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盛世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想让大家跟管世敦学,跟龙管两家学,都来种高产的红苕和包谷,就是这个意思,听懂了没有?”
众人:“听懂了。”
高知县:“为了表彰管世敦引种高产作物的功劳,我代表本县衙门特送门匾一块和奖银一百两,把门匾挂抬上来。”
两个衙役抬上一块匾,上书“务本力农,济世惠民”八个长体楷书大字,世敦和世选赶忙上前接着。
接着龙大人,龙会长为欢迎高大人重本力农,不辞辛劳表示敬意,管上可、管上学为高大人力促本县繁荣,百姓过好日子表示由衷的感谢,并热烈欢迎四方尊长来上坪村参观、考察。
高知县说道:“大清天下初定之时,也是一直在战乱之中,搞得民不聊生,农桑失业,哀鸿遍野,我们贵州不少地方也遭战乱之灾。只这大山里面免遭战火,能为困苦中的百姓提供些粮食,也是为使国家安定下来做出了贡献。四川尤其灾难深重,有的地方,人口百不存一,饿殍载道,耕地荒芜,现在朝廷已经在采取措施,从邸报上传来的消息,朝廷已经吹风下来,等四川彻底稳定下来,将采取大规模的移民填川政策,等具体诏书下来才知道。
龙沛潇:”高大人,战乱的世道,我们深受其害,我是个药材商,这是济世惠民的行业,我们真希望太平世界的到来,好重整家业,出山好好干一番,目前只好在此种点田土糊口,真汗颜啊。”
高知县:“龙会长乃商界巨子,一定会有大展鸿图的一天,而且很快就会到来,我有个要求,龙、管两家今年所收的包谷红苕,除自用之外,一律卖给本县四乡百姓,价格从优。”
管上可:“是,谨记高大人的安排。”
高知县:“今天来的四乡头头脑脑的人们,你们本身就是广有田土的大户,首先你们要带头种起来,为百姓示个范,让他们清楚的看到种包谷、红苕的好处,就会跟着来,做不做得到?”
众人:“做的到。”
当即就认购了包谷,红苕种子的数量。
管上可与几个儿子估算了留种的数量,其余基本上能满足四乡父老的需要。当即拿出纸笔写下了认购的名单,数量,经费,及提取时间,上可在时间上略作调整,即大抵定下取种的地点,告诉了大家。
管世敦说道:“明年春天,他要为引种户讲解种植办法,希望大家派长年来学。”
大家表示感谢。
很快包谷和红苕在绥阳普遍种植起来,贫苦人家的主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改变了种植结构,除了龙氏兄弟的粮食收益有了较大提高外,管氏兄弟的收益有了更大的提高,新品种的价格比谷子还贵,着实使管家赚上了一笔,而且运粮的经费也节约了好几百两。
收了包谷后,他又试种了晚包谷和晚高粱,到九月份又来了次秋收,虽然这时产量不如正季,而且也只实验了五千亩,但每亩也达到三百多斤,高粱也二百斤。遂准备开年后,就收一亩种一亩,至少可以提前半个月以上,晚熟作物的产量还会有提高。年前,管世敦腊月十六进城,向高知县汇报了秋收后补种晚熟作物的建议,得到高知县的赞扬,高知县立即向四乡下告示,建议秋收后补种晚熟包谷的事。
在高知县哪里,管世敦看到了重庆府下达的向四川移民的通告文件,当即向高大人表示他愿意移民重庆府,从事垦殖,以推广红苕和包谷的种植,并向知县打听了具体的规定。
高知县:“朝廷刚下旨意,目前尚无具体的规定,因此,没有什么限制,由于土地总量有限,人去多了可能就有具体的亩数规定了,因此,我想越早越有利,越优惠。”
管世敦:“大人,在你五月份来看包谷长势谈到这个问题后,我仔细想过了,就有移民的打算,用行动支持皇上移民四川的号召。”
高大人:“好臣民,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皇上的号召,率先移民,我一定支持你,让你获得更多的荒地,施展你的才能,为恢复四川的农耕做更大贡献。”
管世敦:“朝廷规定具体的移民填川方法没有?”
高大人:“很简单,先在本县递交移民重庆巴县的申请,本县行文巴县,出具证明。到巴县后,巴县会安排你到某个地方插占为业,占着的地便是你的了,因查令回籍的已经推行多年了,尚未回去认耕,证明这已是无主荒地了,就任你占耕了。”
管世敦:“高大人,如果我带兄弟一道回去,占耕的地便会多一些?因现在尚无限占的规定。”
高大人:“因现在尚无限占的规定,应该是你人多,占的地方应该多一些,管世敦,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巴县插占落业?”
