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开元天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因为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明皇只得把萧嵩韩休暂时留任。谁知他们之间的成见日积月累,越发深重,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为了递补官员之事,又闹到了明皇驾前,互相指责对方结交朋党营私舞弊,争得脸红脖子粗,犹如两只斗架的公鸡,明皇几次阻止,两个人吵得兴头,把明皇的叱责置若罔闻,后来,明皇实在听不下去了,拍案而起,大声呵斥,萧嵩和韩休才悻悻地住了口,各自站在一边,脸红耳赤怒目相对。
明皇说:“身为宰辅,见面就吵,见面就吵,成何体统!这个样子,传出去就是朝野笑柄!你们都退下去,让朕清静清静!”
萧嵩和韩休恨眼看看对方,都是一副恨不能将对方生吞活剥的模样,先后退了出去。明皇摸着被二人吵得昏痛不已的脑袋,对一直侍立在一旁的高力士叫苦不迭:“朕真是瞎了眼,把相位给了这两个斗鸡一般的人物。”
高力士小心翼翼地说:“政务之争,司空见惯,二位大人也是为了朝政,互不相让也还情有可原。”
“哼哼,再这么吵下去,非把朕闹成了失心疯不可!朕一日也容不得这两个疯狗了。你去向吏部传朕的旨意:罢免他二人相位,韩休任工部侍郎,萧嵩任尚书右丞相,加太子太傅。”
“是。”
韩休前来谢恩,面带惭色,惴惴不安:“陛下看重微臣,微臣却辜负了陛下一遍心意,到任以来,并没有为陛下分担多少政事,反倒惹得陛下龙心不悦,微臣深为悔恨,简直无颜再面对陛下。”
明皇说:“不要自责了。朕实话告诉你吧,这些年,你把朕盯得好紧,朕但凡做了点出格的事情,就怕被你知道了,上书陈谏,来朕耳边聒噪不已。记得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一日朕去了宋王府邸,与朕的几个兄弟打了一场马球,又重赏了宋王、岐王他们,违了祖制。回到宫里,心中有些忐忑,刚刚对高力士发问:今天朕去宋王府,韩休知道了么?话音刚落,你的奏折也就到了,申饬朕不该私自出宫,违例赏赐兄弟。朕也知道自己错了,从此就尽量地循规蹈矩,做一个不逾规矩的好皇帝。”
韩休说:“微臣生来就是这个脾性,半生直来直去,想改也难,因此才屡屡与萧乔甫有口舌之争,对陛下也多有不恭。”
“朕不怪你,你也是一心为了江山社稷。”明皇缓缓说道:“你去工部,朕也是有所倚重的,万望你不惮劬劳,为朕好生打点朝政。”
“微臣一定尽绵薄之力。”
“还有一事,朕要问计于你。你和萧嵩一起去职,相位空缺,你来为朕决断一下,朝中文武,哪个能胜任这个位子?”
韩休不假思索地说:“微臣以为,李林甫当得此任。”
明皇沉吟良久:“此人头脑活泛,善于变通,朕也有意于他。但是,朝中有人对他颇有微词,一是心机缜密,二是才疏学浅。与张说苏珽二人相比,天上地下,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李林甫学识浅薄,曾经闹了不少笑话,引得众多官员对他侧目。他曾把“杕杜”读成“杖杜”,把“弄璋”写成“弄獐”,一时在朝中传为笑谈。这些韩休都有所耳闻,为了报答李林甫当年通风报信之恩,他就为甘愿为圣人讳了:“苏珽张说一代文坛领袖,朝中有几人能及他二人。”见明皇注意地倾听,他便侃侃而论道:“林甫为陛下宗亲,委以重任,他敢不倾力效命?如陛下所言,他头脑活泛,善于变通,而今正是需要这样的人物,方能将陛下中兴大唐之宏愿持续推行。而林甫在朝中颇得人心,前廷后宫,都对他赞赏有加,不似微臣之辈,不知隐忍,引人厌恶。”
明皇笑了:“这样说来,哥奴甚于圆滑,爱卿失于耿直了。”
“李大人不是圆滑,是知进退而已。”
明皇连连点头:“唔,朕再想想,爱卿退下吧。”
韩休走后,明皇在殿中背着手踱步,虽然属意于李林甫,但他一时还不能决定。李林甫那张不露声色的脸,就在他眼前浮动,时而满脸堆笑,时而一本正经,好似胸无城府,又好似心机深藏。
中书令张九龄来送呈文,放下要走,明皇把他叫住了:“张爱卿,且留步,朕问你一句话。”
“陛下请讲。”
“萧嵩韩休罢相,如今相位空缺,依爱卿所见,递补该用何人?”
“此为朝中大事,陛下想必早有安排。”
“朕已定下一人,京兆尹裴耀卿,你看如何?”
