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w19.com,魏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罪人授首,所以凶狡的敌人应时被扑灭,公私称快,不仅是梁秦人众竭其勇力,实在还有集朗赴接之功。臣前已派军主杜法先还洵阳,招集徒党,撮聚乡民;今晋寿土豪王僧承、王文粲等人回到西关,共同参与大义之举。当今庸、蜀虚弱,楚、邓悬危,开拓九区,扫清六合,形要之利,在于此时,进取之略,愿陛下迅速决断。臣以愚陋,猥当推举,事定之后,便即束身驰归天阙。但是事情草创,犹有参差。萧衍魏兴太守范繤、安康太守范泌与前巴西太守姜修,屯聚川东,尚须整顿武备,奉遣讨袭,具于别启。集朗兄弟都商议留臣权且不动,必须在扑灭繤等之后,才可上路。诚恳希望皇帝圣慈,特垂鉴照。谨遣兼长史臣张天亮奉表上路。”
帝诏曰:“得表,闻之。将军早识机运,已投诚款,而中间遇到猜忌,致有反复,但又翻然风返,建此殊功,忠贯古烈,义动远近。汉、郑既开,势必剪除庸、蜀,统一大略,从此开始。擒凶扫恶,何等痛快。想来余党尽平,西南太平,谋算北方,当有勤劳之功。卿所请军宜,朕略敕一二。”又赐予道迁玺书说:“得表,辞备诚款节志之怀。卿忠义早挺,委心已久。中有事因,以致波折。朕知你能乘机豹变,翻然改图,统率同志,万里投顺,远举汉中,为开蜀之始。卿洪规茂略,深可嘉赞。今授卿持节、散骑常侍、平南将军、豫州刺史、丰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与你同举义旗诸人,朕寻有别授。王师数道竞发,络绎电迈,朕派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征梁汉诸军事、镇西将军、尚书邢峦,指授节度你。卿可大建殊功,以称朕意。”道迁上表受平南、常侍职,而辞豫州、丰县侯,授引裴叔业公爵为例。世宗不同意。
道迁从南郑来京城朝拜,世宗在太极东堂引见他,道迁免冠赤脚说:“臣往日归诚,誓尽心力,超蒙荣奖,万死不能报其一。但前番在寿春,遭受韦缵陷害,申述控诉没有地方,以致又变。从那以来,臣希望酬报过去蒙受的知遇之恩。为臣勋微,受恩优厚,实在有愧心颜。”魏世宗说:“卿建为山之功,一筐之污,何足谢罪。”道迁以赏报为微,徘徊不拜。帝下诏书说:“道迁到京城既久,未曾册封,可令吏部速速拜职。”道迁拜官那天,帝诏给一百五十人供其驱使。不久又改封濮阳县开国侯,邑户与前一样。一年多后,频频上表请解州职,世宗同意了。除任南兖州大中正,不上任。
夏侯道迁虽然学识并不渊博,而历览经史,熟谙尺牍,书札往返,很有条理。喜好谈话宴乐,务求口福,京师美味,家中全都备有。他在京城西面,水边地上,大起园池,种植蔬菜果树,招引秀彦端雅之士,经常前去游乐,妓妾有十多人,他经常自娱自乐。国家给他的俸禄每年有三千多匹,道迁全都拿来供己喝酒,从不营置家产。经常诵读孔融诗:“‘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其余的不是我的事情。”有见识的人都赞赏他的举动。
出任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华州刺史,转任安东将军、瀛州刺史,常侍职仍旧。道迁为政清正严厉,善于禁止盗贼。熙平年间,病逝,享年六十九岁。朝廷赠他抚军将军、雍州刺史,赠给他帛五百匹,谥称明侯。
