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两汉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韩信把项羽骂够了,也把形势给刘邦分析的差不多了。这一次刘邦很满意,今天算是对这个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自从张良离开后,刘邦已经好久都没这么舒畅过了。前些天,每逢别人提建议,自觉不自觉拿他和张良做比较,结果看谁都不顺眼。今天韩信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面前这个人的形象慢慢从张良的影子里走了出来,愈来愈鲜活,愈来愈生动。刘邦现在开始有些欣赏这个年轻人了。
战略业已规划,可措施仍未敲定,你既然认为能打,但还的拿出具体实施方案呀,没方案的战略那是白搭。秦地三王并不都是软柿子,尤其那个章邯曾是多少诸侯的噩梦,对于这个人刘邦还是很在意的。因此刘邦发问了,“该如何行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直指咸阳,平定秦川。”
前边对栈道未进行详解,事实上从关中到汉中并非仅此一条道路。关中防御汉中进攻的屏障是秦岭,秦岭东端有武关,西端有散关,有三条谷道穿越秦岭中部,作为汉中与关中之间的通道,它们是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秦岭高峻,以至每条谷道都曲折回旋,幽深险峻,不利于人力物力的大规模运动,尤其不利于粮草补给的运输。南北交争之际,多以散关也即陈仓为要冲。
刘邦入蜀时,所走道路叫子午道,从杜陵(今西安东南)穿南山(秦岭)到汉中的通道,此道从秦昭王时期开始修建,历时多年,为长安通往汉中、安康及巴蜀的重要驿道,因穿越子午谷而得名。刘邦入蜀时走的就是此条道路,但此条路多处盘山架桥,上百里悬空甬道,当初听张良计策,刘邦一把火将甬道烧的干净。我们上边所谓的栈道就是这条路。
另一条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秦时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此道从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始,西南经散关,沿故道水(嘉陵江上游)谷道至凤县折向东南进入褒谷,出抵汉中。这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就多次从走这条路跑出来。这条路上有个关隘更为有名——陈仓,无论是韩信还是后边的诸葛亮都对此地都情有独钟。
傥骆道北口在周至县西骆峪(骆谷),向西南,以太白、洋县,三次翻秦岭及其支脉,出傥水谷(傥谷)至汉中盆地,古道全长约200多公里。
简单点说,当时最少有这么三条路,一条在西安东边,一条在西安西边,第三条道将绕的很远,并更为险峻。这条路韩信没准备选择。刘邦烧掉了西安东边的路,而即将成为焦点的是西边那条——褒斜道。
当韩信说完话后,刘邦高兴了,站在一边的萧何也乐了。韩信骂项羽的话萧何以往听过,可最后一句话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人真的不枉追一场。
几天后,樊哙接到了一个命令,内容是率领一万人去修栈道。当初跟着刘邦一边走路一边烤火,把栈道烧个干净,现在刘邦一声令下,樊兄弟成了建筑队队长,领着人开始过上了猿猴一般的生活,攀悬崖、吃野果,还的扛着木头搞建设。
刘邦还给他下了个死命令,一个月修完。樊哙看着几百里大山愁眉苦脸。这是什么事啊,韩信竖跟杆,刘邦就顺着怕,这怎么能修完?别说自己带的都是人,没有爬山越岭的本事,纵然是群猴有爬山的本事一个月也修不完呀?这不明显在拷对人。因此这个屠夫就向老大诉苦,可刘邦根本不卖账,一个字——修。就这样,樊屠夫成了樊工头。
樊哙修路的消息很快穿到了关中,章邯得到这个消息时仰天长笑,“刘邦如此,无能为矣。”
章邯的高兴不是没有道理的,当时有没有铲车、挖机、水泥搅拌车等高级货,要修路就靠人工,背着木头拉根绳就上阵了,当初秦国修栈道历时多年,人工都用十几万,你刘邦修路的效率能有多快?