管世敦:“为了抢占先机,我打算年一过就去,大约正月十七八的样子,现已是腊月十七八了,也就是一个月以后。”
高大人:“我支持你过了年就去。还给你说个事,现在的巴县知县是我的年弟,我们是同科进士,到时我写封信给他,详细介绍你的情况,请他多多关照,尤其在插占土地上,给你方便。”
管世敦:“谢谢高大人。”
管世敦说完,出去从门外提了两个麻布口袋进来,说道:“高大人,这几只鸡和一块腊肉请高大人笑纳,告辞!”
管世敦立即去到弘仁堂,给爹爹管上学谈了最新的移民规定,谈到为抢占先机,准备开年过后,正月十七八就北上重庆,并带上几个哥哥,先把地占了再说。最后问道:
“爹爹你认为可以不?”
管上学:“对,应有先机意识,中国有句俗话: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我支持你,我提前关门回上坪村过年,和你大爸,你三个哥哥商量此事。你先回陈家寨跟你媳妇商量商量。”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管上学张春红先回到上坪村,第二天管世敦被叫回来商量移民之事。
管世敦首先讲了朝廷下诏移民四川的旨意,是谁占归谁,尚无具体规定,也无限制,因此他想抢占先机,过年后立即北上,插占大量土地,而且带着儿子媳妇一块去。”
移民四川,插占为业,管上可、世衡、世选、世臣想都没想过,他们很不理解世敦不愿过目前这种绅粮生活而除去打拼创业。
管世敦:“重庆巴县是通都大邑,仅次于成都府,地势平坦得多,好种庄稼得多,第二,那里交通方便,南来北往的人多,有真才实学的人多,种田高手多,消息灵便,便于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第三,他要到那里推广包谷和红苕的种植,以解当地百姓的口粮问题,让更多的人能吃饱肚子,希望得到大爸和众位哥哥的支持。”
世敦谈后,很快地在兄弟们中得到理解,得到共鸣,得到支持。
管世衡:“四弟谈的很有道理,一大家人都窝在这个山沟里刨食,虽然收入不菲,但总觉得不美,上次正是四弟去遵义,碰见了包谷和红苕,并大胆引进回来,无论从收成或人望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财产共有,收获共有的前提下,我们有这个实力支持四弟出去闯一下,成功了四弟就地发展,不成功回来就是,毫无损失,就像当年爷爷、婆婆、与幺爸、幺婶、爹爹、与妈妈来上坪村创业一样,不也大获成功了吗?”
管世选:“爹,大伯,我觉得大哥说的很有道理,一大家人窝在一个地方,尽管衣食无忧,难道一辈子就是为了这个目标吗?我不如四弟会动脑筋,但我支持四弟出去创个天下出来,将我们管家发展到重庆去,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都想跟四弟一道去,做他干事业的帮手。”
管世臣:“世衡大哥说的就是我想说的,本来这七处田庄就是一个整体,而且有具体人管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皆有人打理,卖粮食皆是人家来收,大爸只点银票就是,所以我想过了年我们四兄弟一起去帮四弟占田,人越多占的越多,先把好田占了再说,不然人家把好的一占,你就只有占荒坡坡了。”
余成慧:“我记得来重庆市,世敦才几个月,当登上黄葛垭垭口大家回头望重庆,上学说:“我们一定会回来的,世敦突然望着重庆哈哈大笑,当场阿了泡尿留下来,大家知道,狗狗阿尿就是为了闻着味回来,世敦属狗,这次又是他在功成名就后提出回重庆插占落业,这真是天意啊,天命难违,违者不祥,让他回重庆干一番大事业吧!世敦,婆婆同意你去。”
管上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更比一代强,刚才几个娃儿的讲话更让我深信这点。爹爹留下的遗言,财产共有,永不分家,子子孙孙都要遵守,在这个前提下,世敦想回重庆创天下,干一番事业,是一件好事,刚才妈说了敦儿几个月时的表现,我相信这是天意,既然连老天爷都叫他回重庆闯一闯,我怎么会不支持呢?我同意臣儿的,几兄弟一起,给四弟扎起,帮他多占些好地,天下不打仗了,骑马几天内就打个来回,屋里的事我招呼到就是。”
管上学:“这件事我与世敦早就议过,只是朝廷未下旨,且未与妈妈和大哥大嫂商量,故未提及,大家都支持敦儿出去闯,我不仅支持,而且还要和春红一道去,与敦儿一道打拼,只不过不是拿锄把,而是药枕,如果大家都同意,我明天就陪敦儿回绥阳,找高大人开去巴县插占落业的证明,正月十七便结队启程。”
管上可:“赶早不赶迟,反正年前的事你两爷子插不上手,先把这件大事办了。”
第二天管上学与管世敦去到绥阳县衙,正碰见高大人在批公文,管上学说明来意,高大人立即拿出公文签,写了给巴县衙门的公函。
管世敦:“高大人,关于插占落业的人请写成管世敦等,几个哥哥都要去,到底哪个或哪两个会留下来,要看了具体的地方才定得下来。”
高大人:“要得,按你说的写,管世敦,你可是本县第一个提出要移民的人,或许是整个遵义府第一个提出要移民的人,我脸上都感觉有光,桌上正是遵义知府大人的来函,问移民的布告写好了没有。”
高大人写好公函,用了知县大印“遵义府绥阳县正堂”八个鲜红的九曲篆字,赫然在目。
接着高大人给巴县知县他的年弟田大人写了封长信,介绍了管家特别是管世敦的情况,请他格外关照,满足他推广新粮食品种的土地要求。
两父子高高兴兴的出来,到弘仁堂去吃了中饭,然后到龙兴药业去见龙沛潇。
管上学拱手道:”龙会长好!”