当初,夏侯道迁觉得拔汉中归诚魏廷,本是王颖兴的计策,要求把自己的封邑抽出五百户封给他,世宗不同意。灵太后临朝,道迁重新请求分封。太后十分惊奇,商议想以三百户封给颖兴,正好此时道迁死了,这事就搁置下来。夏侯道迁不娶正妻,只有庶子几人。
李元护,辽东襄平人。八世祖李胤,晋朝司徒、广陆侯。李胤子李顺、李。。及孙子李沉、李志,都是很有名的官员。李沉孙子李根,任慕容宝政权的中监。李根儿子李后智等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青州,几代没有名位,三齐豪门大多轻视他。
李元护在朝廷平定齐地之后,随着父亲李怀庆南奔。李元护身长八尺,美须髯,少小即有武力。在萧道成那里做官,历官马头太守、后军将军、龙骧将军。虽然他以将才出名,但他也很读了些文史书籍,熟悉简札书牍。高祖到钟离,李元护当时在城中,替萧鸾徐州刺史萧惠休出使到军中,高祖见到他很高兴。后来任裴叔业司马,带汝阴太守。裴叔业归顺朝廷,元护参与谋划。等到裴叔业生病,内外阻变,李元护率领上下将士,等待援军。寿春克破平定,李元护很有功劳。
景明初年(500),朝廷任命李元护为辅国将军、齐州刺史、广饶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就在他归朝的道路上委任了他。他这一年归顺朝廷。不久因州民柳世明图谋不轨,李元护驰马还归历城,到即擒杀,但诛戮范围稍嫌其大,有些无辜的人也被杀了。又逢州内饥荒,百姓困弊,他志存恻隐,上表请求救济,免民赋役。州内又多有部下,经常侵扰百姓,城乡居民深以为苦,所以他不能成为良刺史。景明三年(502)夏天去世,享年五十一岁。病前一个多月,京城无缘无故传其凶讯。又城外送客亭柱上,有人写下“李齐州死”在客亭饯别的人见到了就把这擦掉了,后来又是这样。
李元护妾妓有十多个人,他沉湎女色,放纵无度。情欲既甚,肌骨消削,三尺长的胡须,突然间就掉得一干二净。死后,朝廷赠他为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李元护治齐州时,常拜旧墓,巡省故宅,赏赐村中老人,大家无不欢心于色。等到快死时,对左右说:“我曾以方伯仪从到青州,士女注目相望。现在如丧过东阳,不可不好设仪卫,哭泣尽哀,让观看的人改容观看。”家人遵从他的训诫。
席法友,安定人氏。祖父投奔南方政权。法友任职萧鸾,以臂力建立功勋、渐渐升官至安丰、新蔡两郡太守,建安戍主。萧宝卷派胡景略代他的职。法友于是留在寿春,与裴叔业同谋归顺朝廷。景明初年,拜授冠军将军、豫州刺史、苞信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开始,裴叔业死后,法友与裴植矢志完成叔业素志,淮南平定,法友立下了功勋。不久转任冠军将军、华州刺史,未拜,改授并州刺史。一年多后人代其职,法友还朝。萧衍派将杨公则侵犯扬州,朝廷假法友为征虏将军以讨伐他。法友军队未到,杨公则便闻风败逃。后来,朝廷假法友为前将军、持节,为别将出淮南,想解朐山之围。法友开始渡淮而朐山便败没,于是他被停职十年。席法友恬静自处,不逐势利。世宗末年,以本将军除任济州刺史。法友在那以廉洁和睦著称。后又徙封乘氏。肃宗初年,朝廷拜他为光禄大夫。熙平二年(517)去世。赠平西将军、秦州刺史,赠帛三百匹,谥曰襄侯。
江悦之,字彦和,济阳考城人。七世祖江统,晋朝时任散骑常侍。刘渊、石勒之乱时,渡江南迁。祖兴之、父范之,都被刘裕所杀。
