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2/2)
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元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封,且言成宗仁孝恭俭,宜立,于是大计乃决,成宗及裕宗皇后皆莫之知也。数召阿鲁浑萨理不往,成宗抚军北边,帝遣阿鲁浑萨理奉皇太子宝于成宗,乃一至其邸。及即位,语阿鲁浑萨理曰:“朕在潜邸,谁不愿事朕者,惟卿虽召不至,今乃知卿真得大臣体。”自是召对不名,赐坐视诸侯王等。尝语左右曰:“若全平章者,真全材也,于今殆无其比。”大德三年,复拜中书平章政事。十一年,薨,年六十有三。延祐四年,赠推忠佐理翊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谥文定。
子三人:长岳柱;次久著,终翰林侍读学士;次买住,蚤卒。岳柱自有传。阿台萨理赠保德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赵国公,谥端愿;乞台萨理累赠纯诚守正功臣、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谥通敏。
岳柱字止所,一字兼山。自幼容止端严,性颖悟,有远识。方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岳柱指陶母手中金钏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也?”何大惊,即异之。既长就学,日记千言。年十八,从丞相答失蛮备宿卫,出入禁中,如老成人。至大元年,授集贤学士,阶正议大夫,即以荐贤举能为事。皇庆元年,升中奉大夫、湖南道宣慰使。日接见儒生,询求民瘼。延祐三年,进资善大夫、隆禧院使。七年,授太史院使。英宗视其进止整暇,顾谓参政速速曰:“全院使真故家令子也。”泰定元年,改太常礼仪院使。四年,授礼部尚书,领会同馆事,俄授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天历元年,进荣禄大夫、集贤大学士。
至顺二年,除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时有诬告富民负永宁王官帑钱八百余锭者,中书遣使诸路征之。使至江西,岳柱曰:“事涉诬罔,不可奉命。”僚佐重违宰臣意,岳柱曰:“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令使者以此意复命。时燕帖木儿为丞相,闻其言,感悟,命刑部诘治,得诬罔状,罪诬告者若干人。宰相以奏,帝嘉之,特赐币帛及上尊酒。桂阳州民张思进等,啸聚二千余众,州县不能治,广东宣慰司请发兵捕之。岳柱曰:“有司不能抚绥边民,乃欲侥幸兴兵,以为民害耶?不可。”宰执皆失色,宪司亦以兴兵不便为言,岳柱终持不可,遣千户王英往问状。英直抵贼巢,谕以祸福,贼曰:“致我为非者,两巡检司耳,我等何敢有异心哉!”谕其众,皆使复业,一方以宁。三年,迁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旋以军事至扬州,得疾,明年十二月,端坐而卒,年五十三。
岳柱天资孝友,母弟久住早卒,丧之尽哀。尤嗜经史,自天文、医药之书,无不究极。度量弘扩,有欺之者,恬不为意。或问之,则曰:“彼自欺也,我何与焉。”母郜氏亦常称之曰:“吾子古人也。”
子四人:长普达,同佥行宣政院事;次安僧,为久住后,章佩监丞;次仁寿,中宪大夫、长秋寺卿。
<b>部分译文</b>
彻里,姓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平定中原,因功封徐、邳二州,从此安家于徐州。彻里自幼失父,母亲蒲察氏教他读书。
至元十八年(1281),世祖召见了他,留在身边,常向他询问民间的事。随大军征东北边境,回朝后,向世祖陈述大军所过,民不堪烦扰,饥寒交迫致死,请朝廷赈济。世祖听从,赐边民粮食、布帛、牛马,使饥寒之民免于死亡。二十三年,彻里奉使江南,考察风俗,访求宋朝遗民。当时行省为上交钱粮,把学田都出卖了。彻里说:“学田是用来供祭礼、育人材的,岂可出售。”令立即停止。回朝将此事奏报世祖,世祖称赞并肯定了他的意见和决定。
二十四年,朝廷分中书为尚书省,桑哥为相,引用其党羽,搜括天下钱粮,凡过去权臣阿合马专政时所积存下来的逋欠,都认为是因中书失职不征,奏请诛杀二参政。各行省乘机对百姓进行苛征,若户主不能交纳,就牵连到亲戚邻里,敲诈勒索,民不胜其苦,自杀及在狱中死的,数以百计,全国骚动。廷臣都有顾虑,不敢直言。只有彻里于帝前详细陈述了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的罪状,辞语激烈。世祖大怒,认为他在诋毁大臣,命左右掌嘴。彻里更加极力辩解说“:臣与桑哥无仇,之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自身安危,正是为了国家。如果怕圣上发怒而不敢言,则奸臣何以能除,民害何以能息!且恐怕陛下会蒙拒谏之名。”世祖这才明白,即命他率羽林军三百人去抄桑哥的家,所抄出的珍宝多至朝廷府库所藏的半数。桑哥伏诛后,原被冤枉囚禁的人才得到释放。又奉旨到江南清查桑哥的姻党,计有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将他们斩首示众,大快人心。彻里到江南往返四次经过徐州,都过家门而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不久,升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赐黄金五十两、白金五千两。汀、漳人民以欧狗为首反叛元朝,久未平息。彻里引兵征讨,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来投降者,则以酒食,对他们说“:我想你们不是蓄意反对朝廷,而是由官吏的贪婪暴行迫使你们走上反叛道路。今既归来,也就是平民,我不忍加罪于你们。你们回去从事农业,安于家乡,不要恐惧。”其他山寨闻知,都来归顺。不久,欧狗被同党逮捕送于彻里军前,斩首示众,胁从者不杀一人,汀、漳之乱至此平息。至元三十一年,世祖病重,彻里赶回京师侍奉医药。帝崩,与诸王共同决定迎立成宗。
