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w19.com,魏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 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兗州刺史。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 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 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 希言事。俄转卫尉卿。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按周礼-考工记云:夏后氏世 室,殷重屋,周明堂,皆五室。郑注云:‘此三者,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 堂,互言之,以明其制同也。’若然,则殷夏之世已有明堂矣。唐虞以前,其事未 闻。戴德礼记云:明堂凡九室,十二堂。蔡邕云:‘明堂者,天子太庙,飨功 养老,教学选士,皆于其中,九室十二堂。’按戴德撰记,世所不行。且九室 十二堂,其于规制,恐难得厥衷。周礼营国,左祖右社,明堂在国之阳,则非 天子太庙明矣。然则礼记-月令四堂及太室皆谓之庙者,当以天子暂配享五帝 故耳。又王制云:‘周人养国老于东胶。’郑注云:‘东胶即辟雍,在王宫之 东。’又诗-大雅云:‘邕邕在宫,肃肃在庙。’郑注云:‘宫,谓辟雍宫也, 所以助王。养老则尚和,助祭则尚敬。’又不在明堂之验矣。按孟子云:‘齐 宣王谓孟子曰,吾欲毁明堂。’若明堂是庙,则不应有毁之问。且蔡邕论明堂之制 云:‘堂方一百四十尺,象坤之策;屋圆径二百一十六尺,象乾之策;方六丈,径 九丈,象阴阳九六之数;九室以象九州;屋高八十一尺,象黄钟九九之数;二十八 柱以象宿;外广二十四丈以象气。’按此皆以天地阴阳气数为法,而室独象九州, 何也?若立五室以象五行,岂不快也?如此,蔡氏之论非为通典,九室之言或未可 从,窃寻考工记虽是补阙之书,相承已久,诸儒注述无言非者,方之后作,不 亦优乎?且孝经援神契、五经要义、旧礼图,皆作五室,及徐刘之论, 同考工者多矣。朝廷若独绝今古,自为一代制作者,则所愿也。若犹祖述旧章, 规摹前事,不应舍殷周成法,袭近代妄作。且损益之极,极于三王,后来疑议,难 可准信。郑玄云:‘周人明堂五室,是帝各有一室也,合于五行之数,周礼依 数以为之室。施行于今,虽有不同,时说然耳。’寻郑此论,非为无当。按月令 亦无九室之文,原其制置,不乖五室。其青阳右个即明堂左个,明堂右个即总章左 个,总章右个即玄堂左个,玄堂右个即青阳左个。如此,则室犹是五,而布政十二。 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 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 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 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 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 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赠镇东将军、青 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子彦始,武定中,淮阳太守。
