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zw19.com,唐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老干爹、我爱花生酱书友的打赏,誉画堂门下书友的月票!)
接下来的时间内青海的战报接连传来。
在两天后,又一次辉煌的胜利让包括武则天、陈易在内的大唐君臣们万分惊喜。
据传回来的战报上说,我大军在青海南山东段伏击吐蕃人,没防备的吐蕃人在我伏击大军的打击下,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几乎全军覆灭。吐蕃大将赞婆被我大军俘虏,其麾下的近四万吐蕃人也都当了俘虏,逃走的吐蕃人不及万人。
钦陵及赞婆兄弟所领的两支吐蕃大军先后被我军重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差不多吐蕃人集结在青海三十万大军的全部。在伏俟城内,病重的禄东赞所领的人马才不到三万,即使逃跑的钦陵能搜罗残部,能凑齐的军队数量也不会超过六七万,也就是说,在数量上,我进入青海的大军人数已经超过了吐蕃人。我大军人数处于劣势时候苏定方都毫不畏惧吐蕃人,更不要说如今我军人数已经超过吐蕃人,而且吐蕃人还连续遭受了我军继续的打击。
此战最终的结果已经毫无悬念,没有什么人会去怀疑此战我军能不能最终取得胜利,将盘居在青海的吐蕃人赶跑。许多人,特别是武将们都相信,不需要我军再战,吐蕃人一定会灰溜溜地从青海逃回逻些城,他们要是再留在青海,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消灭的命运。
吐蕃溃兵逃跑时候,可是只骑着马逃的,什么粮食辎重都没带走,钦陵大营内屯积的那些数量庞大的越冬物资除一部分被火焚外,其余大部被我大唐军队缴获。伏俟城留存的物资虽然不少,但要供养吐蕃六七万军队及其他平民所需,明显是不足的,更不要说我大唐军队并没停留,直扑伏俟城去。伏俟城没任何险可守,禄东赞和钦陵所领的只有六七万差不多成了惊弓之鸟的军队,想凭借这部人马与我士气正盛的大军相抗衡,没有人会相信他们能取得胜利的,伏俟城也是守不住的。因此所有人都认为,吐蕃人会在这个严冬里放弃伏俟城及整个青海,狼狈逃回逻些城,或者其他吐蕃人控制的地方。
高原上的严冬已经开始来临,在让人惊恐的严寒日子里逃命,可是件悲惨的事,冰天雪地里行进可没有几个人愿意做,更不要说逃命了。不管其他人如何,至少陈易相信,经此一战,吐蕃人元气大伤,甚至会分崩溃离,强大的吐蕃帝国有可能就此衰弱,吐蕃国力再也不能和大唐相比较。
吐蕃国内主要的精锐力量都集中在青海,正是盘居在青海军队战力的强大,威服了被其征服的部落,要是如此大败的消息传出去,被吐蕃人征服的部落不趁作乱,脱离吐蕃人的统治,陈易还真不相信。因此他建议武则天,派出使者,前往羊同、苏毗、羌等部落,游说他们趁机脱离吐蕃人的统治。
吐蕃高原大部都是高寒地带,不适合人畜生活,大唐朝堂上对占领这片土地并没太大的兴趣,几乎没有赞成派兵占领,也没有人支持现在进军逻些城。对于陈易来说,至少现在对这块土地的兴趣也不大,太难管理了,这又不是后世现代,来去方便,驻军进出也不那么困难,还是旅行者的天堂,在大多数人眼里,吐蕃高地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有点可惜,这样的地方要费大的精力去占领,那没有人会支持的!
其实也不需要将吐蕃高地完全占为已有,在古代这种讯息及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疆域面积太大有时候不一定是好事,中央政府的政令不一定能下达到很难管理到的地方,并且有事出现后很可能成为负累。但这并不是说要放弃诸如吐蕃高地这样的地方,对领土的渴求任何统治者都是非常强烈的,即使陈易这个不是掌权的人都如此,谁都想自己的治下面积越大越好,谁都希望自己祖国的国土面积空前广阔,国力超级强盛。在非常时期也有非常手段,陈易觉得只要统治这一带的头人听服于我大唐,成为我大唐的附属,那就可以了,也就是唐朝时候广泛流行的羁縻统治。
陈易反对在其他地方实行这种羁縻统治,但要是对吐蕃地采取这样的措施,他原则上赞成。
或许这与陈易知道武则天及其他一些大臣的心思有关,现在这时候,没有人支持向吐蕃高地进军,打到逻些城去,毕竟大唐在辽东的战事还未完全停止,不太可能分许多兵马过来支援青海,安西的局势也不太平静,谁也不能完全保证吐蕃人狗急跳墙之下会不会集中大部兵力,... -->>
(感谢老干爹、我爱花生酱书友的打赏,誉画堂门下书友的月票!)
