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男儿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七十五章路
如果想此刻的朱重九来选择,是破坏一个旧世界难,还是建设一个新世界难,他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如果他眼下肯豁出去的话,借着蒙元朝廷还没有缓过气来和南方各地的官府尚未清楚火器的缺陷在何处的机会,完全可以带领麾下兵马杀过长江去,横扫吴越膏腴之地。然而,如果打下一大片土地来,却建立不起属于自己的政权的话,他所面临的结果恐怕也跟布王三、彭和尚这些人一样,打一块丢一块,最后连个落脚之地都找不到。
建立自己的政权需要人才,而这些人才,眼下几乎全部掌握在官僚和地方士绅手中。不接纳他们进来,承认他们的旧有特权,新政权就很难站稳脚跟。而承认了他们的特权,接纳了他们进入队伍,接下来,他们就会千方百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进而让新政权变得和已经被推翻的旧政权没任何两样。
这已经不是下意识的行为,而是士大夫们刻在骨子里的本能。他们理应与皇家共享天下,共治天下。而那些造反者,要么把自己变成他们的同伙,要么被他们架空之后无情抛弃,不准许有其他第三条出路可选。否则,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就宁可与外族勾结,将整个华夏都出卖给外来入侵者,也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受丝毫损失。
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可不是慈禧太后自己的发明。当李自成将崇祯皇帝逼死在煤山之后,那些打开大门给清军带路,争先恐后剃发易服的,可都是平素满嘴忠义的读书人。甚至在数百年后,他们还挥舞着生花妙笔,将自己勾结异族所犯下的那些罪恶,统统硬安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头上。也不管这些脏水,泼得有多漏洞百出。
比如在四川“屠杀”了六亿人的大西军,居然在张献忠死后十六年,还能从据说被他们屠杀到荒无人烟的四川,召集起亡灵部队来抵抗!(注1)再比如“军纪败坏”的李自成,居然在“纵兵大掠”的四十二天里,找不到一条针对普通百姓的记录。倒是那些饱受闯军“迫害”的前朝遗老遗少,排着队等着去找大顺皇帝要官做。并且因为资格的高低,而互相用拳脚“亲切问候”,直到活活打死
朱重九神经再粗大,有了这些记忆之后,也不敢对治下的士绅和前朝官吏们掉以轻心。他可不想在几百年后,别人说起淮安军来,立刻把脱脱等人犯下的暴行,都算到自己头上。他更不想在自己死后尸骨未寒,就被后世的士大夫们掘墓鞭尸。
他不知道自己的道路在哪,但有了多出了的几百年记忆,他至少知道,哪些路根本行不通!
所以,他只能从一开始就防微杜渐,在尽量不动刀子的情况下,有限度地接纳旧官吏和士大夫,同时立刻着手打造自己的文官班底。
而这个选择,无疑符合淮扬总管府内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当琢磨清楚第三条,“举贤不避亲”里边所包含的意思之后。几乎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淮扬大都督府坐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试问谁没几个亲朋故旧找上门来寻求照顾?以前摸不清楚朱大总管的意思,又惹不起像看门狗一样逮到谁咬谁的苏先生,大伙即便有照顾自己人的意思,也不敢做得太露骨。现在好了,朱大总管亲自给大伙开了口子,谁要是再不抓紧机会,就是自命清高了。大伙一起对他不客气!
“大总管鸿恩,属下定粉身碎骨为报!”
“大总管放心,臣,臣一定把家中,家中最争气的孩子叫过来,替,替大总管牵马坠蹬!”
“臣,臣有个远房表弟,仰慕大都督已经很久了。臣,臣这就写信让他过来听候使唤!”
“末将有两个弟弟,可堪大都督驱使!”
