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红楼之沧海横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江源和司徒晟也没有改变结果的意思,孙利既然有本事让其他人推选他,那么就让他试试也不是不行。当初庞亮不过就是个参将,还不是重伤了左贤王的大军?有的时候用人也不要太过拘泥,否则难免阻碍了有才之士。
孙利就这么成功地成为了应战西域联军的首战之将。相比起北蛮国这个需要小心对待的敌人,西域就要差出许多,能不能一战而胜并不重要,反正无论人数、战法还是装备,西域都不是大靖的对手,也就没必要非得派大将迎敌了。
以西域联军作为磨刀石,磨练一下下面的这些将领也很不错,说不定就能提拔几个人才呢,司徒晟很看好孙利,觉得他会是这一次北伐被发掘出来的干将。将来大靖朝会逐步向四周出兵,通过战争来获得资源和土地,不可能一直只用那么几个将领领兵,必须提拔一些人才来做补充。趁着这个时候发掘出一些人才来不是很好吗?
孙利没了掣肘,大张旗鼓地指挥起来。对于孙利的安排,江源这个兵部尚书也没有多过问,只是派杜如之稍微盯着一点,不要闹出乱子来就行了,他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正好也通过这场大战看看他的手段。江源打算用孙利来试试西域的斤两,西域的水平太差的话就别怪他们心狠了!
大靖朝临阵换将干得热火朝天,孙利走马上任更是连烧几把火,整个战线都变得和以往不同了。所以在高昌国的国主带领着那十二万西域联军赶到西域防线的时候,看到靖军那一边竖起的帅旗之上大大的一个“孙”字,立刻傻眼了……
“孙”?孙什么啊?这是谁啊?!靖军的统帅不是姓杜和姓陈的吗?这个姓孙的将军又是从哪里来的?靖军也太不靠谱了吧,这才多长时间啊,怎么前线的统帅就换人了?
他们这边傻眼,对面观战的江源已经无语了……
就算西域联军的情报怎么滞后,怎么不准确,以为靖军这边只有八万人马而已……可是西域联军竟然没有趁夜袭击,也没有劫粮道,放火烧营……没有任何的计谋,就这么直冲冲地在大白天摆开人马,大张旗鼓地杀过来……
咳咳,你们西域人的做法还真的是奇葩……你丫当你是在攻城吗?!
西域加上靖军,两方加起来共有数十万人马的大战,你们竟然连点儿计谋都没有想出来,全靠正面厮杀来解决问题……这也太不靠谱了点儿……这是在把大战当做儿戏吗?
当初三藩作乱的时候,靖军之所以和辽军正面作战,摆开阵仗,是因为双方的人数十分接近,实力方面也差不多,而且靖军这边急于救援京城,这才只能正面对阵,以防京城有失。在东武城的时候江源用了多少计谋?一只手都数不过来,这才是战场真正的形态吧。
而在面对北蛮大军的时候,江源在出兵前就开始绞尽脑汁地出谋划策了,准备了多年,这才能在青鲤湖狠狠地坑了他们一把。没有那些计谋又怎么能取得光辉灿烂的胜利呢?
就算在西域防线,对付左贤王带来的那三万北蛮骑兵,江源也是靠着计谋取胜的,这才能保证防线上的靖军毫发无损,而左贤王遭到生擒。
还是孙子他老人家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虽然西域防线不是城池,可是地利也尽在靖军这边,不乏谋,而去攻城,江源只觉得不忍直视……
西域联军这是在做什么?来耍宝的吗?
如果是普通的两国作战,这样正面对阵当然不是不行,胜了败了就那回事,大不了重整旗鼓,再分高下就是了。可是西域这边不是一个国家而已,他们是一个联军,联军内部互相之间关系也一般,一旦一战不胜,人心立时就会散了,再战不胜,估计有二心的打算投降的就多了。
在这种联军的情况,西域这边必须保持连续的大胜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就会兵败如山倒。对方的那个统帅到底明不明白状况啊?怎么样才能保证绝对能大胜?还不是靠使用计谋?你丫的计谋就是直接领兵杀过来送死吗?
江源是不了解西域联军内部的情况,事实上大靖这边就很少有人能够弄明白西域联军的情况的。他们当然不知道为什么高昌国王这个统帅会大张旗鼓的将整个联军都带过来正面厮杀,也不先来个计谋、偷袭什么的。其实哪是高昌国王不想弄计谋啊,是在联军之中根本就谈不拢……
如果说北蛮国的情况是一盘散沙,个个民族甚至民族内部相互仇视,杀成一团,那么西域这边就散成了土末了。西域这里有几十个小国,有的国家算上国王才几百个人而已,就敢在西域称王称霸了。而在这里的大国也没大到哪里去,完全是矮子堆里拔大个,大国对于小国一点震慑力都没有,这样一种情况下,联军内部会散乱成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散也就算了,最多不过不好指挥罢了,多吼几声还是有人听的,可是他们还乱!
