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晚清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00章舆论的力量(二)
现在不光是他们在闹腾,同时闹的还有众多的老百姓,他们一听到有些大户人家没有交纳税粮,一些文人、士子们也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对那些不交纳税粮的人们进行攻击,特别是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他们是在用白话文在发表评论,这就让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原来这晨钟报上是专门有白话文的地方的,这一来上海马上就乱了套了
那些主家不在上海的管家们,立即就通过各种形式,在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东家,上海道要让他们交纳税粮了。
大部分没有什么后台的人马上就开始胆虚了,他们可是知道这个上海道的后台是谁的,他们可是知道李振华的能力的,他们立刻向上海道的官仓送去了应该交纳的粮食,送粮食的人名马上就出现在了报纸上,朱保三给上海的报纸发了话,要他们在报纸搞了一个倒计时,即:“今天距离通告结束时间还有三十天。”以此类推,增加了上海道的威慑力度。
终于他们的目光所盯着的人,也就是李中堂的名字出现在了报纸上,李鸿章原来并不知道这信誓旦旦事情,但是当上海的管家向他报告以后,他并没有打算和李振华为这点小事发生什么茅盾,他反而觉得应该支持李振华的工作,于是他马上就对自己的管家说道,赶紧着把欠上海道的银子补上
这李中堂的粮食一交,其它的人也就没有什么想头了,原来有些人还以为法不责众,他们要想拖上一拖的,同时他们也没有把小小的上海道路放在眼里,但是由于李鸿章都把粮食交了,别人也就没有什么想法了,要知道李鸿章和李振华的关系,人们可都是知道的,于是所有的欠税都在公告结束之前交清了,那位老李还专门给李振华发了一封电报:“兄弟此举,妙也。”
李振华拿着这一封电报对盛宣怀问道:“老兄,你看一下,这老李的电报是什么意思?”
盛宣怀看到那几个字以后,对李振华说道:“他这是真心地愿意给你拿这银子,没什么的,要是他不同意,他不会给你来电报的。不过将军的这一手实在是太妙了,让那些大地主们不得不自己把粮食拿出来,而我们也是没有和他们撕破脸皮。这一下应该是让那些老百姓们高兴了,让朱道台也在皇上面前留下了一个好印象,以后谁要是没事光想着对付朱保三,那可就要好好地掂量一下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朱保三在完成皇粮以后向朝庭发了一个奏折,说了一下自己征粮的事情,看到他敢于向一些朝庭大员们开刀,这让慈禧太后和光绪皇上也是很开心的,她们娘俩认为这是自己知人善任的结果,马上给朱保三发了一道上喻,对他勉励一番。
朱保三的作法,其实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自己占了上海这样一处肥缺,不会没有人不服气的,他们肯定是要找自己的毛病,但是自己有了这一步棋,也就没有人敢随便的攻击他了。
盛宣怀实际上看的比较远,人们是不会去主动的攻击李振华的,但是他们要是对李振华做手脚,那就是对他的下面动手,也就是原来的“左、李之争”,表面上没什么,但是下面却是把胡雪岩给坑了,让胡雪岩当了左宗棠的替罪羊。
对于上海道朱保三搞的这一步棋,很多的官员也想模仿一下,但是他们自己经过分析以后,他们都放弃了,自己是没有那样大的魄力的,要是自己敢来这一手,别说官职了,就连脑袋都不一定保的住的。
去年自己在茶叶和生丝上摆了洋商们一道,让那些各国的洋商们可是心疼坏了,这件事一提起来,就让那些作洋庄的茶商、丝商们津津乐道,去年可是真正的挣钱了,自己下面的茶农们也是多收入了一些。
茶叶这一宗货物,从去年春天开始,那些中国作洋庄茶的商家,就在朱保三的搓合下联合到了一起,成立了一个“茶叶外销协会”,他们居然自己定出了外销的价格,这让那些洋商可是大大地鄙视了一把,那些头上留着辫子的商人们,原来都看那些洋商的眼色吃饭的,这一次他们居然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什么“茶叶外销协会”。
这让那些洋商们可是没想到的,什么时候中国人也学会了想要控制价格了,不行他们马上召开了针对中国茶商的会议,当时在上海的西洋商人们,他们有自己的组织名叫“西商公会”,这是一个由英国人把持的商业组织。那些洋商们离开了自己的国家,他们肯定是十分的团结的,他们这个组织在中国那是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的,他们在中国商人中十分地吃的开,但是今年却是不行了。
他们经过一番密谋,他们马上就发起了反击,那些老外们坐到了一起,他们又要行使他们的老一套的办法了,那就是先用高价开始收购茶叶,每担茶叶价为一百块银元,等到大批的茶叶上市以后他们就开始压低价格了,那时一担茶叶的价格就要降低到六十块银元,或者是更低的价格,但是中国的那些茶商们根本就不理睬他们。因为他们今年自己定的价格是一百二十块银元一担。
看到中国人根本就不惧怕他们的压价,西商公会的会长英国人保罗?安得森决定,让那些洋商们自己找自己的客户,对华商们进行分化笼络,也就是要让他们私下里定价,让他们脱离自己的“茶叶外销协会”,然后把价格进行对比,那么或高、或低的价格也就出来了,那个什么“外销协会”也就名存实亡了。
但是几天以后,当他们再聚到一起开会的时候,各位的汇报却是发现那些中国的商人们却是出奇的一致,三分之二的商家对他们是根本就不再那么恭顺了,他们一致保持要一百二十块的价钱,虽然有一些人心里有话,但是他们却是不敢说出来的,也有的干脆就找个借口说自己不在家,让那些洋商们白白的跑了几趟。