思伯弟思同,字士明。少厉志行,雅好经史。释褐彭城王国侍郎,五迁尚书考 功郎,青州别驾。久之,迁镇远将军、中散大夫、试守荥阳太守。寻即真。后除平 南将军、襄州刺史。虽无明察之誉,百姓安之。及元颢之乱也,思同与广州刺史郑 光护并不降。庄帝还宫,封营陵县开国男,邑二百户,除抚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 青州大中正。又为镇东、金紫光禄大夫,仍兼黄门。寻加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迁鄴后,除黄门侍郎、兼侍中、河南慰劳大使。仍与国子祭酒韩子熙并为侍讲,授 静帝杜氏春秋。又加散骑常侍,兼七兵尚书。寻拜侍中。兴和二年卒。赠使持 节、都督青徐光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右仆射、司徒公、青州刺史,谥曰 文献。
初,思同之为别驾也,清河崔光韶先为治中,自恃资地,耻居其下,闻思同还 乡,遂便去职。州里人物为思同恨之。及光韶之亡,遗诫子侄不听求赠。思同遂上 表讼光韶操业,登时蒙赠谥。论者叹尚焉。
思同之侍讲也,国子博士辽西卫冀隆为服氏之学,上书难杜氏春秋六十三 事。思同复驳冀隆乖错者十一条。互相是非,积成十卷。诏下国学集诸儒考之,事 未竟而思同卒。卒后,魏郡姚文安、乐陵秦道静复述思同意。冀隆亦寻物故,浮阳 刘休和又持冀隆说。至今未能裁正焉。
李叔虎,渤海蓚人也。从祖金,世祖神中与高允俱被征,位至征南从事中郎。 叔虎好学博闻,有识度,为乡闾所称。太和中,拜中书博士,与清河崔光、河间邢 峦并相亲友。转议郎。久之,迁太尉从事中郎,转国子博士、本国中正,摄乐陵中 正。性清直,甚有公平之称。后兼散骑侍郎、太极都将。事讫,除高阳太守,固辞 不拜。寻除显武将军、太尉高阳王雍谘议参军事,雍以其器操重之。寻除假节、行 华州事,为吏民所称。永平四年卒,年五十四。赠冠军将军、南青州刺史,谥曰穆。
兄叔宝,州举秀才,拜顿丘公国郎中令。迁太常丞。延昌末,叔宝为弟台户及 从弟归伯同沙门法庆反,陷破郡县,叔宝当坐,遇病死于洛阳狱。
子伯胄,光禄大夫。
叔宝从弟凤,历尚书郎中、国子博士。坐弟同京兆王愉逆,除名。
凤从子长仁,字景安。颇有学涉。举秀才,射策高第。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 郎。累迁平南将军、沛郡太守,仍为彭城太守。又从尉元讨定南境,赐爵延陵男。 征拜员外散骑常侍,使于刘准。行还,以疾除北海内史,诏赐医药。凡在三郡,吏 民安之。寻卒。武定中,赠安南将军、七兵尚书、冀州刺史,男如故。
长仁从弟述,字道兴,有学识。州举秀才。拜太常博士,使诣长安,册祭燕宣 王庙。还,除尚书仪曹郎,赐爵蓚县男,稍迁建兴太守。卒。
子象,字孟则。清简有风概,博涉群书。初袭爵,为徐州平东府功曹参军。迁 冀州治中,有勤绩。久之,拜散骑侍郎,加宁朔将军,寻转中书侍郎。出为青州太 傅开府谘议参军、行北徐州事、本将军、光禄大夫。齐文襄王引为开府谘议参军, 加征东将军。兴和二年,兼散骑常侍,使于萧衍。三年卒,赠骠骑大将军、仪同三 司、冀州刺史,谥曰文简,以子子贞预义之勤也。
子贞,历司空长史、武邑太守、司徒右长史、阳平太守。入为吏部郎中。出为 骠骑将军、兗州刺史。坐贪污赐死。
路恃庆,字伯瑞,阳平清渊人也。祖绰,阳平太守。恃庆有干用,与广平宋翻 俱知名,为乡闾所称,相州刺史李安世并表荐之。太和中,除奉朝请。恃庆以从兄 文举有才望,因推让之。高祖遂并拜焉。稍迁尚书仪曹郎,转左民郎,行颍川郡。 出为华州安定王征虏府长史。寻以母忧去职。仍转定州河间王琛长史。琛贪暴肆意, 恃庆每进苦言。年四十八,卒。赠左将军、安州刺史,谥曰襄。
子祖璧,给事中。
恃庆弟仲信,亦好学。为太尉参军,稍迁奉车都尉、开府掾。章武王融之讨葛 荣也,仲信为其都督府长史。融败殁,仲信遂亦免弃。
仲信弟思略,字叔约,有识尚。冀州安东府骑军参军。
子祖遗,武定末,太学博士。
思略弟思令,字季俊。初为广阳王司空参军,转司空城局参军、司徒记室、威 远将军、尚书左民郎,转右民。
