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宪小心地答道:“陛下身体偶尔有小恙外,比较康健。”
当然,他不知道郑朗心中想的是什么。
史上赵顼死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蔡确想扶持赵顼的弟弟吴王赵颢,蔡确有蔡确的想法,不管宋太宗是怎么上位的,宋朝也有兄传弟这个传统,一个思想身体都成熟的皇弟登基,国家马上就能平稳过渡。结果遭到王珪与章惇的反对,最糟的是高滔滔突然反戈。结果赵煦登基。然后司马光召回,对改革推翻再推翻。
但故事没有结束,高滔滔对赵煦采取了压制性教育,还有程小夫子这个腐儒添油加醋,赵煦少年时生活在黑暗里,心情低落,再加上缺少锻炼,身体没有多少免疫力,结果患上痨病,也就是肺结核。但开始时,这种病也不是不治之病,高滔滔害怕病情曝光,影响宋朝安定,或者其他什么想法,居然将赵煦的病情隐瞒,甚至不让大夫治疗。
从史上北宋各个皇帝画像里也能看出来,宋哲宗的形象就象一个鸦片鬼子一般。
高滔滔死,宋哲宗亲政,但因身体素质低下,一直无子。本来章惇为了改革,学习司马光等人抹黑宋神宗那样,将高滔滔抹黑,向氏听到后在惊失色,若那样,高滔滔抹黑了,她地位也不能保住,于是找到了宋哲宗的母亲朱太妃,朱太妃求情,事未得果。宋哲宗病危时不能说话,向氏当着宋哲宗的面就撒起了弥天大谎,说赵煦临终遗言将皇位交给赵佶,也就是宋徽宗。其实宋哲宗还有一个亲弟弟叫赵似。就是按照宋朝的传统,怎么传也不可能传给赵佶的。
向氏为何这么做,权利二字。
朱太妃本以子贵,再有一子为君,就会动摇她太后之位了。
前世他曾与一人辨论。这难说,万一赵似比赵佶更坏呢。前世郑朗就不同意,无他,宋朝古怪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里,想做好事难,想改革难,但想做坏事也不大容易。就是宋真宗晚年昏庸成那样,北宋仍然在发展。可以说赵佶能将宋朝败成那样,是极品中的极品。
这中间的种种一是权利,二是能力。
三个女人的故事。一个不如一个。刘娥权利心也重,但在她经营下,交了一个大好的底子给了养子。
在高滔滔手中没有让宋朝崩溃,但私心极重,甚至听信娘家的挑唆,完全抹黑儿子的成就。
至于向氏,那就是一条阴险的毒蛇了,除了祸国殃民,什么都没有留下。
可对此郑朗不是很担心。
在自己有意照拂下。曹高向三家收益不错,虽让他们公开了大量隐田,但各监股契让三家肥得流油。没有这三家的挑唆,宫中的几个女人对改革一直不恶。
高滔滔还经常在自己给赵顼授课时隔着屏风听讲。偶尔还发出疑问,多少会受一些薰陶。而且自己的改革步伐所激起的矛盾在后来渐渐化解。当然,权贵们还会是贪得无厌,这不仅是宋朝。契丹也有,那个三百几十万生生就让契丹不能发兵西夏了。也就是说赵顼死了,改革所产生的矛盾没有史上严重。高滔即便采取一些保守的做法,不会象史上做得那样绝。
但郑朗还是希望赵顼活着,最少要活上十年。
那么权利就能平安交接,赵煦没有那种压抑的环境,未必会得痨病,就是得了,也能及时治疗,不会象史上那么严重。甚至还会留下皇子皇孙,只要不是赵佶这种极品货色上位,北宋就没有那么快灭亡。
还有,科技技术在进步,说不定在未来就研究出更强大的武器,甚至只要赵顼平安,欠负渐渐偿还,国家财政越来越健康,就能试探性的对幽云发起进攻。不需要勾引女真人,那么金人南下的可能性无限地降低。
李宪是这样说,但不能这样听。
郑朗又看了看身边这个清秀的少年。
赵顼身体什么情况,只有赵顼与身边几个御医清楚。
大约不会危险,否则不能让赵煦来到西北,否则赵顼一出事,赵煦就是骑千里马去京城,也来不及。
而且也不大可能,一无伐夏之败,二无永乐城之败,国泰民安,文治武功几乎在同时达到宋朝巅峰,赵顼心情无疑是开朗的。
在他刚登基时,自己几乎将所有事务揽了下来。非是史上,史上皆说王安石主持改革,但都忽视了赵顼的作用,赵顼实际暗中参与了,并且内外交困,严重地耽搁了他身体健康。
不过在皇宫里活动少,又有n个美妹,想长寿很难很难,宋高宗长寿了,可有几个人知道他自幼锻炼,武艺都胜过了一般的武将,长寿是赵构青少年时代打下的底子。
或者后来的乾隆,他长寿同样是喜欢活动的结果。
因此赵顼现在身体素质不是很好,经常生病,略有些担心,再加上自己西北事务越来越少,赵煦九岁渐长,所以才做出这个举动?