管世敦:“龙姻伯好!”
龙沛潇:“你两爷子,这么高兴到哪去了呀?”
管上学:“龙会长,我两爷子去县衙门找了高大人,办了世敦移民重庆巴县的手续,我也准备去重庆开业了。”
龙沛潇:“从没听说过有移民的公文,你们竟知道的这么快,而且手续都办过了。”
管上学:“我们是前天在高大人处听说的,昨天一家人议论了此事,大家皆支持世敦出去闯一下,所以今天就提前办好手续,过了年,十七便启程北上。”
龙沛潇:“这绥阳不死不活的温吞水我已厌倦了,早想出去看一看外面的情况了,干脆,我们一道,我只带余掌??和两个伙计,沿途大家也好照应。”
管上学:“能跟龙会长一道,那当然好了,说定了我们是正月十七动身,龙会长有什么问题吗?”
龙沛潇:“我单脚利手走惯了,除了带钱,什么都不带,没问题。”
两家人过了热热闹闹的年,两家一大群人有的骑马,有的走路,一大队骡子驮着东西,浩浩荡荡直插桐梓,北去重庆了。
是想让大家跟管世敦学,跟龙管两家学,都来种高产的红苕和包谷,就是这个意思,听懂了没有?”
众人:“听懂了。”
高知县:“为了表彰管世敦引种高产作物的功劳,我代表本县衙门特送门匾一块和奖银一百两,把门匾挂抬上来。”
两个衙役抬上一块匾,上书“务本力农,济世惠民”八个长体楷书大字,世敦和世选赶忙上前接着。
接着龙大人,龙会长为欢迎高大人重本力农,不辞辛劳表示敬意,管上可、管上学为高大人力促本县繁荣,百姓过好日子表示由衷的感谢,并热烈欢迎四方尊长来上坪村参观、考察。
高知县说道:“大清天下初定之时,也是一直在战乱之中,搞得民不聊生,农桑失业,哀鸿遍野,我们贵州不少地方也遭战乱之灾。只这大山里面免遭战火,能为困苦中的百姓提供些粮食,也是为使国家安定下来做出了贡献。四川尤其灾难深重,有的地方,人口百不存一,饿殍载道,耕地荒芜,现在朝廷已经在采取措施,从邸报上传来的消息,朝廷已经吹风下来,等四川彻底稳定下来,将采取大规模的移民填川政策,等具体诏书下来才知道。
龙沛潇:”高大人,战乱的世道,我们深受其害,我是个药材商,这是济世惠民的行业,我们真希望太平世界的到来,好重整家业,出山好好干一番,目前只好在此种点田土糊口,真汗颜啊。”
高知县:“龙会长乃商界巨子,一定会有大展鸿图的一天,而且很快就会到来,我有个要求,龙、管两家今年所收的包谷红苕,除自用之外,一律卖给本县四乡百姓,价格从优。”
管上可:“是,谨记高大人的安排。”
高知县:“今天来的四乡头头脑脑的人们,你们本身就是广有田土的大户,首先你们要带头种起来,为百姓示个范,让他们清楚的看到种包谷、红苕的好处,就会跟着来,做不做得到?”
