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w19.com,重生城二代VS村二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刚从房间了出来,就看见三哥已经和王翔打成一片了,王翔还一口一个“峰哥”的叫得亲热,尤晓莺有些羡慕像三哥、冯露这样有交际手腕的人,好像到哪都能混得如鱼得水一般。
临走时,王翔还追出门送他们,还对尤晓峰保证,一有消息就去机关门卫室那儿通知他。
尤晓莺隔天也没有去上班,她心里清楚现在去上班肯定得不到好脸色。说真的她也没把供销社的工作看得多重,这两年她和冯露合伙的卖毛衣,虽然像之前分析的一样,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了,但还是比她一年上班赚得多。在事情查清楚之前,她也就当自己休个长假了。
这年头派出所办事效率也很快,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第二天,尤晓峰就兴冲冲地告诉她,民警在库房的外墙上发现了扒墙的痕迹,还在墙根处找到了一串脚印,不过因为这两天下了雨,线索暂时断了……
尤晓莺有点失望,线索断了,可能事情就这样无疾而终了吧!
尤晓峰一个劲安慰她,至少现在是把她自己的嫌疑洗清了,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他又提到王翔他们准备查查最近市面上有没有人卖布,毕竟这些布都是不按布票统购、又卖得起价的,肯定有人会急着脱手。
最后也顺利的找到了人,偷布贼不是什么惯犯,而是住在供销社后面的老乡,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才想着铤而走险,半夜里掀了供销社库房的瓦,从房梁上爬进去偷了两匹最贵的布。
之后的事情,就更让人哭笑不得了,供销社去追赃的时候,才发现那老乡不敢把偷来的布带回家,将布用油纸包好埋进地里,结果没想到最近下雨,好好的布被糟蹋了大半……
不过这些事情和尤晓莺就没啥关系了,于她而言最重要的,是还了她一个清白!
☆、第19章出路
供销社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尤晓莺去财务结最后一个月工资,单位的领导没多刁难,她原先负责的柜台也已经有人顶上了。
倒是之前帮忙安排工作的吴叔上门来劝过尤父,这样好的工作丢了可惜,还说尤晓莺实在不想在柜台待着,他可以想办法帮着转去后勤。毕竟人家好心帮忙,尤父也把自己的考量说给他听了,吴叔也不好勉强,在尤家人的感谢中告辞离开。
尤父和尤母商量着等供销社出事的风声小点了,再想办法给尤晓莺找个工作。
在家当了半个多月米虫,尤晓莺每天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她也没觉着日子难捱,毕竟之前的十几年,她可当惯了家庭主妇。
对她来说,现在在家里当个听话的乖孩子,等过阵子再被父母安排进另一个单位上班就是万事大吉。
尤晓莺对自己认识挺充分的,她就是一个安于现状,没多少奋斗动力的人,日子过得下去,她就不会想对自己现状进行改变。点子主意的也就是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很难见她付出行动,比如说织毛衣吧,这件事没有冯露在一旁鼓动,也扯不开摊子的。简而言之,她就是一个活在别人眼光、语言影响下的普通人,她的人生往往被旁人左右着,需要有人不停鞭策她向前。
但事情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尤晓莺某天夜里起夜上厕所,发现客厅里的壁灯还亮着,想着去关下灯,路过父母卧室的时候,就听见房间里父母低低的讨论声。
“老尤,晓莺工作的问题,你想好怎么解决了没?”
“那是个工作,你以为是路边的石头,说找就找得到的。”
“那你还不想办法,晓莺的工作关系我托老吴暂时放在供销社的,可现在单位也不会负责她的社保啊!”
“现在县里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好多事业单位、还有厂矿的职工不到年龄就退下来,想着能让子女顶替自己的位置接班,为了个工作挤破了脑袋,我能有什么办法?”尤父语气无奈。
“那你去求求王书记,你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他也最器重你了,安排个工作到他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王书记马上要调动到地区了,我也不好去麻烦老领导,再说,我现在办公室的位置说不定还要挪一挪。”
涉及到丈夫的工作,尤母似乎有点急了,忙问道:“说了要把你调到哪去没?”
“现下也说不定,可能是信访办吧,最近我也在单位里听了些风声……”
“那里可是个烫手山芋,这不是把你推出去抗雷嘛!”
“我也看淡了,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是什么大事,在哪不能为人民服务啊!能多和基层群众接触,也是个好事情……哎,不说这些了,你之前不是说你们办公室,最近有人病退,缺个会计吗?”