大德元年(1297),拜彻里为江南诸道行台御史大夫。有天彻里召都事贾钧告诫说“:国家设立御史台,是为了肃整吏治,美化风俗,兴办教育。往日,御史不顾大体,按巡以苛察为明,查获贪赃以多为功,甚至有迫使儿子证实父亲有罪,弟弟证实哥哥有罪,奴仆攻击主人,伤风败教,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你去代我告诉诸御史,切莫效法这些人。”成宗知道连连称好。改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该省税粮之多为全国之最,平江、嘉兴、湖州三郡的税粮又相当江浙全省的十分之六七。然而此三郡地势低下,诸水汇聚为震泽。震泽之水由吴松江入海。年深月久,江道淤塞。豪民图利,堆土造田,使水道不通。于是湖水渐渐增高,淹没诸郡庄稼。朝廷命行省征发民夫万人来疏河道,彻里监督其工程,费时四月而竣工。
大德九年,召彻里入朝为中书平章政事。十年十月病逝,年四十七岁。直到他寿终之时,其家产不满二百缗,人人敬服他一生廉洁奉公。朝廷赠推忠守正佐理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徐国公,谥“忠肃”至治二年(1322),加赠宣忠同德弼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武宁王,谥“正宪”
不忽木一名时用,字用臣,世代为康里部大人,康里即汉代时之高车国。祖父名海蓝伯,曾为克烈王可汗效力。不忽木为燕真次子。
不忽木英俊不凡,拜太子赞善王恂为师。后随王恂北征,又拜许衡为师。许衡编纂历代帝王谥名、帝系、岁年等书为教授学生,不忽木读数遍即可背诵。十六岁时摘录贞观政要中数十事进呈世祖,帝知其意在借此规谏,赞叹不已。至元十三年(1276),与同学坚童、太答、秃鲁等上疏皇帝,大意是:
学记说:“君子如欲教化人民,淳化风俗,必由教学开始。”“玉不琢不成器物,人不学不知道理。”故古代皇帝建国治民,以教育为先。在尧、舜、禹、汤、文、武时代,莫不兴办学校,所以国家兴隆,风俗淳厚,成为后世效法的榜样。汉朝也建立起学校,魏道武帝从北方入主中原,兴办儒学,生员三千,这些都是历代皆有学校的证明。唐代更是大力发展教育,设国学、太学、四门学,校舍一千二百间,聘博士教授书、算。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也送子弟来学习,仅国学生员就有八千余人。唐高宗时,除原来三学之外,又增设律学、书学、算学。我元朝地大人多,非晋、隋、唐可比,然而教育尚未充分发展。
现在朝为官的人,蒙古人不多。若要多培养蒙古族人材,使他们通晓汉人的制度,必须像古代那样,各地多设学校,可先在大都广立国学,选蒙古在十五岁以下,十岁以上品质好的少年及百官子弟和平民子弟优秀者共百人入学,由官府供给衣食;选才德兼备能为师表者任司业、博士、助教。课程设小学、法律、书法、算术四科。老师讲解四书五经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小学科令学生读诵经书及学习各种礼节;律科则培训学生将来做官的本领;书科专习书法、绘画;算科则使学生熟于算术。一科通后再学另一种。整个教育事业由国子学官总管,经常检查,奖勤罚懒,务使学有成效。数年学成之后,由学官保举,并提出:蒙古人为官应授与哪等品级,其他人能任何职。成绩不好,依旧在国子学继读学习,终不能成才者,三年后令退学。大都学校兴办好后,然后在各郡县设立学校,以达到教育民众,淳化风俗之目的。
世祖看了奏疏之后,甚是高兴。至元十四年授不忽木为利用少监,十五年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十九年升提刑按察使。在任按察使时,执法如山,刚直不阿,深得皇帝信任。
至元二十一年,召不忽木回京任参议中书省事。榷茶转运使卢世荣附和宣政使桑哥,说若任用他,可使国家财政增收十倍。帝问不忽木此人如何。不忽木奏曰“:自古聚敛之臣,如桑弘羊、宇文融等,都是自称善于理财,其实是欺君罔上,却表示自己是忠心耿耿;等到事情败露,罪恶昭彰,国家人民均受其害时,后悔莫及。希望陛下勿听他花言巧语。”世祖未采纳他的劝谏,任卢世荣为右丞,不忽木因此辞去参议之职。直到至元二十二年卢世荣以欺君枉法罪被诛之后,世祖才承认不忽木的意见是正确的,向他表示愧意,提升他为吏部尚书。奸臣阿合马因罪没收其家财,其心腹爪牙张散札儿也应判处死刑。但他胡言乱供,连及无辜。世祖命不忽木审理此案,查明实情,散札儿处以死刑,受冤被捕者全部释放。二十三年不忽木改任工部尚书,是年九月又调往刑部。河东按察使阿合马贿赂权贵,借贷官钱,到期搜括民间羊马偿还。被揭发后,朝廷派官员去审理,阿合马不肯伏法。最后还是不忽木去查清其违法事百余件,阿合马伏诛。大同发生灾荒,不忽木开仓赈灾,阿合马党羽诬告不忽木擅自发放军备储粮,世祖说:“开仓赈灾是他的职责,何罪之有?”二十四年,桑哥奏立尚书省,分割中书省的权力,并诬杀参政杨居宽、郭佑。不忽木为他们辩护,桑哥怀恨在心,借口令不忽木离职回家养病。二十七年拜不忽木为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二十八年,彻里等劾奏桑哥篡权及迫害参政杨居宽等人罪状,帝向不忽木问明实情,决意诛杀桑哥,撤销尚书省,再将六部划归于中书省,欲用不忽木为丞相。不忽木坚决推辞,荐举太子詹事完泽,说他不曾接受阿合马的贿赂,看清了桑哥为相必坏国家大事。于是拜完泽为丞相,不忽木为平章政事。
