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梦穿康熙换乾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贝勒居然说一个海贼郑芝龙知书达礼,哪怕就算当“纯粹”打家劫舍的海盗也不过两三年,可他依旧是“海贼”出身呀,怎么会知书达礼?众人闻听此言,不禁愕然,大摇其头!
“诸位可曾听到玄烨刚才所说:蔡善继有恩于郑芝龙一段?”弘毅不急不躁,耐心解释。
“老臣已知。”胡世安不知玄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有含糊以对。
“郑芝龙之父,乃是泉州府库吏郑士表,字毓程,号象廷。【此处史家有异议,一说郑绍组】既然为吏,若论功名或不可考,但知书达礼却是自然。胡大人,玄烨说得在理否?”
“这……的确应该。”胡世安无奈应承。
“既然如此,出身小吏的家庭,自然最崇拜科举出身的官僚。所以,年少之时的同安王虽然顽皮,但些许家教还是有的。虽不能说是孔子门生,却是懂的一些蒙学道理、得过一些儒学熏陶的。”弘毅先做一个小小推断。
“下臣敢问,皇二子所言何以为证?”爹是英雄儿狗熊的事情多了!库吏老子知书达礼,海盗儿子却未必!胡世安于此处不服,纠结于细节,十分较真。这反而顺应了弘毅的心思。
“自然有证据!依玄烨看,郑芝龙的文章应该写得相当不错。当年,隆武伪政与伪鲁监国朱以海内斗,朱聿键【唐王、隆武帝】命其都御史陆清源携带白银十万两前往浙东犒师,却被鲁王朱以海部将斩杀。朱聿键闻讯大怒,又杀朱以海所遣使者总兵陈谦。这个陈谦,却是同安王郑芝龙的挚友。闻听陈谦之死,郑芝龙脱口说出‘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倘若不读史书,郑芝龙是说不出这种文绉绉的语言的!”
据《晋书》载。晋元帝在建康(现在的南京)即位后,丞相王导的堂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掌握征讨之权,颇有功劳。声望很高。后来元帝有些猜忌他,想加以制约,他就从荆州起兵,以诛刘隗([wei]为名,进攻建康【参见“城狐社鼠”】。王敦的军队一直打到建康西边的石头,元帝害怕起来,只得要求和解。王敦杀了一批和他对立的宦臣。仍回湖北。
周顗[yi,安静、庄重恭谨的样子,多用于人名],字伯仁,时为仆射。与王导交情很深。王敦曾问王导:“周顗是咱们的敌人还是朋友?”王导对此却不太了解,没有做肯定答复。结果王敦就把伯仁也杀了。事后王导才知道,周顗曾经救过他的命:因为王敦起兵进攻首都,幸亏周顗上书元帝,竭力替王导说话。才得不予追究。这件事王导当初并不知道,等他知道时,周顗已经被杀,因此他不禁大哭,十分悔恨地说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诚如弘毅所言,殿内这些汉儒大臣,若不是熟读史书,恐怕也不会知道这个典故。
“这……”胡世安的反应能力实在是不怎么样!
“再者,同安王郑芝龙年轻之时往倭国,曾得到倭人幕府之接见,其原因在于他读过书,眼光与一般商人不同。所以,想了解中国内情的幕府欣然接纳郑芝龙。”这件事不见史书,当时肯定只有弘毅自己知道。
“贼人读书者,也不是凤毛麟角。但读圣贤书而不为圣贤事,殊为不耻呀!”慢一拍的胡尚书终于给出了弘毅期待已久的评判。
“胡大人所言不差。读圣贤书者多,道貌岸然者亦多!”弘毅顺着胡世安的话,回了这一句,貌似赞同,实则听着却又许多讽刺的意味在里面。
“老臣……”
“众位大人,圣贤书读来作何用,自然是济世安邦的!当年郑芝龙归顺明廷,虽有广开贸易、肆意航海之私心,但他也是倾心向化,情愿自新,立功赎罪。若明廷对他待之以诚,从此沿海地方必然得以宁靖。”
“若真如此,我大清入关,郑芝龙岂会来投?”胡世安不依不饶!
好一个胡世安,你这个道具角色饰演得真是不错!没有你,我不知道还要多费多少口舌——弘毅暗自对胡世安“千恩万谢”起来!
