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凤穿残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费章节(16点)
“韩牵见过司空。家父愿向朝廷请降,此乃易阳印绶。”城头上徐晃带回的年轻使者向曹操献上了易阳印绶以及县令韩范的亲笔降书。
曹操自许诸手中接过印绶与降书却并没有细看,而是朝韩牵顺口敷衍了一句道,“韩郎君一路辛苦也。来人,带韩郎君下去歇息。”
韩牵见曹操如此反应心里虽有些忐忑,却也不敢在眼前这位枭雄面前表现出来。于是他只得顺从地朝曹操俯身一拜,转身退下了城去。眼瞅着韩牵下了城头,曹操骤然横眉一扫,朝徐晃冷哼道,“韩范遣一孺子来降分明是在敷衍孤。公明何以中计撤兵?”
面对曹操的质问,徐晃非但没有动摇,反倒是镇定地抱拳应答说,“主公明鉴,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皆在倾耳而听。故晃以为应礼待韩氏父子,以示诸城。”
徐晃的一席言语令曹操的表情由阴转晴,甚至还带上了些许赞许地笑意。显然徐晃的论调与作法契合了曹操内心的想法。确实,眼下袁氏尚未被击败,冀州、幽州、并州各郡的太守也大多还处于观望之中。韩范父子的作法虽有投机的嫌疑,但若是处理得好也未尝不能成为千金买马骨之典范。徐晃以一介武夫之身却能比不少所谓的文士想得更远,这让曹操不禁对他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善,就依公明所言,孤便千金买马骨一回。”曹操大笑着下令道,“请封易阳令汉韩范为关内侯”
高蕃等人眼见韩范转眼间就得了个关内侯的头衔,虽心有嫉妒却也一同高声齐赞,“主公英明。”
曹操本人倒是完全没把高蕃等人的那点小九九放在心上。本来秦汉时期中原的风气就普遍重武轻文。这倒并不是说秦汉两朝的百姓就比后世好战,而是世袭制和察举制令簪缨世家把持了文士的求官之路,使得平民阶层更多地要依靠沙场杀敌来建功立业。直至科举制度成熟之后,风险更小的“金榜题名”才替代“封侯拜将”,成为中原男儿的第一理想。而眼下又正值乱世,莫说是寻常士人了,就算是世家也不得不看诸侯脸色行事。所以在曹操看来像高蕃这样文人只是一群依附于权利之上的奴才而已。像荀彧、荀攸、刘晔等人才真正称得上是谋国之士,值得他曹孟德以礼相待。
于是无视高蕃等人的阿谀奉承,曹操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徐晃说道,“孤即将回师邺城,赵郡就拜托公明也。”
徐晃为人向来低调,在军中素有“不得晌,属徐晃”之说。此刻乍一听曹操要委任他经略赵郡,徐晃连忙推辞道,“晃资历尚浅,恐难担此大任。倒是妙才将军勇冠三军,由其驻留赵郡定能威慑诸城。”
曹操听罢眯起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徐晃,但见后者一脸坦荡没有丝毫献媚之色。曹操倒也迟疑了一下。毕竟以夏侯渊确实有总揽一方之才。不过更让曹操在意的是徐晃的谦逊。虽说曹操用人素以“唯才是举”闻名于世。可十根手指头伸出来都有长有短,曹操用人自然也会有亲有疏。其中最为器重最为信任的当属曹氏、夏侯氏子弟。接下来就是像徐晃这样没有深厚背景却富有才华的人才。相反那些背景显赫之人曹操任用起来却是颇为谨慎。而这也是他与袁绍用人的一大区别。至于蔡吉,因其缺乏家族支持在用人方面比则曹操更加“百无禁忌”。不过用人保守也好,激进也罢,臣下与臣下之间总会有攀比。徐晃确如其所言缺乏足够的威信统领一方,而曹操的这项任命也多少有些心血来潮的意思。徐晃能在这当口推辞主上的任命,足见其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君子。于是下一刻,曹操遵从了他的意愿点头说道,“罢了。公明就随孤一同南下。”
