒的爱情,低语说着只有情人才能懂得情话?红菂栏边、渌水亭畔曾经有他们携手并肩徜佯漫步的身影;花间草堂有他们共读诗书的朗朗声,也有纳兰挥毫卢氏铺纸研墨的夫唱妇随;闺房之中,他们同看一部书,如李清照和赵明诚一般赌书饮茶;红绡帐中有他们温情缱绻,互诉衷肠编者按
刚才在读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沉浸在她的纳兰印象中,有渐渐袭上来的悲意。纳兰已经远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是他一直都在永生,他的词,他的背景,教他在大清朝代咏叹,在现代社会焕发光华。;厅堂之上妻子轻抚一曲琴声,丈夫低吟诗词。夫妻的恩爱、甜蜜、如诗、如梦的日子,纳兰把它写在诗里“紫玉钗斜灯影背,红棉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洛神风格丽娟肌,不见卢郎少年时。无限深情为郎尽,一身才易数篇诗。”
或许正是他们之间的举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