晚清崛起第200章舆论的力量(二)(正文)
第200章舆论的力量(二)
现在不光是他们在闹腾,同时闹的还有众多的老百姓,他们一听到有些大户人家没有交纳税粮,一些文人、士子们也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对那些不交纳税粮的人们进行攻击,特别是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他们是在用白话文在发表评论,这就让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原来这晨钟报上是专门有白话文的地方的,这一来上海马上就乱了套了
那些主家不在上海的管家们,立即就通过各种形式,在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东家,上海道要让他们交纳税粮了。
大部分没有什么后台的人马上就开始胆虚了,他们可是知道这个上海道的后台是谁的,他们可是知道李振华的能力的,他们立刻向上海道的官仓送去了应该交纳的粮食,送粮食的人名马上就出现在了报纸上,朱保三给上海的报纸发了话,要他们在报纸搞了一个倒计时,即:“今天距离通告结束时间还有三十天。”以此类推,增加了上海道的威慑力度。
终于他们的目光所盯着的人,也就是李中堂的名字出现在了报纸上,李鸿章原来并不知道这信誓旦旦事情,但是当上海的管家向他报告以后,他并没有打算和李振华为这点小事发生什么茅盾,他反而觉得应该支持李振华的工作,于是他马上就对自己的管家说道,赶紧着把欠上海道的银子补上
这李中堂的粮食一交,其它的人也就没有什么想头了,原来有些人还以为法不责众,他们要想拖上一拖的,同时他们也没有把小小的上海道路放在眼里,但是由于李鸿章都把粮食交了,别人也就没有什么想法了,要知道李鸿章和李振华的关系,人们可都是知道的,于是所有的欠税都在公告结束之前交清了,那位老李还专门给李振华发了一封电报:“兄弟此举,妙也。”
李振华拿着这一封电报对盛宣怀问道:“老兄,你看一下,这老李的电报是什么意思?”
盛宣怀看到那几个字以后,对李振华说道:“他这是真心地愿意给你拿这银子,没什么的,要是他不同意,他不会给你来电报的。不过将军的这一手实在是太妙了,让那些大地主们不得不自己把粮食拿出来,而我们也是没有和他们撕破脸皮。这一下应该是让那些老百姓们高兴了,让朱道台也在皇上面前留下了一个好印象,以后谁要是没事光想着对付朱保三,那可就要好好地掂量一下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朱保三在完成皇粮以后向朝庭发了一个奏折,说了一下自己征粮的事情,看到他敢于向一些朝庭大员们开刀,这让慈禧太后和光绪皇上也是很开心的,她们娘俩认为这是自己知人善任的结果,马上给朱保三发了一道上喻,对他勉励一番。
朱保三的作法,其实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自己占了上海这样一处肥缺,不会没有人不服气的,他们肯定是要找自己的毛病,但是自己有了这一步棋,也就没有人敢随便的攻击他了。
盛宣怀实际上看的比较远,人们是不会去主动的攻击李振华的,但是他们要是对李振华做手脚,那就是对他的下面动手,也就是原来的“左、李之争”,表面上没什么,但是下面却是把胡雪岩给坑了,让胡雪岩当了左宗棠的替罪羊。
对于上海道朱保三搞的这一步棋,很多的官员也想模仿一下,但是他们自己经过分析以后,他们都放弃了,自己是没有那样大的魄力的,要是自己敢来这一手,别说官职了,就连脑袋都不一定保的住的。
去年自己在茶叶和生丝上摆了洋商们一道,让那些各国的洋商们可是心疼坏了,这件事一提起来,就让那些作洋庄的茶商、丝商们津津乐道,去年可是真正的挣钱了,自己下面的茶农们也是多收入了一些。
茶叶这一宗货物,从去年春天开始,那些中国作洋庄茶的商家,就在朱保三的搓合下联合到了一起,成立了一个“茶叶外销协会”,他们居然自己定出了外销的价格,这让那些洋商可是大大地鄙视了一把,那些头上留着辫子的商人们,原来都看那些洋商的眼色吃饭的,这一次他们居然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什么“茶叶外销协会”。
这让那些洋商们可是没想到的,什么时候中国人也学会了想要控制价格了,不行他们马上召开了针对中国茶商的会议,当时在上海的西洋商人们,他们有自己的组织名叫“西商公会”,这是一个由英国人把持的商业组织。那些洋商们离开了自己的国家,他们肯定是十分的团结的,他们这个组织在中国那是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的,他们在中国商人中十分地吃的开,但是今年却是不行了。
他们经过一番密谋,他们马上就发起了反击,那些老外们坐到了一起,他们又要行使他们的老一套的办法了,那就是先用高价开始收购茶叶,每担茶叶价为一百块银元,等到大批的茶叶上市以后他们就开始压低价格了,那时一担茶叶的价格就要降低到六十块银元,或者是更低的价格,但是中国的那些茶商们根本就不理睬他们。因为他们今年自己定的价格是一百二十块银元一担。
看到中国人根本就不惧怕他们的压价,西商公会的会长英国人保罗?安得森决定,让那些洋商们自己找自己的客户,对华商们进行分化笼络,也就是要让他们私下里定价,让他们脱离自己的“茶叶外销协会”,然后把价格进行对比,那么或高、或低的价格也就出来了,那个什么“外销协会”也就名存实亡了。
但是几天以后,当他们再聚到一起开会的时候,各位的汇报却是发现那些中国的商人们却是出奇的一致,三分之二的商家对他们是根本就不再那么恭顺了,他们一致保持要一百二十块的价钱,虽然有一些人心里有话,但是他们却是不敢说出来的,也有的干脆就找个借口说自己不在家,让那些洋商们白白的跑了几趟。
晚清崛起第200章舆论的力量(二)(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