章邯打了一辈子仗,刘邦这样大张旗鼓地搞,也没道理能迷惑住章邯,可一个人的身影混淆了他的判断,这个人就是樊哙。实际上樊哙并没有特别之处,只是这个人每次打仗都站在最前边——先锋,就从他过往的那些“先登”就能明白他在刘邦身边的角色定位,这个人就是一把利剑,每次大战都是他站在风口浪尖。这一次,他在当工头。樊工头这次真的起到了迷惑的作用,因为到目前为止他的名声无疑比较响亮,虽然不见得最为响亮但也够用了。如果你认为现在的韩信比较出名,叫韩信来更能起到作用,我只能说你错了,现在的韩信还只是个不出名的小角色而已。
樊工头的这次认真并痛苦的修路,让章邯相信刘邦真的准备走这条路。如果走这条路的话,章邯应该还能惬意好几年。
章邯并不是不知道另外一条路,事实上他很了解,并且也做了准备。随着刘邦烧掉栈道后的没几天,章邯就派大军驻守陈仓,扼住了蜀地至汉中的咽喉,应该说他的高兴应该是有道理的。
章邯高兴了,因此雍军松懈了,更为关键的是陈仓守军松懈了。应该说章邯纵然不想松懈也不行,自从章邯重回秦地当王后,他很明显觉得这里的人不是怎么欢迎他,也不怎么喜欢他,因此他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的关注着身边的一切,时时防备暗地里拍过来的黑砖。更为严重的是,秦人讨厌他,却比较喜欢刘邦,而不幸的是他却非常讨厌刘邦。在不同的爱好驱使下,弄的章邯连征兵工作都进展的困难,不是征不到,而是怕自己征的兵反过来打自己,因此章邯在这里比较节制,也比较难受。
筋疲力尽的章邯信不过很多人,时刻把弟弟章平留在身边,作为心腹大将。让章邯感到幸运的是,这个章平还真的有些能力,不过章平的能力当个保镖还可以,要是真的上阵也是稀松。
公元前206年8月,就在章邯着迷地关注刘邦的修路过程时,刘邦大军四处调动,这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要打仗了嘛,不调动才怪呢。可让章邯没看明白的是,调动来调动去,如同换防一样没有个定数,今天跑过来明天又开走,来一拨走一拨热闹非常,可来的是大部队,走的只是小分队,样子装的很足,可局势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章邯没看懂,并不代表就真的没目标,就在这迷局之下,刘邦大军逐渐聚集到褒谷谷口。几天后兵出斜谷直抵陈仓,章邯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刘邦已出现在陈仓门口。当然,在大军在开拔前期,刘邦也不忘悄悄的把樊哙调回了身边。
这是全计划最艰难的第一步,是一场攻坚战,章邯军在陈仓给刘邦制造了不少的麻烦。理论和实际往往差距很大,在这里令刘邦痛苦万分,甚至一度动过撤军的念头。
陈仓这个地方,依山而建,紧卡关口,扼守咽喉,易守难攻。严格来说他并不是个城池,而是个关口,门不多,仅一扇,要想通过除了直面进攻,别无他法。如果想明白他的攻坚程度的话,我真是讲不好,我个人觉得应该去看三国演义。在后世诸葛亮曾在这里倾情演出了一场重头戏。那一次诸葛亮率军近十万人打陈仓,而陈仓守将郝昭只有千余人,又没有救兵。诸葛亮起云梯冲车在陈仓门外肆虐了二十多天,硬是没能迈进这座城池... -->>
韩信把项羽骂够了,也把形势给刘邦分析的差不多了。这一次刘邦很满意,今天算是对这个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自从张良离开后,刘邦已经好久都没这么舒畅过了。前些天,每逢别人提建议,自觉不自觉拿他和张良做比较,结果看谁都不顺眼。今天韩信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面前这个人的形象慢慢从张良的影子里走了出来,愈来愈鲜活,愈来愈生动。刘邦现在开始有些欣赏这个年轻人了。
战略业已规划,可措施仍未敲定,你既然认为能打,但还的拿出具体实施方案呀,没方案的战略那是白搭。秦地三王并不都是软柿子,尤其那个章邯曾是多少诸侯的噩梦,对于这个人刘邦还是很在意的。因此刘邦发问了,“该如何行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直指咸阳,平定秦川。”
前边对栈道未进行详解,事实上从关中到汉中并非仅此一条道路。关中防御汉中进攻的屏障是秦岭,秦岭东端有武关,西端有散关,有三条谷道穿越秦岭中部,作为汉中与关中之间的通道,它们是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秦岭高峻,以至每条谷道都曲折回旋,幽深险峻,不利于人力物力的大规模运动,尤其不利于粮草补给的运输。南北交争之际,多以散关也即陈仓为要冲。
刘邦入蜀时,所走道路叫子午道,从杜陵(今西安东南)穿南山(秦岭)到汉中的通道,此道从秦昭王时期开始修建,历时多年,为长安通往汉中、安康及巴蜀的重要驿道,因穿越子午谷而得名。刘邦入蜀时走的就是此条道路,但此条路多处盘山架桥,上百里悬空甬道,当初听张良计策,刘邦一把火将甬道烧的干净。我们上边所谓的栈道就是这条路。
另一条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秦时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此道从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始,西南经散关,沿故道水(嘉陵江上游)谷道至凤县折向东南进入褒谷,出抵汉中。这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就多次从走这条路跑出来。这条路上有个关隘更为有名——陈仓,无论是韩信还是后边的诸葛亮都对此地都情有独钟。
傥骆道北口在周至县西骆峪(骆谷),向西南,以太白、洋县,三次翻秦岭及其支脉,出傥水谷(傥谷)至汉中盆地,古道全长约200多公里。
简单点说,当时最少有这么三条路,一条在西安东边,一条在西安西边,第三条道将绕的很远,并更为险峻。这条路韩信没准备选择。刘邦烧掉了西安东边的路,而即将成为焦点的是西边那条——褒斜道。
当韩信说完话后,刘邦高兴了,站在一边的萧何也乐了。韩信骂项羽的话萧何以往听过,可最后一句话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人真的不枉追一场。
几天后,樊哙接到了一个命令,内容是率领一万人去修栈道。当初跟着刘邦一边走路一边烤火,把栈道烧个干净,现在刘邦一声令下,樊兄弟成了建筑队队长,领着人开始过上了猿猴一般的生活,攀悬崖、吃野果,还的扛着木头搞建设。
刘邦还给他下了个死命令,一个月修完。樊哙看着几百里大山愁眉苦脸。这是什么事啊,韩信竖跟杆,刘邦就顺着怕,这怎么能修完?别说自己带的都是人,没有爬山越岭的本事,纵然是群猴有爬山的本事一个月也修不完呀?这不明显在拷对人。因此这个屠夫就向老大诉苦,可刘邦根本不卖账,一个字——修。就这样,樊屠夫成了樊工头。
樊哙修路的消息很快穿到了关中,章邯得到这个消息时仰天长笑,“刘邦如此,无能为矣。”
章邯的高兴不是没有道理的,当时有没有铲车、挖机、水泥搅拌车等高级货,要修路就靠人工,背着木头拉根绳就上阵了,当初秦国修栈道历时多年,人工都用十几万,你刘邦修路的效率能有多快?