时天下多事,思令乃上疏曰:“臣闻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戎之有功,在于将 帅。三代不必别民,取治不等;五霸不必异兵,各能克定。有汤武之贤,犹须伊望 之佐;尧舜之圣,尚有稷契之辅。得其人也,六合唾掌可清;失其人也,三河方为 战地。何者?动之甚易,靖之至难。窃以比年以来,将帅多是宠贵子孙,军幢统领, 亦皆故义托附。贵戚子弟未经戎役,至于衔杯跃马,志逸气浮,轩眉攘腕,便以攻 战自许。及临大敌,怖惧交怀,雄图锐气,一朝顿尽。乃令羸弱在前以当锐,强壮 居后以安身。兼复器械不精,进止不集,任羊质之将,驱不练之兵,当负险之众, 敌数战之虏,欲令不败,岂有得哉!是以兵知必败,始集而先逃;将又怖敌,迁延 而不进。国家便谓官号未满,重爵屡加,复疑赏赉之轻,金帛日赐。帑藏空虚,民 财殚尽。致使贼徒更增,胆气益盛,生民损耗,荼毒无聊。主叹臣哀,何心寝食。 臣虽位微,窃不遑舍。臣闻孝行出于忠贞,节义率多果决。德可感义夫,恩可劝死 士。今若舍上所轻,求下所重。黜陟幽明,赏罚善恶。搜徒简卒,练兵习武,甲密 弩强,弓调矢劲。谋夫既设,辩士先陈,晓以安危,示其祸福。如其不悛,以我义 顺之师,讨兹悖逆之竖,岂异厉萧斧而伐朝菌,鼓洪炉而燎毛发!虽愚者知其不旋 踵矣。敢以愚短,昧死陈诚。”
寻拜假节、征虏将军、阳平太守。又割冀州之清河、相州之阳平、齐州之平原 以为南冀州,仍以思令为左将军、南冀州刺史、假平东将军、都督。时葛荣遣其清 河太守季虎据高唐城以招叛民,思令乃命麾下并率乡曲潜军夜往,出其不意,遂大 破之,徐乃收众南还。又诏思令并领冀州流民。及葛荣灭,还镇平原。后除征东将 军、金紫光禄大夫,转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天平三年三月卒,时年五十一。赠骠 骑将军、定州刺史。
恃庆从叔景略,起家中书博士。太和中,尚书郎、本郡中正。出为齐州魏郡、 平原二郡太守。卒。
景略弟雄,字仲略,容貌伟异。以军功为给事中。高祖曾对群臣云:“路仲略 好尚书郎才。”仆射李冲云:“其人宜为武职。”遂停。转太尉咸阳王录事参军, 迁伏波将军、奉车都尉。卒,赠顿丘太守。
景略从祖弟法常,幼而修立。为郡功曹,早卒。仪同李神俊与之有旧,每云: “诸路前辈中,有路法常足为名士,谓必远至,而竟无年。天下事诚难知也。”
房亮,字景高,清河人也。父法延,谯郡太守。亮好学,有节操。太和中,举 秀才,为奉朝请。拜秘书郎,又兼员外散骑侍郎,副中书侍郎宋弁使于萧赜。还, 除尚书二千石郎中、济州中正。兼员外常侍,使高丽,高丽王托疾不拜。以亮辱命, 坐白衣守郎中。后除济北太守,转平原太守,以清严称。时冀州刺史、京兆王愉据 州反,平原界在河北,与愉接境。愉乃遣人说亮,啖以荣利。亮即斩其使人,发兵 防捍。愉怒,遣其大将张灵和率众攻亮。亮督厉兵民,喻以逆顺,出城拒击,大破 之。寻遭忧解任。服终,除左将军、汲郡太守。迁前将军、东荆州刺史。亮留心抚 纳,夷夏安之。时边州刺史例得一子出身,亮不言其子而启弟子超为奉朝请。议者 称之。转平东将军、沧州刺史,入为光禄大夫,加安东将军。永安二年卒,年七十 一。赠抚军将军、齐州刺史。
子柬,字元约。卒于光禄大夫。
亮弟诠,字凤举。尚书郎、本州中正。卒,赠抚军将军、齐州刺史。
诠弟悦,字季欣。解褐广平王怀国常侍,转青州平东府中兵参军,加宣威将军。 迁高阳太守,转广川太守,加镇远将军。普泰中,济州刺史张琼表所部置南清河郡, 仍请悦为太守,朝廷从之。凡历三郡,民吏安之。迁平东将军、太中大夫。兴和二 年卒,年七十。赠征东将军、济州刺史。
长子超,字伯颖。武定末,司徒录事参军、济州大中正。
超弟昭,淮州骠骑大将军府长史。
曹世表,字景升,东魏郡魏人也。魏大司马休九世孙。祖谟,父庆,并有学名。 世表少丧父,举止有礼度。性雅正,工尺牍,涉猎群书。