元军初征交趾不利,世祖计划再次进讨,不忽木谏阻,建议先遣使去交趾,向新即位的国王日火尊讲明臣服于大元朝的好处,如能悔过称臣,则不须用兵,如不服再讨伐不晚。果然,交趾惧怕,派昭明王等来元朝谢罪,献上六年来的贡物。世祖高兴地对不忽木说“:此卿一言之力也。”有人劝世祖征讨流求(琉球)及在江南征收包银,均为不忽木谏止。桑哥及其党徒纳速剌丁被诛之后,世祖认为桑哥另一党徒忻都善于管理财政,打算释放。不忽木再三再四力争,终于将忻都正法。
有人诬告右丞相完泽徇私,世祖问不忽木有无其事,不忽木要求与揭发人当面对质。弄清是不实之辞,世祖大怒,令左右将揭发人掌嘴轰出朝廷。世祖常对人称赞塞。。旃能干,不忽木问世祖何以见得,世祖说:“此人侍奉宪宗时,常常将内府财物拿出暗中来资助我。”不忽木说“:这是为臣不忠的表现。如果今天有人将内府财物私自去结交亲王,陛下觉得此人怎样?”世祖忙挥手说:“卿别说了,是朕失言。”
至元三十年,世祖有病,按规定非蒙古昔日有功之臣不得入卧室,而不忽木因为人谨慎厚道,每日负责皇帝医药,寸步不离。帝病情加重,留不忽木与御史大夫月鲁那颜、太傅伯颜在宫中侍奉。丞相完泽求见也不准入,抱怨说:“论年龄、爵位我都在不忽木之上,为什么不能参预国家大事?”伯颜叹息道“:如果你能有不忽木那样的见识,那就不会让我们如此操劳了。”世祖驾崩后,凡出殡、祭奠、定庙号等事,皆由不忽木主持。成宗即位,朝中大事多采纳不忽木的意见,太后也把不忽木当作先朝旧臣,十分尊重。
执政奏请任不忽木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太后对成宗说:“不忽木为人正直,先皇帝将国事付托于他,岂能让他任京外官员?”于是将他留京都任职。朝臣多有议论,不忽木因而称病不出。元贞二年(1296)成宗任段贞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拜不忽木为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重事。不忽木辞谢曰“:该职在我朝只有史天泽曾任过,臣何功敢当此重任。”成宗令去“平章军国重事”中的“重”字。大德二年(1298),御史中丞崔。。卒,特命不忽木行中丞事。三年,兼管侍仪司事。四年,病复发而卒,年四十六岁。
不忽木家本贫寒,为官后平时亦穿儒服,不好奢华。其俸禄赏赐自给有余,用以救济亲朋好友。他善于识别人材,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就是他推荐的。平时少言寡语,但在帝前论国家大事时,则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知无不言。世祖视他为左右手,临崩时送他白璧,说:“他日持此以见朕。”武宗时赠纯诚佐理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贞”
完泽,姓土别燕氏。祖父土薛,随太祖起兵于北方,平定诸部,统一大漠南北。太宗伐金,命太弟睿宗由陕右进军,攻其不备。以土薛为先锋,出武休关,渡过汉江,攻取方城以北之地,破金兵于阳翟。金亡后,又随大军攻兴元、阆州、利州,升为都元帅。攻取宋之成都,斩宋将陈隆之。父亲纟泉真,为宫中宿卫亲军,掌御膳。中统初年(1260),从世祖北征。四年,拜中书右丞相,与儒臣一起制定朝纲。
完泽因为是大臣之子,选为裕宗王府的僚属。裕宗为皇太子,任完泽为詹事长,入府参与机要,出府掌管卫军,小心谨慎,受到太子的非常器重。有天宴请宗室,皇太子指完泽对来宾说:“君子切切要亲善远恶。而善人之像完泽者,在群臣中岂是能容易得到的!”从此以后,完泽常执掌东宫卫兵。裕宗死,成宗以皇孙奉诏去北方抚军,完泽两次随成宗北行。
至元二十八年(1291),桑哥伏诛,世祖征求廷臣意见,特拜完泽为中书右丞相。完泽任丞相,革除桑哥的弊政,奏请将自中统初年历年所欠的钱粮,完全免征,人民大受其惠。三十一年,世祖崩,完泽受遗诏,与宗戚大臣商议,启奏皇太后,迎成宗即位,诏谕全国,停止对安南的征讨,建议加上祖宗尊谥庙号,奉养皇太后,以向天下人表示人子之礼。元贞以来,朝廷遵守祖宗制定的典章制度,屡下诏书,将国家的数万钱粮颁赐百姓,所以当时人称完泽为贤相。
大德四年(1300),加太傅、录军国重事,地位、威望更高,成宗更加依重于他。而他却能处之泰然,不急功好利,故吏民守职乐业。大德七年去世,终年五十八岁。追封兴元王,谥“忠宪”
阿鲁浑萨理,畏兀族人。祖父阿台萨理在太祖定西域回来时,随蒙军至燕,后又西还,精于佛学。父乞台萨理,精通佛学之经、律、论三藏。至元十二年(1275)为佛教都总统,拜正议大夫、同知总制院事,又加资德大夫、统制使,年七十而卒。
阿鲁浑萨理为乞台萨理的次子,幼聪敏,因其父一名“万全”因以全氏为姓。拜国师八哈思巴为师,不仅精通佛学,且知蒙古及其他国语言。世祖知阿鲁浑萨理为才子,令他学习中国汉学,所以他又通晓经、史、百家及阴阳、历算、图纬、方技之学。后侍奉裕宗,入宿卫军,日受器重。
至元二十年,有西域僧人自称能知天文,但翻译都不懂天文,有人推荐阿鲁浑萨理。世祖召他与僧人辩论问答,僧人佩服其学问,世祖十分高兴,留在宫内任宿卫。有江南人说宋朝宗室谋反,朝廷派使去逮捕。阿鲁浑萨理忙上朝谏阻说“:此话不确实,是谎言,不能派人去逮捕。”世祖问他何以知道是谎言,阿鲁浑萨理从容回答道:“如果宋宗室真的谋反,郡县为何不知。谋反消息不由郡县上报,而是由一般人来报告朝廷,这必是公报私仇。江南刚刚平定,人心未服,一旦听信小人谎言而逮捕宋宗室,恐因此人人自危,中造谣者之计。”世祖猛醒,立即召还使者,并令郡县审问那造谣生事的人,果然是因曾没借到钱而进行诬告。世祖深有感慨地说:“若不是卿指出,几乎误事,但恨用卿晚了。”自此以后,阿鲁浑萨理常侍奉于世祖左右。
