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大魏皇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首阳城郊。
曹略望着天空,天高云白,风从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吹过,林木的叶子大多落了,绿油油的原野与稀疏的林木中,隐约几处里聚。早上起来的时候,营地内的地面上结了一层冰凉的霜露,行走在上边,沾湿了鞋子,而当太阳高升后,这霜露渐渐地被蒸发不见了。
“吾为郡司马,今路遇流贼,欲去拜谒首阳县长,责问一二。”此时一身武官正装的曹略对黄盖、徐晃作揖道。
“君为本郡兵政,当是如此!吾与徐君必定看好营地。”黄盖回礼。
曹略再揖:“真是有劳二君了。”
旋即曹略带了两亲兵,三骑而去。
汉代之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边郡荒芜,内郡一乡可比其一县。
首阳虽是小县,城中的规划却井然有序,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汉承秦制,城邑可分为三部:“闾里”,百姓们居住的地方;“市井”,也就是市场,买卖东西的所在;再一个就是“官衙”了。
比之后世的政府驻地,这个官衙可甚是厚重。官衙的外围有墙垣,并且墙垣很厚。若将整个首阳县城称为“大城”,那么“官衙”就是一座“小城”。西汉时,“官衙”在城中的位置不固定,有的在城中,有的在城东,本朝以来,逐渐都迁到了城北,遂成为了一种定制。
为节省人工、材料,很多官衙会建在县城的西北角或东北角,这样,利用原先已有的城墙,只需要再分别向外引出两道墙垣就能把官衙包围其中了。
曹略三人,经市井、过闾里,到了城东北,迎面一个石阙,正对着大路。石阙后边即“官衙”的大门。衙门通常南向,取“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之意。
门阙边儿上,有一个建鼓,悬挂木上。吏民、县中有事,便击打此鼓,以让人知晓。这玩意儿,曹略只是在后世影视古装剧上多有见过,似乎直到清末民国时期,衙门门前还有这东西,所以穿越以后见到此物也不惊奇。
衙门的两边常也会有一间或几间房,与围墙相连,门往外开。这是供外地来的官吏们更衣用的。如果长官暂时没有空儿见他们,他们也可以在其中歇息。
曹略是朝廷任命的郡吏,怎么说也是比县级,拿出印信、公函后,自然不必在“传达室”中等候,堂堂正正的步入了衙中。
内衙门口有两个门卒。看来县君御下甚严,这两个门卒皆持戟,站在门口的两侧,相对直立。
“来着何人?”一卒问道。
曹略解下腰间印绶:“陇西郡司马,谯县曹略。”
门卒见此:“不知上官来此,多有不敬,还请海涵。”
“不知者无罪!”曹略收起印绶、挥了挥手:“吾见县君,县君可在,速去通报。”
“诺。”
须臾,门卒出来,作揖道:“县君有请。”
进入内衙庭中。
庭院既广且深,正中一个大堂,屋檐飞角,雄伟高壮,这里就是县君升堂办事之所,名为“听事堂”。堂前有台阶,延向院中。——县君并不是每天都升堂办事的,勤快点的两三天一视事,懒一点的四五天一升堂。今天并非县君升堂的日子,堂门紧闭。
门卒略微停了下脚,说道:“县君在后边舍中……司马,请你先去客室里暂坐歇息,等我二人再去通报。”
官衙的布局,前边办公,后边住人。“舍”就是“宿舍”,上到县令、丞、尉,下到普通吏员平时都在舍中居住。
“去吧。”曹略挥了挥手。
这两个门卒还了一礼,自经过院中的石子路,绕过“听事堂”,往后边“舍”中去了。曹略目送他们远去,直到身影不见,这才转顾左右。
“客室”,即“听事堂”左右的厢房,每天都有小吏在内值班,负责处理日常的小事。此时下午,正忙的时候,各个“客室”里都坐了不少外来的吏员,观其衣着,有乡长,也有亭长,还有里长,间或亦有百姓。吵吵嚷嚷、纷纷闹闹的。
另有两三个小吏可能来得晚了,排队比较靠后,又不耐烦吵闹,所以没在室内等,而是立在庭中的树下。一个扶着树干,低头蹙眉,不知是在思忖公事,还是在想些别的。
客室里都有人,曹略没有进去,而是沿着客室后的走廊,来到西墙边的一棵枣树下站定。不过此时早过了枣子成熟的时节,树上空剩黄叶,地上落叶片片。不知怎的,院中尽管热闹,曹略独立树下,却莫名有些萧瑟之感。
他自嘲一笑,心道:“穿越十年,两世为人,居然还要为苟活于世而活着。弱冠之龄,曹操二十岁时任洛阳北部尉,悬五色棒,不避豪强,击杀犯禁的人,京师因为之敛迹,从此莫... -->>