太和二十三年,尚书仆射、任城王澄奏世表为国子助教,颇失意。后转司徒记 室。与武威贾思伯、范阳卢同、陇西辛雄等并相友善。侍中崔光,乡里贵达,每称 美之。遇患归乡。永平中,除兗州左将军府司马,非其所愿,复以病解。延昌中, 除清河太守,治官省约,百姓安之。正光中,拜前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大将军、 京兆王继西征,以为从事中郎,摄中水兵事,自当烦剧,论者皆称其能。还都,拜 司空长史。孝昌中,青齐频年反乱,诏世表持节慰喻。还都,转尚书右丞。
后加征虏将军、出行豫州刺史。值萧衍将湛僧珍陷东豫州,州民刘获、郑辩反 于州界,为之内应。朝廷以源子恭代世表为州,以世表为东南道行台,率元安平、 元显伯、皇甫邓林等讨之。于时贼众强断小殷关,驿使不通。诸将以士马单少,皆 败散之余,不敢复战,咸欲保城自固。世表时患背肿,乃舆病出外,呼统军是云宝 谓之曰:“湛僧珍所以敢深入为寇者,以获、辩皆州民之望,为之内应。向有驿至, 知刘获移军欲迎僧珍,去此八十里。今出其不意,一战可破。获破,则僧珍自走, 东南清服,卿之功也。”乃简选兵马,付宝讨之。促令发军,日暮出城,比晓兵合。 贼不意官军卒至,一战破获,诸贼悉平,湛僧珍退走。唯郑辩与子恭亲旧,亡匿子 恭所。世表召诸将吏,众责子恭,收辩斩之,传首京师。敕遣中使宣旨慰喻,赐马 二匹、衣服被褥。复以世表行豫州事,行台如故。还朝,加左将军,兼尚书东道行 台,沿河分立镇戍,以备葛荣。行达青州,遇患卒,时年五十四。永熙中,赠平东 将军、齐州刺史。
潘永基,字绍业,长乐广宗人也。父灵虬,中书侍郎。永基性通率,轻财好施。 为冀州镇东府法曹行参军,迁威烈将军、扬州曲阳戍主,转西硖石戍主,治陈留、 南梁二郡事,颇有威惠。转扬州车骑府主簿。累迁虎贲中郎将、直寝、前将军。出 为持节、平北将军、冀州防城都督、长乐太守。于时葛荣攻信都,长围遏水以灌州 城。永基与刺史元孚同心戮力,昼夜防拒。外无军援,内乏粮储,从春至冬,力穷 乃陷。荣欲害孚,永基请以身代孚死。
永安二年,除颍川太守,迁镇东将军、东徐州刺史。时萧衍将曹世宗、马洪武 等率众来寇,永基出讨,破之。永熙中,为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迁车骑将军、 左光禄大夫。寻加卫大将军、复除东徐州刺史。前后在州,为吏民所乐。代还京师。 元象初卒,年五十六。赠散骑常侍、都督冀瀛沧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右 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
长子子礼,州主簿。
子礼弟子智,武定中,太尉士曹参军。
朱元旭,字君升,本乐陵人也。祖霸,真君末南叛,投刘义隆,遂居青州之乐 陵。元旭颇涉子史,开解几案。起家清河王国常侍。太学博士、员外散骑侍郎。频 使高丽。除尚书度支郎中。神龟末,以郎选不精,大加沙汰。元旭与陇西辛雄、范 阳祖莹、泰山羊深、西平源子恭并以才用见留。寻加镇远将军、兼尚书右丞,仍郎 中、本州中正。时关西都督萧宝夤启云:“所统十万,食唯一月。”于是肃宗大怒, 召问所由。录、令以下,皆推罪于元旭。元旭入见,于御座前屈指校计宝夤兵粮乃 逾一年,事乃得释。除通直散骑常侍。永安初,加平东将军、尚书左丞、光禄大夫。 后转司农少卿。迁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天平中,复拜尚书左丞。既无风操,俯仰 随俗,性多机数,自容而已。于时朝廷分汲郡、河内二界挟河之地以立义州,安置 关西归款之户,除元旭使持节、骠骑将军、义州刺史。武定三年夏,卒于州,年六 十七。赠本将军、幽州刺史。
子敬道,武定中,司徒长流参军。
史臣曰:阳尼学义之迹,世不乏人。固远气正情,文学兼致。贾思伯门有旧业, 经明行修,唯兄及弟,并标儒素。李、路器尚所及,俱可观者。象风彩词涉,亦当 年之俊民。房亮、曹世表、潘永基、朱元旭,拔萃从宦,咸享名器,各有由也。