至元二十一年,升阿鲁浑萨理为朝列大夫、左侍仪奉御。阿鲁浑萨理劝世祖用儒术来治理天下,为此,应广招隐居深山江湖有学问的人,以备需要时任用。世祖采纳这一意见,遣使求贤,设立“集贤馆”是年九月,任阿鲁浑萨理主持集贤馆事宜。阿鲁浑萨理辞谢道“:陛下初次设立集贤馆来招待贤士,应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以新天下人耳目。”他推荐司徒撒里蛮。世祖同意,但还是任阿鲁浑萨理为中顺大夫、集贤馆学士,并兼太史院事及左侍仪奉御。他又向世祖建议:“国学,人材之本,立国子监,置博士弟子员,对他们的待遇从优,使来学的人日多。”世祖允准。二十二年六月,升嘉议大夫。二十三年,晋为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
至元二十四年春,设立尚书省,桑哥当权,世祖诏命阿鲁浑萨理一同视事。他力辞未准,授为资德大夫、尚书右丞。后又拜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桑哥当政,专横跋扈,植党营私。阿鲁浑萨理多次恳切劝诤,与桑哥不合,只有自持廉正。桑哥奏请设立征理司,清理天下百姓所欠赋税。派出去征税的人相望于道,监狱中关满了被他们逮捕的平民,路上行人只相望而不敢交谈。恰逢北京发生地震,阿鲁浑萨理借此上书,奏请撤废征理司以回答上天的惩戒。朝廷撤废征理司诏书宣布之时,百姓奔走相庆。不久,桑哥败,阿鲁浑萨理亦受到牵连,家产被没收。世祖问他:“桑哥为政暴虐,卿为何不说一句话?”他回奏道“:臣不是没有说过,只是未采纳我的意见而已。陛下正十分信任桑哥,而桑哥所忌恨的就是我。臣多次进谏都未听取,若再谏有如抱柴救火,只是使之更加暴虐,不如进行一些补救工作,使国家根本不受大的损害,久而久之,陛下自必明白。”世祖也认为只能这样,诏令归还所没收的财产,并遣张九思赐他金帛。阿鲁浑萨理辞谢不受。
二十八年秋,朝廷批准阿鲁浑萨理辞去平章政事和太史院的职务,但留任集贤大学士。司天监刘监丞奏,阿鲁浑萨理在太史院时,多次谈论国家灾祥事,是大不敬,请治罪。世祖大怒,认为刘监丞是诽谤大臣,当治以诬告之罪。阿鲁浑萨理忙叩头奏道:“臣不才,赖陛下含天容地之大德而蒙任用,虽万死莫报。然要将指责我的人治罪,臣恐从今以后再没有人敢进谏了。”经他的力争,刘监丞终被开释。后来阿鲁浑萨理虽不在其位,但若召他入朝论事,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至元三十年,再度奉命主持太史院事。三十一年,世祖驾崩,这时成宗尚在北边,裕宗太后一面写信去催成宗回朝即位,一面命阿鲁浑萨理率翰林、集贤及礼官做新皇帝登基大典的准备工作。成宗即位后于元贞元年(1295)春,加阿鲁浑萨理为守司徒、集贤院使,主持太史院事。早在皇太子裕宗去世时,世祖欲再立皇太子,但不能决定立谁,询问阿鲁浑萨理。阿鲁浑萨理提出成宗,称赞他仁孝恭俭,应为太子。于是世祖决定立成宗。这件事成宗和裕宗皇后不知道。成宗在北边抚军,世祖遣阿鲁浑萨理奉皇太子大印送给成宗。这是他第一次到成宗府邸。成宗即位后对阿鲁浑萨理说:“朕即位之前,谁人不想来巴结我,只有卿虽召请也不肯来,今天朕才知卿真正有大臣的体统。”从此以后,成宗召他问话,不呼其名,赐坐,与诸侯王地位相当。并常对左右说:“像全平章(即阿鲁浑萨理)这样的人,是真正全材,今天几乎无人可以同他相比。”
大德三年(1299),复拜为中书平章政事。大德十一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延。。四年(1317),赠推忠佐理翊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谥“文定”有子三人:长子岳柱,次子久著,三子买住。
岳柱是阿鲁浑萨理长子,字止所,一字兼山。自幼容貌言行端庄,禀性聪敏,有远见卓识。八岁观画师何澄画的陶母剪发图,岳柱指陶母手上的金镯子说“:金镯子可以换酒,何用剪发卖钱?”何澄大惊,认为他与众不同。长大入学,能日记千言。十八岁时随丞相答失蛮入宫为宿卫。
至大元年(1308)授集贤学士,官阶正议大夫,以荐贤举能为己任。皇庆元年(1312),升中奉大夫、湖南道宣慰使,每日接见儒生,向他们访察民间疾苦。延。。三年(1316)进资善大夫、隆禧院使。七年,授太史院使。泰定元年(1324)改任太常礼仪院使。四年,授礼部尚书,主持会同馆事。不久又授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天历元年(1328),进荣禄大夫、集贤大学士。
至顺二年(1331),任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有人诬告富民欠永宁王官钱八百余锭,中书省派人去征收。使臣到了江西,岳柱说这是诬告,不能奉命执行。还说:“人民是国家根本,伤本就会激起人民的怨恨,也不是宰相之福。”命使臣把这话去转告朝廷。当时,燕帖木儿为丞相,闻岳柱之言才醒悟,命刑部审问告状者,弄清果是诬告。桂阳州百姓张思进等聚众二千余人对抗官府,广东宣慰司请发兵去逮捕,岳柱说:“当地官府不能安抚边民,还要兴兵,是要害民吗?不能派兵。”他派千户王英去向张思进等讲明利害祸福。抗拒官府的百姓说“:迫使我们反抗官府者只是两巡检司,我等怎敢有异心。”大家复业。三年,调任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不久,因军事至扬州。第二年十二月病卒,年五十三岁。