因为远在西北,又刻意远离权利中心,郑朗得不到有用的情报,想不明白。
想来想去,先让李宪与赵煦坐下喝茶,然后写奏折。
一是写赵顼这样做,有违制度。
其实这种做法郑朗还是很欢迎的,让这些皇太子们走出宫看一看,能看到民间的疾苦,或者未来会有权臣利用,但就是皇太子们在深宫里,权臣们不会参与夺嫡?
但确实有违了制度,必须写出来。
其次说可以将六皇子放在身体教导,但只是在西北,一旦西北事了,他致仕了,就必须有致仕的样子,远离政治,赵煦必须也要重新带回皇宫。
最后才说另一件事。
郑朗发了狠心搞绿化,前后仅是朝廷直接拨款就达到了近七千万缗。他非是环保人士,而是迫不得己。中国的地形西部有高原隔阻,在科技时代未到来时,这种地形成了中国的天然保障。使它不遭到中亚与欧洲文明的波及。至于南部,那根本不成危胁的,包括现在的交趾。最大的威胁还是在北方,因此北方才是中国未来两三百年时间里的重心。
但因水土恶劣,多次大旱大涝,黄河决堤,一次次地伤害了这个根本。
若是绿化跟上来,灾害会减少,北方经济粮食生产也就全部跟上,北方安定。全国安定。所以才有河工,才有绿化,一个个禁牧禁耕区域。
现在包括陕西、河湟与西夏许多地区出现大片大片的绿色,也看到成果,许多黄河支流泥沙量在渐渐减少。特别是西夏。
但这种安定的生活,西夏地区未来人口也必将激增,人口多了,为了生活,又要滥砍滥伐。
这是西部地区未来的危机。
在全国还有更大的危机。
今年春天户部统计户数。包括河湟与西夏地区,全国户数达到了两千四百七十多万户。也就是宋朝每年户数以五十万到七十万速度增涨着。
按照这个速度,二十年后,全国户数必达到三千五百万户到四千万户之间。那时。以宋朝这点大的面积,就是有了杂粮,也会出现麻烦。但那时因杂粮出现,这么多年种子的培育。粮食产量虽没有激增,可每亩产量增加了近半石,也就是那时这种危机还不明显。顶多夺佃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佃农与贫困户越来越多。
但再过五十年呢。
那时户数很有可能达到六千万户。一旦达到这个户数,就是没有外敌的威胁,宋朝最大的危机也就来临了。
记得春天户数出来,许多文人写诗词赞诵。在古代,人口增加是一个国家内治的重要表现。但他们不知道这个可怕的危机已经在悄无声息降临。
还有一个危机,那就是宗室子弟数量的增加。为了防止诸王乱国,宋朝政策是将宗室子弟圈养在京城,因为数量增加,又开始移向应天府。但这个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可怕,今年两千,二十年后就是四千,四十年后就是八千。
到时候内藏库的钱帛不是用来国家急用的了,连供养宗室子弟都不够!