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 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兗州刺史。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 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 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 希言事。俄转卫尉卿。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按周礼-考工记云:夏后氏世 室,殷重屋,周明堂,皆五室。郑注云:‘此三者,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 堂,互言之,以明其制同也。’若然,则殷夏之世已有明堂矣。唐虞以前,其事未 闻。戴德礼记云:明堂凡九室,十二堂。蔡邕云:‘明堂者,天子太庙,飨功 养老,教学选士,皆于其中,九室十二堂。’按戴德撰记,世所不行。且九室 十二堂,其于规制,恐难得厥衷。周礼营国,左祖右社,明堂在国之阳,则非 天子太庙明矣。然则礼记-月令四堂及太室皆谓之庙者,当以天子暂配享五帝 故耳。又王制云:‘周人养国老于东胶。’郑注云:‘东胶即辟雍,在王宫之 东。’又诗-大雅云:‘邕邕在宫,肃肃在庙。’郑注云:‘宫,谓辟雍宫也, 所以助王。养老则尚和,助祭则尚敬。’又不在明堂之验矣。按孟子云:‘齐 宣王谓孟子曰,吾欲毁明堂。’若明堂是庙,则不应有毁之问。且蔡邕论明堂之制 云:‘堂方一百四十尺,象坤之策;屋圆径二百一十六尺,象乾之策;方六丈,径 九丈,象阴阳九六之数;九室以象九州;屋高八十一尺,象黄钟九九之数;二十八 柱以象宿;外广二十四丈以象气。’按此皆以天地阴阳气数为法,而室独象九州, 何也?若立五室以象五行,岂不快也?如此,蔡氏之论非为通典,九室之言或未可 从,窃寻考工记虽是补阙之书,相承已久,诸儒注述无言非者,方之后作,不 亦优乎?且孝经援神契、五经要义、旧礼图,皆作五室,及徐刘之论, 同考工者多矣。朝廷若独绝今古,自为一代制作者,则所愿也。若犹祖述旧章, 规摹前事,不应舍殷周成法,袭近代妄作。且损益之极,极于三王,后来疑议,难 可准信。郑玄云:‘周人明堂五室,是帝各有一室也,合于五行之数,周礼依 数以为之室。施行于今,虽有不同,时说然耳。’寻郑此论,非为无当。按月令 亦无九室之文,原其制置,不乖五室。其青阳右个即明堂左个,明堂右个即总章左 个,总章右个即玄堂左个,玄堂右个即青阳左个。如此,则室犹是五,而布政十二。 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 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 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 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 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 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赠镇东将军、青 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子彦始,武定中,淮阳太守。
