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zw19.com,红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想到自己即将离开旗山和中旗公司,杨少宗心中有着很多的不舍和担心,可他知道自己必须放下这一切继续向前走。
旗山人民公社需要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中旗公司也同样如此。
在91年一92年的大扩张中,中旗公司表面上扩张的非常迅猛,但这种扩张实际上是非常狡诈的,中旗公司在兼并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几乎只选择资产非常优良的国有骨干企业,对于这些表面上亏损企业,中旗公司只是简单的清除了他们的债务,切割掉一部分包袱资产和人员,为他们挣脱国有机制的僵化束缚,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收入和激励分配,引入责任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系统的培训。
事实上,中旗公司对这些收购企业的改革只是处于一个很低的层面,并没有深入进去。
以宁州水泥总厂为例,它的资产总额是三千万左右,负债1740万,
91年的亏损是483万,职工总数4722人,三产职工占33%,中旗公司以不足一千万的价位兼并,将其所有的债务切割,由中旗公司宁州分公司统一承担,随即对管理人员和职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整顿,将三产职工分流,通过和宁州市委的协议将退休职工的负担一次性买断,将他们纳入市退休基金中,总职工数缩减到1558人。
在此基础上,中旗公司对宁州水泥总厂继续投入650万的改造资金,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基础待遇和激励分配,并签署一份可能要等五到十年才能实现的高管配股初步协议。
中旗公司本身并没有真正介入企业的管理,在为期三个月整顿和托管结束后,通常只派遣一名监管主任长期维持原有的培训和责任管理工作,其他的正常运营工作还是由原厂的企管人员负责。
就整个水泥产业而言,中旗公司一共兼并口家国有中大型的水泥厂,总计只派遣了二十多人负责监管资产运营,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只要保证这些企业不再亏损即可,而这就是中旗公司的底线。
随着后期的运作,中旗公司会不断从这些水泥厂中抽调表现好的管理人员,哪个厂的效益最好,哪个厂的厂长就可以提拔起来,负责整个海螺水泥集团的运转,通过内部调整的这种方式陆续完成对整个水泥产业的整合。
实际上,中旗公司是用贷款换时间,将兼并企业的债务和不良资产录离给母公司,让下面的企业轻装上阵,迅速扭转局面,而中旗公司则依靠和各级市委的协议,不断套取新的贷款来维持这个局面。
这种运作方式是中旗公司可以大规模兼并企业,但又能尽快改变局面的主要原因,可这种运作方式的负面因素也是很明显的,因为是用贷款换时间,虽然兼并的这些企业运转开始走向正轨,中旗母公司本身承担的债务危机却是很重的。
中旗本身的资金和债务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是口年通过倒卖铜锅赚了一笔横财,加上在南海倒卖地皮也赚了不少横财,中旗基本很难撑住这么大的压力,即便如此,在随后的几年里,中旗公司也需要逐步调整,慢慢消化现有的债务压力。
如果央行采取金融紧缩政策,中旗的压力就会明显增大。
所以,在93年一94年,中旗必须采取更加谨慎的兼并策略,减少兼并数量,并尽快让一部分优质资产上市,缓解债务压力。
这就是杨少宗对中旗公司目前的一个担忧,他比较庆幸的是中旗公司的管理团队相对都比较清醒,大家还是可以支撑住的。
次日凌晨,杨少宗乘坐西南航空安排的转机飞回宁州,回到旗山后,他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广明一起出席了闭幕式,并通过执委会的临时调整安排了陈广明发言。
在这个〖中〗国经济一年政策的晴雨表和窗口,陈广明有点出人意料的忽然提出〖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年内要对全国宏观经济实施微调,缩减通货膨胀的压力。
这样的讲话让库有人参加会议的人大吃一惊,人们终于意识到1993
年将是〖中〗央宏观调控急剧紧缩的一年。
关于这一点,中旗公司在92年年底的时候,大家在内部会议上就有过这个猜测,胡祖铭和钱嘉威都建议地产业迅速紧缩,特别是南海特区的地产业,那毫无疑问是个大泡沫,现在除了〖中〗央不知道,全国谁不知道?