众人:“做的到。”
当即就认购了包谷,红苕种子的数量。
管上可与几个儿子估算了留种的数量,其余基本上能满足四乡父老的需要。当即拿出纸笔写下了认购的名单,数量,经费,及提取时间,上可在时间上略作调整,即大抵定下取种的地点,告诉了大家。
管世敦说道:“明年春天,他要为引种户讲解种植办法,希望大家派长年来学。”
大家表示感谢。
很快包谷和红苕在绥阳普遍种植起来,贫苦人家的主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改变了种植结构,除了龙氏兄弟的粮食收益有了较大提高外,管氏兄弟的收益有了更大的提高,新品种的价格比谷子还贵,着实使管家赚上了一笔,而且运粮的经费也节约了好几百两。
收了包谷后,他又试种了晚包谷和晚高粱,到九月份又来了次秋收,虽然这时产量不如正季,而且也只实验了五千亩,但每亩也达到三百多斤,高粱也二百斤。遂准备开年后,就收一亩种一亩,至少可以提前半个月以上,晚熟作物的产量还会有提高。年前,管世敦腊月十六进城,向高知县汇报了秋收后补种晚熟作物的建议,得到高知县的赞扬,高知县立即向四乡下告示,建议秋收后补种晚熟包谷的事。
在高知县哪里,管世敦看到了重庆府下达的向四川移民的通告文件,当即向高大人表示他愿意移民重庆府,从事垦殖,以推广红苕和包谷的种植,并向知县打听了具体的规定。
高知县:“朝廷刚下旨意,目前尚无具体的规定,因此,没有什么限制,由于土地总量有限,人去多了可能就有具体的亩数规定了,因此,我想越早越有利,越优惠。”
管世敦:“大人,在你五月份来看包谷长势谈到这个问题后,我仔细想过了,就有移民的打算,用行动支持皇上移民四川的号召。”
高大人:“好臣民,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皇上的号召,率先移民,我一定支持你,让你获得更多的荒地,施展你的才能,为恢复四川的农耕做更大贡献。”
管世敦:“朝廷规定具体的移民填川方法没有?”
高大人:“很简单,先在本县递交移民重庆巴县的申请,本县行文巴县,出具证明。到巴县后,巴县会安排你到某个地方插占为业,占着的地便是你的了,因查令回籍的已经推行多年了,尚未回去认耕,证明这已是无主荒地了,就任你占耕了。”
管世敦:“高大人,如果我带兄弟一道回去,占耕的地便会多一些?因现在尚无限占的规定。”
高大人:“因现在尚无限占的规定,应该是你人多,占的地方应该多一些,管世敦,你准备什么时候去巴县插占落业?”
管世敦:“为了抢占先机,我打算年一过就去,大约正月十七八的样子,现已是腊月十七八了,也就是一个月以后。”
高大人:“我支持你过了年就去。还给你说个事,现在的巴县知县是我的年弟,我们是同科进士,到时我写封信给他,详细介绍你的情况,请他多多关照,尤其在插占土地上,给你方便。”
管世敦:“谢谢高大人。”
管世敦说完,出去从门外提了两个麻布口袋进来,说道:“高大人,这几只鸡和一块腊肉请高大人笑纳,告辞!”
管世敦立即去到弘仁堂,给爹爹管上学谈了最新的移民规定,谈到为抢占先机,准备开年过后,正月十七八就北上重庆,并带上几个哥哥,先把地占了再说。最后问道:
“爹爹你认为可以不?”
管上学:“对,应有先机意识,中国有句俗话: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我支持你,我提前关门回上坪村过年,和你大爸,你三个哥哥商量此事。你先回陈家寨跟你媳妇商量商量。”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管上学张春红先回到上坪村,第二天管世敦被叫回来商量移民之事。
管世敦首先讲了朝廷下诏移民四川的旨意,是谁占归谁,尚无具体规定,也无限制,因此他想抢占先机,过年后立即北上,插占大量土地,而且带着儿子媳妇一块去。”
移民四川,插占为业,管上可、世衡、世选、世臣想都没想过,他们很不理解世敦不愿过目前这种绅粮生活而除去打拼创业。
管世敦:“重庆巴县是通都大邑,仅次于成都府,地势平坦得多,好种庄稼得多,第二,那里交通方便,南来北往的人多,有真才实学的人多,种田高手多,消息灵便,便于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第三,他要到那里推广包谷和红苕的种植,以解当地百姓的口粮问题,让更多的人能吃饱肚子,希望得到大爸和众位哥哥的支持。”
世敦谈后,很快地在兄弟们中得到理解,得到共鸣,得到支持。
管世衡:“四弟谈的很有道理,一大家人都窝在这个山沟里刨食,虽然收入不菲,但总觉得不美,上次正是四弟去遵义,碰见了包谷和红苕,并大胆引进回来,无论从收成或人望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财产共有,收获共有的前提下,我们有这个实力支持四弟出去闯一下,成功了四弟就地发展,不成功回来就是,毫无损失,就像当年爷爷、婆婆、与幺爸、幺婶、爹爹、与妈妈来上坪村创业一样,不也大获成功了吗?”
