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重做世家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崔宁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上门来打探的是自家伯娘,可是这位伯娘在族中一向是自恃身份,高高在上的,却偏偏才干平平,心思浅显地写在脸上,连前身五娘这样的小姑娘都知道她的那点心思,这样的人也能做细作?
她这样想着,心思一转,哭了起来:“二伯娘,宁儿不敢说!”
“哎呀,这是怎么说的,有什么不好说的,跟伯娘说吧,伯娘自然为你做主!”
“是二姐姐的事情!”
二伯娘吃惊地连眉毛都移位了:“这又关你二姐姐什么事情呢?”
“那日,我随那个小丫头去花园散散,结果她把我扔在那里,自己跑开了,我正等着呢,结果来了一个穿绿衣裳的小丫头,问我是不是崔家二姑娘,我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她就塞给我一张纸,我吓坏了,夺路就逃,后来就不知道怎么晕倒了!”
二伯娘目瞪口呆:“怪不得那黄夫人说,有人看到你和人私相授受呢,可是这是哪个挨千刀的把我家敏儿做到局里呢?那纸条上写着什么呢?”
“就是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类的浓词艳句,我祖母说,女孩子看到这些要烂眼珠子的,我一回来就把那张纸烧掉了,可过了几日,来了一个不知是什么衙门的人,非要逼着我把这张纸条交出来,我早就烧了,哪里变出来给他们,他们又逼着我把这首艳词抄出来带走了,是不是他们传出来的闲话呢?可是伯娘,这个黄夫人又是谁呢?”
“好孩子,你做得对,那些东西一刻也留不得的,下次有谁再问你这件事,就说是一个疯子认错人了!黄夫人是兵部主事黄大人的夫人,上次在长安侯府对你印象很好,说是为自家长子相看媳妇,也就是黄大人结发夫人留下的儿子,黄夫人是填房进门没有几年的,可是她听了一些风言风语,托我来问一问,若是无事,便可上门来提亲呢!”
崔宁诚恳地对二伯娘说道:“多谢二伯娘为我费心,可是我是这么想的,就是二伯娘这次向黄夫人解释清楚了,但她心里未免还是有疑虑,对我疑神疑鬼的,我要是嫁过去了,婆媳之间稍有不对付,她就要拿这件事来压我,偏偏这事又把二姐姐扯进来,我定然是不肯说出来的,天长日久的,这可如何是好!”
“不如伯娘就回了这亲事,就说我遇到疯子认错了人,被塞了一个不尴不尬的纸条,回来就把纸条烧了,又被衙门里的人纷扰了几日,抄了一首艳词去了,如今还被吓得躺在床上呢,别的什么一概不要提了,黄夫人既然是听到了这些风言风语,就不好再做亲了,长辈们寻思着准备为我在家乡找亲事呢!您就这样回那黄夫人吧!
崔宁说完,亲自为二伯娘续了杯热茶奉过去,不好意思地说:“我也不知道我的想法妥不妥,还请二伯娘斟酌斟酌!”