当即,众淮扬总管府的高层们就纷纷表态,愿意将各自身边的所有人才贡献出来,为朱总管效力。仿佛谁推荐得少了,就是不够忠心耿耿一般。甚至互相之间暗中攀比,唯恐自己吃了亏,让别人占了便宜。
最后,还是逯鲁曾行事老辣,发现事情要变味儿。赶紧用力咳嗽了几声,板着脸宣布,“凡事都得有个规矩。主公让大伙荐贤,是相信各位的胸怀和眼光。但吏局这边,老夫肯定要把丑话说到前头。每个人每年最多有五个名额,每个名额只限使用一次。人才来到扬州之后,必须经过吏局统一把关,统一调派。谁要是滥竽充数的话,最后被涮了下去,名额作了废,可别怪老夫不讲情面!”(注2)“如果所举荐的贤才得了官位,却不肯用心做事,或者勾结外敌的话,诸位可别指望一点瓜落都不吃!”苏先生向来脸... -->>
第二百七十五章路
如果想此刻的朱重九来选择,是破坏一个旧世界难,还是建设一个新世界难,他肯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如果他眼下肯豁出去的话,借着蒙元朝廷还没有缓过气来和南方各地的官府尚未清楚火器的缺陷在何处的机会,完全可以带领麾下兵马杀过长江去,横扫吴越膏腴之地。然而,如果打下一大片土地来,却建立不起属于自己的政权的话,他所面临的结果恐怕也跟布王三、彭和尚这些人一样,打一块丢一块,最后连个落脚之地都找不到。
建立自己的政权需要人才,而这些人才,眼下几乎全部掌握在官僚和地方士绅手中。不接纳他们进来,承认他们的旧有特权,新政权就很难站稳脚跟。而承认了他们的特权,接纳了他们进入队伍,接下来,他们就会千方百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进而让新政权变得和已经被推翻的旧政权没任何两样。
这已经不是下意识的行为,而是士大夫们刻在骨子里的本能。他们理应与皇家共享天下,共治天下。而那些造反者,要么把自己变成他们的同伙,要么被他们架空之后无情抛弃,不准许有其他第三条出路可选。否则,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就宁可与外族勾结,将整个华夏都出卖给外来入侵者,也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受丝毫损失。
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可不是慈禧太后自己的发明。当李自成将崇祯皇帝逼死在煤山之后,那些打开大门给清军带路,争先恐后剃发易服的,可都是平素满嘴忠义的读书人。甚至在数百年后,他们还挥舞着生花妙笔,将自己勾结异族所犯下的那些罪恶,统统硬安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头上。也不管这些脏水,泼得有多漏洞百出。
比如在四川“屠杀”了六亿人的大西军,居然在张献忠死后十六年,还能从据说被他们屠杀到荒无人烟的四川,召集起亡灵部队来抵抗!(注1)再比如“军纪败坏”的李自成,居然在“纵兵大掠”的四十二天里,找不到一条针对普通百姓的记录。倒是那些饱受闯军“迫害”的前朝遗老遗少,排着队等着去找大顺皇帝要官做。并且因为资格的高低,而互相用拳脚“亲切问候”,直到活活打死
朱重九神经再粗大,有了这些记忆之后,也不敢对治下的士绅和前朝官吏们掉以轻心。他可不想在几百年后,别人说起淮安军来,立刻把脱脱等人犯下的暴行,都算到自己头上。他更不想在自己死后尸骨未寒,就被后世的士大夫们掘墓鞭尸。
他不知道自己的道路在哪,但有了多出了的几百年记忆,他至少知道,哪些路根本行不通!
所以,他只能从一开始就防微杜渐,在尽量不动刀子的情况下,有限度地接纳旧官吏和士大夫,同时立刻着手打造自己的文官班底。
而这个选择,无疑符合淮扬总管府内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当琢磨清楚第三条,“举贤不避亲”里边所包含的意思之后。几乎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淮扬大都督府坐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试问谁没几个亲朋故旧找上门来寻求照顾?以前摸不清楚朱大总管的意思,又惹不起像看门狗一样逮到谁咬谁的苏先生,大伙即便有照顾自己人的意思,也不敢做得太露骨。现在好了,朱大总管亲自给大伙开了口子,谁要是再不抓紧机会,就是自命清高了。大伙一起对他不客气!
“大总管鸿恩,属下定粉身碎骨为报!”
“大总管放心,臣,臣一定把家中,家中最争气的孩子叫过来,替,替大总管牵马坠蹬!”
“臣,臣有个远房表弟,仰慕大都督已经很久了。臣,臣这就写信让他过来听候使唤!”
“末将有两个弟弟,可堪大都督驱使!”
当即,众淮扬总管府的高层们就纷纷表态,愿意将各自身边的所有人才贡献出来,为朱总管效力。仿佛谁推荐得少了,就是不够忠心耿耿一般。甚至互相之间暗中攀比,唯恐自己吃了亏,让别人占了便宜。
最后,还是逯鲁曾行事老辣,发现事情要变味儿。赶紧用力咳嗽了几声,板着脸宣布,“凡事都得有个规矩。主公让大伙荐贤,是相信各位的胸怀和眼光。但吏局这边,老夫肯定要把丑话说到前头。每个人每年最多有五个名额,每个名额只限使用一次。人才来到扬州之后,必须经过吏局统一把关,统一调派。谁要是滥竽充数的话,最后被涮了下去,名额作了废,可别怪老夫不讲情面!”(注2)“如果所举荐的贤才得了官位,却不肯用心做事,或者勾结外敌的话,诸位可别指望一点瓜落都不吃!”苏先生向来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