管世选:“爹,大伯,我觉得大哥说的很有道理,一大家人窝在一个地方,尽管衣食无忧,难道一辈子就是为了这个目标吗?我不如四弟会动脑筋,但我支持四弟出去创个天下出来,将我们管家发展到重庆去,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都想跟四弟一道去,做他干事业的帮手。”
管世臣:“世衡大哥说的就是我想说的,本来这七处田庄就是一个整体,而且有具体人管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皆有人打理,卖粮食皆是人家来收,大爸只点银票就是,所以我想过了年我们四兄弟一起去帮四弟占田,人越多占的越多,先把好田占了再说,不然人家把好的一占,你就只有占荒坡坡了。”
余成慧:“我记得来重庆市,世敦才几个月,当登上黄葛垭垭口大家回头望重庆,上学说:“我们一定会回来的,世敦突然望着重庆哈哈大笑,当场阿了泡尿留下来,大家知道,狗狗阿尿就是为了闻着味回来,世敦属狗,这次又是他在功成名就后提出回重庆插占落业,这真是天意啊,天命难违,违者不祥,让他回重庆干一番大事业吧!世敦,婆婆同意你去。”
管上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更比一代强,刚才几个娃儿的讲话更让我深信这点。爹爹留下的遗言,财产共有,永不分家,子子孙孙都要遵守,在这个前提下,世敦想回重庆创天下,干一番事业,是一件好事,刚才妈说了敦儿几个月时的表现,我相信这是天意,既然连老天爷都叫他回重庆闯一闯,我怎么会不支持呢?我同意臣儿的,几兄弟一起,给四弟扎起,帮他多占些好地,天下不打仗了,骑马几天内就打个来回,屋里的事我招呼到就是。”
管上学:“这件事我与世敦早就议过,只是朝廷未下旨,且未与妈妈和大哥大嫂商量,故未提及,大家都支持敦儿出去闯,我不仅支持,而且还要和春红一道去,与敦儿一道打拼,只不过不是拿锄把,而是药枕,如果大家都同意,我明天就陪敦儿回绥阳,找高大人开去巴县插占落业的证明,正月十七便结队启程。”
管上可:“赶早不赶迟,反正年前的事你两爷子插不上手,先把这件大事办了。”
第二天管上学与管世敦去到绥阳县衙,正碰见高大人在批公文,管上学说明来意,高大人立即拿出公文签,写了给巴县衙门的公函。
管世敦:“高大人,关于插占落业的人请写成管世敦等,几个哥哥都要去,到底哪个或哪两个会留下来,要看了具体的地方才定得下来。”
高大人:“要得,按你说的写,管世敦,你可是本县第一个提出要移民的人,或许是整个遵义府第一个提出要移民的人,我脸上都感觉有光,桌上正是遵义知府大人的来函,问移民的布告写好了没有。”
高大人写好公函,用了知县大印“遵义府绥阳县正堂”八个鲜红的九曲篆字,赫然在目。
接着高大人给巴县知县他的年弟田大人写了封长信,介绍了管家特别是管世敦的情况,请他格外关照,满足他推广新粮食品种的土地要求。
两父子高高兴兴的出来,到弘仁堂去吃了中饭,然后到龙兴药业去见龙沛潇。
管上学拱手道:”龙会长好!”
管世敦:“龙姻伯好!”
龙沛潇:“你两爷子,这么高兴到哪去了呀?”
管上学:“龙会长,我两爷子去县衙门找了高大人,办了世敦移民重庆巴县的手续,我也准备去重庆开业了。”
龙沛潇:“从没听说过有移民的公文,你们竟知道的这么快,而且手续都办过了。”
管上学:“我们是前天在高大人处听说的,昨天一家人议论了此事,大家皆支持世敦出去闯一下,所以今天就提前办好手续,过了年,十七便启程北上。”
龙沛潇:“这绥阳不死不活的温吞水我已厌倦了,早想出去看一看外面的情况了,干脆,我们一道,我只带余掌??和两个伙计,沿途大家也好照应。”
管上学:“能跟龙会长一道,那当然好了,说定了我们是正月十七动身,龙会长有什么问题吗?”
龙沛潇:“我单脚利手走惯了,除了带钱,什么都不带,没问题。”
两家人过了热热闹闹的年,两家一大群人有的骑马,有的走路,一大队骡子驮着东西,浩浩荡荡直插桐梓,北去重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