“裴焕之目光远大,心存天下,虑事周密,当得圣上青睐。”
“还有一人,朕颇费踌躇。请爱卿来为朕决断。”
“不知此人是谁?”
“李林甫。”
一听到这个名字,张九龄低下眉头,良久不语。似乎有话难于开口。
明皇催问道:“张爱卿,你有话就说,朕征询于你,就是想听听你的见地。你不开口,朕怎么知道你的心思?”
张九龄一扬眉头:“陛下,要老臣说实话否?”
“当然要你说实话。”
“那老臣就不必隐讳,直言了:此人万不可用!”
“唔?!”明皇皱起了眉头。
张九龄不看明皇,顾自说下去:“宰相一身系天下之安危,陛下用李林甫为相,老臣只怕以后庙堂社稷忧患交加。”
明皇看了张九龄一阵,突然忍俊不禁地笑了:“张爱卿,又到朕面前来当王夷甫了?!”
张九龄上一丝笑意也无:“老臣据实所奏,却不为一己之私,也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
“那朕问问你,为何对李林甫如此深恶痛绝?”
“此人心胸狭隘,此是其一,其二、此人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其三、此人功于心计,胸藏奸诈,其四、此人结交后宫,动机可疑。这些举止,为人不齿,无德无才,一旦身居高位,怙恶不悛,难道不会危及庙堂社稷?”
明皇忍不住“哈哈”大笑:“张爱卿你怎么把天下人都看得如此不堪,一个安禄山,你说是奸佞小人,非杀不可,一个李林甫,你说是庙堂之忧,不可重用,唯有你一人,才一身正气为王先驱?!”
张九龄唯有叹息:“陛下,但愿老臣是杞人忧天。”
“你就是杞人忧天!”明皇摇摇头,好像是对张九龄的偏执有些无奈:“宰相是国之重器,有几个好宰相,朕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将国事交付于他,省下朕多少操心操劳,朕就可以高枕无忧,如今大唐兴盛,堪比贞观之年,不是朕一己之力,而是朕慧眼识珠,为朝廷选了几任好宰相,一个不输于一个,激浊扬清,匡正时弊,文治武功,民固邦宁,朕作盛世之君主,他们也名垂青史,这个宰相,就是朕的左右臂膀,朕怎么可能随便任用。”
“老臣只是一家之言,陛下圣明,睿智无人能敌,哪个当用,哪个不当用,请圣上自决。”
>
因为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明皇只得把萧嵩韩休暂时留任。谁知他们之间的成见日积月累,越发深重,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为了递补官员之事,又闹到了明皇驾前,互相指责对方结交朋党营私舞弊,争得脸红脖子粗,犹如两只斗架的公鸡,明皇几次阻止,两个人吵得兴头,把明皇的叱责置若罔闻,后来,明皇实在听不下去了,拍案而起,大声呵斥,萧嵩和韩休才悻悻地住了口,各自站在一边,脸红耳赤怒目相对。
明皇说:“身为宰辅,见面就吵,见面就吵,成何体统!这个样子,传出去就是朝野笑柄!你们都退下去,让朕清静清静!”
萧嵩和韩休恨眼看看对方,都是一副恨不能将对方生吞活剥的模样,先后退了出去。明皇摸着被二人吵得昏痛不已的脑袋,对一直侍立在一旁的高力士叫苦不迭:“朕真是瞎了眼,把相位给了这两个斗鸡一般的人物。”
高力士小心翼翼地说:“政务之争,司空见惯,二位大人也是为了朝政,互不相让也还情有可原。”
“哼哼,再这么吵下去,非把朕闹成了失心疯不可!朕一日也容不得这两个疯狗了。你去向吏部传朕的旨意:罢免他二人相位,韩休任工部侍郎,萧嵩任尚书右丞相,加太子太傅。”
“是。”
韩休前来谢恩,面带惭色,惴惴不安:“陛下看重微臣,微臣却辜负了陛下一遍心意,到任以来,并没有为陛下分担多少政事,反倒惹得陛下龙心不悦,微臣深为悔恨,简直无颜再面对陛下。”
明皇说:“不要自责了。朕实话告诉你吧,这些年,你把朕盯得好紧,朕但凡做了点出格的事情,就怕被你知道了,上书陈谏,来朕耳边聒噪不已。记得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一日朕去了宋王府邸,与朕的几个兄弟打了一场马球,又重赏了宋王、岐王他们,违了祖制。回到宫里,心中有些忐忑,刚刚对高力士发问:今天朕去宋王府,韩休知道了么?话音刚落,你的奏折也就到了,申饬朕不该私自出宫,违例赏赐兄弟。朕也知道自己错了,从此就尽量地循规蹈矩,做一个不逾规矩的好皇帝。”
韩休说:“微臣生来就是这个脾性,半生直来直去,想改也难,因此才屡屡与萧乔甫有口舌之争,对陛下也多有不恭。”
“朕不怪你,你也是一心为了江山社稷。”明皇缓缓说道:“你去工部,朕也是有所倚重的,万望你不惮劬劳,为朕好生打点朝政。”
“微臣一定尽绵薄之力。”
“还有一事,朕要问计于你。你和萧嵩一起去职,相位空缺,你来为朕决断一下,朝中文武,哪个能胜任这个位子?”