岳柱天资孝友,尤其好读经、史,天文、医药之书,无不深入研究。度量广大,有人欺他,他不在意。有子四人。
为封,且言成宗仁孝恭俭,宜立,于是大计乃决,成宗及裕宗皇后皆莫之知也。数召阿鲁浑萨理不往,成宗抚军北边,帝遣阿鲁浑萨理奉皇太子宝于成宗,乃一至其邸。及即位,语阿鲁浑萨理曰:“朕在潜邸,谁不愿事朕者,惟卿虽召不至,今乃知卿真得大臣体。”自是召对不名,赐坐视诸侯王等。尝语左右曰:“若全平章者,真全材也,于今殆无其比。”大德三年,复拜中书平章政事。十一年,薨,年六十有三。延祐四年,赠推忠佐理翊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谥文定。
子三人:长岳柱;次久著,终翰林侍读学士;次买住,蚤卒。岳柱自有传。阿台萨理赠保德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赵国公,谥端愿;乞台萨理累赠纯诚守正功臣、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谥通敏。
岳柱字止所,一字兼山。自幼容止端严,性颖悟,有远识。方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岳柱指陶母手中金钏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也?”何大惊,即异之。既长就学,日记千言。年十八,从丞相答失蛮备宿卫,出入禁中,如老成人。至大元年,授集贤学士,阶正议大夫,即以荐贤举能为事。皇庆元年,升中奉大夫、湖南道宣慰使。日接见儒生,询求民瘼。延祐三年,进资善大夫、隆禧院使。七年,授太史院使。英宗视其进止整暇,顾谓参政速速曰:“全院使真故家令子也。”泰定元年,改太常礼仪院使。四年,授礼部尚书,领会同馆事,俄授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天历元年,进荣禄大夫、集贤大学士。
至顺二年,除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时有诬告富民负永宁王官帑钱八百余锭者,中书遣使诸路征之。使至江西,岳柱曰:“事涉诬罔,不可奉命。”僚佐重违宰臣意,岳柱曰:“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令使者以此意复命。时燕帖木儿为丞相,闻其言,感悟,命刑部诘治,得诬罔状,罪诬告者若干人。宰相以奏,帝嘉之,特赐币帛及上尊酒。桂阳州民张思进等,啸聚二千余众,州县不能治,广东宣慰司请发兵捕之。岳柱曰:“有司不能抚绥边民,乃欲侥幸兴兵,以为民害耶?不可。”宰执皆失色,宪司亦以兴兵不便为言,岳柱终持不可,遣千户王英往问状。英直抵贼巢,谕以祸福,贼曰:“致我为非者,两巡检司耳,我等何敢有异心哉!”谕其众,皆使复业,一方以宁。三年,迁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旋以军事至扬州,得疾,明年十二月,端坐而卒,年五十三。
岳柱天资孝友,母弟久住早卒,丧之尽哀。尤嗜经史,自天文、医药之书,无不究极。度量弘扩,有欺之者,恬不为意。或问之,则曰:“彼自欺也,我何与焉。”母郜氏亦常称之曰:“吾子古人也。”
子四人:长普达,同佥行宣政院事;次安僧,为久住后,章佩监丞;次仁寿,中宪大夫、长秋寺卿。
<b>部分译文</b>
彻里,姓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平定中原,因功封徐、邳二州,从此安家于徐州。彻里自幼失父,母亲蒲察氏教他读书。
至元十八年(1281),世祖召见了他,留在身边,常向他询问民间的事。随大军征东北边境,回朝后,向世祖陈述大军所过,民不堪烦扰,饥寒交迫致死,请朝廷赈济。世祖听从,赐边民粮食、布帛、牛马,使饥寒之民免于死亡。二十三年,彻里奉使江南,考察风俗,访求宋朝遗民。当时行省为上交钱粮,把学田都出卖了。彻里说:“学田是用来供祭礼、育人材的,岂可出售。”令立即停止。回朝将此事奏报世祖,世祖称赞并肯定了他的意见和决定。
二十四年,朝廷分中书为尚书省,桑哥为相,引用其党羽,搜括天下钱粮,凡过去权臣阿合马专政时所积存下来的逋欠,都认为是因中书失职不征,奏请诛杀二参政。各行省乘机对百姓进行苛征,若户主不能交纳,就牵连到亲戚邻里,敲诈勒索,民不胜其苦,自杀及在狱中死的,数以百计,全国骚动。廷臣都有顾虑,不敢直言。只有彻里于帝前详细陈述了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的罪状,辞语激烈。世祖大怒,认为他在诋毁大臣,命左右掌嘴。彻里更加极力辩解说“:臣与桑哥无仇,之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自身安危,正是为了国家。如果怕圣上发怒而不敢言,则奸臣何以能除,民害何以能息!且恐怕陛下会蒙拒谏之名。”世祖这才明白,即命他率羽林军三百人去抄桑哥的家,所抄出的珍宝多至朝廷府库所藏的半数。桑哥伏诛后,原被冤枉囚禁的人才得到释放。又奉旨到江南清查桑哥的姻党,计有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将他们斩首示众,大快人心。彻里到江南往返四次经过徐州,都过家门而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不久,升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赐黄金五十两、白金五千两。汀、漳人民以欧狗为首反叛元朝,久未平息。彻里引兵征讨,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来投降者,则以酒食,对他们说“:我想你们不是蓄意反对朝廷,而是由官吏的贪婪暴行迫使你们走上反叛道路。今既归来,也就是平民,我不忍加罪于你们。你们回去从事农业,安于家乡,不要恐惧。”其他山寨闻知,都来归顺。不久,欧狗被同党逮捕送于彻里军前,斩首示众,胁从者不杀一人,汀、漳之乱至此平息。至元三十一年,世祖病重,彻里赶回京师侍奉医药。帝崩,与诸王共同决定迎立成宗。