“亡明而兴清乃是天意使然,不因人事而兴废。即使郑芝龙执迷不悟,充其量只是螳臂当车,不足道哉。玄烨可叹的是,我满洲大兵挥师南下之时,同安王的确是抱着那些凛然大义,想与我朝争个高下的。只说此处,其人倒是值得佩服。不过,适才皇阿玛已经说过,各为其主,也是人臣之常情。”弘毅转而回身给福临施礼,寻求支援和附议。
“嗯,不错。就连瞿式耜等人至死不降,朕不还是恩准其孙瞿昌文将其灵柩迁回祖地,未加阻挠吗?此为人臣之道,虽不识天意大势,却尤为可叹。”这是福临的真心话,故而乐得顺水推舟。
“皇上仁慈!这么说,同安王来归,也算识得天意!”胡世安只好顺着皇帝的意思往下说。
“胡大人只说对了一半,天意使然不假,人情逼迫是真!”终于到了关键所在了,弘毅急忙接话。
“人情逼迫?”福临忍不住插话了。
“皇阿玛,正是。适才玄烨三问,同安王为何会对隆武伪政始乱终弃,最终选择忠顺于我大清正朔?正是因为朱聿键身边一帮士大夫,只会虚言什么义与礼,却恰恰对空怀效忠之志的郑芝龙鄙夷隔绝,最终导致同安王心灰意冷,这才看清了天意所在。”
弘毅不失时机将议论的矛头指向了所谓“士大夫”阶层,一下子让胡世安如坐针毡。
“隆武伪政的核心,乃是朱聿键与郑芝龙。二者之间关系从勾连到背弃的变化,最终导致了隆武伪政覆亡的命运。有人以为郑芝龙从一开始便打算背叛朱聿键,实则不然。二者之间,曾经有过相当融洽主仆之谊。他们最终的分道扬镳,乃是由于隆武伪政内部,以郑芝龙为首的海商一系与士大夫之间不睦。而朱聿键最终选择站在士大夫一边。此乃天意,故而郑芝龙得以正途。”弘毅开宗明义,进而详细说开去了——
郑芝龙之弟郑鸿逵是拥护唐王朱聿键称帝的核心人物。唐王入闽。首先借住在郑芝龙家中,然后才搬入福建布政司。二者关系之密切由此可知。隆武帝登基后,给郑氏一家封官许愿。郑氏一门尽得高官厚爵,郑氏部将也多得高官。
其时,隆武帝刚刚登上帝位,手中无权无钱,非得依赖郑芝龙为其提供经费,所以。对郑芝龙极其倚重... -->>
小贝勒居然说一个海贼郑芝龙知书达礼,哪怕就算当“纯粹”打家劫舍的海盗也不过两三年,可他依旧是“海贼”出身呀,怎么会知书达礼?众人闻听此言,不禁愕然,大摇其头!
“诸位可曾听到玄烨刚才所说:蔡善继有恩于郑芝龙一段?”弘毅不急不躁,耐心解释。
“老臣已知。”胡世安不知玄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有含糊以对。
“郑芝龙之父,乃是泉州府库吏郑士表,字毓程,号象廷。【此处史家有异议,一说郑绍组】既然为吏,若论功名或不可考,但知书达礼却是自然。胡大人,玄烨说得在理否?”
“这……的确应该。”胡世安无奈应承。
“既然如此,出身小吏的家庭,自然最崇拜科举出身的官僚。所以,年少之时的同安王虽然顽皮,但些许家教还是有的。虽不能说是孔子门生,却是懂的一些蒙学道理、得过一些儒学熏陶的。”弘毅先做一个小小推断。
“下臣敢问,皇二子所言何以为证?”爹是英雄儿狗熊的事情多了!库吏老子知书达礼,海盗儿子却未必!胡世安于此处不服,纠结于细节,十分较真。这反而顺应了弘毅的心思。
“自然有证据!依玄烨看,郑芝龙的文章应该写得相当不错。当年,隆武伪政与伪鲁监国朱以海内斗,朱聿键【唐王、隆武帝】命其都御史陆清源携带白银十万两前往浙东犒师,却被鲁王朱以海部将斩杀。朱聿键闻讯大怒,又杀朱以海所遣使者总兵陈谦。这个陈谦,却是同安王郑芝龙的挚友。闻听陈谦之死,郑芝龙脱口说出‘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倘若不读史书,郑芝龙是说不出这种文绉绉的语言的!”