国家一多,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就多,争执就多,不论原本有没有仇,吵着吵着就多出几个仇人了。所以打从联军成立开始,这种乱局就没有消停过,所有的国家都相互敌视,怎么能谈的拢啊!
只要有一个国家提出了建议,那么哪怕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也有其他的国家出面把这个建议搅合黄了,死缠烂打,威逼利诱,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怎么出谋划策啊?内部根本就没人愿意听!出多好的主意都没有用,总有人把这个提议按下去。
高昌国王这个统帅当得简直憋屈死了,他出的计谋总是被其他人否了,别人出的计谋他又想否……闹到最后,整个联军竟然没有一条计谋能够通过会议的,所以只能硬着头皮选择正面对抗,直接硬碰硬了。
谁都知道硬碰硬是下下策,绝对不应该这么做,可是无计可施,所有人都谈不拢,可不就只能屈从于下下策了吗……
谋略这方面还不是最头痛的,最麻烦的是排列军阵!
按理说排列军阵应该是步兵同步兵站在一起,骑兵与骑兵站在一起,方便统一指挥,统一作战,如指臂使,这样才能获得胜利。可是高昌国王指挥得动那些大爷们吗?这些小国的国王根本就不肯听他的,不愿意统一排阵,非要把自己国家的军队集合在自己的身边守卫着才能放心。
一个这样,所有人就都这么来了,可是这种做法就直接将军阵打乱了……
十二万的大军,说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可是一眼望过去,东凸西凹,一片混乱,毫不规整,看起来竟然不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像是一群打了败仗的散兵游勇。武器不同,战马不同,铠甲不同,装束不同,还站得异常混乱,这还像是一支统一的军队吗?
也难怪江源看着就摇头。就这感觉,还不如三藩之战的时候那群被抓来凑数的农夫呢。人家农夫至少知道一切听指挥,而西域这边呢?随便一看就能看得出他们之间互相仇视,看不顺眼的混乱局面。这些国家之间不相互拖后腿就算不错了,还能指望着他们联合一致,协同作战?简直是做梦。
孙利是个能用出绝户计的人,哪怕平日里很是平和,可是领兵的时候,总是喜欢来一些非常规的玩意。所以他这一次只是带了四万军队来对抗十二万西域联军,而且这四万的军队竟然都是步兵,一个骑兵都没有。
西域联军遥遥的虽然看不清楚靖军这边的兵马配备,可是旗帜的数量总能数清楚吧。就这些战旗的数量,怎么看都不超过五万人马,这个人数看得对面的西域联军火冒三丈,以四万抵挡十二万,这是在看... -->>
江源和司徒晟也没有改变结果的意思,孙利既然有本事让其他人推选他,那么就让他试试也不是不行。当初庞亮不过就是个参将,还不是重伤了左贤王的大军?有的时候用人也不要太过拘泥,否则难免阻碍了有才之士。
孙利就这么成功地成为了应战西域联军的首战之将。相比起北蛮国这个需要小心对待的敌人,西域就要差出许多,能不能一战而胜并不重要,反正无论人数、战法还是装备,西域都不是大靖的对手,也就没必要非得派大将迎敌了。
以西域联军作为磨刀石,磨练一下下面的这些将领也很不错,说不定就能提拔几个人才呢,司徒晟很看好孙利,觉得他会是这一次北伐被发掘出来的干将。将来大靖朝会逐步向四周出兵,通过战争来获得资源和土地,不可能一直只用那么几个将领领兵,必须提拔一些人才来做补充。趁着这个时候发掘出一些人才来不是很好吗?
孙利没了掣肘,大张旗鼓地指挥起来。对于孙利的安排,江源这个兵部尚书也没有多过问,只是派杜如之稍微盯着一点,不要闹出乱子来就行了,他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正好也通过这场大战看看他的手段。江源打算用孙利来试试西域的斤两,西域的水平太差的话就别怪他们心狠了!
大靖朝临阵换将干得热火朝天,孙利走马上任更是连烧几把火,整个战线都变得和以往不同了。所以在高昌国的国主带领着那十二万西域联军赶到西域防线的时候,看到靖军那一边竖起的帅旗之上大大的一个“孙”字,立刻傻眼了……
“孙”?孙什么啊?这是谁啊?!靖军的统帅不是姓杜和姓陈的吗?这个姓孙的将军又是从哪里来的?靖军也太不靠谱了吧,这才多长时间啊,怎么前线的统帅就换人了?
他们这边傻眼,对面观战的江源已经无语了……
就算西域联军的情报怎么滞后,怎么不准确,以为靖军这边只有八万人马而已……可是西域联军竟然没有趁夜袭击,也没有劫粮道,放火烧营……没有任何的计谋,就这么直冲冲地在大白天摆开人马,大张旗鼓地杀过来……
咳咳,你们西域人的做法还真的是奇葩……你丫当你是在攻城吗?!
西域加上靖军,两方加起来共有数十万人马的大战,你们竟然连点儿计谋都没有想出来,全靠正面厮杀来解决问题……这也太不靠谱了点儿……这是在把大战当做儿戏吗?