大德元年(1297),拜彻里为江南诸道行台御史大夫。有天彻里召都事贾钧告诫说“:国家设立御史台,是为了肃整吏治,美化风俗,兴办教育。往日,御史不顾大体,按巡以苛察为明,查获贪赃以多为功,甚至有迫使儿子证实父亲有罪,弟弟证实哥哥有罪,奴仆攻击主人,伤风败教,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你去代我告诉诸御史,切莫效法这些人。”成宗知道连连称好。改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该省税粮之多为全国之最,平江、嘉兴、湖州三郡的税粮又相当江浙全省的十分之六七。然而此三郡地势低下,诸水汇聚为震泽。震泽之水由吴松江入海。年深月久,江道淤塞。豪民图利,堆土造田,使水道不通。于是湖水渐渐增高,淹没诸郡庄稼。朝廷命行省征发民夫万人来疏河道,彻里监督其工程,费时四月而竣工。
大德九年,召彻里入朝为中书平章政事。十年十月病逝,年四十七岁。直到他寿终之时,其家产不满二百缗,人人敬服他一生廉洁奉公。朝廷赠推忠守正佐理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徐国公,谥“忠肃”至治二年(1322),加赠宣忠同德弼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武宁王,谥“正宪”
不忽木一名时用,字用臣,世代为康里部大人,康里即汉代时之高车国。祖父名海蓝伯,曾为克烈王可汗效力。不忽木为燕真次子。
不忽木英俊不凡,拜太子赞善王恂为师。后随王恂北征,又拜许衡为师。许衡编纂历代帝王谥名、帝系、岁年等书为教授学生,不忽木读数遍即可背诵。十六岁时摘录贞观政要中数十事进呈世祖,帝知其意在借此规谏,赞叹不已。至元十三年(1276),与同学坚童、太答、秃鲁等上疏皇帝,大意是:
学记说:“君子如欲教化人民,淳化风俗,必由教学开始。”“玉不琢不成器物,人不学不知道理。”故古代皇帝建国治民,以教育为先。在尧、舜、禹、汤、文、武时代,莫不兴办学校,所以国家兴隆,风俗淳厚,成为后世效法的榜样。汉朝也建立起学校,魏道武帝从北方入主中原,兴办儒学,生员三千,这些都是历代皆有学校的证明。唐代更是大力发展教育,设国学、太学、四门学,校舍一千二百间,聘博士教授书、算。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也送子弟来学习,仅国学生员就有八千余人。唐高宗时,除原来三学之外,又增设律学、书学、算学。我元朝地大人多,非晋、隋、唐可比,然而教育尚未充分发展。
现在朝为官的人,蒙古人不多。若要多培养蒙古族人材,使他们通晓汉人的制度,必须像古代那样,各地多设学校,可先在大都广立国学,选蒙古在十五岁以下,十岁以上品质好的少年及百官子弟和平民子弟优秀者共百人入学,由官府供给衣食;选才德兼备能为师表者任司业、博士、助教。课程设小学、法律、书法、算术四科。老师讲解四书五经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小学科令学生读诵经书及学习各种礼节;律科则培训学生将来做官的本领;书科专习书法、绘画;算科则使学生熟于算术。一科通后再学另一种。整个教育事业由国子学官总管,经常检查,奖勤罚懒,务使学有成效。数年学成之后,由学官保举,并提出:蒙古人为官应授与哪等品级,其他人能任何职。成绩不好,依旧在国子学继读学习,终不能成才者,三年后令退学。大都学校兴办好后,然后在各郡县设立学校,以达到教育民众,淳化风俗之目的。
世祖看了奏疏之后,甚是高兴。至元十四年授不忽木为利用少监,十五年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十九年升提刑按察使。在任按察使时,执法如山,刚直不阿,深得皇帝信任。
至元二十一年,召不忽木回京任参议中书省事。榷茶转运使卢世荣附和宣政使桑哥,说若任用他,可使国家财政增收十倍。帝问不忽木此人如何。不忽木奏曰“:自古聚敛之臣,如桑弘羊、宇文融等,都是自称善于理财,其实是欺君罔上,却表示自己是忠心耿耿;等到事情败露,罪恶昭彰,国家人民均受其害时,后悔莫及。希望陛下勿听他花言巧语。”世祖未采纳他的劝谏,任卢世荣为右丞,不忽木因此辞去参议之职。直到至元二十二年卢世荣以欺君枉法罪被诛之后,世祖才承认不忽木的意见是正确的,向他表示愧意,提升他为吏部尚书。奸臣阿合马因罪没收其家财,其心腹爪牙张散札儿也应判处死刑。但他胡言乱供,连及无辜。世祖命不忽木审理此案,查明实情,散札儿处以死刑,受冤被捕者全部释放。二十三年不忽木改任工部尚书,是年九月又调往刑部。河东按察使阿合马贿赂权贵,借贷官钱,到期搜括民间羊马偿还。被揭发后,朝廷派官员去审理,阿合马不肯伏法。最后还是不忽木去查清其违法事百余件,阿合马伏诛。大同发生灾荒,不忽木开仓赈灾,阿合马党羽诬告不忽木擅自发放军备储粮,世祖说:“开仓赈灾是他的职责,何罪之有?”二十四年,桑哥奏立尚书省,分割中书省的权力,并诬杀参政杨居宽、郭佑。不忽木为他们辩护,桑哥怀恨在心,借口令不忽木离职回家养病。二十七年拜不忽木为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二十八年,彻里等劾奏桑哥篡权及迫害参政杨居宽等人罪状,帝向不忽木问明实情,决意诛杀桑哥,撤销尚书省,再将六部划归于中书省,欲用不忽木为丞相。不忽木坚决推辞,荐举太子詹事完泽,说他不曾接受阿合马的贿赂,看清了桑哥为相必坏国家大事。于是拜完泽为丞相,不忽木为平章政事。
