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w19.com,盛唐剑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陛下有如此豪情,臣自当舍命相陪!”
裴旻作揖应道。
李隆基心性极高,有汉武太宗的野望,最喜欢大气魄大手笔。
《望岳》一诗,不但写景,还写人。
描述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赞美泰山的神奇秀丽之余,还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这种诗句,最能引起李隆基的心声,与他生出共鸣。
“拿纸笔来!”李隆基叫呼一声,说道:“静远快将这诗写下,朕要挂在书房里。”
裴旻见李隆基如此慎重以待,也知杜甫这首诗的魅力,感染了李隆基。
对于那还未谋面,能与李白齐名的诗圣充满了敬意。
以一首诗,换泰山附近的上万百姓的安宁,还是值得的。
裴旻也不吝啬自己的笔墨,以自己的最佳状态书写,以不负杜甫这千古佳作。
“《望岳》,好诗名。全诗以“望”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却无一个‘望’字,让人以身临其境眺望,静远的谋篇布局、构思是精妙奇绝,当真天下无双。”
李隆基太钟爱这首诗,又忍不住赞美了一番。
看着退下去的裴旻,李宪慷慨道:“三郎,你有静远这样的臣子,实在是上天的恩赐。”
李隆基笑道:“也是我大唐的恩赐,相比张说、程祎的先见,静远不但考虑了大雪的影响,还亲自不辞劳苦的上山考察,差别可见。”
李隆业道:“不只是如此,静远还摸透了三哥的脾性,不谏而谏。不像那些讨厌的文士,逼得三哥同意他们的提议,将一切交由三哥抉择,静远一定是相信三哥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的。”
李宪道:“君臣相知,莫过于此。”
李隆基格外高兴,叫了一声:“高将军!”
高力士立刻躬身应道:“老奴这就去让张相更改山上方略,徒步上山。”
他根本不需要李隆基如何安排。
又何尝不是主仆相知?
出了李隆基的营帐,裴旻立刻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仆固怀恩已经在帐内等候了。
“我标记的那几点,你记住了?”
仆固怀恩道:“都记下了!”
“好!”裴旻道:“就辛苦你们了,带上二十几人,弄一些沙土,将那些地方稍微修葺一下。”
仆固怀恩在陇右军已经成长成了一个合格优秀的军人,毫不犹疑的应诺道:“是!”
仆固怀恩离开不久,裴旻得到了张说求见的消息。
“张公!”裴旻亲自出帐迎接,给足了面子。
两人刚一见面,张说已经深揖到底。
裴旻赶忙上前搀扶。
张说心悦诚服道:“在下这是替这泰山周边所有百姓,谢过裴公。某去做了一番调查,现在正是春耕时节,要是将周边百姓抽调来修路,一来一往,少说也要耽搁曜日。这边一耽搁,他们各自田地的工作将会中断,从而引起各种效应,错过最佳的耕种时间,影响收成。裴公能够劝住陛下徒步上山,与周边百姓实是莫大的喜讯。鲁地儒生都要前来感谢呢,在下将他们拦下了。某知道国公心系天下,所做之事,并非为了那些儒士的道谢,没必要无辜招惹非议。”
裴旻赶忙道谢,张说这一拦,可免去了他不少的麻烦。
张说道:“这徒步上山,更显其诚。只是山路险滑,不能大意。”
裴旻早已考虑妥当,轻声的说道:“张公大可放心,陛下并非娇生惯养,早年还是家喻户晓的纨绔,是走马猎鹰的好手。体魄不逊于常人,我特地上山亲自查询过了,除了个别要地有些困难,其他皆无大碍。我以让人上山特别修葺,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如此甚好!”张说一脸放心,又说道了《望岳》。
作为士林领袖,张说在历史上留下了两百七十余篇文章数词,在这方面也是各种翘楚。
对于《望岳》,那是赞不绝口。
也非要让裴旻写下墨宝,遗留后世珍藏。
裴旻只好轻车熟路的再写了一篇。
张说也投桃报李,送了一篇自己的力作。
裴旻认真的收藏起来,张说固然不是李杜级别的诗人,但身为文宗,他的佳作焉能逊色?
二月二十五日。
李隆基领着张说、王晙、陈玄礼等随行文武以及各国使者,还有一群精选出来的鲁地儒生开始登山。
陈玄礼率领的三千兵士,一路沿途留下,负责守护山道。
仆固怀恩率领的三百兵士则一路护送山顶,负责整个封禅流程的护卫。
一行人在登山途中,不免浏览周边景色。
现在正是春季,万物复苏,但犹有冬天的冰雪。
翠绿的生命力量与洁白未化的山雪,相互辉映,既有冬季的冷峻又有暖春的明艳。
一路沿着阶梯而上,
“松拱一天翠,草生万壑青!”
李隆基也是一脸兴奋,感慨道:“幸亏静远提醒,否则如此美景朕岂不是要错过!”
裴旻笑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呢,继续向前,相信陛下绝不后悔来这一趟。”
李隆基多年呆在宫中,偶尔外出也是周边的避暑山庄,难见泰山这般景色,又加之正处壮年,不禁健步如飞,大步向山攀登而去。
裴旻、高力士健步如飞,紧跟在后。
随行的官员使者、齐鲁儒生也加快了登山的速度。
一行人惭往上走,泰山的景色随着海拔的提升,越来越有特色。
泰山以树水石称雄于世。
这高山之上,树水石是常见之物,但泰山上的树水石却非同一般。
泰山的树,多为松柏,四季常青,而且多生于悬崖绝壁之上,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泰山的溪水,以细小狭长的瀑布为主,一路走去,皆是湍急的瀑布激流,给人视觉上的震撼。至于山石,古朴、苍劲,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更是早在汉朝就名动天下。
&nbs... -->>
“陛下有如此豪情,臣自当舍命相陪!”
