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两汉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启拎起棋盘就朝他头上拍了下去。还适时地配了音:就你这身份,敢在老子面前嚣张,找死的吧?
刘贤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没能起来。下了一盘棋,讲了一句话,结果就丧了命,他有点不值。
刘启也傻脸了,惊出一身冷汗,瘫在地上,他没想到刘贤这小子如此不经揍,只那么一下下就过去了。老爹正千方百计拉拢吴王,不成想他上去就先干掉了人家儿子,这祸闯的有点大。
刘恒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跑了过来,抬腿就往刘启身上踹,骂了一通后,关他禁闭。这件事情,甚至让刘恒动了换太子的心思,若不是老娘窦漪房百般回护,也许刘启会在“削藩”这件事上换一个身份出现。
虽然经常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经过几千年实践检验,这是一句糊弄人的废话。连公安局局长的儿子都敢说“我爹是李刚”,皇帝的儿子就更不用说。杀个把人就想让人家抵命,做梦去吧。
可刘贤的尸体总不能留在京城啊,怎么着也得给他老爹送回去。因此,刘恒写了一封道歉信,随带刘贤的尸体一并送往吴国。
刘濞打开棺木看了一眼儿子已快腐烂的尸身后,差点气晕过去。一个活蹦乱跳的大胖小子,竖着进京,横着回来,任谁受不了。
回过神后,怒不可遏的刘濞冲使臣吼道:“天下同宗,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何必送来?”。然后大手一挥,“拉回去!”
使者傻脸了,苦主不接收,总不至于把棺材往人家门口一扔,扭头就跑吧?再说他们也没那个胆量。没办法,拉回去吧。
要说这位使者大人挺可怜的。别人出差虽然长途跋涉,非常辛苦,但一路上游山玩水,空气新鲜,既风雅又惬意。可他这趟差出的,千里迢迢拉一具尸体,丢人不说,还臭的不行。甚至动几次就地埋掉的心思,可摸了摸脖子再无奈地摇摇头后,接着赶路了。
使者返京后,棺材里已不再是一具尸体,而是一堆腐肉和几把骨头。刘贤死的憋屈,死后的遭遇更憋屈,真够难为他了。
尸体去而复返,也让刘恒大吃一惊:叫你去送尸体,你他妈又给我拉回来了。抬腿冲到刘启跟前,上去就是一顿暴揍。然后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就埋在长安吧,谁让自己不占理呢?
这件事,对两个人的影响非常大。
一个是刘启本人。经此一事后,他开始克制自己的性情,遇事学着隐忍和琢磨,这对他甚至整个王朝来说,是一件好事。由此可见,刘贤也并非死的毫无价值,最起码改变了刘启,为大汉王朝有着卓越的贡献。
另外一个就是刘濞。这件事,让他的心中留下了对刘恒父子刻骨的仇恨。这份私仇,迟早会开花结果的。
事实上,刘濞把这份仇恨表现的也非常明显。史料记载: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也就是说,从此之后,刘濞再也没去过长安,无论朝廷如何邀请,他就是岿然不动。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讯号。
刘恒也清楚刘濞在想什么,但他对刘濞也及不放心。因此,他暗中打探,弄清楚刘濞是在装病后,心中愤恨。随即做出了一个举动:将所有吴国使臣一并扣留,送交廷尉署审问、惩处。
这对刘濞来说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因为廷尉署随时就可以拿出他造反的“证据”。虽然他很想造反,并且也暗中做了些准备,但绝不是此时。
刘濞抓耳挠腮地想了几天后,决定趁秋觐的机会再派一位使臣进京。他对这位使臣寄予厚望。当然,从最终结果来看,使臣也不辱使命。
使臣进京后,在刘恒面前说了这么一段话:吴王确实无病,只因朝廷禁锢吴国使臣,使吴王大恐,才装病不朝,请陛下捐弃前嫌,容其改过。
若按刘恒最初的想法,也得请这位使者去廷尉署吃牢饭。可不幸的是,刚巧赶上匈奴人南下,北方烽烟又起,无暇顾及东南,因此借坡下驴,说了句违心的话:“吴王年老,免其入朝觐拜。”
随即赦免了那些正在廷尉署吃板子的吴国使臣们,还赐给了刘濞几杖,托人给他带了过去。(几案和手杖,供老人靠身和走路扶持只用,朝廷赐此代表对老人的尊敬)。
刘恒放缓了对刘濞的整治,刘濞也放慢了造反的进程。双方紧张的局面得到了缓解,两家又步入正轨。
后来贾谊上,建议收回刘濞的铜山。可刘恒只微微一笑,将此疏放置一边没再提起。事实上,并非刘恒不想这么做,只不过他不愿意再去刺激老刘濞。(未完待续)
高速首发两汉往事最新章节,本章节是第十八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地址为
”,刘启拎起棋盘就朝他头上拍了下去。还适时地配了音:就你这身份,敢在老子面前嚣张,找死的吧?