思伯弟思同,字士明。少厉志行,雅好经史。释褐彭城王国侍郎,五迁尚书考 功郎,青州别驾。久之,迁镇远将军、中散大夫、试守荥阳太守。寻即真。后除平 南将军、襄州刺史。虽无明察之誉,百姓安之。及元颢之乱也,思同与广州刺史郑 光护并不降。庄帝还宫,封营陵县开国男,邑二百户,除抚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 青州大中正。又为镇东、金紫光禄大夫,仍兼黄门。寻加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迁鄴后,除黄门侍郎、兼侍中、河南慰劳大使。仍与国子祭酒韩子熙并为侍讲,授 静帝杜氏春秋。又加散骑常侍,兼七兵尚书。寻拜侍中。兴和二年卒。赠使持 节、都督青徐光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右仆射、司徒公、青州刺史,谥曰 文献。
初,思同之为别驾也,清河崔光韶先为治中,自恃资地,耻居其下,闻思同还 乡,遂便去职。州里人物为思同恨之。及光韶之亡,遗诫子侄不听求赠。思同遂上 表讼光韶操业,登时蒙赠谥。论者叹尚焉。
思同之侍讲也,国子博士辽西卫冀隆为服氏之学,上书难杜氏春秋六十三 事。思同复驳冀隆乖错者十一条。互相是非,积成十卷。诏下国学集诸儒考之,事 未竟而思同卒。卒后,魏郡姚文安、乐陵秦道静复述思同意。冀隆亦寻物故,浮阳 刘休和又持冀隆说。至今未能裁正焉。
李叔虎,渤海蓚人也。从祖金,世祖神中与高允俱被征,位至征南从事中郎。 叔虎好学博闻,有识度,为乡闾所称。太和中,拜中书博士,与清河崔光、河间邢 峦并相亲友。转议郎。久之,迁太尉从事中郎,转国子博士、本国中正,摄乐陵中 正。性清直,甚有公平之称。后兼散骑侍郎、太极都将。事讫,除高阳太守,固辞 不拜。寻除显武将军、太尉高阳王雍谘议参军事,雍以其器操重之。寻除假节、行 华州事,为吏民所称。永平四年卒,年五十四。赠冠军将军、南青州刺史,谥曰穆。
兄叔宝,州举秀才,拜顿丘公国郎中令。迁太常丞。延昌末,叔宝为弟台户及 从弟归伯同沙门法庆反,陷破郡县,叔宝当坐,遇病死于洛阳狱。
子伯胄,光禄大夫。
叔宝从弟凤,历尚书郎中、国子博士。坐弟同京兆王愉逆,除名。
凤从子长仁,字景安。颇有学涉。举秀才,射策高第。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 郎。累迁平南将军、沛郡太守,仍为彭城太守。又从尉元讨定南境,赐爵延陵男。 征拜员外散骑常侍,使于刘准。行还,以疾除北海内史,诏赐医药。凡在三郡,吏 民安之。寻卒。武定中,赠安南将军、七兵尚书、冀州刺史,男如故。
长仁从弟述,字道兴,有学识。州举秀才。拜太常博士,使诣长安,册祭燕宣 王庙。还,除尚书仪曹郎,赐爵蓚县男,稍迁建兴太守。卒。
子象,字孟则。清简有风概,博涉群书。初袭爵,为徐州平东府功曹参军。迁 冀州治中,有勤绩。久之,拜散骑侍郎,加宁朔将军,寻转中书侍郎。出为青州太 傅开府谘议参军、行北徐州事、本将军、光禄大夫。齐文襄王引为开府谘议参军, 加征东将军。兴和二年,兼散骑常侍,使于萧衍。三年卒,赠骠骑大将军、仪同三 司、冀州刺史,谥曰文简,以子子贞预义之勤也。
子贞,历司空长史、武邑太守、司徒右长史、阳平太守。入为吏部郎中。出为 骠骑将军、兗州刺史。坐贪污赐死。
路恃庆,字伯瑞,阳平清渊人也。祖绰,阳平太守。恃庆有干用,与广平宋翻 俱知名,为乡闾所称,相州刺史李安世并表荐之。太和中,除奉朝请。恃庆以从兄 文举有才望,因推让之。高祖遂并拜焉。稍迁尚书仪曹郎,转左民郎,行颍川郡。 出为华州安定王征虏府长史。寻以母忧去职。仍转定州河间王琛长史。琛贪暴肆意, 恃庆每进苦言。年四十八,卒。赠左将军、安州刺史,谥曰襄。
子祖璧,给事中。
恃庆弟仲信,亦好学。为太尉参军,稍迁奉车都尉、开府掾。章武王融之讨葛 荣也,仲信为其都督府长史。融败殁,仲信遂亦免弃。
仲信弟思略,字叔约,有识尚。冀州安东府骑军参军。
子祖遗,武定末,太学博士。
思略弟思令,字季俊。初为广阳王司空参军,转司空城局参军、司徒记室、威 远将军、尚书左民郎,转右民。