当初三藩作乱的时候,靖军之所以和辽军正面作战,摆开阵仗,是因为双方的人数十分接近,实力方面也差不多,而且靖军这边急于救援京城,这才只能正面对阵,以防京城有失。在东武城的时候江源用了多少计谋?一只手都数不过来,这才是战场真正的形态吧。
而在面对北蛮大军的时候,江源在出兵前就开始绞尽脑汁地出谋划策了,准备了多年,这才能在青鲤湖狠狠地坑了他们一把。没有那些计谋又怎么能取得光辉灿烂的胜利呢?
就算在西域防线,对付左贤王带来的那三万北蛮骑兵,江源也是靠着计谋取胜的,这才能保证防线上的靖军毫发无损,而左贤王遭到生擒。
还是孙子他老人家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虽然西域防线不是城池,可是地利也尽在靖军这边,不乏谋,而去攻城,江源只觉得不忍直视……
西域联军这是在做什么?来耍宝的吗?
如果是普通的两国作战,这样正面对阵当然不是不行,胜了败了就那回事,大不了重整旗鼓,再分高下就是了。可是西域这边不是一个国家而已,他们是一个联军,联军内部互相之间关系也一般,一旦一战不胜,人心立时就会散了,再战不胜,估计有二心的打算投降的就多了。
在这种联军的情况,西域这边必须保持连续的大胜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就会兵败如山倒。对方的那个统帅到底明不明白状况啊?怎么样才能保证绝对能大胜?还不是靠使用计谋?你丫的计谋就是直接领兵杀过来送死吗?
江源是不了解西域联军内部的情况,事实上大靖这边就很少有人能够弄明白西域联军的情况的。他们当然不知道为什么高昌国王这个统帅会大张旗鼓的将整个联军都带过来正面厮杀,也不先来个计谋、偷袭什么的。其实哪是高昌国王不想弄计谋啊,是在联军之中根本就谈不拢……
如果说北蛮国的情况是一盘散沙,个个民族甚至民族内部相互仇视,杀成一团,那么西域这边就散成了土末了。西域这里有几十个小国,有的国家算上国王才几百个人而已,就敢在西域称王称霸了。而在这里的大国也没大到哪里去,完全是矮子堆里拔大个,大国对于小国一点震慑力都没有,这样一种情况下,联军内部会散乱成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散也就算了,最多不过不好指挥罢了,多吼几声还是有人听的,可是他们还乱!
国家一多,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就多,争执就多,不论原本有没有仇,吵着吵着就多出几个仇人了。所以打从联军成立开始,这种乱局就没有消停过,所有的国家都相互敌视,怎么能谈的拢啊!
只要有一个国家提出了建议,那么哪怕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也有其他的国家出面把这个建议搅合黄了,死缠烂打,威逼利诱,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怎么出谋划策啊?内部根本就没人愿意听!出多好的主意都没有用,总有人把这个提议按下去。
高昌国王这个统帅当得简直憋屈死了,他出的计谋总是被其他人否了,别人出的计谋他又想否……闹到最后,整个联军竟然没有一条计谋能够通过会议的,所以只能硬着头皮选择正面对抗,直接硬碰硬了。
谁都知道硬碰硬是下下策,绝对不应该这么做,可是无计可施,所有人都谈不拢,可不就只能屈从于下下策了吗……
谋略这方面还不是最头痛的,最麻烦的是排列军阵!
按理说排列军阵应该是步兵同步兵站在一起,骑兵与骑兵站在一起,方便统一指挥,统一作战,如指臂使,这样才能获得胜利。可是高昌国王指挥得动那些大爷们吗?这些小国的国王根本就不肯听他的,不愿意统一排阵,非要把自己国家的军队集合在自己的身边守卫着才能放心。
一个这样,所有人就都这么来了,可是这种做法就直接将军阵打乱了……
十二万的大军,说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可是一眼望过去,东凸西凹,一片混乱,毫不规整,看起来竟然不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像是一群打了败仗的散兵游勇。武器不同,战马不同,铠甲不同,装束不同,还站得异常混乱,这还像是一支统一的军队吗?
也难怪江源看着就摇头。就这感觉,还不如三藩之战的时候那群被抓来凑数的农夫呢。人家农夫至少知道一切听指挥,而西域这边呢?随便一看就能看得出他们之间互相仇视,看不顺眼的混乱局面。这些国家之间不相互拖后腿就算不错了,还能指望着他们联合一致,协同作战?简直是做梦。
孙利是个能用出绝户计的人,哪怕平日里很是平和,可是领兵的时候,总是喜欢来一些非常规的玩意。所以他这一次只是带了四万军队来对抗十二万西域联军,而且这四万的军队竟然都是步兵,一个骑兵都没有。
西域联军遥遥的虽然看不清楚靖军这边的兵马配备,可是旗帜的数量总能数清楚吧。就这些战旗的数量,怎么看都不超过五万人马,这个人数看得对面的西域联军火冒三丈,以四万抵挡十二万,这是在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