所以郑朗提出了最后的那个监,镇远监。
这是南方开发与蕃候计划的结合体。
先是将南洋诸无明显政权王国的岛屿划分出来,进行拍卖。
一是给经营权,二是给各岛主伯爵虚爵位。
零星的小岛屿几个合在一起打包,大的岛屿分成几个或者几十个区域。这个拍卖所得的钱,朝廷不会挪用,而是用来镇压各岛屿上的土著力量。
这是开始,以后则是蕃候计划的放大版。
靠土著人是不能经营的,必须要从中原移民,给每一个岛主移民数额,让他们自己带着贫困户前去南洋。然后每年交纳一定的钱帛给朝廷,让朝廷养驻扎的官兵。这一过程中,朝廷会赚一点,但不会太多。
各岛主经营所得,包括种植矿业牲畜,交纳朝廷赋税后全部归他们自己。但做了种种限制,以及对中原移民的保护。
中原移民过去后,享有宋朝律法保护,尽管他们等于是各岛主放大版的佃户,但待遇不能比在国内低。其次是对中原移民的租约,所交给岛主的赋税不能高于宋朝朝廷规订,其实这... -->>
李宪小心地答道:“陛下身体偶尔有小恙外,比较康健。”
当然,他不知道郑朗心中想的是什么。
史上赵顼死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蔡确想扶持赵顼的弟弟吴王赵颢,蔡确有蔡确的想法,不管宋太宗是怎么上位的,宋朝也有兄传弟这个传统,一个思想身体都成熟的皇弟登基,国家马上就能平稳过渡。结果遭到王珪与章惇的反对,最糟的是高滔滔突然反戈。结果赵煦登基。然后司马光召回,对改革推翻再推翻。
但故事没有结束,高滔滔对赵煦采取了压制性教育,还有程小夫子这个腐儒添油加醋,赵煦少年时生活在黑暗里,心情低落,再加上缺少锻炼,身体没有多少免疫力,结果患上痨病,也就是肺结核。但开始时,这种病也不是不治之病,高滔滔害怕病情曝光,影响宋朝安定,或者其他什么想法,居然将赵煦的病情隐瞒,甚至不让大夫治疗。
从史上北宋各个皇帝画像里也能看出来,宋哲宗的形象就象一个鸦片鬼子一般。
高滔滔死,宋哲宗亲政,但因身体素质低下,一直无子。本来章惇为了改革,学习司马光等人抹黑宋神宗那样,将高滔滔抹黑,向氏听到后在惊失色,若那样,高滔滔抹黑了,她地位也不能保住,于是找到了宋哲宗的母亲朱太妃,朱太妃求情,事未得果。宋哲宗病危时不能说话,向氏当着宋哲宗的面就撒起了弥天大谎,说赵煦临终遗言将皇位交给赵佶,也就是宋徽宗。其实宋哲宗还有一个亲弟弟叫赵似。就是按照宋朝的传统,怎么传也不可能传给赵佶的。
向氏为何这么做,权利二字。
朱太妃本以子贵,再有一子为君,就会动摇她太后之位了。
前世他曾与一人辨论。这难说,万一赵似比赵佶更坏呢。前世郑朗就不同意,无他,宋朝古怪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里,想做好事难,想改革难,但想做坏事也不大容易。就是宋真宗晚年昏庸成那样,北宋仍然在发展。可以说赵佶能将宋朝败成那样,是极品中的极品。
这中间的种种一是权利,二是能力。
三个女人的故事。一个不如一个。刘娥权利心也重,但在她经营下,交了一个大好的底子给了养子。
在高滔滔手中没有让宋朝崩溃,但私心极重,甚至听信娘家的挑唆,完全抹黑儿子的成就。
至于向氏,那就是一条阴险的毒蛇了,除了祸国殃民,什么都没有留下。
可对此郑朗不是很担心。
在自己有意照拂下。曹高向三家收益不错,虽让他们公开了大量隐田,但各监股契让三家肥得流油。没有这三家的挑唆,宫中的几个女人对改革一直不恶。
高滔滔还经常在自己给赵顼授课时隔着屏风听讲。偶尔还发出疑问,多少会受一些薰陶。而且自己的改革步伐所激起的矛盾在后来渐渐化解。当然,权贵们还会是贪得无厌,这不仅是宋朝。契丹也有,那个三百几十万生生就让契丹不能发兵西夏了。也就是说赵顼死了,改革所产生的矛盾没有史上严重。高滔即便采取一些保守的做法,不会象史上做得那样绝。
但郑朗还是希望赵顼活着,最少要活上十年。
那么权利就能平安交接,赵煦没有那种压抑的环境,未必会得痨病,就是得了,也能及时治疗,不会象史上那么严重。甚至还会留下皇子皇孙,只要不是赵佶这种极品货色上位,北宋就没有那么快灭亡。
还有,科技技术在进步,说不定在未来就研究出更强大的武器,甚至只要赵顼平安,欠负渐渐偿还,国家财政越来越健康,就能试探性的对幽云发起进攻。不需要勾引女真人,那么金人南下的可能性无限地降低。
李宪是这样说,但不能这样听。
郑朗又看了看身边这个清秀的少年。
赵顼身体什么情况,只有赵顼与身边几个御医清楚。
大约不会危险,否则不能让赵煦来到西北,否则赵顼一出事,赵煦就是骑千里马去京城,也来不及。
而且也不大可能,一无伐夏之败,二无永乐城之败,国泰民安,文治武功几乎在同时达到宋朝巅峰,赵顼心情无疑是开朗的。
在他刚登基时,自己几乎将所有事务揽了下来。非是史上,史上皆说王安石主持改革,但都忽视了赵顼的作用,赵顼实际暗中参与了,并且内外交困,严重地耽搁了他身体健康。
不过在皇宫里活动少,又有n个美妹,想长寿很难很难,宋高宗长寿了,可有几个人知道他自幼锻炼,武艺都胜过了一般的武将,长寿是赵构青少年时代打下的底子。
或者后来的乾隆,他长寿同样是喜欢活动的结果。
因此赵顼现在身体素质不是很好,经常生病,略有些担心,再加上自己西北事务越来越少,赵煦九岁渐长,所以才做出这个举动?