裴旻作揖应道。
李隆基心性极高,有汉武太宗的野望,最喜欢大气魄大手笔。
《望岳》一诗,不但写景,还写人。
描述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赞美泰山的神奇秀丽之余,还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这种诗句,最能引起李隆基的心声,与他生出共鸣。
“拿纸笔来!”李隆基叫呼一声,说道:“静远快将这诗写下,朕要挂在书房里。”
裴旻见李隆基如此慎重以待,也知杜甫这首诗的魅力,感染了李隆基。
对于那还未谋面,能与李白齐名的诗圣充满了敬意。
以一首诗,换泰山附近的上万百姓的安宁,还是值得的。
裴旻也不吝啬自己的笔墨,以自己的最佳状态书写,以不负杜甫这千古佳作。
“《望岳》,好诗名。全诗以“望”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却无一个‘望’字,让人以身临其境眺望,静远的谋篇布局、构思是精妙奇绝,当真天下无双。”
李隆基太钟爱这首诗,又忍不住赞美了一番。
看着退下去的裴旻,李宪慷慨道:“三郎,你有静远这样的臣子,实在是上天的恩赐。”
李隆基笑道:“也是我大唐的恩赐,相比张说、程祎的先见,静远不但考虑了大雪的影响,还亲自不辞劳苦的上山考察,差别可见。”
李隆业道:“不只是如此,静远还摸透了三哥的脾性,不谏而谏。不像那些讨厌的文士,逼得三哥同意他们的提议,将一切交由三哥抉择,静远一定是相信三哥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的。”
李宪道:“君臣相知,莫过于此。”
李隆基格外高兴,叫了一声:“高将军!”
高力士立刻躬身应道:“老奴这就去让张相更改山上方略,徒步上山。”
他根本不需要李隆基如何安排。
又何尝不是主仆相知?
出了李隆基的营帐,裴旻立刻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仆固怀恩已经在帐内等候了。
“我标记的那几点,你记住了?”
仆固怀恩道:“都记下了!”
“好!”裴旻道:“就辛苦你们了,带上二十几人,弄一些沙土,将那些地方稍微修葺一下。”
仆固怀恩在陇右军已经成长成了一个合格优秀的军人,毫不犹疑的应诺道:“是!”
仆固怀恩离开不久,裴旻得到了张说求见的消息。
“张公!”裴旻亲自出帐迎接,给足了面子。
两人刚一见面,张说已经深揖到底。
裴旻赶忙上前搀扶。
张说心悦诚服道:“在下这是替这泰山周边所有百姓,谢过裴公。某去做了一番调查,现在正是春耕时节,要是将周边百姓抽调来修路,一来一往,少说也要耽搁曜日。这边一耽搁,他们各自田地的工作将会中断,从而引起各种效应,错过最佳的耕种时间,影响收成。裴公能够劝住陛下徒步上山,与周边百姓实是莫大的喜讯。鲁地儒生都要前来感谢呢,在下将他们拦下了。某知道国公心系天下,所做之事,并非为了那些儒士的道谢,没必要无辜招惹非议。”
裴旻赶忙道谢,张说这一拦,可免去了他不少的麻烦。
张说道:“这徒步上山,更显其诚。只是山路险滑,不能大意。”
裴旻早已考虑妥当,轻声的说道:“张公大可放心,陛下并非娇生惯养,早年还是家喻户晓的纨绔,是走马猎鹰的好手。体魄不逊于常人,我特地上山亲自查询过了,除了个别要地有些困难,其他皆无大碍。我以让人上山特别修葺,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如此甚好!”张说一脸放心,又说道了《望岳》。
作为士林领袖,张说在历史上留下了两百七十余篇文章数词,在这方面也是各种翘楚。
对于《望岳》,那是赞不绝口。
也非要让裴旻写下墨宝,遗留后世珍藏。
裴旻只好轻车熟路的再写了一篇。
张说也投桃报李,送了一篇自己的力作。
裴旻认真的收藏起来,张说固然不是李杜级别的诗人,但身为文宗,他的佳作焉能逊色?
二月二十五日。
李隆基领着张说、王晙、陈玄礼等随行文武以及各国使者,还有一群精选出来的鲁地儒生开始登山。
陈玄礼率领的三千兵士,一路沿途留下,负责守护山道。
仆固怀恩率领的三百兵士则一路护送山顶,负责整个封禅流程的护卫。
一行人在登山途中,不免浏览周边景色。
现在正是春季,万物复苏,但犹有冬天的冰雪。
翠绿的生命力量与洁白未化的山雪,相互辉映,既有冬季的冷峻又有暖春的明艳。
一路沿着阶梯而上,
“松拱一天翠,草生万壑青!”
李隆基也是一脸兴奋,感慨道:“幸亏静远提醒,否则如此美景朕岂不是要错过!”
裴旻笑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呢,继续向前,相信陛下绝不后悔来这一趟。”
李隆基多年呆在宫中,偶尔外出也是周边的避暑山庄,难见泰山这般景色,又加之正处壮年,不禁健步如飞,大步向山攀登而去。
裴旻、高力士健步如飞,紧跟在后。
随行的官员使者、齐鲁儒生也加快了登山的速度。
一行人惭往上走,泰山的景色随着海拔的提升,越来越有特色。
泰山以树水石称雄于世。
这高山之上,树水石是常见之物,但泰山上的树水石却非同一般。
泰山的树,多为松柏,四季常青,而且多生于悬崖绝壁之上,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泰山的溪水,以细小狭长的瀑布为主,一路走去,皆是湍急的瀑布激流,给人视觉上的震撼。至于山石,古朴、苍劲,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更是早在汉朝就名动天下。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