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重生吕布一统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不满,就在现实里寻找袁家不轨的证据,证据越搜越,越发证明了袁家是包藏祸心。
袁隗袁绍等人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根本料不到朝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忠于刘汉朝廷的重臣开始准备反对他们对朝政的垄断。
十四岁的少帝刘辩,因在他之前灵帝的几个儿子纷纷夭折,灵帝就把刘辩养在一个道士家里,妄想用道士的道术护佑刘辩。刘辩自幼长在道士家里,没见过什么世面,根本无力抵御那些世家大臣跋扈的气场,坐在龙椅上呆若木鸡,何太后在他一旁一个劲地使眼色,见他毫无反应,何太后才轻轻咳嗽一声:“先帝驾崩不久,大将军与车骑将军又先后追随先帝而去,多赖众位贤良大臣,齐心戮力,共除奸宦,才保得社稷安稳。众位大功,本太后都记在心上,等下便逐一封赏。”
吕布不住地偷笑,这政治太好玩了,何太后明明恨死了这些阴谋害死两位兄长又除掉她的臂膀十常侍的世家大臣,却在脸上装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
那些峨冠博带的大臣像是经过演习排练过一样,不约而同跪倒在地,异口同声道:“此乃臣下应尽职责,臣下愧不敢当。”
这些大臣嘴上说愧不敢当,脸上却流露出你若不给我封官加爵我就给你没完的神情,让吕布看得很生腻味。
何太后又说:“现今天子年幼,不能亲政,便由本太后摄政。”
那些大臣又纷纷跪倒:“全凭太后圣裁。”
何太后便取出一大叠任命诏书,因为宣读诏书的小黄门宦官全被诛杀干净,何太后便属意声若洪钟的尚书令卢植来宣读诏书。
颁布诏书要通过尚书台,而袁隗录尚书事,执掌尚书台,尚书台势力便多为袁氏一党,不肯为吕布、黄忠、高顺等人的升迁签发诏书。
还好,吕布一早就暗示了何太后,何太后就任命中间派卢植为尚书令,总领尚书台,通过卢植来控制尚书台,来签发各种调任文书。
卢植又用他无以伦比的威望,以“尽忠皇室,不从权臣乱命”为口号,携带太后旨意,联络了尚书台里以尚书侍郎郑泰为首的多个尚书侍郎、尚书郎(注3),抵制袁氏一党对尚书台的控制,渐渐使得袁隗的录尚书事名存实亡。
————————————————————————————————
注1:太傅位在三公上,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在皇帝幼小或皇室暗弱时时常成为真正的统治者。东汉规定,辅政官员或重要官员必须加上“领尚书事”或“录尚书事”的名号,方可参与枢要。综合看来袁隗在何进死掉后算是第一权臣,可惜董卓进京了,他袁家美梦破灭。
注2:东汉的司隶校尉,其权势之大不亚于后世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在历史上,董卓入京后自己兼任司隶校尉,称之为雄职,李傕掌权后也自兼司隶校尉,曹操也是,而蜀汉的司隶校尉先后由张飞、诸葛亮兼任,可见司隶校尉权柄之重。
注3:东汉始置,选拔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从尚书台令史中选拨,后从孝廉中选取。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再上面就是六曹尚书、尚书仆射、尚书令。
(常欢乐不想完全按照三国演义去写,便参考了许多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所载,尽量贴合史实,这样一来,很多地方跟演义不符,为了让读者不至于有非议,便做了一些注解,如果正文部分各位兄弟完全看得明白,就可以无视注解了。)
了不满,就在现实里寻找袁家不轨的证据,证据越搜越,越发证明了袁家是包藏祸心。
袁隗袁绍等人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根本料不到朝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忠于刘汉朝廷的重臣开始准备反对他们对朝政的垄断。
十四岁的少帝刘辩,因在他之前灵帝的几个儿子纷纷夭折,灵帝就把刘辩养在一个道士家里,妄想用道士的道术护佑刘辩。刘辩自幼长在道士家里,没见过什么世面,根本无力抵御那些世家大臣跋扈的气场,坐在龙椅上呆若木鸡,何太后在他一旁一个劲地使眼色,见他毫无反应,何太后才轻轻咳嗽一声:“先帝驾崩不久,大将军与车骑将军又先后追随先帝而去,多赖众位贤良大臣,齐心戮力,共除奸宦,才保得社稷安稳。众位大功,本太后都记在心上,等下便逐一封赏。”
吕布不住地偷笑,这政治太好玩了,何太后明明恨死了这些阴谋害死两位兄长又除掉她的臂膀十常侍的世家大臣,却在脸上装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
那些峨冠博带的大臣像是经过演习排练过一样,不约而同跪倒在地,异口同声道:“此乃臣下应尽职责,臣下愧不敢当。”
这些大臣嘴上说愧不敢当,脸上却流露出你若不给我封官加爵我就给你没完的神情,让吕布看得很生腻味。
何太后又说:“现今天子年幼,不能亲政,便由本太后摄政。”
那些大臣又纷纷跪倒:“全凭太后圣裁。”
何太后便取出一大叠任命诏书,因为宣读诏书的小黄门宦官全被诛杀干净,何太后便属意声若洪钟的尚书令卢植来宣读诏书。
颁布诏书要通过尚书台,而袁隗录尚书事,执掌尚书台,尚书台势力便多为袁氏一党,不肯为吕布、黄忠、高顺等人的升迁签发诏书。
还好,吕布一早就暗示了何太后,何太后就任命中间派卢植为尚书令,总领尚书台,通过卢植来控制尚书台,来签发各种调任文书。
卢植又用他无以伦比的威望,以“尽忠皇室,不从权臣乱命”为口号,携带太后旨意,联络了尚书台里以尚书侍郎郑泰为首的多个尚书侍郎、尚书郎(注3),抵制袁氏一党对尚书台的控制,渐渐使得袁隗的录尚书事名存实亡。
————————————————————————————————
注1:太傅位在三公上,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在皇帝幼小或皇室暗弱时时常成为真正的统治者。东汉规定,辅政官员或重要官员必须加上“领尚书事”或“录尚书事”的名号,方可参与枢要。综合看来袁隗在何进死掉后算是第一权臣,可惜董卓进京了,他袁家美梦破灭。
注2:东汉的司隶校尉,其权势之大不亚于后世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在历史上,董卓入京后自己兼任司隶校尉,称之为雄职,李傕掌权后也自兼司隶校尉,曹操也是,而蜀汉的司隶校尉先后由张飞、诸葛亮兼任,可见司隶校尉权柄之重。
注3:东汉始置,选拔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从尚书台令史中选拨,后从孝廉中选取。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再上面就是六曹尚书、尚书仆射、尚书令。
(常欢乐不想完全按照三国演义去写,便参考了许多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所载,尽量贴合史实,这样一来,很多地方跟演义不符,为了让读者不至于有非议,便做了一些注解,如果正文部分各位兄弟完全看得明白,就可以无视注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