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摄政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扑杀蝗虫”之说,完全是因为不知世事、年少无知。
毕竟,在世人看来,赵俊臣之所以能身居高位,并非因为德行才识,而仅仅只是由于当今德庆皇帝的宠幸。刘长安无疑也是这种看法。
所以,刘长安用一幅无可奈何的语气,对赵俊臣缓缓解释道:“大人,您有所不知,虽然圣人曾云‘子不语怪力乱神’,但百姓愚昧,又哪里能懂得圣人之道?先朝的玄扈先生(注一)也曾对蝗灾也有过论断,更得到过先帝的赞许,但毕竟还未深入人心,对那些愚昧百姓而言,蝗灾就是蝗神对他们的惩罚,只能顺不能逆,唯有修德免灾才是正途,在这般情况下,如果贸然组织人力扑杀蝗虫,恐怕不仅不能得到这些百姓的理解帮助,反而会引起民间的恐慌与震动,搞不好还会生出乱子呢。也正因为如此,我等地方官员,在蝗灾发生之时,也很少会组织人力扑杀蝗虫,当然,如果有百姓自愿扑杀蝗虫,官府也不会阻止就是了。”
看着刘长安一脸“怒百姓不争”的惋惜表情,赵俊臣突然觉得,蝗虫与贪官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伏于平时,都是起于混乱,都是贪得无厌,都是破坏力极大,却又让百姓莫名敬畏。
或许,仅有的不同,只在于蝗虫的靠山是那虚无缥缈的“蝗神”,披着一身“天罚”的外皮,而贪官们的靠山则是朝廷与皇帝,披着一身“代天子牧民”的官衣罢了。
其实,赵俊臣并没有评论这些的资格,毕竟,他现在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
不过,听到刘长安的解释,赵俊臣却觉得,世人的这种愚昧,或许是他的一次机会。
一次改善他在朝野间的狼藉名声的机会。
这个机会,如果把握好了,效果无疑要比单纯的主持赈灾要好得多。
所以,赵俊臣不仅没有受教认同,反而一脸严肃,再无之前的和煦,只是冷冷的盯着刘长安,缓缓说道:“子不语乱力怪神,这句圣人之言,原来刘知府你还记得,看你刚才的反应,左一句天罚右一句蝗神的,我还以为你是蝗神庙的神棍呢。在我看来,你这知府虽然当得不称职,但如果去蝗神庙做事,倒是正合适。”
见赵俊臣神色不善,刘长安不由得心中一乱,顾不得自己身在马车之中空间狭隘,慌忙跪倒赵俊臣面前,叩首说道:“大人恕罪,下官……”
不等刘长安解释,赵俊臣已是接着说道:“刘知府,我且问你,这天罚之谈、蝗神之说,你当真信吗?”
听赵俊臣如此询问,刘长安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从之前刘长安的反应来看,关于蝗神与天罚的说法,他就算不是深信,但至少也是宁可信其有的。
但此时他生怕触了赵俊臣的霉头,自是不敢实话实说,虽有心说谎应付,但又怕惹得赵俊臣更加生气
最终,犹豫良久后,刘长安还是说道:“大人,天罚之说与蝗神之说,流传已久,影响深远,下官看来,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需谨慎对待……”
赵俊臣却笑了,问道:“好,既然你相信,也觉得这次蝗灾是上天对我大明朝的惩罚,那我问你,上天为何要在你潞安府降下天罚?是你这个知府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还是当今的陛下德行有亏?”
听赵俊臣这诛心之言,刘长安吓得浑身打颤,却再也不敢随便回答了。
……
注一:徐光启,字玄扈,他所写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对蝗灾进行统计、研究的著作,也正是从《农政全书》开始,封建统治者才渐渐开始对蝗灾有了正确的认识。
“扑杀蝗虫”之说,完全是因为不知世事、年少无知。
毕竟,在世人看来,赵俊臣之所以能身居高位,并非因为德行才识,而仅仅只是由于当今德庆皇帝的宠幸。刘长安无疑也是这种看法。
所以,刘长安用一幅无可奈何的语气,对赵俊臣缓缓解释道:“大人,您有所不知,虽然圣人曾云‘子不语怪力乱神’,但百姓愚昧,又哪里能懂得圣人之道?先朝的玄扈先生(注一)也曾对蝗灾也有过论断,更得到过先帝的赞许,但毕竟还未深入人心,对那些愚昧百姓而言,蝗灾就是蝗神对他们的惩罚,只能顺不能逆,唯有修德免灾才是正途,在这般情况下,如果贸然组织人力扑杀蝗虫,恐怕不仅不能得到这些百姓的理解帮助,反而会引起民间的恐慌与震动,搞不好还会生出乱子呢。也正因为如此,我等地方官员,在蝗灾发生之时,也很少会组织人力扑杀蝗虫,当然,如果有百姓自愿扑杀蝗虫,官府也不会阻止就是了。”
看着刘长安一脸“怒百姓不争”的惋惜表情,赵俊臣突然觉得,蝗虫与贪官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伏于平时,都是起于混乱,都是贪得无厌,都是破坏力极大,却又让百姓莫名敬畏。
或许,仅有的不同,只在于蝗虫的靠山是那虚无缥缈的“蝗神”,披着一身“天罚”的外皮,而贪官们的靠山则是朝廷与皇帝,披着一身“代天子牧民”的官衣罢了。
其实,赵俊臣并没有评论这些的资格,毕竟,他现在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
不过,听到刘长安的解释,赵俊臣却觉得,世人的这种愚昧,或许是他的一次机会。
一次改善他在朝野间的狼藉名声的机会。
这个机会,如果把握好了,效果无疑要比单纯的主持赈灾要好得多。
所以,赵俊臣不仅没有受教认同,反而一脸严肃,再无之前的和煦,只是冷冷的盯着刘长安,缓缓说道:“子不语乱力怪神,这句圣人之言,原来刘知府你还记得,看你刚才的反应,左一句天罚右一句蝗神的,我还以为你是蝗神庙的神棍呢。在我看来,你这知府虽然当得不称职,但如果去蝗神庙做事,倒是正合适。”
见赵俊臣神色不善,刘长安不由得心中一乱,顾不得自己身在马车之中空间狭隘,慌忙跪倒赵俊臣面前,叩首说道:“大人恕罪,下官……”
不等刘长安解释,赵俊臣已是接着说道:“刘知府,我且问你,这天罚之谈、蝗神之说,你当真信吗?”
听赵俊臣如此询问,刘长安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从之前刘长安的反应来看,关于蝗神与天罚的说法,他就算不是深信,但至少也是宁可信其有的。
但此时他生怕触了赵俊臣的霉头,自是不敢实话实说,虽有心说谎应付,但又怕惹得赵俊臣更加生气
最终,犹豫良久后,刘长安还是说道:“大人,天罚之说与蝗神之说,流传已久,影响深远,下官看来,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需谨慎对待……”
赵俊臣却笑了,问道:“好,既然你相信,也觉得这次蝗灾是上天对我大明朝的惩罚,那我问你,上天为何要在你潞安府降下天罚?是你这个知府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还是当今的陛下德行有亏?”
听赵俊臣这诛心之言,刘长安吓得浑身打颤,却再也不敢随便回答了。
……
注一:徐光启,字玄扈,他所写的《农政全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对蝗灾进行统计、研究的著作,也正是从《农政全书》开始,封建统治者才渐渐开始对蝗灾有了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