江悦之少孤。任官刘骏,历官诸王参军。爱好兵书,有将略,善待人士,有部下数百人。萧道成初年,任江悦之为荆州征西府中兵参军,领台军主。迁任屯骑校尉,转任后军将军。部下渐多,有一千多人。萧赜派他戍守汉中,升迁为辅国将军。萧衍初年,刘季运据蜀州反叛,江悦之率领部下及梁、秦军马讨伐灭除了叛乱,因功进号冠军将军。武兴氐人攻破白马戍,进图南郑,江悦之率军迎战,大破氐人,收复白马戍。
萧衍秦、梁二州刺史庄丘黑死、夏侯道迁与江悦之以及庞树、军主李忻荣、张元亮、士孙天兴等人,谋划以梁州归朝廷。杀了萧衍使者以及杨灵珍、萧衍华阳太守尹天宝后率部进军州城。江悦之与庞树、李忻荣统军出战,被天宝打败,于是围困南郑。鏖战四天,众心危殆沮丧,都怀离贰之心。江悦之把家财全部赏给士兵,身冒箭刃,昼夜督战。恰逢武兴援军到来,天宝败逃。道迁能够全功归诚,江悦之实在出了大力。正始二年(505)夏天,和夏侯道迁一起到洛阳。不久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一岁。朝廷赠他为辅国将军、梁州刺史,追封安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谥曰庄。江悦之有两个儿子江文遥、江文远。
李苗,字子宣,梓潼涪人。父李膺,为官萧衍尚书郎、太仆卿。李苗出生后过继给叔父李略。李略任萧衍宁州刺史,大显威名。王足讨伐蜀地,萧衍命李略在涪州抵抗王足,许任官益州。等到王足退还之后,萧衍却改授其任。李略大怒,准备图谋不轨,萧衍派人害死了他。李苗年十五,心生报仇雪恨之心,延昌年间归顺朝廷。仍陈述图谋蜀地之计。于是,大将军高肇西伐,帝诏假李苗为龙骧将军、向导统军。军队进至晋寿,世宗逝世,班师回朝。后以投诚人员惯例,除授员外散骑侍郎,加襄威将军。
李苗有文武才干,以大功不就,家耻未雪,常怀慷慨。于是上书说:“过去晋室数有乱生,华戎鼎沸,三燕两秦,咆哮中原,四海分崩,五方颓裂。皇魏承历,自北而南,诛灭奸雄,定鼎河洛,惟独荆、扬,尚阻声教。而今令皇德广被于江汉,威风远振于吴楚,国富兵强,家家丰足,皇魏以九分居八之形,有兼弱攻昧之势,却欲安逸,既遗患子孙,又违背高祖的本来意图,这不是为社稷前途深谋远虑所应当的。实在应该考虑东西戍防轻重缓急,计量疆场险易安危之理,探测南人攻守窥觎之情,筹算卒乘器械征讨装备,然后去我所短,避敌所长,弃其至难,攻其甚易,夺其险要,割其膏土,数年之内,荆州、扬州即可并归我魏。如若舍舟船,就平原,敛后疏前,这正是江、淮士兵之所短;弃车马、游飞浪、乘流驱逐,这不是中国之所长。他们不敢入平原而争衡,正如我们不能越巨川而趋利一样。如双方都去其短,各方都恃其长,则东南政权未见可灭之机,而淮、沔正有相持之势。况且满仄相转、阴阳恒理;盛衰递袭,五德常运。现在以我至强攻彼至弱,必有吞并之理;如以至弱御敌至强,哪有全济之术?所以明王圣主,都欲及时立功,以营万世之业。离高而就下,百川以此常流;取易而避难,兵家以之常胜。现在巴、蜀孤悬,离建业辽远,偏兵独守,逆流十千,牧守无良,专行劫夺,官职由纳财而选,狱讼以货贿而成,士民思慕教化,十室就有九家,百姓伸颈北望,日夜盼望王师。如命一褊将抚民伐罪,风尘不接,可传檄文而定此境。皇魏派将据守白帝城,据上流之险,遵循士治之迹,荡尽建业之余敌,然后息武修文,制礼作乐,天下百姓便大福将至,岂不是隆盛之事吗?”当时肃宗年幼,没有远略大志,终不能接纳他的意见。