二伯娘一把拉住崔宁的手,感动地说:“我的儿,我真想不到你有这样的心胸,保全了你二姐的名声,也就是保全了我们崔家的名声,伯娘以后绝不会亏待你的!”说着,还掉下眼泪来,崔宁也只好揉揉自己发干的眼睛,敬陪一下。
送走二伯娘,崔宁在碧纱橱里小睡了一刻,便吩咐道,叫厨房的刘妈过来,我想吃一碗酸酸的胡辣汤,我来告诉她老宅的配方。
不到半个时辰,赵望江在皇城司衙门的案子上就躺着一张纸条,上面是龙飞凤舞的几个字,刚劲地不象出自一个弱女子之手:兵部黄主事之妻。他不禁微微一笑,看着这张纸条出神起来。
这一年的秋天过得特别漫长,主要是崔家在京城中的两家人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先是崔敏和长公主府的婚事没有谈成,据说是宫里的太后违和,作为外孙的镇国公坚决不肯议婚,被人称赞为纯孝之人,长公主府为表歉意,还备上厚礼送到侍郎府,婚事不成。
这件事对二伯娘的打击好像更大,本来在清河,她作为族长夫人,一直是众星捧月的贵人,来到这遍地权贵的京城,大家好象对世家的清贵不以为然,她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对于这些几代之前还是泥腿子的勋贵们她也终于不再俯就了,她决定回清河去。
崔二娘崔敏却决定留下来,本来她对嫁入长公主府就是可有可无的感觉,能成的话,为家族联姻多打开一个勋贵圈子也挺好,不成的话,也可嫁入文官之家,这和她自幼生活的书香门第生活更贴近。
总之,作为崔氏嫡女,联姻是她为家族必须尽的职责,而从小留在心里的那个人儿,既然已不可得,那就只有从此放开了。因此一时的一得一失,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她一如既往地参加各种宴会应酬,泰然自若,荣辱不惊,反而为她赢得了更好的名声,这是后话了。
秋末的时候,崔明举散馆了,作为吏部侍郎的侄子,他的去处自然不会太差,被分在了礼部任主事,六品职级,起点还挺高的。
给家里写信报喜后,祖母和父母都很高兴,在家中置酒小庆了一下。因年下要回乡过年,所以祭祖也安排在回乡时举行了。在京中的上司同僚以及亲友故旧纷纷上门贺喜,侍郎府作为崔家在京中的长辈,也摆了一日酒,让大家很奇怪的是,镇国公府也派人送来贺贴和礼单,纷纷揣度,难道这镇国公还没有完全回绝和崔家的议亲?这些勋贵之家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崔明举拿过礼单,只见礼单上写着:上等印泥两盒、澄心纸十刀、掐丝珐琅麒麟镇纸两枚、香云纱六匹、各色彩缎二十匹,织锦缎二十匹,云锦十匹,蜀锦十匹,心下明白,这是年轻的镇国公在答谢上次的援手之义,崔明举吩咐下人把礼单交给叔父,毕竟,明面上,这礼是送到侍郎府的,国公爷还真是个细致人。
崔宁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上门来打探的是自家伯娘,可是这位伯娘在族中一向是自恃身份,高高在上的,却偏偏才干平平,心思浅显地写在脸上,连前身五娘这样的小姑娘都知道她的那点心思,这样的人也能做细作?
她这样想着,心思一转,哭了起来:“二伯娘,宁儿不敢说!”
“哎呀,这是怎么说的,有什么不好说的,跟伯娘说吧,伯娘自然为你做主!”
“是二姐姐的事情!”
二伯娘吃惊地连眉毛都移位了:“这又关你二姐姐什么事情呢?”
“那日,我随那个小丫头去花园散散,结果她把我扔在那里,自己跑开了,我正等着呢,结果来了一个穿绿衣裳的小丫头,问我是不是崔家二姑娘,我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她就塞给我一张纸,我吓坏了,夺路就逃,后来就不知道怎么晕倒了!”
二伯娘目瞪口呆:“怪不得那黄夫人说,有人看到你和人私相授受呢,可是这是哪个挨千刀的把我家敏儿做到局里呢?那纸条上写着什么呢?”
“就是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类的浓词艳句,我祖母说,女孩子看到这些要烂眼珠子的,我一回来就把那张纸烧掉了,可过了几日,来了一个不知是什么衙门的人,非要逼着我把这张纸条交出来,我早就烧了,哪里变出来给他们,他们又逼着我把这首艳词抄出来带走了,是不是他们传出来的闲话呢?可是伯娘,这个黄夫人又是谁呢?”
“好孩子,你做得对,那些东西一刻也留不得的,下次有谁再问你这件事,就说是一个疯子认错人了!黄夫人是兵部主事黄大人的夫人,上次在长安侯府对你印象很好,说是为自家长子相看媳妇,也就是黄大人结发夫人留下的儿子,黄夫人是填房进门没有几年的,可是她听了一些风言风语,托我来问一问,若是无事,便可上门来提亲呢!”