据《晋书》载。晋元帝在建康(现在的南京)即位后,丞相王导的堂兄王敦,任“镇东大将军”。掌握征讨之权,颇有功劳。声望很高。后来元帝有些猜忌他,想加以制约,他就从荆州起兵,以诛刘隗([wei]为名,进攻建康【参见“城狐社鼠”】。王敦的军队一直打到建康西边的石头,元帝害怕起来,只得要求和解。王敦杀了一批和他对立的宦臣。仍回湖北。
周顗[yi,安静、庄重恭谨的样子,多用于人名],字伯仁,时为仆射。与王导交情很深。王敦曾问王导:“周顗是咱们的敌人还是朋友?”王导对此却不太了解,没有做肯定答复。结果王敦就把伯仁也杀了。事后王导才知道,周顗曾经救过他的命:因为王敦起兵进攻首都,幸亏周顗上书元帝,竭力替王导说话。才得不予追究。这件事王导当初并不知道,等他知道时,周顗已经被杀,因此他不禁大哭,十分悔恨地说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诚如弘毅所言,殿内这些汉儒大臣,若不是熟读史书,恐怕也不会知道这个典故。
“这……”胡世安的反应能力实在是不怎么样!
“再者,同安王郑芝龙年轻之时往倭国,曾得到倭人幕府之接见,其原因在于他读过书,眼光与一般商人不同。所以,想了解中国内情的幕府欣然接纳郑芝龙。”这件事不见史书,当时肯定只有弘毅自己知道。
“贼人读书者,也不是凤毛麟角。但读圣贤书而不为圣贤事,殊为不耻呀!”慢一拍的胡尚书终于给出了弘毅期待已久的评判。
“胡大人所言不差。读圣贤书者多,道貌岸然者亦多!”弘毅顺着胡世安的话,回了这一句,貌似赞同,实则听着却又许多讽刺的意味在里面。
“老臣……”
“众位大人,圣贤书读来作何用,自然是济世安邦的!当年郑芝龙归顺明廷,虽有广开贸易、肆意航海之私心,但他也是倾心向化,情愿自新,立功赎罪。若明廷对他待之以诚,从此沿海地方必然得以宁靖。”
“若真如此,我大清入关,郑芝龙岂会来投?”胡世安不依不饶!
好一个胡世安,你这个道具角色饰演得真是不错!没有你,我不知道还要多费多少口舌——弘毅暗自对胡世安“千恩万谢”起来!
“亡明而兴清乃是天意使然,不因人事而兴废。即使郑芝龙执迷不悟,充其量只是螳臂当车,不足道哉。玄烨可叹的是,我满洲大兵挥师南下之时,同安王的确是抱着那些凛然大义,想与我朝争个高下的。只说此处,其人倒是值得佩服。不过,适才皇阿玛已经说过,各为其主,也是人臣之常情。”弘毅转而回身给福临施礼,寻求支援和附议。
“嗯,不错。就连瞿式耜等人至死不降,朕不还是恩准其孙瞿昌文将其灵柩迁回祖地,未加阻挠吗?此为人臣之道,虽不识天意大势,却尤为可叹。”这是福临的真心话,故而乐得顺水推舟。
“皇上仁慈!这么说,同安王来归,也算识得天意!”胡世安只好顺着皇帝的意思往下说。
“胡大人只说对了一半,天意使然不假,人情逼迫是真!”终于到了关键所在了,弘毅急忙接话。
“人情逼迫?”福临忍不住插话了。
“皇阿玛,正是。适才玄烨三问,同安王为何会对隆武伪政始乱终弃,最终选择忠顺于我大清正朔?正是因为朱聿键身边一帮士大夫,只会虚言什么义与礼,却恰恰对空怀效忠之志的郑芝龙鄙夷隔绝,最终导致同安王心灰意冷,这才看清了天意所在。”
弘毅不失时机将议论的矛头指向了所谓“士大夫”阶层,一下子让胡世安如坐针毡。
“隆武伪政的核心,乃是朱聿键与郑芝龙。二者之间关系从勾连到背弃的变化,最终导致了隆武伪政覆亡的命运。有人以为郑芝龙从一开始便打算背叛朱聿键,实则不然。二者之间,曾经有过相当融洽主仆之谊。他们最终的分道扬镳,乃是由于隆武伪政内部,以郑芝龙为首的海商一系与士大夫之间不睦。而朱聿键最终选择站在士大夫一边。此乃天意,故而郑芝龙得以正途。”弘毅开宗明义,进而详细说开去了——
郑芝龙之弟郑鸿逵是拥护唐王朱聿键称帝的核心人物。唐王入闽。首先借住在郑芝龙家中,然后才搬入福建布政司。二者关系之密切由此可知。隆武帝登基后,给郑氏一家封官许愿。郑氏一门尽得高官厚爵,郑氏部将也多得高官。
其时,隆武帝刚刚登上帝位,手中无权无钱,非得依赖郑芝龙为其提供经费,所以。对郑芝龙极其倚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