正光末年(524~525),二秦反叛,侵及京城郊区。当时太平已久,百姓已不习惯作战。李苗以陇兵强悍,而群贼却无多少资粮,于是上书说:“臣听说食少兵精,有利于速战速决;粮多兵众,事宜持久。而今陇州敌贼猖狂,却无多少积蓄,虽然据有两城,他们却无德行礼义。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其势在于疾攻,日有降纳,迟缓则人情离散,坐受灭亡之果。夫飚至风起,叛逆者便铤而走险,以求万一之功;我们若高垒深沟,王师便有全数制敌之策。但因天下和平已久,人不知战,奔利争先恐后,而逃难则不复相顾,将无法令,兵没训练。用骄将统惰兵,不考虑长久之计,务以奇术获胜,这便必有莫敖轻敌之志,恐无充国持重之规。如今陇东失守,。。军败散,而二秦渐强,京郊危弱,国家右臂,由此废了。而今必须勒示大将,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坚守不战。另命偏师精兵数千人,出麦积崖以袭敌后,则。。水岐山之下,群妖必定自散。”于是帝诏李苗为统军,与别将淳于诞俱出梁、益,隶属行台魏子建。子建以李苗为郎中,仍领军,李苗深深被其赏识。
孝昌年间,李苗还朝,被除授为镇远将军、步兵校尉。不久兼尚书右丞,为西北道行台,与大都督宗正珍孙讨伐汾州、绛州敌贼,平定了。回来后除授司徒司马,转太府少卿,加授龙骧将军。
当时萧衍巴西百姓何难尉等豪姓,相继请求朝廷征讨巴蜀,帝诏李苗为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西南道慰劳大使。还没出发,正逢尔朱荣被杀,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拥尔朱荣部下屯据河桥,还逼京都。孝庄帝亲临大夏门,召集群臣博议。百官忧怕,计无所出。李苗独独奋衣而起说:“现在小贼如此唐突无礼,朝廷有不测之危,正是忠臣烈士效节之日。为臣虽说不上英武,但有尽节之意。臣请求率一旅人马,为陛下切断河、梁。”城阳王元徽、中尉高道穆赞成他的计策。庄帝以之为壮,同意他这样做。李苗于是招募人马从马渚上游以舟师夜下黄河,在离桥数里的地方便放火船,船顺水下,顷刻就到桥边。敌人在南岸看见火船直冲而来,争先恐后争桥过河,不一会桥被烧断,淹死的人很多。李苗身率士卒百余人停泊在浅滩边等待南援。既而官军不至,敌人涉水过河,与李苗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左右士兵死尽,李苗因渡而死,时年四十六岁。孝庄帝听说李苗死了,哀伤了很久,说:“苗若不死,当应更立奇功。”赠使持节,都督梁、益、巴、东梁四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梁州刺史,河阳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赠帛五百匹,粟五百担。谥称忠烈侯。
李苗少有节操,立志功名。每次读蜀书,见魏延请求出击长安,诸葛不许,常叹息说诸葛亮无奇妙计策。到看周瑜传,未曾不嗟叹赞许,为之绝倒。太保、城阳王元徽、临淮王元。。都很看重他,二王很是不和,李苗每每劝说。等到元徽大红大紫,猜忌元。。更厉害了。李苗对人说:“城阳蜂目先见,豺声现在更转厉害了。”李苗懂音乐,好文咏,尺牍文章的敏捷程度,当世罕比。死的那天,朝野人士无不十分悲痛,以之为壮。等庄帝幽崩,尔朱世隆进入洛阳,有人主张追夺李苗赠封,禀请尔朱世隆。世隆说:“我那时讨论,过一两天便要大纵兵士焚烧京城,任其掠抢。全赖李苗京师才得以保全。天下的善行都是一致的。不应追夺赠封。”