首阳城郊。
曹略望着天空,天高云白,风从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吹过,林木的叶子大多落了,绿油油的原野与稀疏的林木中,隐约几处里聚。早上起来的时候,营地内的地面上结了一层冰凉的霜露,行走在上边,沾湿了鞋子,而当太阳高升后,这霜露渐渐地被蒸发不见了。
“吾为郡司马,今路遇流贼,欲去拜谒首阳县长,责问一二。”此时一身武官正装的曹略对黄盖、徐晃作揖道。
“君为本郡兵政,当是如此!吾与徐君必定看好营地。”黄盖回礼。
曹略再揖:“真是有劳二君了。”
旋即曹略带了两亲兵,三骑而去。
汉代之县,大县(万户以上)设县令,小县(万户以下)设县长,都是一县的最高长官。边郡荒芜,内郡一乡可比其一县。
首阳虽是小县,城中的规划却井然有序,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汉承秦制,城邑可分为三部:“闾里”,百姓们居住的地方;“市井”,也就是市场,买卖东西的所在;再一个就是“官衙”了。
比之后世的政府驻地,这个官衙可甚是厚重。官衙的外围有墙垣,并且墙垣很厚。若将整个首阳县城称为“大城”,那么“官衙”就是一座“小城”。西汉时,“官衙”在城中的位置不固定,有的在城中,有的在城东,本朝以来,逐渐都迁到了城北,遂成为了一种定制。
为节省人工、材料,很多官衙会建在县城的西北角或东北角,这样,利用原先已有的城墙,只需要再分别向外引出两道墙垣就能把官衙包围其中了。
曹略三人,经市井、过闾里,到了城东北,迎面一个石阙,正对着大路。石阙后边即“官衙”的大门。衙门通常南向,取“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之意。
门阙边儿上,有一个建鼓,悬挂木上。吏民、县中有事,便击打此鼓,以让人知晓。这玩意儿,曹略只是在后世影视古装剧上多有见过,似乎直到清末民国时期,衙门门前还有这东西,所以穿越以后见到此物也不惊奇。
衙门的两边常也会有一间或几间房,与围墙相连,门往外开。这是供外地来的官吏们更衣用的。如果长官暂时没有空儿见他们,他们也可以在其中歇息。
曹略是朝廷任命的郡吏,怎么说也是比县级,拿出印信、公函后,自然不必在“传达室”中等候,堂堂正正的步入了衙中。
内衙门口有两个门卒。看来县君御下甚严,这两个门卒皆持戟,站在门口的两侧,相对直立。
“来着何人?”一卒问道。
曹略解下腰间印绶:“陇西郡司马,谯县曹略。”
门卒见此:“不知上官来此,多有不敬,还请海涵。”
“不知者无罪!”曹略收起印绶、挥了挥手:“吾见县君,县君可在,速去通报。”
“诺。”
须臾,门卒出来,作揖道:“县君有请。”
进入内衙庭中。
庭院既广且深,正中一个大堂,屋檐飞角,雄伟高壮,这里就是县君升堂办事之所,名为“听事堂”。堂前有台阶,延向院中。——县君并不是每天都升堂办事的,勤快点的两三天一视事,懒一点的四五天一升堂。今天并非县君升堂的日子,堂门紧闭。
门卒略微停了下脚,说道:“县君在后边舍中……司马,请你先去客室里暂坐歇息,等我二人再去通报。”
官衙的布局,前边办公,后边住人。“舍”就是“宿舍”,上到县令、丞、尉,下到普通吏员平时都在舍中居住。
“去吧。”曹略挥了挥手。
这两个门卒还了一礼,自经过院中的石子路,绕过“听事堂”,往后边“舍”中去了。曹略目送他们远去,直到身影不见,这才转顾左右。
“客室”,即“听事堂”左右的厢房,每天都有小吏在内值班,负责处理日常的小事。此时下午,正忙的时候,各个“客室”里都坐了不少外来的吏员,观其衣着,有乡长,也有亭长,还有里长,间或亦有百姓。吵吵嚷嚷、纷纷闹闹的。
另有两三个小吏可能来得晚了,排队比较靠后,又不耐烦吵闹,所以没在室内等,而是立在庭中的树下。一个扶着树干,低头蹙眉,不知是在思忖公事,还是在想些别的。
客室里都有人,曹略没有进去,而是沿着客室后的走廊,来到西墙边的一棵枣树下站定。不过此时早过了枣子成熟的时节,树上空剩黄叶,地上落叶片片。不知怎的,院中尽管热闹,曹略独立树下,却莫名有些萧瑟之感。
他自嘲一笑,心道:“穿越十年,两世为人,居然还要为苟活于世而活着。弱冠之龄,曹操二十岁时任洛阳北部尉,悬五色棒,不避豪强,击杀犯禁的人,京师因为之敛迹,从此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