时天下多事,思令乃上疏曰:“臣闻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戎之有功,在于将 帅。三代不必别民,取治不等;五霸不必异兵,各能克定。有汤武之贤,犹须伊望 之佐;尧舜之圣,尚有稷契之辅。得其人也,六合唾掌可清;失其人也,三河方为 战地。何者?动之甚易,靖之至难。窃以比年以来,将帅多是宠贵子孙,军幢统领, 亦皆故义托附。贵戚子弟未经戎役,至于衔杯跃马,志逸气浮,轩眉攘腕,便以攻 战自许。及临大敌,怖惧交怀,雄图锐气,一朝顿尽。乃令羸弱在前以当锐,强壮 居后以安身。兼复器械不精,进止不集,任羊质之将,驱不练之兵,当负险之众, 敌数战之虏,欲令不败,岂有得哉!是以兵知必败,始集而先逃;将又怖敌,迁延 而不进。国家便谓官号未满,重爵屡加,复疑赏赉之轻,金帛日赐。帑藏空虚,民 财殚尽。致使贼徒更增,胆气益盛,生民损耗,荼毒无聊。主叹臣哀,何心寝食。 臣虽位微,窃不遑舍。臣闻孝行出于忠贞,节义率多果决。德可感义夫,恩可劝死 士。今若舍上所轻,求下所重。黜陟幽明,赏罚善恶。搜徒简卒,练兵习武,甲密 弩强,弓调矢劲。谋夫既设,辩士先陈,晓以安危,示其祸福。如其不悛,以我义 顺之师,讨兹悖逆之竖,岂异厉萧斧而伐朝菌,鼓洪炉而燎毛发!虽愚者知其不旋 踵矣。敢以愚短,昧死陈诚。”
寻拜假节、征虏将军、阳平太守。又割冀州之清河、相州之阳平、齐州之平原 以为南冀州,仍以思令为左将军、南冀州刺史、假平东将军、都督。时葛荣遣其清 河太守季虎据高唐城以招叛民,思令乃命麾下并率乡曲潜军夜往,出其不意,遂大 破之,徐乃收众南还。又诏思令并领冀州流民。及葛荣灭,还镇平原。后除征东将 军、金紫光禄大夫,转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天平三年三月卒,时年五十一。赠骠 骑将军、定州刺史。
恃庆从叔景略,起家中书博士。太和中,尚书郎、本郡中正。出为齐州魏郡、 平原二郡太守。卒。
景略弟雄,字仲略,容貌伟异。以军功为给事中。高祖曾对群臣云:“路仲略 好尚书郎才。”仆射李冲云:“其人宜为武职。”遂停。转太尉咸阳王录事参军, 迁伏波将军、奉车都尉。卒,赠顿丘太守。
景略从祖弟法常,幼而修立。为郡功曹,早卒。仪同李神俊与之有旧,每云: “诸路前辈中,有路法常足为名士,谓必远至,而竟无年。天下事诚难知也。”
房亮,字景高,清河人也。父法延,谯郡太守。亮好学,有节操。太和中,举 秀才,为奉朝请。拜秘书郎,又兼员外散骑侍郎,副中书侍郎宋弁使于萧赜。还, 除尚书二千石郎中、济州中正。兼员外常侍,使高丽,高丽王托疾不拜。以亮辱命, 坐白衣守郎中。后除济北太守,转平原太守,以清严称。时冀州刺史、京兆王愉据 州反,平原界在河北,与愉接境。愉乃遣人说亮,啖以荣利。亮即斩其使人,发兵 防捍。愉怒,遣其大将张灵和率众攻亮。亮督厉兵民,喻以逆顺,出城拒击,大破 之。寻遭忧解任。服终,除左将军、汲郡太守。迁前将军、东荆州刺史。亮留心抚 纳,夷夏安之。时边州刺史例得一子出身,亮不言其子而启弟子超为奉朝请。议者 称之。转平东将军、沧州刺史,入为光禄大夫,加安东将军。永安二年卒,年七十 一。赠抚军将军、齐州刺史。
子柬,字元约。卒于光禄大夫。
亮弟诠,字凤举。尚书郎、本州中正。卒,赠抚军将军、齐州刺史。
诠弟悦,字季欣。解褐广平王怀国常侍,转青州平东府中兵参军,加宣威将军。 迁高阳太守,转广川太守,加镇远将军。普泰中,济州刺史张琼表所部置南清河郡, 仍请悦为太守,朝廷从之。凡历三郡,民吏安之。迁平东将军、太中大夫。兴和二 年卒,年七十。赠征东将军、济州刺史。
长子超,字伯颖。武定末,司徒录事参军、济州大中正。
超弟昭,淮州骠骑大将军府长史。
曹世表,字景升,东魏郡魏人也。魏大司马休九世孙。祖谟,父庆,并有学名。 世表少丧父,举止有礼度。性雅正,工尺牍,涉猎群书。