,罪人授首,所以凶狡的敌人应时被扑灭,公私称快,不仅是梁秦人众竭其勇力,实在还有集朗赴接之功。臣前已派军主杜法先还洵阳,招集徒党,撮聚乡民;今晋寿土豪王僧承、王文粲等人回到西关,共同参与大义之举。当今庸、蜀虚弱,楚、邓悬危,开拓九区,扫清六合,形要之利,在于此时,进取之略,愿陛下迅速决断。臣以愚陋,猥当推举,事定之后,便即束身驰归天阙。但是事情草创,犹有参差。萧衍魏兴太守范繤、安康太守范泌与前巴西太守姜修,屯聚川东,尚须整顿武备,奉遣讨袭,具于别启。集朗兄弟都商议留臣权且不动,必须在扑灭繤等之后,才可上路。诚恳希望皇帝圣慈,特垂鉴照。谨遣兼长史臣张天亮奉表上路。”
帝诏曰:“得表,闻之。将军早识机运,已投诚款,而中间遇到猜忌,致有反复,但又翻然风返,建此殊功,忠贯古烈,义动远近。汉、郑既开,势必剪除庸、蜀,统一大略,从此开始。擒凶扫恶,何等痛快。想来余党尽平,西南太平,谋算北方,当有勤劳之功。卿所请军宜,朕略敕一二。”又赐予道迁玺书说:“得表,辞备诚款节志之怀。卿忠义早挺,委心已久。中有事因,以致波折。朕知你能乘机豹变,翻然改图,统率同志,万里投顺,远举汉中,为开蜀之始。卿洪规茂略,深可嘉赞。今授卿持节、散骑常侍、平南将军、豫州刺史、丰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与你同举义旗诸人,朕寻有别授。王师数道竞发,络绎电迈,朕派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征梁汉诸军事、镇西将军、尚书邢峦,指授节度你。卿可大建殊功,以称朕意。”道迁上表受平南、常侍职,而辞豫州、丰县侯,授引裴叔业公爵为例。世宗不同意。
道迁从南郑来京城朝拜,世宗在太极东堂引见他,道迁免冠赤脚说:“臣往日归诚,誓尽心力,超蒙荣奖,万死不能报其一。但前番在寿春,遭受韦缵陷害,申述控诉没有地方,以致又变。从那以来,臣希望酬报过去蒙受的知遇之恩。为臣勋微,受恩优厚,实在有愧心颜。”魏世宗说:“卿建为山之功,一筐之污,何足谢罪。”道迁以赏报为微,徘徊不拜。帝下诏书说:“道迁到京城既久,未曾册封,可令吏部速速拜职。”道迁拜官那天,帝诏给一百五十人供其驱使。不久又改封濮阳县开国侯,邑户与前一样。一年多后,频频上表请解州职,世宗同意了。除任南兖州大中正,不上任。
夏侯道迁虽然学识并不渊博,而历览经史,熟谙尺牍,书札往返,很有条理。喜好谈话宴乐,务求口福,京师美味,家中全都备有。他在京城西面,水边地上,大起园池,种植蔬菜果树,招引秀彦端雅之士,经常前去游乐,妓妾有十多人,他经常自娱自乐。国家给他的俸禄每年有三千多匹,道迁全都拿来供己喝酒,从不营置家产。经常诵读孔融诗:“‘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其余的不是我的事情。”有见识的人都赞赏他的举动。
出任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华州刺史,转任安东将军、瀛州刺史,常侍职仍旧。道迁为政清正严厉,善于禁止盗贼。熙平年间,病逝,享年六十九岁。朝廷赠他抚军将军、雍州刺史,赠给他帛五百匹,谥称明侯。
当初,夏侯道迁觉得拔汉中归诚魏廷,本是王颖兴的计策,要求把自己的封邑抽出五百户封给他,世宗不同意。灵太后临朝,道迁重新请求分封。太后十分惊奇,商议想以三百户封给颖兴,正好此时道迁死了,这事就搁置下来。夏侯道迁不娶正妻,只有庶子几人。