韩休不假思索地说:“微臣以为,李林甫当得此任。”
明皇沉吟良久:“此人头脑活泛,善于变通,朕也有意于他。但是,朝中有人对他颇有微词,一是心机缜密,二是才疏学浅。与张说苏珽二人相比,天上地下,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李林甫学识浅薄,曾经闹了不少笑话,引得众多官员对他侧目。他曾把“杕杜”读成“杖杜”,把“弄璋”写成“弄獐”,一时在朝中传为笑谈。这些韩休都有所耳闻,为了报答李林甫当年通风报信之恩,他就为甘愿为圣人讳了:“苏珽张说一代文坛领袖,朝中有几人能及他二人。”见明皇注意地倾听,他便侃侃而论道:“林甫为陛下宗亲,委以重任,他敢不倾力效命?如陛下所言,他头脑活泛,善于变通,而今正是需要这样的人物,方能将陛下中兴大唐之宏愿持续推行。而林甫在朝中颇得人心,前廷后宫,都对他赞赏有加,不似微臣之辈,不知隐忍,引人厌恶。”
明皇笑了:“这样说来,哥奴甚于圆滑,爱卿失于耿直了。”
“李大人不是圆滑,是知进退而已。”
明皇连连点头:“唔,朕再想想,爱卿退下吧。”
韩休走后,明皇在殿中背着手踱步,虽然属意于李林甫,但他一时还不能决定。李林甫那张不露声色的脸,就在他眼前浮动,时而满脸堆笑,时而一本正经,好似胸无城府,又好似心机深藏。
中书令张九龄来送呈文,放下要走,明皇把他叫住了:“张爱卿,且留步,朕问你一句话。”
“陛下请讲。”
“萧嵩韩休罢相,如今相位空缺,依爱卿所见,递补该用何人?”
“此为朝中大事,陛下想必早有安排。”
“朕已定下一人,京兆尹裴耀卿,你看如何?”
“裴焕之目光远大,心存天下,虑事周密,当得圣上青睐。”
“还有一人,朕颇费踌躇。请爱卿来为朕决断。”
“不知此人是谁?”
“李林甫。”
一听到这个名字,张九龄低下眉头,良久不语。似乎有话难于开口。
明皇催问道:“张爱卿,你有话就说,朕征询于你,就是想听听你的见地。你不开口,朕怎么知道你的心思?”
张九龄一扬眉头:“陛下,要老臣说实话否?”
“当然要你说实话。”
“那老臣就不必隐讳,直言了:此人万不可用!”
“唔?!”明皇皱起了眉头。
张九龄不看明皇,顾自说下去:“宰相一身系天下之安危,陛下用李林甫为相,老臣只怕以后庙堂社稷忧患交加。”
明皇看了张九龄一阵,突然忍俊不禁地笑了:“张爱卿,又到朕面前来当王夷甫了?!”
张九龄上一丝笑意也无:“老臣据实所奏,却不为一己之私,也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
“那朕问问你,为何对李林甫如此深恶痛绝?”
“此人心胸狭隘,此是其一,其二、此人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其三、此人功于心计,胸藏奸诈,其四、此人结交后宫,动机可疑。这些举止,为人不齿,无德无才,一旦身居高位,怙恶不悛,难道不会危及庙堂社稷?”
明皇忍不住“哈哈”大笑:“张爱卿你怎么把天下人都看得如此不堪,一个安禄山,你说是奸佞小人,非杀不可,一个李林甫,你说是庙堂之忧,不可重用,唯有你一人,才一身正气为王先驱?!”
张九龄唯有叹息:“陛下,但愿老臣是杞人忧天。”
“你就是杞人忧天!”明皇摇摇头,好像是对张九龄的偏执有些无奈:“宰相是国之重器,有几个好宰相,朕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将国事交付于他,省下朕多少操心操劳,朕就可以高枕无忧,如今大唐兴盛,堪比贞观之年,不是朕一己之力,而是朕慧眼识珠,为朝廷选了几任好宰相,一个不输于一个,激浊扬清,匡正时弊,文治武功,民固邦宁,朕作盛世之君主,他们也名垂青史,这个宰相,就是朕的左右臂膀,朕怎么可能随便任用。”
“老臣只是一家之言,陛下圣明,睿智无人能敌,哪个当用,哪个不当用,请圣上自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