崔宁诚恳地对二伯娘说道:“多谢二伯娘为我费心,可是我是这么想的,就是二伯娘这次向黄夫人解释清楚了,但她心里未免还是有疑虑,对我疑神疑鬼的,我要是嫁过去了,婆媳之间稍有不对付,她就要拿这件事来压我,偏偏这事又把二姐姐扯进来,我定然是不肯说出来的,天长日久的,这可如何是好!”
“不如伯娘就回了这亲事,就说我遇到疯子认错了人,被塞了一个不尴不尬的纸条,回来就把纸条烧了,又被衙门里的人纷扰了几日,抄了一首艳词去了,如今还被吓得躺在床上呢,别的什么一概不要提了,黄夫人既然是听到了这些风言风语,就不好再做亲了,长辈们寻思着准备为我在家乡找亲事呢!您就这样回那黄夫人吧!
崔宁说完,亲自为二伯娘续了杯热茶奉过去,不好意思地说:“我也不知道我的想法妥不妥,还请二伯娘斟酌斟酌!”
二伯娘一把拉住崔宁的手,感动地说:“我的儿,我真想不到你有这样的心胸,保全了你二姐的名声,也就是保全了我们崔家的名声,伯娘以后绝不会亏待你的!”说着,还掉下眼泪来,崔宁也只好揉揉自己发干的眼睛,敬陪一下。
送走二伯娘,崔宁在碧纱橱里小睡了一刻,便吩咐道,叫厨房的刘妈过来,我想吃一碗酸酸的胡辣汤,我来告诉她老宅的配方。
不到半个时辰,赵望江在皇城司衙门的案子上就躺着一张纸条,上面是龙飞凤舞的几个字,刚劲地不象出自一个弱女子之手:兵部黄主事之妻。他不禁微微一笑,看着这张纸条出神起来。
这一年的秋天过得特别漫长,主要是崔家在京城中的两家人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先是崔敏和长公主府的婚事没有谈成,据说是宫里的太后违和,作为外孙的镇国公坚决不肯议婚,被人称赞为纯孝之人,长公主府为表歉意,还备上厚礼送到侍郎府,婚事不成。
这件事对二伯娘的打击好像更大,本来在清河,她作为族长夫人,一直是众星捧月的贵人,来到这遍地权贵的京城,大家好象对世家的清贵不以为然,她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对于这些几代之前还是泥腿子的勋贵们她也终于不再俯就了,她决定回清河去。
崔二娘崔敏却决定留下来,本来她对嫁入长公主府就是可有可无的感觉,能成的话,为家族联姻多打开一个勋贵圈子也挺好,不成的话,也可嫁入文官之家,这和她自幼生活的书香门第生活更贴近。
总之,作为崔氏嫡女,联姻是她为家族必须尽的职责,而从小留在心里的那个人儿,既然已不可得,那就只有从此放开了。因此一时的一得一失,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她一如既往地参加各种宴会应酬,泰然自若,荣辱不惊,反而为她赢得了更好的名声,这是后话了。
秋末的时候,崔明举散馆了,作为吏部侍郎的侄子,他的去处自然不会太差,被分在了礼部任主事,六品职级,起点还挺高的。
给家里写信报喜后,祖母和父母都很高兴,在家中置酒小庆了一下。因年下要回乡过年,所以祭祖也安排在回乡时举行了。在京中的上司同僚以及亲友故旧纷纷上门贺喜,侍郎府作为崔家在京中的长辈,也摆了一日酒,让大家很奇怪的是,镇国公府也派人送来贺贴和礼单,纷纷揣度,难道这镇国公还没有完全回绝和崔家的议亲?这些勋贵之家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崔明举拿过礼单,只见礼单上写着:上等印泥两盒、澄心纸十刀、掐丝珐琅麒麟镇纸两枚、香云纱六匹、各色彩缎二十匹,织锦缎二十匹,云锦十匹,蜀锦十匹,心下明白,这是年轻的镇国公在答谢上次的援手之义,崔明举吩咐下人把礼单交给叔父,毕竟,明面上,这礼是送到侍郎府的,国公爷还真是个细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