“甭提了,昨天我们单位分配来了个大专生,把名额给占了。”
“哎,还是慢慢来吧,我想想办法、再托托人……”尤父安慰道,“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工作,早点睡阿!”
……
尤晓莺站在父母房门口发了半天愣,她心里明白自己的工作不是那么好安排,但也没当多大回事,没想到会让父母为难得大半夜担心地都睡不好觉。
她蹑手蹑脚地回房间,睁着眼睛侧躺在床上,一直睡不着,满心的自责。
她刚重回到十八岁的时候,还信誓旦旦的:要靠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不让他们再为自己操心的吗?可是这才两年多时间,她就又重新变成过去那个婚姻失败、依赖父母,浑浑噩噩度日的尤晓莺了。她曾经的的决心、憧憬,都在如今安逸顺遂的生活中磨灭殆尽。
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呢!尤晓莺望着房间里的布帘,半个月之前,她还在心里埋怨着三哥尤晓峰招惹上刘倩那家人,会给父母造成多大的麻烦。但事实是即使刘倩的家里人,也就纠缠他们家两三年,就偃旗息鼓了,三哥自己带着孩子再婚,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的。
自己呢,和上辈子一样不思进取,赖着父母家啃一辈子老?尤晓莺脑海里浮现郑鹏辉那副嘴脸,还没开始和她冷战的那几年,他总是振振有词的指着自己鼻子骂:尤晓莺,你以为你在家带大孩子,洗衣煮饭多辛苦、多能干,你能干怎么不出去赚钱看看辛不辛苦?那你还一直住在父母家,又不是靠你父母养着,说不定你早上哪去讨口了!……
好几次她想反驳和郑鹏辉吵一架,却没有多少底气,她确实是活了大半辈子都是靠着父母的照顾,甚至除了在郑鹏辉一家人那儿,她就没受过半点气,她下岗后,也出去工作过,可都干不长,难道这都是别人的问题,自己没有什么不多的地方吗?
尤晓莺努力反思自己的上辈子,她确实一直在靠着父母:出嫁前父母安排工作,婚后父母也帮着张罗,连女儿的教育问题她也没操过多少心……上一世,她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重新处在这种社会大变革的黄金时代,开放十年,沿海城市的大量商品出口转内销,涌入对日用轻工产品需求旺盛的广阔内地市场,不说遍地黄金,但只要抓住机遇,创业发家也很容易。自己难道就要错过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这段原始资本积累的最疯狂时期。
尤晓莺内心有道声音在说着:“我不甘心!”对,她不甘心,重来一次她不甘心还是碌碌无为、得过且过一辈子,如影随形的是亲友失望的眼神和无奈的叹息。她要向所有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证明:她,尤晓莺是一个有想法、能创造自身价值的人!
开放三十余年来,衣食住行的变迁,是尤晓莺的生活中感受最深刻的。后面两项不提,衣和食这两样是最容易起步的,尤晓莺也是见识过县城里的年轻女人对漂亮衣服鞋子的狂热,像冯露那样舍得花大半年工资买件衣服的人,不算少见。
尤晓莺拿定主意,在床上翻了个身,闭上眼睛催促自己快点睡,明天早点出门在县城里好好转转,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商机……
清晨的安县城大街熙熙攘攘,今天是工作日,要上班的人不少,偶尔会有人停下脚步,向在路边摆着蔬菜叫卖的农民问问价。这也算小县城的特色,上班的早高峰,县城也会赶个早集,方便县城居民买买菜。不过早集一般过了九点就会散场,很多职工不是每天都有空,一次会买几天的菜。
可再新鲜水灵的菜,放上几天也会蔫的,但这也没办法,附近卖菜的农民,都得在天黑前赶回家。
尤晓莺觉得买菜,做个菜贩子也是一条出路。毕竟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住在城里的谁不想买个新鲜菜呢?要是让职工中午或是晚上下班的时候,能买上当天的新鲜菜,生意也不会差。
不过她转念一想,要是让她每天早上到县郊去收菜的话,起码的早上四五点就去收菜,这三点半要起床出门;再说,几十上百斤的蔬菜,她不见得搬得动,得配个自行车或是三轮车吧。又估摸了一下,要是一斤菜赚个两、三分钱的话,一天买一百斤才两、三块钱,这一个月下来,买两三千斤菜能有一两百块。
但这赚得都是辛苦钱,尤晓莺扪心自问:这种苦她恐怕是抗不下了。
&nb... -->>
刚从房间了出来,就看见三哥已经和王翔打成一片了,王翔还一口一个“峰哥”的叫得亲热,尤晓莺有些羡慕像三哥、冯露这样有交际手腕的人,好像到哪都能混得如鱼得水一般。
临走时,王翔还追出门送他们,还对尤晓峰保证,一有消息就去机关门卫室那儿通知他。
尤晓莺隔天也没有去上班,她心里清楚现在去上班肯定得不到好脸色。说真的她也没把供销社的工作看得多重,这两年她和冯露合伙的卖毛衣,虽然像之前分析的一样,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了,但还是比她一年上班赚得多。在事情查清楚之前,她也就当自己休个长假了。
这年头派出所办事效率也很快,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第二天,尤晓峰就兴冲冲地告诉她,民警在库房的外墙上发现了扒墙的痕迹,还在墙根处找到了一串脚印,不过因为这两天下了雨,线索暂时断了……
尤晓莺有点失望,线索断了,可能事情就这样无疾而终了吧!
