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闵妃很烂,很贪,但不傻。
能够争权夺利,能够靠阴谋上位的人,怎么可能对政治毫无嗅觉呢?
闵妃知道自己不得人心,为了维持统治,她不得不寻找靠山,来为自己撑腰。
老百姓恨自己入骨;朝廷文士同情怀念大院君居多,因为大院君时期,国家俸禄还是很充裕的;两班贵族怨恨肥缺职位都被闵氏宗亲占据;民间儒生更是憎恨自己与倭寇亲近;军队愤恨拖欠粮米。
放眼国内,竟然全是敌人。要保住统治不被动摇,只能依靠外来势力。
中国是宗主国,闵妃极为担心中国借势会干涉朝政,因此只能依赖刚崛起的日本。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闵妃在1881年,接受了日本公使花房义质的劝告,正式成立新军"别技军"。
所谓别技,在朝鲜语当中,意思就是"精锐"。闵妃希望依靠这支军队,来保护自己的统治。
名义上的指挥是兵曹判书(相当于兵部尚书)闵谦镐,军队的实际指挥官是闵妃的侄子闵泳翊,教官是由日本使馆武官,日军工兵少尉掘本礼造担任,军官几乎全是忠于闵妃集团的贵族子弟。正领官为韩圣根,左副领官为尹雄烈,右副领官为金鲁莞,参领官为禹范善,营官为丁龙燮。
整个部队,完全是日式装备,日式训练,而且待遇极为优厚,其粮米是旧军队的五倍,更重要的是从不拖欠。此时其总兵力为四百人,另有一百多名贵族子弟被送往日本陆军学校学习。
另一方面,原有的汉城卫戍部队,京军六营(训练都监、龙虎营、武卫营、禁卫营、御营厅、总戎厅),是原先大院君时期设立的,闵妃完全无法信任,她通过一系列的缩编,最后只剩下武卫营和壮御营。其余有五千多名官兵,直接失业,成为在汉城街头流浪的乞丐。
剩下的这两个营,更是被一再拖欠粮米,到了1882年7月,已经整整13个月,没有领到禄米了,家庭生活已经根本无法维持下去了。
这时候,只需要一个导火索了。
袁世凯此时表面上,倒是颇为清闲,今天到这位大臣家串串门,吟诗饮酒。明天到那个城门外逛逛,欣赏风景名胜。一副悠哉悠哉,让暗中盯视的日本间谍十分纳闷。
但到了晚上,袁世凯却神情为之一变,一边和马建忠商量,记录白天的见闻,拜访的大臣对日本是什么态度,城外四周的地理水土又是如何,为未来的行动搜集情报。
另一边还要不断和国内电报联系,他对皇帝可以说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身在汉城,自然知道朝鲜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但皇帝远隔万里,却好像比自己还要清楚局势,明察秋毫啊。更奇妙的是,皇帝一再要求自己,紧盯汉城宣惠厅的公告。宣惠厅是朝鲜政府专门负责军需供应的衙门,皇帝要求一旦宣惠厅刊登要发放军粮的公告,马上向国内报告。对此袁世凯心里啧啧称奇。
而丁云桐,通过袁世凯不断发回的报告,也暗暗参照前世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这一世的矛盾比前世更加的尖锐,民众的怨恨更加强烈,也就是说爆发的动乱将会来的更加凶猛。
对此,他不得不预先作出决策。
前世的结果非常简单,朝鲜一乱,叛军和叛民四处攻击闵妃集团,以及日本人。然后大院君借势谋划,一举夺回政权。
接着中日两国都派兵朝鲜,中方实力更强,把大院君抓到中国去,重新扶起了闵妃集团,而日本虽然退让,但却迫使朝鲜签署<济物浦条约>,使日本取得了与中国一样的驻兵权,也有很大收获。
那么这一世,应该如何掌控局面呢?
丁云桐认为... -->>
闵妃很烂,很贪,但不傻。
能够争权夺利,能够靠阴谋上位的人,怎么可能对政治毫无嗅觉呢?
闵妃知道自己不得人心,为了维持统治,她不得不寻找靠山,来为自己撑腰。
老百姓恨自己入骨;朝廷文士同情怀念大院君居多,因为大院君时期,国家俸禄还是很充裕的;两班贵族怨恨肥缺职位都被闵氏宗亲占据;民间儒生更是憎恨自己与倭寇亲近;军队愤恨拖欠粮米。
放眼国内,竟然全是敌人。要保住统治不被动摇,只能依靠外来势力。
中国是宗主国,闵妃极为担心中国借势会干涉朝政,因此只能依赖刚崛起的日本。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闵妃在1881年,接受了日本公使花房义质的劝告,正式成立新军"别技军"。
所谓别技,在朝鲜语当中,意思就是"精锐"。闵妃希望依靠这支军队,来保护自己的统治。
名义上的指挥是兵曹判书(相当于兵部尚书)闵谦镐,军队的实际指挥官是闵妃的侄子闵泳翊,教官是由日本使馆武官,日军工兵少尉掘本礼造担任,军官几乎全是忠于闵妃集团的贵族子弟。正领官为韩圣根,左副领官为尹雄烈,右副领官为金鲁莞,参领官为禹范善,营官为丁龙燮。
整个部队,完全是日式装备,日式训练,而且待遇极为优厚,其粮米是旧军队的五倍,更重要的是从不拖欠。此时其总兵力为四百人,另有一百多名贵族子弟被送往日本陆军学校学习。
另一方面,原有的汉城卫戍部队,京军六营(训练都监、龙虎营、武卫营、禁卫营、御营厅、总戎厅),是原先大院君时期设立的,闵妃完全无法信任,她通过一系列的缩编,最后只剩下武卫营和壮御营。其余有五千多名官兵,直接失业,成为在汉城街头流浪的乞丐。
剩下的这两个营,更是被一再拖欠粮米,到了1882年7月,已经整整13个月,没有领到禄米了,家庭生活已经根本无法维持下去了。
这时候,只需要一个导火索了。
袁世凯此时表面上,倒是颇为清闲,今天到这位大臣家串串门,吟诗饮酒。明天到那个城门外逛逛,欣赏风景名胜。一副悠哉悠哉,让暗中盯视的日本间谍十分纳闷。
但到了晚上,袁世凯却神情为之一变,一边和马建忠商量,记录白天的见闻,拜访的大臣对日本是什么态度,城外四周的地理水土又是如何,为未来的行动搜集情报。
另一边还要不断和国内电报联系,他对皇帝可以说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身在汉城,自然知道朝鲜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但皇帝远隔万里,却好像比自己还要清楚局势,明察秋毫啊。更奇妙的是,皇帝一再要求自己,紧盯汉城宣惠厅的公告。宣惠厅是朝鲜政府专门负责军需供应的衙门,皇帝要求一旦宣惠厅刊登要发放军粮的公告,马上向国内报告。对此袁世凯心里啧啧称奇。
而丁云桐,通过袁世凯不断发回的报告,也暗暗参照前世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这一世的矛盾比前世更加的尖锐,民众的怨恨更加强烈,也就是说爆发的动乱将会来的更加凶猛。
对此,他不得不预先作出决策。
前世的结果非常简单,朝鲜一乱,叛军和叛民四处攻击闵妃集团,以及日本人。然后大院君借势谋划,一举夺回政权。
接着中日两国都派兵朝鲜,中方实力更强,把大院君抓到中国去,重新扶起了闵妃集团,而日本虽然退让,但却迫使朝鲜签署<济物浦条约>,使日本取得了与中国一样的驻兵权,也有很大收获。
那么这一世,应该如何掌控局面呢?
丁云桐认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