李元护,辽东襄平人。八世祖李胤,晋朝司徒、广陆侯。李胤子李顺、李。。及孙子李沉、李志,都是很有名的官员。李沉孙子李根,任慕容宝政权的中监。李根儿子李后智等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青州,几代没有名位,三齐豪门大多轻视他。
李元护在朝廷平定齐地之后,随着父亲李怀庆南奔。李元护身长八尺,美须髯,少小即有武力。在萧道成那里做官,历官马头太守、后军将军、龙骧将军。虽然他以将才出名,但他也很读了些文史书籍,熟悉简札书牍。高祖到钟离,李元护当时在城中,替萧鸾徐州刺史萧惠休出使到军中,高祖见到他很高兴。后来任裴叔业司马,带汝阴太守。裴叔业归顺朝廷,元护参与谋划。等到裴叔业生病,内外阻变,李元护率领上下将士,等待援军。寿春克破平定,李元护很有功劳。
景明初年(500),朝廷任命李元护为辅国将军、齐州刺史、广饶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就在他归朝的道路上委任了他。他这一年归顺朝廷。不久因州民柳世明图谋不轨,李元护驰马还归历城,到即擒杀,但诛戮范围稍嫌其大,有些无辜的人也被杀了。又逢州内饥荒,百姓困弊,他志存恻隐,上表请求救济,免民赋役。州内又多有部下,经常侵扰百姓,城乡居民深以为苦,所以他不能成为良刺史。景明三年(502)夏天去世,享年五十一岁。病前一个多月,京城无缘无故传其凶讯。又城外送客亭柱上,有人写下“李齐州死”在客亭饯别的人见到了就把这擦掉了,后来又是这样。
李元护妾妓有十多个人,他沉湎女色,放纵无度。情欲既甚,肌骨消削,三尺长的胡须,突然间就掉得一干二净。死后,朝廷赠他为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李元护治齐州时,常拜旧墓,巡省故宅,赏赐村中老人,大家无不欢心于色。等到快死时,对左右说:“我曾以方伯仪从到青州,士女注目相望。现在如丧过东阳,不可不好设仪卫,哭泣尽哀,让观看的人改容观看。”家人遵从他的训诫。
席法友,安定人氏。祖父投奔南方政权。法友任职萧鸾,以臂力建立功勋、渐渐升官至安丰、新蔡两郡太守,建安戍主。萧宝卷派胡景略代他的职。法友于是留在寿春,与裴叔业同谋归顺朝廷。景明初年,拜授冠军将军、豫州刺史、苞信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开始,裴叔业死后,法友与裴植矢志完成叔业素志,淮南平定,法友立下了功勋。不久转任冠军将军、华州刺史,未拜,改授并州刺史。一年多后人代其职,法友还朝。萧衍派将杨公则侵犯扬州,朝廷假法友为征虏将军以讨伐他。法友军队未到,杨公则便闻风败逃。后来,朝廷假法友为前将军、持节,为别将出淮南,想解朐山之围。法友开始渡淮而朐山便败没,于是他被停职十年。席法友恬静自处,不逐势利。世宗末年,以本将军除任济州刺史。法友在那以廉洁和睦著称。后又徙封乘氏。肃宗初年,朝廷拜他为光禄大夫。熙平二年(517)去世。赠平西将军、秦州刺史,赠帛三百匹,谥曰襄侯。
江悦之,字彦和,济阳考城人。七世祖江统,晋朝时任散骑常侍。刘渊、石勒之乱时,渡江南迁。祖兴之、父范之,都被刘裕所杀。
江悦之少孤。任官刘骏,历官诸王参军。爱好兵书,有将略,善待人士,有部下数百人。萧道成初年,任江悦之为荆州征西府中兵参军,领台军主。迁任屯骑校尉,转任后军将军。部下渐多,有一千多人。萧赜派他戍守汉中,升迁为辅国将军。萧衍初年,刘季运据蜀州反叛,江悦之率领部下及梁、秦军马讨伐灭除了叛乱,因功进号冠军将军。武兴氐人攻破白马戍,进图南郑,江悦之率军迎战,大破氐人,收复白马戍。