尤晓峰一个劲安慰她,至少现在是把她自己的嫌疑洗清了,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他又提到王翔他们准备查查最近市面上有没有人卖布,毕竟这些布都是不按布票统购、又卖得起价的,肯定有人会急着脱手。
最后也顺利的找到了人,偷布贼不是什么惯犯,而是住在供销社后面的老乡,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才想着铤而走险,半夜里掀了供销社库房的瓦,从房梁上爬进去偷了两匹最贵的布。
之后的事情,就更让人哭笑不得了,供销社去追赃的时候,才发现那老乡不敢把偷来的布带回家,将布用油纸包好埋进地里,结果没想到最近下雨,好好的布被糟蹋了大半……
不过这些事情和尤晓莺就没啥关系了,于她而言最重要的,是还了她一个清白!
☆、第19章出路
供销社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尤晓莺去财务结最后一个月工资,单位的领导没多刁难,她原先负责的柜台也已经有人顶上了。
倒是之前帮忙安排工作的吴叔上门来劝过尤父,这样好的工作丢了可惜,还说尤晓莺实在不想在柜台待着,他可以想办法帮着转去后勤。毕竟人家好心帮忙,尤父也把自己的考量说给他听了,吴叔也不好勉强,在尤家人的感谢中告辞离开。
尤父和尤母商量着等供销社出事的风声小点了,再想办法给尤晓莺找个工作。
在家当了半个多月米虫,尤晓莺每天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她也没觉着日子难捱,毕竟之前的十几年,她可当惯了家庭主妇。
对她来说,现在在家里当个听话的乖孩子,等过阵子再被父母安排进另一个单位上班就是万事大吉。
尤晓莺对自己认识挺充分的,她就是一个安于现状,没多少奋斗动力的人,日子过得下去,她就不会想对自己现状进行改变。点子主意的也就是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很难见她付出行动,比如说织毛衣吧,这件事没有冯露在一旁鼓动,也扯不开摊子的。简而言之,她就是一个活在别人眼光、语言影响下的普通人,她的人生往往被旁人左右着,需要有人不停鞭策她向前。
但事情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尤晓莺某天夜里起夜上厕所,发现客厅里的壁灯还亮着,想着去关下灯,路过父母卧室的时候,就听见房间里父母低低的讨论声。
“老尤,晓莺工作的问题,你想好怎么解决了没?”
“那是个工作,你以为是路边的石头,说找就找得到的。”
“那你还不想办法,晓莺的工作关系我托老吴暂时放在供销社的,可现在单位也不会负责她的社保啊!”
“现在县里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好多事业单位、还有厂矿的职工不到年龄就退下来,想着能让子女顶替自己的位置接班,为了个工作挤破了脑袋,我能有什么办法?”尤父语气无奈。
“那你去求求王书记,你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他也最器重你了,安排个工作到他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王书记马上要调动到地区了,我也不好去麻烦老领导,再说,我现在办公室的位置说不定还要挪一挪。”
涉及到丈夫的工作,尤母似乎有点急了,忙问道:“说了要把你调到哪去没?”
“现下也说不定,可能是信访办吧,最近我也在单位里听了些风声……”
“那里可是个烫手山芋,这不是把你推出去抗雷嘛!”
“我也看淡了,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是什么大事,在哪不能为人民服务啊!能多和基层群众接触,也是个好事情……哎,不说这些了,你之前不是说你们办公室,最近有人病退,缺个会计吗?”