元军初征交趾不利,世祖计划再次进讨,不忽木谏阻,建议先遣使去交趾,向新即位的国王日火尊讲明臣服于大元朝的好处,如能悔过称臣,则不须用兵,如不服再讨伐不晚。果然,交趾惧怕,派昭明王等来元朝谢罪,献上六年来的贡物。世祖高兴地对不忽木说“:此卿一言之力也。”有人劝世祖征讨流求(琉球)及在江南征收包银,均为不忽木谏止。桑哥及其党徒纳速剌丁被诛之后,世祖认为桑哥另一党徒忻都善于管理财政,打算释放。不忽木再三再四力争,终于将忻都正法。
有人诬告右丞相完泽徇私,世祖问不忽木有无其事,不忽木要求与揭发人当面对质。弄清是不实之辞,世祖大怒,令左右将揭发人掌嘴轰出朝廷。世祖常对人称赞塞。。旃能干,不忽木问世祖何以见得,世祖说:“此人侍奉宪宗时,常常将内府财物拿出暗中来资助我。”不忽木说“:这是为臣不忠的表现。如果今天有人将内府财物私自去结交亲王,陛下觉得此人怎样?”世祖忙挥手说:“卿别说了,是朕失言。”
至元三十年,世祖有病,按规定非蒙古昔日有功之臣不得入卧室,而不忽木因为人谨慎厚道,每日负责皇帝医药,寸步不离。帝病情加重,留不忽木与御史大夫月鲁那颜、太傅伯颜在宫中侍奉。丞相完泽求见也不准入,抱怨说:“论年龄、爵位我都在不忽木之上,为什么不能参预国家大事?”伯颜叹息道“:如果你能有不忽木那样的见识,那就不会让我们如此操劳了。”世祖驾崩后,凡出殡、祭奠、定庙号等事,皆由不忽木主持。成宗即位,朝中大事多采纳不忽木的意见,太后也把不忽木当作先朝旧臣,十分尊重。
执政奏请任不忽木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太后对成宗说:“不忽木为人正直,先皇帝将国事付托于他,岂能让他任京外官员?”于是将他留京都任职。朝臣多有议论,不忽木因而称病不出。元贞二年(1296)成宗任段贞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拜不忽木为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重事。不忽木辞谢曰“:该职在我朝只有史天泽曾任过,臣何功敢当此重任。”成宗令去“平章军国重事”中的“重”字。大德二年(1298),御史中丞崔。。卒,特命不忽木行中丞事。三年,兼管侍仪司事。四年,病复发而卒,年四十六岁。
不忽木家本贫寒,为官后平时亦穿儒服,不好奢华。其俸禄赏赐自给有余,用以救济亲朋好友。他善于识别人材,丞相哈剌哈孙答剌罕就是他推荐的。平时少言寡语,但在帝前论国家大事时,则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知无不言。世祖视他为左右手,临崩时送他白璧,说:“他日持此以见朕。”武宗时赠纯诚佐理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贞”
完泽,姓土别燕氏。祖父土薛,随太祖起兵于北方,平定诸部,统一大漠南北。太宗伐金,命太弟睿宗由陕右进军,攻其不备。以土薛为先锋,出武休关,渡过汉江,攻取方城以北之地,破金兵于阳翟。金亡后,又随大军攻兴元、阆州、利州,升为都元帅。攻取宋之成都,斩宋将陈隆之。父亲纟泉真,为宫中宿卫亲军,掌御膳。中统初年(1260),从世祖北征。四年,拜中书右丞相,与儒臣一起制定朝纲。
完泽因为是大臣之子,选为裕宗王府的僚属。裕宗为皇太子,任完泽为詹事长,入府参与机要,出府掌管卫军,小心谨慎,受到太子的非常器重。有天宴请宗室,皇太子指完泽对来宾说:“君子切切要亲善远恶。而善人之像完泽者,在群臣中岂是能容易得到的!”从此以后,完泽常执掌东宫卫兵。裕宗死,成宗以皇孙奉诏去北方抚军,完泽两次随成宗北行。
至元二十八年(1291),桑哥伏诛,世祖征求廷臣意见,特拜完泽为中书右丞相。完泽任丞相,革除桑哥的弊政,奏请将自中统初年历年所欠的钱粮,完全免征,人民大受其惠。三十一年,世祖崩,完泽受遗诏,与宗戚大臣商议,启奏皇太后,迎成宗即位,诏谕全国,停止对安南的征讨,建议加上祖宗尊谥庙号,奉养皇太后,以向天下人表示人子之礼。元贞以来,朝廷遵守祖宗制定的典章制度,屡下诏书,将国家的数万钱粮颁赐百姓,所以当时人称完泽为贤相。
大德四年(1300),加太傅、录军国重事,地位、威望更高,成宗更加依重于他。而他却能处之泰然,不急功好利,故吏民守职乐业。大德七年去世,终年五十八岁。追封兴元王,谥“忠宪”
阿鲁浑萨理,畏兀族人。祖父阿台萨理在太祖定西域回来时,随蒙军至燕,后又西还,精于佛学。父乞台萨理,精通佛学之经、律、论三藏。至元十二年(1275)为佛教都总统,拜正议大夫、同知总制院事,又加资德大夫、统制使,年七十而卒。
阿鲁浑萨理为乞台萨理的次子,幼聪敏,因其父一名“万全”因以全氏为姓。拜国师八哈思巴为师,不仅精通佛学,且知蒙古及其他国语言。世祖知阿鲁浑萨理为才子,令他学习中国汉学,所以他又通晓经、史、百家及阴阳、历算、图纬、方技之学。后侍奉裕宗,入宿卫军,日受器重。
至元二十年,有西域僧人自称能知天文,但翻译都不懂天文,有人推荐阿鲁浑萨理。世祖召他与僧人辩论问答,僧人佩服其学问,世祖十分高兴,留在宫内任宿卫。有江南人说宋朝宗室谋反,朝廷派使去逮捕。阿鲁浑萨理忙上朝谏阻说“:此话不确实,是谎言,不能派人去逮捕。”世祖问他何以知道是谎言,阿鲁浑萨理从容回答道:“如果宋宗室真的谋反,郡县为何不知。谋反消息不由郡县上报,而是由一般人来报告朝廷,这必是公报私仇。江南刚刚平定,人心未服,一旦听信小人谎言而逮捕宋宗室,恐因此人人自危,中造谣者之计。”世祖猛醒,立即召还使者,并令郡县审问那造谣生事的人,果然是因曾没借到钱而进行诬告。世祖深有感慨地说:“若不是卿指出,几乎误事,但恨用卿晚了。”自此以后,阿鲁浑萨理常侍奉于世祖左右。