因为远在西北,又刻意远离权利中心,郑朗得不到有用的情报,想不明白。
想来想去,先让李宪与赵煦坐下喝茶,然后写奏折。
一是写赵顼这样做,有违制度。
其实这种做法郑朗还是很欢迎的,让这些皇太子们走出宫看一看,能看到民间的疾苦,或者未来会有权臣利用,但就是皇太子们在深宫里,权臣们不会参与夺嫡?
但确实有违了制度,必须写出来。
其次说可以将六皇子放在身体教导,但只是在西北,一旦西北事了,他致仕了,就必须有致仕的样子,远离政治,赵煦必须也要重新带回皇宫。
最后才说另一件事。
郑朗发了狠心搞绿化,前后仅是朝廷直接拨款就达到了近七千万缗。他非是环保人士,而是迫不得己。中国的地形西部有高原隔阻,在科技时代未到来时,这种地形成了中国的天然保障。使它不遭到中亚与欧洲文明的波及。至于南部,那根本不成危胁的,包括现在的交趾。最大的威胁还是在北方,因此北方才是中国未来两三百年时间里的重心。
但因水土恶劣,多次大旱大涝,黄河决堤,一次次地伤害了这个根本。
若是绿化跟上来,灾害会减少,北方经济粮食生产也就全部跟上,北方安定。全国安定。所以才有河工,才有绿化,一个个禁牧禁耕区域。
现在包括陕西、河湟与西夏许多地区出现大片大片的绿色,也看到成果,许多黄河支流泥沙量在渐渐减少。特别是西夏。
但这种安定的生活,西夏地区未来人口也必将激增,人口多了,为了生活,又要滥砍滥伐。
这是西部地区未来的危机。
在全国还有更大的危机。
今年春天户部统计户数。包括河湟与西夏地区,全国户数达到了两千四百七十多万户。也就是宋朝每年户数以五十万到七十万速度增涨着。
按照这个速度,二十年后,全国户数必达到三千五百万户到四千万户之间。那时。以宋朝这点大的面积,就是有了杂粮,也会出现麻烦。但那时因杂粮出现,这么多年种子的培育。粮食产量虽没有激增,可每亩产量增加了近半石,也就是那时这种危机还不明显。顶多夺佃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佃农与贫困户越来越多。
但再过五十年呢。
那时户数很有可能达到六千万户。一旦达到这个户数,就是没有外敌的威胁,宋朝最大的危机也就来临了。
记得春天户数出来,许多文人写诗词赞诵。在古代,人口增加是一个国家内治的重要表现。但他们不知道这个可怕的危机已经在悄无声息降临。
还有一个危机,那就是宗室子弟数量的增加。为了防止诸王乱国,宋朝政策是将宗室子弟圈养在京城,因为数量增加,又开始移向应天府。但这个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可怕,今年两千,二十年后就是四千,四十年后就是八千。
到时候内藏库的钱帛不是用来国家急用的了,连供养宗室子弟都不够!
所以郑朗提出了最后的那个监,镇远监。
这是南方开发与蕃候计划的结合体。
先是将南洋诸无明显政权王国的岛屿划分出来,进行拍卖。
一是给经营权,二是给各岛主伯爵虚爵位。
零星的小岛屿几个合在一起打包,大的岛屿分成几个或者几十个区域。这个拍卖所得的钱,朝廷不会挪用,而是用来镇压各岛屿上的土著力量。
这是开始,以后则是蕃候计划的放大版。
靠土著人是不能经营的,必须要从中原移民,给每一个岛主移民数额,让他们自己带着贫困户前去南洋。然后每年交纳一定的钱帛给朝廷,让朝廷养驻扎的官兵。这一过程中,朝廷会赚一点,但不会太多。
各岛主经营所得,包括种植矿业牲畜,交纳朝廷赋税后全部归他们自己。但做了种种限制,以及对中原移民的保护。
中原移民过去后,享有宋朝律法保护,尽管他们等于是各岛主放大版的佃户,但待遇不能比在国内低。其次是对中原移民的租约,所交给岛主的赋税不能高于宋朝朝廷规订,其实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