萧衍秦、梁二州刺史庄丘黑死、夏侯道迁与江悦之以及庞树、军主李忻荣、张元亮、士孙天兴等人,谋划以梁州归朝廷。杀了萧衍使者以及杨灵珍、萧衍华阳太守尹天宝后率部进军州城。江悦之与庞树、李忻荣统军出战,被天宝打败,于是围困南郑。鏖战四天,众心危殆沮丧,都怀离贰之心。江悦之把家财全部赏给士兵,身冒箭刃,昼夜督战。恰逢武兴援军到来,天宝败逃。道迁能够全功归诚,江悦之实在出了大力。正始二年(505)夏天,和夏侯道迁一起到洛阳。不久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一岁。朝廷赠他为辅国将军、梁州刺史,追封安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谥曰庄。江悦之有两个儿子江文遥、江文远。
李苗,字子宣,梓潼涪人。父李膺,为官萧衍尚书郎、太仆卿。李苗出生后过继给叔父李略。李略任萧衍宁州刺史,大显威名。王足讨伐蜀地,萧衍命李略在涪州抵抗王足,许任官益州。等到王足退还之后,萧衍却改授其任。李略大怒,准备图谋不轨,萧衍派人害死了他。李苗年十五,心生报仇雪恨之心,延昌年间归顺朝廷。仍陈述图谋蜀地之计。于是,大将军高肇西伐,帝诏假李苗为龙骧将军、向导统军。军队进至晋寿,世宗逝世,班师回朝。后以投诚人员惯例,除授员外散骑侍郎,加襄威将军。
李苗有文武才干,以大功不就,家耻未雪,常怀慷慨。于是上书说:“过去晋室数有乱生,华戎鼎沸,三燕两秦,咆哮中原,四海分崩,五方颓裂。皇魏承历,自北而南,诛灭奸雄,定鼎河洛,惟独荆、扬,尚阻声教。而今令皇德广被于江汉,威风远振于吴楚,国富兵强,家家丰足,皇魏以九分居八之形,有兼弱攻昧之势,却欲安逸,既遗患子孙,又违背高祖的本来意图,这不是为社稷前途深谋远虑所应当的。实在应该考虑东西戍防轻重缓急,计量疆场险易安危之理,探测南人攻守窥觎之情,筹算卒乘器械征讨装备,然后去我所短,避敌所长,弃其至难,攻其甚易,夺其险要,割其膏土,数年之内,荆州、扬州即可并归我魏。如若舍舟船,就平原,敛后疏前,这正是江、淮士兵之所短;弃车马、游飞浪、乘流驱逐,这不是中国之所长。他们不敢入平原而争衡,正如我们不能越巨川而趋利一样。如双方都去其短,各方都恃其长,则东南政权未见可灭之机,而淮、沔正有相持之势。况且满仄相转、阴阳恒理;盛衰递袭,五德常运。现在以我至强攻彼至弱,必有吞并之理;如以至弱御敌至强,哪有全济之术?所以明王圣主,都欲及时立功,以营万世之业。离高而就下,百川以此常流;取易而避难,兵家以之常胜。现在巴、蜀孤悬,离建业辽远,偏兵独守,逆流十千,牧守无良,专行劫夺,官职由纳财而选,狱讼以货贿而成,士民思慕教化,十室就有九家,百姓伸颈北望,日夜盼望王师。如命一褊将抚民伐罪,风尘不接,可传檄文而定此境。皇魏派将据守白帝城,据上流之险,遵循士治之迹,荡尽建业之余敌,然后息武修文,制礼作乐,天下百姓便大福将至,岂不是隆盛之事吗?”当时肃宗年幼,没有远略大志,终不能接纳他的意见。