章邯打了一辈子仗,刘邦这样大张旗鼓地搞,也没道理能迷惑住章邯,可一个人的身影混淆了他的判断,这个人就是樊哙。实际上樊哙并没有特别之处,只是这个人每次打仗都站在最前边——先锋,就从他过往的那些“先登”就能明白他在刘邦身边的角色定位,这个人就是一把利剑,每次大战都是他站在风口浪尖。这一次,他在当工头。樊工头这次真的起到了迷惑的作用,因为到目前为止他的名声无疑比较响亮,虽然不见得最为响亮但也够用了。如果你认为现在的韩信比较出名,叫韩信来更能起到作用,我只能说你错了,现在的韩信还只是个不出名的小角色而已。
樊工头的这次认真并痛苦的修路,让章邯相信刘邦真的准备走这条路。如果走这条路的话,章邯应该还能惬意好几年。
章邯并不是不知道另外一条路,事实上他很了解,并且也做了准备。随着刘邦烧掉栈道后的没几天,章邯就派大军驻守陈仓,扼住了蜀地至汉中的咽喉,应该说他的高兴应该是有道理的。
章邯高兴了,因此雍军松懈了,更为关键的是陈仓守军松懈了。应该说章邯纵然不想松懈也不行,自从章邯重回秦地当王后,他很明显觉得这里的人不是怎么欢迎他,也不怎么喜欢他,因此他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的关注着身边的一切,时时防备暗地里拍过来的黑砖。更为严重的是,秦人讨厌他,却比较喜欢刘邦,而不幸的是他却非常讨厌刘邦。在不同的爱好驱使下,弄的章邯连征兵工作都进展的困难,不是征不到,而是怕自己征的兵反过来打自己,因此章邯在这里比较节制,也比较难受。
筋疲力尽的章邯信不过很多人,时刻把弟弟章平留在身边,作为心腹大将。让章邯感到幸运的是,这个章平还真的有些能力,不过章平的能力当个保镖还可以,要是真的上阵也是稀松。
公元前206年8月,就在章邯着迷地关注刘邦的修路过程时,刘邦大军四处调动,这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要打仗了嘛,不调动才怪呢。可让章邯没看明白的是,调动来调动去,如同换防一样没有个定数,今天跑过来明天又开走,来一拨走一拨热闹非常,可来的是大部队,走的只是小分队,样子装的很足,可局势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章邯没看懂,并不代表就真的没目标,就在这迷局之下,刘邦大军逐渐聚集到褒谷谷口。几天后兵出斜谷直抵陈仓,章邯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刘邦已出现在陈仓门口。当然,在大军在开拔前期,刘邦也不忘悄悄的把樊哙调回了身边。
这是全计划最艰难的第一步,是一场攻坚战,章邯军在陈仓给刘邦制造了不少的麻烦。理论和实际往往差距很大,在这里令刘邦痛苦万分,甚至一度动过撤军的念头。
陈仓这个地方,依山而建,紧卡关口,扼守咽喉,易守难攻。严格来说他并不是个城池,而是个关口,门不多,仅一扇,要想通过除了直面进攻,别无他法。如果想明白他的攻坚程度的话,我真是讲不好,我个人觉得应该去看三国演义。在后世诸葛亮曾在这里倾情演出了一场重头戏。那一次诸葛亮率军近十万人打陈仓,而陈仓守将郝昭只有千余人,又没有救兵。诸葛亮起云梯冲车在陈仓门外肆虐了二十多天,硬是没能迈进这座城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