“喏。”徐晃松了口气抱拳领命道。
建安五年十月初,曹操留夏侯渊驻守易阳,则率部南下与曹昂部会师于邺城城外。袁术闻讯紧闭城门严守不出。曹操趁势将城外土山、地道尽数毁去,另凿壕沟,包围邺城,其围圈竟达四十余里。袁术起初见曹军壕沟挖得很浅,看着好像一脚就能越过,加之又慑于曹操军威,便没有派兵出城破坏。可谁知曹操却广拉壮丁,派人乘夜疏浚,一夜之间,挖成深二丈、宽二丈的深壕,并将漳河水引入壕沟。于是翌日一早,袁术就见邺城城下在一夜间冒出了一条“锁”城河。袁术虽知此河将彻底切断邺城与外界的联系,但面对势大的曹操,他却也只得继续消极地困守邺城,并同时在心中暗暗祷告袁尚、袁熙能有所作为替他这位皇叔解围。
袁尚心系母亲安危倒是没有坐山观虎斗想法。只是碍于夏侯渊的围困,对于救援邺城一事他也是有心无力。而袁熙则将注意力始终放在河间城上。在得知太史慈真的率部进抵清河之后,再也抵挡不住诱惑的他,欣然点齐了两万兵马以浩荡之势直扑早已被抽空的河间城。
话说太史慈虽仅留了三千人马在河间城撑场面。可为了将戏做足,这三千将士还是抱着必死的决心重重阻击了一番来势汹汹的袁熙部。激烈的鏖战一连持续了两天,直到第三天清晨,守将田毅才派出使者向袁熙投降。
“田毅降了”正在中军大帐中为两天来的激战而头痛的袁熙,乍一听河间城投降了,不禁兴奋地自草席上一跃而起。
不过坐在一旁的韩珩倒是皱起了眉头,以谨慎的语调喃喃自语道,“前一日还在死战,这一日就投降。怕是有诈……”
对面坐着的偏将军张南却不以为然地摆手道,“军师何出此言。昨日吾家儿郎几欲破城,城内齐军心虚投降,也不足为奇。”
“是啊。”袁熙帐下的大将焦触也跟着附和道,“想那田毅出身河朔名门田氏,乃田丰之侄,会心向袁氏也不足为奇。”
韩珩听完焦触的说辞,当即冷笑一声摇头道,“田丰死于非命,田毅又怎会心向袁氏。”
韩珩的话虽是事实,可在袁熙听来却是颇为刺耳。加之这会儿的袁熙一心只想着要尽快拿下河间,以防太史慈折回让煮熟的鸭子飞走。所以在沉吟了片刻之后,袁熙便向韩珩摆手劝道,“子佩此言... -->>
??费章节(16点)
“韩牵见过司空。家父愿向朝廷请降,此乃易阳印绶。”城头上徐晃带回的年轻使者向曹操献上了易阳印绶以及县令韩范的亲笔降书。
曹操自许诸手中接过印绶与降书却并没有细看,而是朝韩牵顺口敷衍了一句道,“韩郎君一路辛苦也。来人,带韩郎君下去歇息。”
韩牵见曹操如此反应心里虽有些忐忑,却也不敢在眼前这位枭雄面前表现出来。于是他只得顺从地朝曹操俯身一拜,转身退下了城去。眼瞅着韩牵下了城头,曹操骤然横眉一扫,朝徐晃冷哼道,“韩范遣一孺子来降分明是在敷衍孤。公明何以中计撤兵?”
面对曹操的质问,徐晃非但没有动摇,反倒是镇定地抱拳应答说,“主公明鉴,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皆在倾耳而听。故晃以为应礼待韩氏父子,以示诸城。”
徐晃的一席言语令曹操的表情由阴转晴,甚至还带上了些许赞许地笑意。显然徐晃的论调与作法契合了曹操内心的想法。确实,眼下袁氏尚未被击败,冀州、幽州、并州各郡的太守也大多还处于观望之中。韩范父子的作法虽有投机的嫌疑,但若是处理得好也未尝不能成为千金买马骨之典范。徐晃以一介武夫之身却能比不少所谓的文士想得更远,这让曹操不禁对他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善,就依公明所言,孤便千金买马骨一回。”曹操大笑着下令道,“请封易阳令汉韩范为关内侯”
高蕃等人眼见韩范转眼间就得了个关内侯的头衔,虽心有嫉妒却也一同高声齐赞,“主公英明。”
曹操本人倒是完全没把高蕃等人的那点小九九放在心上。本来秦汉时期中原的风气就普遍重武轻文。这倒并不是说秦汉两朝的百姓就比后世好战,而是世袭制和察举制令簪缨世家把持了文士的求官之路,使得平民阶层更多地要依靠沙场杀敌来建功立业。直至科举制度成熟之后,风险更小的“金榜题名”才替代“封侯拜将”,成为中原男儿的第一理想。而眼下又正值乱世,莫说是寻常士人了,就算是世家也不得不看诸侯脸色行事。所以在曹操看来像高蕃这样文人只是一群依附于权利之上的奴才而已。像荀彧、荀攸、刘晔等人才真正称得上是谋国之士,值得他曹孟德以礼相待。