正光末年(524~525),二秦反叛,侵及京城郊区。当时太平已久,百姓已不习惯作战。李苗以陇兵强悍,而群贼却无多少资粮,于是上书说:“臣听说食少兵精,有利于速战速决;粮多兵众,事宜持久。而今陇州敌贼猖狂,却无多少积蓄,虽然据有两城,他们却无德行礼义。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其势在于疾攻,日有降纳,迟缓则人情离散,坐受灭亡之果。夫飚至风起,叛逆者便铤而走险,以求万一之功;我们若高垒深沟,王师便有全数制敌之策。但因天下和平已久,人不知战,奔利争先恐后,而逃难则不复相顾,将无法令,兵没训练。用骄将统惰兵,不考虑长久之计,务以奇术获胜,这便必有莫敖轻敌之志,恐无充国持重之规。如今陇东失守,。。军败散,而二秦渐强,京郊危弱,国家右臂,由此废了。而今必须勒示大将,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坚守不战。另命偏师精兵数千人,出麦积崖以袭敌后,则。。水岐山之下,群妖必定自散。”于是帝诏李苗为统军,与别将淳于诞俱出梁、益,隶属行台魏子建。子建以李苗为郎中,仍领军,李苗深深被其赏识。
孝昌年间,李苗还朝,被除授为镇远将军、步兵校尉。不久兼尚书右丞,为西北道行台,与大都督宗正珍孙讨伐汾州、绛州敌贼,平定了。回来后除授司徒司马,转太府少卿,加授龙骧将军。
当时萧衍巴西百姓何难尉等豪姓,相继请求朝廷征讨巴蜀,帝诏李苗为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西南道慰劳大使。还没出发,正逢尔朱荣被杀,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拥尔朱荣部下屯据河桥,还逼京都。孝庄帝亲临大夏门,召集群臣博议。百官忧怕,计无所出。李苗独独奋衣而起说:“现在小贼如此唐突无礼,朝廷有不测之危,正是忠臣烈士效节之日。为臣虽说不上英武,但有尽节之意。臣请求率一旅人马,为陛下切断河、梁。”城阳王元徽、中尉高道穆赞成他的计策。庄帝以之为壮,同意他这样做。李苗于是招募人马从马渚上游以舟师夜下黄河,在离桥数里的地方便放火船,船顺水下,顷刻就到桥边。敌人在南岸看见火船直冲而来,争先恐后争桥过河,不一会桥被烧断,淹死的人很多。李苗身率士卒百余人停泊在浅滩边等待南援。既而官军不至,敌人涉水过河,与李苗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左右士兵死尽,李苗因渡而死,时年四十六岁。孝庄帝听说李苗死了,哀伤了很久,说:“苗若不死,当应更立奇功。”赠使持节,都督梁、益、巴、东梁四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梁州刺史,河阳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赠帛五百匹,粟五百担。谥称忠烈侯。
李苗少有节操,立志功名。每次读蜀书,见魏延请求出击长安,诸葛不许,常叹息说诸葛亮无奇妙计策。到看周瑜传,未曾不嗟叹赞许,为之绝倒。太保、城阳王元徽、临淮王元。。都很看重他,二王很是不和,李苗每每劝说。等到元徽大红大紫,猜忌元。。更厉害了。李苗对人说:“城阳蜂目先见,豺声现在更转厉害了。”李苗懂音乐,好文咏,尺牍文章的敏捷程度,当世罕比。死的那天,朝野人士无不十分悲痛,以之为壮。等庄帝幽崩,尔朱世隆进入洛阳,有人主张追夺李苗赠封,禀请尔朱世隆。世隆说:“我那时讨论,过一两天便要大纵兵士焚烧京城,任其掠抢。全赖李苗京师才得以保全。天下的善行都是一致的。不应追夺赠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