接下来的时间内青海的战报接连传来。
在两天后,又一次辉煌的胜利让包括武则天、陈易在内的大唐君臣们万分惊喜。
据传回来的战报上说,我大军在青海南山东段伏击吐蕃人,没防备的吐蕃人在我伏击大军的打击下,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几乎全军覆灭。吐蕃大将赞婆被我大军俘虏,其麾下的近四万吐蕃人也都当了俘虏,逃走的吐蕃人不及万人。
钦陵及赞婆兄弟所领的两支吐蕃大军先后被我军重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差不多吐蕃人集结在青海三十万大军的全部。在伏俟城内,病重的禄东赞所领的人马才不到三万,即使逃跑的钦陵能搜罗残部,能凑齐的军队数量也不会超过六七万,也就是说,在数量上,我进入青海的大军人数已经超过了吐蕃人。我大军人数处于劣势时候苏定方都毫不畏惧吐蕃人,更不要说如今我军人数已经超过吐蕃人,而且吐蕃人还连续遭受了我军继续的打击。
此战最终的结果已经毫无悬念,没有什么人会去怀疑此战我军能不能最终取得胜利,将盘居在青海的吐蕃人赶跑。许多人,特别是武将们都相信,不需要我军再战,吐蕃人一定会灰溜溜地从青海逃回逻些城,他们要是再留在青海,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消灭的命运。
吐蕃溃兵逃跑时候,可是只骑着马逃的,什么粮食辎重都没带走,钦陵大营内屯积的那些数量庞大的越冬物资除一部分被火焚外,其余大部被我大唐军队缴获。伏俟城留存的物资虽然不少,但要供养吐蕃六七万军队及其他平民所需,明显是不足的,更不要说我大唐军队并没停留,直扑伏俟城去。伏俟城没任何险可守,禄东赞和钦陵所领的只有六七万差不多成了惊弓之鸟的军队,想凭借这部人马与我士气正盛的大军相抗衡,没有人会相信他们能取得胜利的,伏俟城也是守不住的。因此所有人都认为,吐蕃人会在这个严冬里放弃伏俟城及整个青海,狼狈逃回逻些城,或者其他吐蕃人控制的地方。
高原上的严冬已经开始来临,在让人惊恐的严寒日子里逃命,可是件悲惨的事,冰天雪地里行进可没有几个人愿意做,更不要说逃命了。不管其他人如何,至少陈易相信,经此一战,吐蕃人元气大伤,甚至会分崩溃离,强大的吐蕃帝国有可能就此衰弱,吐蕃国力再也不能和大唐相比较。
吐蕃国内主要的精锐力量都集中在青海,正是盘居在青海军队战力的强大,威服了被其征服的部落,要是如此大败的消息传出去,被吐蕃人征服的部落不趁作乱,脱离吐蕃人的统治,陈易还真不相信。因此他建议武则天,派出使者,前往羊同、苏毗、羌等部落,游说他们趁机脱离吐蕃人的统治。
吐蕃高原大部都是高寒地带,不适合人畜生活,大唐朝堂上对占领这片土地并没太大的兴趣,几乎没有赞成派兵占领,也没有人支持现在进军逻些城。对于陈易来说,至少现在对这块土地的兴趣也不大,太难管理了,这又不是后世现代,来去方便,驻军进出也不那么困难,还是旅行者的天堂,在大多数人眼里,吐蕃高地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有点可惜,这样的地方要费大的精力去占领,那没有人会支持的!
其实也不需要将吐蕃高地完全占为已有,在古代这种讯息及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疆域面积太大有时候不一定是好事,中央政府的政令不一定能下达到很难管理到的地方,并且有事出现后很可能成为负累。但这并不是说要放弃诸如吐蕃高地这样的地方,对领土的渴求任何统治者都是非常强烈的,即使陈易这个不是掌权的人都如此,谁都想自己的治下面积越大越好,谁都希望自己祖国的国土面积空前广阔,国力超级强盛。在非常时期也有非常手段,陈易觉得只要统治这一带的头人听服于我大唐,成为我大唐的附属,那就可以了,也就是唐朝时候广泛流行的羁縻统治。
陈易反对在其他地方实行这种羁縻统治,但要是对吐蕃地采取这样的措施,他原则上赞成。
或许这与陈易知道武则天及其他一些大臣的心思有关,现在这时候,没有人支持向吐蕃高地进军,打到逻些城去,毕竟大唐在辽东的战事还未完全停止,不太可能分许多兵马过来支援青海,安西的局势也不太平静,谁也不能完全保证吐蕃人狗急跳墙之下会不会集中大部兵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