刘贤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没能起来。下了一盘棋,讲了一句话,结果就丧了命,他有点不值。
刘启也傻脸了,惊出一身冷汗,瘫在地上,他没想到刘贤这小子如此不经揍,只那么一下下就过去了。老爹正千方百计拉拢吴王,不成想他上去就先干掉了人家儿子,这祸闯的有点大。
刘恒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跑了过来,抬腿就往刘启身上踹,骂了一通后,关他禁闭。这件事情,甚至让刘恒动了换太子的心思,若不是老娘窦漪房百般回护,也许刘启会在“削藩”这件事上换一个身份出现。
虽然经常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经过几千年实践检验,这是一句糊弄人的废话。连公安局局长的儿子都敢说“我爹是李刚”,皇帝的儿子就更不用说。杀个把人就想让人家抵命,做梦去吧。
可刘贤的尸体总不能留在京城啊,怎么着也得给他老爹送回去。因此,刘恒写了一封道歉信,随带刘贤的尸体一并送往吴国。
刘濞打开棺木看了一眼儿子已快腐烂的尸身后,差点气晕过去。一个活蹦乱跳的大胖小子,竖着进京,横着回来,任谁受不了。
回过神后,怒不可遏的刘濞冲使臣吼道:“天下同宗,死在长安,就埋在长安,何必送来?”。然后大手一挥,“拉回去!”
使者傻脸了,苦主不接收,总不至于把棺材往人家门口一扔,扭头就跑吧?再说他们也没那个胆量。没办法,拉回去吧。
要说这位使者大人挺可怜的。别人出差虽然长途跋涉,非常辛苦,但一路上游山玩水,空气新鲜,既风雅又惬意。可他这趟差出的,千里迢迢拉一具尸体,丢人不说,还臭的不行。甚至动几次就地埋掉的心思,可摸了摸脖子再无奈地摇摇头后,接着赶路了。
使者返京后,棺材里已不再是一具尸体,而是一堆腐肉和几把骨头。刘贤死的憋屈,死后的遭遇更憋屈,真够难为他了。
尸体去而复返,也让刘恒大吃一惊:叫你去送尸体,你他妈又给我拉回来了。抬腿冲到刘启跟前,上去就是一顿暴揍。然后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就埋在长安吧,谁让自己不占理呢?
这件事,对两个人的影响非常大。
一个是刘启本人。经此一事后,他开始克制自己的性情,遇事学着隐忍和琢磨,这对他甚至整个王朝来说,是一件好事。由此可见,刘贤也并非死的毫无价值,最起码改变了刘启,为大汉王朝有着卓越的贡献。
另外一个就是刘濞。这件事,让他的心中留下了对刘恒父子刻骨的仇恨。这份私仇,迟早会开花结果的。
事实上,刘濞把这份仇恨表现的也非常明显。史料记载: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也就是说,从此之后,刘濞再也没去过长安,无论朝廷如何邀请,他就是岿然不动。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讯号。
刘恒也清楚刘濞在想什么,但他对刘濞也及不放心。因此,他暗中打探,弄清楚刘濞是在装病后,心中愤恨。随即做出了一个举动:将所有吴国使臣一并扣留,送交廷尉署审问、惩处。
这对刘濞来说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因为廷尉署随时就可以拿出他造反的“证据”。虽然他很想造反,并且也暗中做了些准备,但绝不是此时。
刘濞抓耳挠腮地想了几天后,决定趁秋觐的机会再派一位使臣进京。他对这位使臣寄予厚望。当然,从最终结果来看,使臣也不辱使命。
使臣进京后,在刘恒面前说了这么一段话:吴王确实无病,只因朝廷禁锢吴国使臣,使吴王大恐,才装病不朝,请陛下捐弃前嫌,容其改过。
若按刘恒最初的想法,也得请这位使者去廷尉署吃牢饭。可不幸的是,刚巧赶上匈奴人南下,北方烽烟又起,无暇顾及东南,因此借坡下驴,说了句违心的话:“吴王年老,免其入朝觐拜。”
随即赦免了那些正在廷尉署吃板子的吴国使臣们,还赐给了刘濞几杖,托人给他带了过去。(几案和手杖,供老人靠身和走路扶持只用,朝廷赐此代表对老人的尊敬)。
刘恒放缓了对刘濞的整治,刘濞也放慢了造反的进程。双方紧张的局面得到了缓解,两家又步入正轨。
后来贾谊上,建议收回刘濞的铜山。可刘恒只微微一笑,将此疏放置一边没再提起。事实上,并非刘恒不想这么做,只不过他不愿意再去刺激老刘濞。(未完待续)
高速首发两汉往事最新章节,本章节是第十八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地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