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w19.com,明朝第一驸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过了年之后,宋友亮又要去大嵩卫的卫学读书了。? 网 明朝以文制武,如果自己能考上个功名什么的,将来行事也能方便很多。明代在周边地区建立不少卫所,派遣军队驻扎,既理军政,又理民事。但沿边地区经济、文化不达,武臣子弟长期居住在沿边地区,没有入学读书习礼的机会。为此,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下诏在辽东等卫设立卫学。此后,沿边其他卫所也都先后设立了卫学。明代卫学的设立情况比较复杂,有一卫设立一所卫学的,有合二卫设立一所卫学的,还有联三卫、四卫设立一所卫学的。
其实那大嵩卫的卫学荒废已久,完全是一些武官子弟瞎胡闹的地方。里面的教喻先生拿这般武官子弟毫无办法,只是按月拿俸禄,混日子罢了。宋友亮以前以为军户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其实事实刚好相反。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进行统计可以现,永乐十三年乙未科,军籍考生中榜者为47人,占总数的13.4%,与大多数军户尚未在经济上翻身的背景相一致。而到弘治十五年壬戌科,军籍进士已达到88名,占总数的22.2%。若加上14名官军籍进士,则占到了总数的25.7%。此后,军籍考生中榜比例大体保持在25%左右。如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军籍(含官籍)进士为87名,占25.3%。崇祯元年有84名,占23.8%,考虑到明朝中后期军户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军籍进士已经远远过了明朝军户占全体人户的比例,说明军户较其他人户谋取政治保护的愿望更为强烈,付出的努力更大,只是一般的穷军户无力供养子孙读书罢了。
宋友亮走进卫学学府,只见院子里杂草丛生,树木枝繁叶茂的过了火,显然是很久没有人打扫修剪了。园中有七八个和自己年龄相若的青年嘻嘻哈哈地来回打闹,看见宋友亮进来,也毫不在意。
宋友亮走在前面,许二多背着包裹紧紧跟随,主仆二人走到一处书斋前,抬头只见一块油漆剥落的匾额上写着”礼仪”二字,一个身穿青色布衣,头戴阳明巾的老儒生正低头看书。依照前世的记忆,宋友亮记得那是卫学的教喻吕文洲,也是个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
宋友亮赶紧轻嗽一声,行礼道:”学生海阳所宋友亮,拜见先生~”
老儒生抬起头,放下手中书本,轻皱眉头道:”如果宋公子只是想考个武秀才,那大可与他们一样~~再来也是无益”吕文洲指了指外面嘻哈打闹的一班子弟
宋友亮记得自己以前也是个顽劣之人,读书时嘻嘻哈哈,此刻宋友亮却一本正经地说道:”以前学生无状,辜负了先生的苦心,现在痛改前非,决心认真读书”
吕文洲顿了顿,似乎也现了宋友亮与之前有所不同,又说道:”只是我看宋公子面向,颇有灵气,但还需雕琢。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吾辈苦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无非上报君王,下报黎民而以。当今圣天子在位,吾辈正是大有可为之时!如果宋公子有心读书,老夫也愿意倾囊相授~”吕文洲好久没教到正儿八经的学生了
宋友亮赶紧向吕文洲拜倒:”请先生教我~~”
吕文洲赶紧扶起宋友亮,说道:”宋公子不必多礼,既然宋公子求学若渴,那老夫自当倾囊相授~~指一条捷径给你”
“捷径?不是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吗?”宋友亮有些不解
... -->>
过了年之后,宋友亮又要去大嵩卫的卫学读书了。? 网 明朝以文制武,如果自己能考上个功名什么的,将来行事也能方便很多。明代在周边地区建立不少卫所,派遣军队驻扎,既理军政,又理民事。但沿边地区经济、文化不达,武臣子弟长期居住在沿边地区,没有入学读书习礼的机会。为此,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下诏在辽东等卫设立卫学。此后,沿边其他卫所也都先后设立了卫学。明代卫学的设立情况比较复杂,有一卫设立一所卫学的,有合二卫设立一所卫学的,还有联三卫、四卫设立一所卫学的。
其实那大嵩卫的卫学荒废已久,完全是一些武官子弟瞎胡闹的地方。里面的教喻先生拿这般武官子弟毫无办法,只是按月拿俸禄,混日子罢了。宋友亮以前以为军户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其实事实刚好相反。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进行统计可以现,永乐十三年乙未科,军籍考生中榜者为47人,占总数的13.4%,与大多数军户尚未在经济上翻身的背景相一致。而到弘治十五年壬戌科,军籍进士已达到88名,占总数的22.2%。若加上14名官军籍进士,则占到了总数的25.7%。此后,军籍考生中榜比例大体保持在25%左右。如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军籍(含官籍)进士为87名,占25.3%。崇祯元年有84名,占23.8%,考虑到明朝中后期军户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军籍进士已经远远过了明朝军户占全体人户的比例,说明军户较其他人户谋取政治保护的愿望更为强烈,付出的努力更大,只是一般的穷军户无力供养子孙读书罢了。
宋友亮走进卫学学府,只见院子里杂草丛生,树木枝繁叶茂的过了火,显然是很久没有人打扫修剪了。园中有七八个和自己年龄相若的青年嘻嘻哈哈地来回打闹,看见宋友亮进来,也毫不在意。
宋友亮走在前面,许二多背着包裹紧紧跟随,主仆二人走到一处书斋前,抬头只见一块油漆剥落的匾额上写着”礼仪”二字,一个身穿青色布衣,头戴阳明巾的老儒生正低头看书。依照前世的记忆,宋友亮记得那是卫学的教喻吕文洲,也是个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
宋友亮赶紧轻嗽一声,行礼道:”学生海阳所宋友亮,拜见先生~”
老儒生抬起头,放下手中书本,轻皱眉头道:”如果宋公子只是想考个武秀才,那大可与他们一样~~再来也是无益”吕文洲指了指外面嘻哈打闹的一班子弟
宋友亮记得自己以前也是个顽劣之人,读书时嘻嘻哈哈,此刻宋友亮却一本正经地说道:”以前学生无状,辜负了先生的苦心,现在痛改前非,决心认真读书”
吕文洲顿了顿,似乎也现了宋友亮与之前有所不同,又说道:”只是我看宋公子面向,颇有灵气,但还需雕琢。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吾辈苦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无非上报君王,下报黎民而以。当今圣天子在位,吾辈正是大有可为之时!如果宋公子有心读书,老夫也愿意倾囊相授~”吕文洲好久没教到正儿八经的学生了
宋友亮赶紧向吕文洲拜倒:”请先生教我~~”
吕文洲赶紧扶起宋友亮,说道:”宋公子不必多礼,既然宋公子求学若渴,那老夫自当倾囊相授~~指一条捷径给你”
“捷径?不是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吗?”宋友亮有些不解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