太和二十三年,尚书仆射、任城王澄奏世表为国子助教,颇失意。后转司徒记 室。与武威贾思伯、范阳卢同、陇西辛雄等并相友善。侍中崔光,乡里贵达,每称 美之。遇患归乡。永平中,除兗州左将军府司马,非其所愿,复以病解。延昌中, 除清河太守,治官省约,百姓安之。正光中,拜前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大将军、 京兆王继西征,以为从事中郎,摄中水兵事,自当烦剧,论者皆称其能。还都,拜 司空长史。孝昌中,青齐频年反乱,诏世表持节慰喻。还都,转尚书右丞。
后加征虏将军、出行豫州刺史。值萧衍将湛僧珍陷东豫州,州民刘获、郑辩反 于州界,为之内应。朝廷以源子恭代世表为州,以世表为东南道行台,率元安平、 元显伯、皇甫邓林等讨之。于时贼众强断小殷关,驿使不通。诸将以士马单少,皆 败散之余,不敢复战,咸欲保城自固。世表时患背肿,乃舆病出外,呼统军是云宝 谓之曰:“湛僧珍所以敢深入为寇者,以获、辩皆州民之望,为之内应。向有驿至, 知刘获移军欲迎僧珍,去此八十里。今出其不意,一战可破。获破,则僧珍自走, 东南清服,卿之功也。”乃简选兵马,付宝讨之。促令发军,日暮出城,比晓兵合。 贼不意官军卒至,一战破获,诸贼悉平,湛僧珍退走。唯郑辩与子恭亲旧,亡匿子 恭所。世表召诸将吏,众责子恭,收辩斩之,传首京师。敕遣中使宣旨慰喻,赐马 二匹、衣服被褥。复以世表行豫州事,行台如故。还朝,加左将军,兼尚书东道行 台,沿河分立镇戍,以备葛荣。行达青州,遇患卒,时年五十四。永熙中,赠平东 将军、齐州刺史。
潘永基,字绍业,长乐广宗人也。父灵虬,中书侍郎。永基性通率,轻财好施。 为冀州镇东府法曹行参军,迁威烈将军、扬州曲阳戍主,转西硖石戍主,治陈留、 南梁二郡事,颇有威惠。转扬州车骑府主簿。累迁虎贲中郎将、直寝、前将军。出 为持节、平北将军、冀州防城都督、长乐太守。于时葛荣攻信都,长围遏水以灌州 城。永基与刺史元孚同心戮力,昼夜防拒。外无军援,内乏粮储,从春至冬,力穷 乃陷。荣欲害孚,永基请以身代孚死。
永安二年,除颍川太守,迁镇东将军、东徐州刺史。时萧衍将曹世宗、马洪武 等率众来寇,永基出讨,破之。永熙中,为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迁车骑将军、 左光禄大夫。寻加卫大将军、复除东徐州刺史。前后在州,为吏民所乐。代还京师。 元象初卒,年五十六。赠散骑常侍、都督冀瀛沧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右 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
长子子礼,州主簿。
子礼弟子智,武定中,太尉士曹参军。
朱元旭,字君升,本乐陵人也。祖霸,真君末南叛,投刘义隆,遂居青州之乐 陵。元旭颇涉子史,开解几案。起家清河王国常侍。太学博士、员外散骑侍郎。频 使高丽。除尚书度支郎中。神龟末,以郎选不精,大加沙汰。元旭与陇西辛雄、范 阳祖莹、泰山羊深、西平源子恭并以才用见留。寻加镇远将军、兼尚书右丞,仍郎 中、本州中正。时关西都督萧宝夤启云:“所统十万,食唯一月。”于是肃宗大怒, 召问所由。录、令以下,皆推罪于元旭。元旭入见,于御座前屈指校计宝夤兵粮乃 逾一年,事乃得释。除通直散骑常侍。永安初,加平东将军、尚书左丞、光禄大夫。 后转司农少卿。迁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天平中,复拜尚书左丞。既无风操,俯仰 随俗,性多机数,自容而已。于时朝廷分汲郡、河内二界挟河之地以立义州,安置 关西归款之户,除元旭使持节、骠骑将军、义州刺史。武定三年夏,卒于州,年六 十七。赠本将军、幽州刺史。
子敬道,武定中,司徒长流参军。
史臣曰:阳尼学义之迹,世不乏人。固远气正情,文学兼致。贾思伯门有旧业, 经明行修,唯兄及弟,并标儒素。李、路器尚所及,俱可观者。象风彩词涉,亦当 年之俊民。房亮、曹世表、潘永基、朱元旭,拔萃从宦,咸享名器,各有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