“甭提了,昨天我们单位分配来了个大专生,把名额给占了。”
“哎,还是慢慢来吧,我想想办法、再托托人……”尤父安慰道,“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工作,早点睡阿!”
……
尤晓莺站在父母房门口发了半天愣,她心里明白自己的工作不是那么好安排,但也没当多大回事,没想到会让父母为难得大半夜担心地都睡不好觉。
她蹑手蹑脚地回房间,睁着眼睛侧躺在床上,一直睡不着,满心的自责。
她刚重回到十八岁的时候,还信誓旦旦的:要靠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不让他们再为自己操心的吗?可是这才两年多时间,她就又重新变成过去那个婚姻失败、依赖父母,浑浑噩噩度日的尤晓莺了。她曾经的的决心、憧憬,都在如今安逸顺遂的生活中磨灭殆尽。
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呢!尤晓莺望着房间里的布帘,半个月之前,她还在心里埋怨着三哥尤晓峰招惹上刘倩那家人,会给父母造成多大的麻烦。但事实是即使刘倩的家里人,也就纠缠他们家两三年,就偃旗息鼓了,三哥自己带着孩子再婚,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的。
自己呢,和上辈子一样不思进取,赖着父母家啃一辈子老?尤晓莺脑海里浮现郑鹏辉那副嘴脸,还没开始和她冷战的那几年,他总是振振有词的指着自己鼻子骂:尤晓莺,你以为你在家带大孩子,洗衣煮饭多辛苦、多能干,你能干怎么不出去赚钱看看辛不辛苦?那你还一直住在父母家,又不是靠你父母养着,说不定你早上哪去讨口了!……
好几次她想反驳和郑鹏辉吵一架,却没有多少底气,她确实是活了大半辈子都是靠着父母的照顾,甚至除了在郑鹏辉一家人那儿,她就没受过半点气,她下岗后,也出去工作过,可都干不长,难道这都是别人的问题,自己没有什么不多的地方吗?
尤晓莺努力反思自己的上辈子,她确实一直在靠着父母:出嫁前父母安排工作,婚后父母也帮着张罗,连女儿的教育问题她也没操过多少心……上一世,她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重新处在这种社会大变革的黄金时代,开放十年,沿海城市的大量商品出口转内销,涌入对日用轻工产品需求旺盛的广阔内地市场,不说遍地黄金,但只要抓住机遇,创业发家也很容易。自己难道就要错过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这段原始资本积累的最疯狂时期。
尤晓莺内心有道声音在说着:“我不甘心!”对,她不甘心,重来一次她不甘心还是碌碌无为、得过且过一辈子,如影随形的是亲友失望的眼神和无奈的叹息。她要向所有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证明:她,尤晓莺是一个有想法、能创造自身价值的人!
开放三十余年来,衣食住行的变迁,是尤晓莺的生活中感受最深刻的。后面两项不提,衣和食这两样是最容易起步的,尤晓莺也是见识过县城里的年轻女人对漂亮衣服鞋子的狂热,像冯露那样舍得花大半年工资买件衣服的人,不算少见。
尤晓莺拿定主意,在床上翻了个身,闭上眼睛催促自己快点睡,明天早点出门在县城里好好转转,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商机……
清晨的安县城大街熙熙攘攘,今天是工作日,要上班的人不少,偶尔会有人停下脚步,向在路边摆着蔬菜叫卖的农民问问价。这也算小县城的特色,上班的早高峰,县城也会赶个早集,方便县城居民买买菜。不过早集一般过了九点就会散场,很多职工不是每天都有空,一次会买几天的菜。
可再新鲜水灵的菜,放上几天也会蔫的,但这也没办法,附近卖菜的农民,都得在天黑前赶回家。
尤晓莺觉得买菜,做个菜贩子也是一条出路。毕竟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住在城里的谁不想买个新鲜菜呢?要是让职工中午或是晚上下班的时候,能买上当天的新鲜菜,生意也不会差。
不过她转念一想,要是让她每天早上到县郊去收菜的话,起码的早上四五点就去收菜,这三点半要起床出门;再说,几十上百斤的蔬菜,她不见得搬得动,得配个自行车或是三轮车吧。又估摸了一下,要是一斤菜赚个两、三分钱的话,一天买一百斤才两、三块钱,这一个月下来,买两三千斤菜能有一两百块。
但这赚得都是辛苦钱,尤晓莺扪心自问:这种苦她恐怕是抗不下了。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