于是无视高蕃等人的阿谀奉承,曹操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徐晃说道,“孤即将回师邺城,赵郡就拜托公明也。”
徐晃为人向来低调,在军中素有“不得晌,属徐晃”之说。此刻乍一听曹操要委任他经略赵郡,徐晃连忙推辞道,“晃资历尚浅,恐难担此大任。倒是妙才将军勇冠三军,由其驻留赵郡定能威慑诸城。”
曹操听罢眯起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徐晃,但见后者一脸坦荡没有丝毫献媚之色。曹操倒也迟疑了一下。毕竟以夏侯渊确实有总揽一方之才。不过更让曹操在意的是徐晃的谦逊。虽说曹操用人素以“唯才是举”闻名于世。可十根手指头伸出来都有长有短,曹操用人自然也会有亲有疏。其中最为器重最为信任的当属曹氏、夏侯氏子弟。接下来就是像徐晃这样没有深厚背景却富有才华的人才。相反那些背景显赫之人曹操任用起来却是颇为谨慎。而这也是他与袁绍用人的一大区别。至于蔡吉,因其缺乏家族支持在用人方面比则曹操更加“百无禁忌”。不过用人保守也好,激进也罢,臣下与臣下之间总会有攀比。徐晃确如其所言缺乏足够的威信统领一方,而曹操的这项任命也多少有些心血来潮的意思。徐晃能在这当口推辞主上的任命,足见其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君子。于是下一刻,曹操遵从了他的意愿点头说道,“罢了。公明就随孤一同南下。”
“喏。”徐晃松了口气抱拳领命道。
建安五年十月初,曹操留夏侯渊驻守易阳,则率部南下与曹昂部会师于邺城城外。袁术闻讯紧闭城门严守不出。曹操趁势将城外土山、地道尽数毁去,另凿壕沟,包围邺城,其围圈竟达四十余里。袁术起初见曹军壕沟挖得很浅,看着好像一脚就能越过,加之又慑于曹操军威,便没有派兵出城破坏。可谁知曹操却广拉壮丁,派人乘夜疏浚,一夜之间,挖成深二丈、宽二丈的深壕,并将漳河水引入壕沟。于是翌日一早,袁术就见邺城城下在一夜间冒出了一条“锁”城河。袁术虽知此河将彻底切断邺城与外界的联系,但面对势大的曹操,他却也只得继续消极地困守邺城,并同时在心中暗暗祷告袁尚、袁熙能有所作为替他这位皇叔解围。
袁尚心系母亲安危倒是没有坐山观虎斗想法。只是碍于夏侯渊的围困,对于救援邺城一事他也是有心无力。而袁熙则将注意力始终放在河间城上。在得知太史慈真的率部进抵清河之后,再也抵挡不住诱惑的他,欣然点齐了两万兵马以浩荡之势直扑早已被抽空的河间城。
话说太史慈虽仅留了三千人马在河间城撑场面。可为了将戏做足,这三千将士还是抱着必死的决心重重阻击了一番来势汹汹的袁熙部。激烈的鏖战一连持续了两天,直到第三天清晨,守将田毅才派出使者向袁熙投降。
“田毅降了”正在中军大帐中为两天来的激战而头痛的袁熙,乍一听河间城投降了,不禁兴奋地自草席上一跃而起。
不过坐在一旁的韩珩倒是皱起了眉头,以谨慎的语调喃喃自语道,“前一日还在死战,这一日就投降。怕是有诈……”
对面坐着的偏将军张南却不以为然地摆手道,“军师何出此言。昨日吾家儿郎几欲破城,城内齐军心虚投降,也不足为奇。”
“是啊。”袁熙帐下的大将焦触也跟着附和道,“想那田毅出身河朔名门田氏,乃田丰之侄,会心向袁氏也不足为奇。”
韩珩听完焦触的说辞,当即冷笑一声摇头道,“田丰死于非命,田毅又怎会心向袁氏。”
韩珩的话虽是事实,可在袁熙听来却是颇为刺耳。加之这会儿的袁熙一心只想着要尽快拿下河间,以防太史慈折回让煮熟的鸭子飞走。所以在沉吟了片刻之后,袁熙便向韩珩摆手劝道,“子佩此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