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神车”出炉,搬迁 (1/2)
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过曹操带来的人心惶惶之下,也有一件大喜事发生,实心橡胶轮胎和车轴对大车的改造,竟已经完成了。现代时空那位不知名的网友出的一个主意,竟然在三国时代出人意料的获得成功,这个惊喜可实在是太大了。
三国时代,交通运输的主力——大车,不管是四轮的还是两轮的,其车轮和车轴还都是木质,不仅不耐磨,承重能力更是极差,对道路的适应性也是很不乐观。装不了太多的物资,且跑上百十里路就坏了,能坚持跑上几百里地那可就得烧香拜佛了。
即使如此,这样木质的大车仍然是陆上交通运输的主力,须臾离开不得。而这位网友所出的主意,将实心橡胶轮胎和钢制车轴带回来三国之后,李哲找了几个流民中的木匠稍微试验一下,竟然就轻而易举的成功了。
这改造完成的大车,对路况的适应性极大增强,载重能力也提高了好几倍,和原来的大车相比完全就是一个质的提升,原来一百辆大车运输的东西,现在只需二三十辆就装完了,而且这车还能跑得路程更长,原来走不了的路也能走了。
可以想象,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这种改装大车走上了征途,李哲手下的辎重兵都能够摇身一变而成奇袭队了,这速度可是太快了。
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神车”啊!在改造工作进行的时候,让负责改造的工匠都时不时的齐声惊呼!以致李哲在无意中又多了不少的忠诚信徒。没办法,在这个时代,李哲就是不想装13也是不成!他本人其实已经很收敛了。
得到大车升级完成的喜讯,李哲终于拍板决定——搬迁!
之所以搬迁,是有着这样的想法:
曹操和刘备之间,曹操要南征,刘备要北伐,曹操和刘备两人,那是多年积怨,两虎相争,两个人中不倒下一个,是谁也不会罢手的。
而李哲这样的小角色,(最起码在外人看来还是小角色)对他们来说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次战斗,除非曹操以绝对优势的大军出击,否则其在两军对阵大局未定之前应该是不会轻易对李哲出手。
而实际上,现在的时节出击,不管是对于曹操还是刘备都不是什么好事,刘备刚刚完成招兵买马,手下兵丁都是些刚刚吃饱饭的流民和黄巾军,此时正是加紧训练的时机,否则这些兵就是上了战场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而曹操也不好过,刚刚结束官渡之战,大军回师之后疲惫不堪再战,粮草也极度缺乏,唯一能动的就只有一直镇守颍川的曹仁所部和郾县的储备军粮。兵力只有万余人。
有了这种认识,那思路就很清楚了,那就是表面上保持中立,不参与两家的大战,只需给两家留出战场空间来即可。古代大军对阵,照例都是在沿着河流两岸的周围展开对战,汝南的骨干河流是汝水,无论是定颖、上蔡,甚或平舆,都处在汝水流域。
这一片,肯定就是两军大军对战的沙场。
李哲只要率领手下的流民们搬迁,将这片战场留给两人,让两人自个儿往死里掐,这就对了。
这两人之间知根知底,大战一旦打开,就肯定是打得火花四溅,基情无限,李哲再在其中鼓捣鼓捣,搞些偷袭的小把戏,那不管是谁打败了谁,应该都没有余力收拾李哲了,到那个时候,说不定李哲就有些机会了。
于是计议已定,就迅速忙活起来,先把移民完成了再说。
把三万流民们迁到四十里外的于家堡一带,这于家堡依山而立地形险要,防守起来很是有利。但是堡内空间狭小,撑死也就是塞进去一万人,剩下的有两万人,就只能躲在山脚下的树林里,野营帐篷这么奢侈的... -->>
不过曹操带来的人心惶惶之下,也有一件大喜事发生,实心橡胶轮胎和车轴对大车的改造,竟已经完成了。现代时空那位不知名的网友出的一个主意,竟然在三国时代出人意料的获得成功,这个惊喜可实在是太大了。
三国时代,交通运输的主力——大车,不管是四轮的还是两轮的,其车轮和车轴还都是木质,不仅不耐磨,承重能力更是极差,对道路的适应性也是很不乐观。装不了太多的物资,且跑上百十里路就坏了,能坚持跑上几百里地那可就得烧香拜佛了。
即使如此,这样木质的大车仍然是陆上交通运输的主力,须臾离开不得。而这位网友所出的主意,将实心橡胶轮胎和钢制车轴带回来三国之后,李哲找了几个流民中的木匠稍微试验一下,竟然就轻而易举的成功了。
这改造完成的大车,对路况的适应性极大增强,载重能力也提高了好几倍,和原来的大车相比完全就是一个质的提升,原来一百辆大车运输的东西,现在只需二三十辆就装完了,而且这车还能跑得路程更长,原来走不了的路也能走了。
可以想象,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这种改装大车走上了征途,李哲手下的辎重兵都能够摇身一变而成奇袭队了,这速度可是太快了。
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神车”啊!在改造工作进行的时候,让负责改造的工匠都时不时的齐声惊呼!以致李哲在无意中又多了不少的忠诚信徒。没办法,在这个时代,李哲就是不想装13也是不成!他本人其实已经很收敛了。
得到大车升级完成的喜讯,李哲终于拍板决定——搬迁!
之所以搬迁,是有着这样的想法:
曹操和刘备之间,曹操要南征,刘备要北伐,曹操和刘备两人,那是多年积怨,两虎相争,两个人中不倒下一个,是谁也不会罢手的。
而李哲这样的小角色,(最起码在外人看来还是小角色)对他们来说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次战斗,除非曹操以绝对优势的大军出击,否则其在两军对阵大局未定之前应该是不会轻易对李哲出手。
而实际上,现在的时节出击,不管是对于曹操还是刘备都不是什么好事,刘备刚刚完成招兵买马,手下兵丁都是些刚刚吃饱饭的流民和黄巾军,此时正是加紧训练的时机,否则这些兵就是上了战场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而曹操也不好过,刚刚结束官渡之战,大军回师之后疲惫不堪再战,粮草也极度缺乏,唯一能动的就只有一直镇守颍川的曹仁所部和郾县的储备军粮。兵力只有万余人。
有了这种认识,那思路就很清楚了,那就是表面上保持中立,不参与两家的大战,只需给两家留出战场空间来即可。古代大军对阵,照例都是在沿着河流两岸的周围展开对战,汝南的骨干河流是汝水,无论是定颖、上蔡,甚或平舆,都处在汝水流域。
这一片,肯定就是两军大军对战的沙场。
李哲只要率领手下的流民们搬迁,将这片战场留给两人,让两人自个儿往死里掐,这就对了。
这两人之间知根知底,大战一旦打开,就肯定是打得火花四溅,基情无限,李哲再在其中鼓捣鼓捣,搞些偷袭的小把戏,那不管是谁打败了谁,应该都没有余力收拾李哲了,到那个时候,说不定李哲就有些机会了。
于是计议已定,就迅速忙活起来,先把移民完成了再说。
把三万流民们迁到四十里外的于家堡一带,这于家堡依山而立地形险要,防守起来很是有利。但是堡内空间狭小,撑死也就是塞进去一万人,剩下的有两万人,就只能躲在山脚下的树林里,野营帐篷这么奢侈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