至元二十一年,升阿鲁浑萨理为朝列大夫、左侍仪奉御。阿鲁浑萨理劝世祖用儒术来治理天下,为此,应广招隐居深山江湖有学问的人,以备需要时任用。世祖采纳这一意见,遣使求贤,设立“集贤馆”是年九月,任阿鲁浑萨理主持集贤馆事宜。阿鲁浑萨理辞谢道“:陛下初次设立集贤馆来招待贤士,应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以新天下人耳目。”他推荐司徒撒里蛮。世祖同意,但还是任阿鲁浑萨理为中顺大夫、集贤馆学士,并兼太史院事及左侍仪奉御。他又向世祖建议:“国学,人材之本,立国子监,置博士弟子员,对他们的待遇从优,使来学的人日多。”世祖允准。二十二年六月,升嘉议大夫。二十三年,晋为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
至元二十四年春,设立尚书省,桑哥当权,世祖诏命阿鲁浑萨理一同视事。他力辞未准,授为资德大夫、尚书右丞。后又拜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桑哥当政,专横跋扈,植党营私。阿鲁浑萨理多次恳切劝诤,与桑哥不合,只有自持廉正。桑哥奏请设立征理司,清理天下百姓所欠赋税。派出去征税的人相望于道,监狱中关满了被他们逮捕的平民,路上行人只相望而不敢交谈。恰逢北京发生地震,阿鲁浑萨理借此上书,奏请撤废征理司以回答上天的惩戒。朝廷撤废征理司诏书宣布之时,百姓奔走相庆。不久,桑哥败,阿鲁浑萨理亦受到牵连,家产被没收。世祖问他:“桑哥为政暴虐,卿为何不说一句话?”他回奏道“:臣不是没有说过,只是未采纳我的意见而已。陛下正十分信任桑哥,而桑哥所忌恨的就是我。臣多次进谏都未听取,若再谏有如抱柴救火,只是使之更加暴虐,不如进行一些补救工作,使国家根本不受大的损害,久而久之,陛下自必明白。”世祖也认为只能这样,诏令归还所没收的财产,并遣张九思赐他金帛。阿鲁浑萨理辞谢不受。
二十八年秋,朝廷批准阿鲁浑萨理辞去平章政事和太史院的职务,但留任集贤大学士。司天监刘监丞奏,阿鲁浑萨理在太史院时,多次谈论国家灾祥事,是大不敬,请治罪。世祖大怒,认为刘监丞是诽谤大臣,当治以诬告之罪。阿鲁浑萨理忙叩头奏道:“臣不才,赖陛下含天容地之大德而蒙任用,虽万死莫报。然要将指责我的人治罪,臣恐从今以后再没有人敢进谏了。”经他的力争,刘监丞终被开释。后来阿鲁浑萨理虽不在其位,但若召他入朝论事,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至元三十年,再度奉命主持太史院事。三十一年,世祖驾崩,这时成宗尚在北边,裕宗太后一面写信去催成宗回朝即位,一面命阿鲁浑萨理率翰林、集贤及礼官做新皇帝登基大典的准备工作。成宗即位后于元贞元年(1295)春,加阿鲁浑萨理为守司徒、集贤院使,主持太史院事。早在皇太子裕宗去世时,世祖欲再立皇太子,但不能决定立谁,询问阿鲁浑萨理。阿鲁浑萨理提出成宗,称赞他仁孝恭俭,应为太子。于是世祖决定立成宗。这件事成宗和裕宗皇后不知道。成宗在北边抚军,世祖遣阿鲁浑萨理奉皇太子大印送给成宗。这是他第一次到成宗府邸。成宗即位后对阿鲁浑萨理说:“朕即位之前,谁人不想来巴结我,只有卿虽召请也不肯来,今天朕才知卿真正有大臣的体统。”从此以后,成宗召他问话,不呼其名,赐坐,与诸侯王地位相当。并常对左右说:“像全平章(即阿鲁浑萨理)这样的人,是真正全材,今天几乎无人可以同他相比。”
大德三年(1299),复拜为中书平章政事。大德十一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延。。四年(1317),赠推忠佐理翊亮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国公,谥“文定”有子三人:长子岳柱,次子久著,三子买住。
岳柱是阿鲁浑萨理长子,字止所,一字兼山。自幼容貌言行端庄,禀性聪敏,有远见卓识。八岁观画师何澄画的陶母剪发图,岳柱指陶母手上的金镯子说“:金镯子可以换酒,何用剪发卖钱?”何澄大惊,认为他与众不同。长大入学,能日记千言。十八岁时随丞相答失蛮入宫为宿卫。
至大元年(1308)授集贤学士,官阶正议大夫,以荐贤举能为己任。皇庆元年(1312),升中奉大夫、湖南道宣慰使,每日接见儒生,向他们访察民间疾苦。延。。三年(1316)进资善大夫、隆禧院使。七年,授太史院使。泰定元年(1324)改任太常礼仪院使。四年,授礼部尚书,主持会同馆事。不久又授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天历元年(1328),进荣禄大夫、集贤大学士。
至顺二年(1331),任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有人诬告富民欠永宁王官钱八百余锭,中书省派人去征收。使臣到了江西,岳柱说这是诬告,不能奉命执行。还说:“人民是国家根本,伤本就会激起人民的怨恨,也不是宰相之福。”命使臣把这话去转告朝廷。当时,燕帖木儿为丞相,闻岳柱之言才醒悟,命刑部审问告状者,弄清果是诬告。桂阳州百姓张思进等聚众二千余人对抗官府,广东宣慰司请发兵去逮捕,岳柱说:“当地官府不能安抚边民,还要兴兵,是要害民吗?不能派兵。”他派千户王英去向张思进等讲明利害祸福。抗拒官府的百姓说“:迫使我们反抗官府者只是两巡检司,我等怎敢有异心。”大家复业。三年,调任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不久,因军事至扬州。第二年十二月病卒,年五十三岁。
岳柱天资孝友,尤其好读经、史,天文、医药之书,无不深入研究。度量广大,有人欺他,他不在意。有子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