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唐朝好地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超站在楼烦关城,与苏定方等一起巡视着这座关城。
旁边是比李超先一步到来的平阳长公主,她已经接任了岚州都督一职,楼烦关是岚州东北的一个突出部,被朔州和代州夹在中间。
“大帅,楼烦关就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四里,开有东、西、南三门。经过李绩和李靖两位将军镇守河不时的前后增修,眼下关城周围五里,城基五丈,项宽两丈半,城高三丈余。另外还有外围关城,夯土筑城,周长七里,加辟北门,有飞楼于其上,起名镇朔楼,因楼高如展翅凤凰,因此又被称为凤凰城。”
站在楼烦关高高的城墙之上,远眺北方,能够看的很远。
这座关城,南北较狭,东西为长,如今有内外两重关城,周长七里余,城墙高大坚固,四周箭塔、敌楼星罗棋布。
内城墙由原来的三丈余增高为四丈。
几座城门,还都用砖包墙,在城北华盖山顶还修筑了一座巍峨耸峙的护城墩堡。墩堡上有三层重楼,名为华盖楼。
这座楼烦关不但与内长城相连,而且在城北还修筑了一条长达四十里的边墙。
李超之所以对这些非常了解,那是因为整个楼烦关的加固计划最初就是出自他之手。
唐朝不修长城,但北方突厥势大,因此在李世民登基之初,李超就向李世民进过一个北方防御计划。他建议以李绩李靖这两员大将镇守河东河北,同时在河北河东重点打造几座关防,以此为防御突厥堡垒要塞。
李超的这个堡垒计划,就是以明朝的内外三关为核心。
李世民看过计划,并与李超仔细商议过后,最终采纳了这条建议,没有去大修长城,而是重点的加固了这内外三关。
大唐在北方的防御重点,便不再是线,而是六个点。
楼烦关,正是明朝时外三关之一的宁武关。
宁武关此时叫楼烦关,因此此地在古时是楼烦部落的。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北魏时,广订、神武二郡先后治此,隋时则先后属崞县、静乐县。此时大唐,朝廷置岚州,楼烦关属于静乐县境内,与朔、代二州夹角交汇。
后来,唐置宁武郡,这是宁武关之始,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但这时,这里还叫楼烦关。
不过虽然这里叫楼烦关,但其防御,经过这两年李绩和李靖二将的先后加固,这座关城之险,已经不输于雁门。
李超当初提出的北方长城内外三关,外三关就是偏关头和雁门关、楼烦关,内三关则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外三关,就是在河东北部的西北面,以守偏头、宁武、雁门关所联结的内长城一线,是横亘晋北五百里的一巨大屏障,利用的是过去长城以及恒山险要的地势。
与以前朝代经营长城的理念不同,李超提出的北方内外三关防御计划,虽然也是以长城为依托,但不是线性防御,而是以几个重要的节点为核心,四面八方互为犄角互为应援的防卫集群,是点状防御网。
 ... -->>
李超站在楼烦关城,与苏定方等一起巡视着这座关城。
旁边是比李超先一步到来的平阳长公主,她已经接任了岚州都督一职,楼烦关是岚州东北的一个突出部,被朔州和代州夹在中间。
“大帅,楼烦关就雄踞于恒山余脉的华盖山上,临恢河,俯瞰东、西、南三面,周长四里,开有东、西、南三门。经过李绩和李靖两位将军镇守河不时的前后增修,眼下关城周围五里,城基五丈,项宽两丈半,城高三丈余。另外还有外围关城,夯土筑城,周长七里,加辟北门,有飞楼于其上,起名镇朔楼,因楼高如展翅凤凰,因此又被称为凤凰城。”
站在楼烦关高高的城墙之上,远眺北方,能够看的很远。
这座关城,南北较狭,东西为长,如今有内外两重关城,周长七里余,城墙高大坚固,四周箭塔、敌楼星罗棋布。
内城墙由原来的三丈余增高为四丈。
几座城门,还都用砖包墙,在城北华盖山顶还修筑了一座巍峨耸峙的护城墩堡。墩堡上有三层重楼,名为华盖楼。
这座楼烦关不但与内长城相连,而且在城北还修筑了一条长达四十里的边墙。
李超之所以对这些非常了解,那是因为整个楼烦关的加固计划最初就是出自他之手。
唐朝不修长城,但北方突厥势大,因此在李世民登基之初,李超就向李世民进过一个北方防御计划。他建议以李绩李靖这两员大将镇守河东河北,同时在河北河东重点打造几座关防,以此为防御突厥堡垒要塞。
李超的这个堡垒计划,就是以明朝的内外三关为核心。
李世民看过计划,并与李超仔细商议过后,最终采纳了这条建议,没有去大修长城,而是重点的加固了这内外三关。
大唐在北方的防御重点,便不再是线,而是六个点。
楼烦关,正是明朝时外三关之一的宁武关。
宁武关此时叫楼烦关,因此此地在古时是楼烦部落的。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北魏时,广订、神武二郡先后治此,隋时则先后属崞县、静乐县。此时大唐,朝廷置岚州,楼烦关属于静乐县境内,与朔、代二州夹角交汇。
后来,唐置宁武郡,这是宁武关之始,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但这时,这里还叫楼烦关。
不过虽然这里叫楼烦关,但其防御,经过这两年李绩和李靖二将的先后加固,这座关城之险,已经不输于雁门。
李超当初提出的北方长城内外三关,外三关就是偏关头和雁门关、楼烦关,内三关则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外三关,就是在河东北部的西北面,以守偏头、宁武、雁门关所联结的内长城一线,是横亘晋北五百里的一巨大屏障,利用的是过去长城以及恒山险要的地势。
与以前朝代经营长城的理念不同,李超提出的北方内外三关防御计划,虽然也是以长城为依托,但不是线性防御,而是以几个重要的节点为核心,四面八方互为犄角互为应援的防卫集群,是点状防御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