在陈广明抛出紧缩论之前,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各路资金都从地产业套现撤离,海澜市的地产近乎在一个月内停顿了一下,在继续有大量资金涌入疯炒的情况下,可以想象中旗系从海澜撤走的资金规模有多大。
如果容副〖总〗理知道,他能把杨少宗给剁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旗系在操作海澜地产的过程中一贯是非常谨慎的,中旗置地公司虽然连续做了多个楼盘,但都是正规建成销售一空,富旗和其他关联下属的“皮包公司”炒来炒去,但不细查是找不到中旗系的影子。
当然,中旗系和南海省委的关系是绝对很硬的,这是中旗系能够大量拿地的关键原因之一,包括富旗都是利用这层关系在海澜市大规模的搞贷款拿地皮。
为了确保撤离的速度,华康盛副总是亲自去了海澜市坐镇,将大大小小的各股资金全部撤走,一些没有意义的皮包公司就地消失。
在93年人大召开之前,从南海特区流走的中旗系资金规模至少在170
个亿的规模,从2月份开始,海澜市的地产甚至因为这股大规模资金撤离而明显停止了增长,甚至个别地区的地价已经下跌。
回到旗山,杨少宗秘密的开了个会,和多年的同事、下属们说清楚了自己下一步的安排,随后就去省里拜会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直接领导周长安,随后返回旗州市和左良喜、季昌玉谈了一个晚上,请他们多多照顾旗山。
这个晚上,杨少宗和季昌玉谈妥了一件事,那就是让秦大驰担任旗山镇的镇委〖书〗记,并且保证秦大驰一听很听旗州市委的招呼,这一点,他也早已和秦大驰、孙长青等人谈清楚了。
以前他在旗山当镇长、镇委〖书〗记,县里和市委都不敢动他,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搞,以后就不一样了,他走了,旗山镇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
在旗山的最后几天,杨少宗抓紧每一点滴的时间拼命工作,几乎开了四十多个会议,抢在被调走之前和秦大驰、孙长青、李修惠,特别是和淮海市委〖书〗记王中泉、旗州市长季昌玉达成了关于旗山镇未来十年的一个长远规划方案。
和上一次的方案不同,旗山镇未来将会改成旗山区,成为旗州市的两大主城区之一。
很显然,杨少宗在临走之前的这个突然让步让季昌玉很是高兴,做为一个交换条件,淮海市委和旗州市委保证不干预旗山人民公社管委会的内部人事,旗山人民公社管委会的所有干部人事继续由旗山公社自己处置,自培自选,采取类似于村委会的公选制,但不对外公开。
在调令即将到来之前,杨少宗在中旗公司内部连续召开了多个会议,让大家开始缩紧投资范围,争取在两年内完成对兼并企业的深层次重组,同时也要在两年内解决这些兼并企业的职工分流和不良资产的清理问题。
就在这些会议期间,杨少宗还单独抽时间和从深州赶过来的王石见了面。
很多人并不理解,万科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有持股的股份制企业,王石的后台背景当然也是非常特殊的,所以,中旗系介入万科的操作时间周期非常长,也很温和。
中旗系从89年开始介入万科,最初只是提供资金融资,用3000万的资金换取一部分转债股,也就是在万科进一步融资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持股,如果万科不融资,这3000万的资金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企业债务。
从89年开始布局,慢慢接触,到了92年,中旗系才正式介入万科的操作,在此之前,杨少宗和王石达成了三个承诺,第一,中旗系通过多种渠道持股,绝不突破王石及现有团队第一股东权,在投资成功后,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最多保持15%的持股权,中旗系其余公司、个人、机构持有的流通股会在合适的价位逐步销售套利,一部分流通股会在合适的价位转让给万科管理层:第二,中旗绝对不介入万科的管理层,一个人都不派,完全信任王石现有的管理团队: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旗系一旦和万科结盟,确切的说是和王石及其管理团队结盟,就不会让其他资本方轻易介入万科,操控万科。
简单的说,如果有证券、投资公司想要强行收购万科,也就是所谓的黑衣骑士,那么,中旗系就将迅速扮演白衣骑士的身份,通过抬高股价等操作阻止对手兼并万科。
更具体的说,中旗在每股3元的时候介入万科,等每股涨到10元的时候,如果中旗决定离开套现,会直接以8元左右的价位优先转让给王石及其管理团队,保证万科的股权稳定性。
中旗实际上就是一家投行,我帮你抬高股价,你可以在更高价位进行融资操作,而我在获利的同时也不会影响你对企业的控制权。
听到杨少宗可能调离中旗的消息,王石是很紧张的,因为没有杨少宗的承诺,一旦中旗反悔,强硬介入万科……很可能就会让他失去万科。
两人谈了一整晚,杨少宗还是让他放心,也乘着这个机会继续讨论了将万科合并到中旗系的可能性。
不管是什么背景,生意终究是生意。
原先万科只是一家市值不足一亿的上市公司,王石的持股率也就是1绕左右,在中旗系介入后,万科已经成长为一家市值三亿多的上市公司,在市场上融资和购地的能力大为增加,王石的持股率没有任何改变,这意味王石自己的资产也翻了几倍,未来肯定还会翻的更快更多。
通过和中旗系的联合,万科实际上还获得了在粤省、深州之外低价拿地的机会,也和新世界等港资地产集团取得了新的合作渠道。
投行就是这样的操作模式。
和以后君安万科事件不同,中旗系介入万科是一个长期投资行为,不是君安证券后来的那种炒作套现,对于这样的投资,不管是哪家上市公司都会很欢迎,可是,中旗系实在太大了。
中旗现在的年利润率都在百亿级的规模,每年可以再造三十个万科,这样的规模让王石很是担忧。
所以,王石并没有完全将万科并入中旗系的想法,因为万科一旦加入中旗系,顶多只是中旗系中的一个小角色,根本没有能力和中旗系的另外两大置地公司相提并论。
就现阶段而言,富旗置地的实力也绝对不是万科公司可以抗衡的,对手在深州持有的土地规模多到足以让招商局、华侨城、中海这样的老牌深州地产企业乍舌,基本上,招商地产、华侨城、中海、富旗就是深州四大地产公司,而富旗已经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势。
王石有一个估计,按照富旗置地现在这种发展速度,三年之内就会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产公司,唯一的例外是中旗置地全面杀入,因为中旗置地囤积土地的面积更大。
没有一家公司不羡慕中旗置地囤积土地的能力,可这种能力确实不是其他公司可以做到,归根结底,中旗是一个很复杂的投行,它可以给那些市委、省委带来诱人的大项目。
中旗的这种招数无非是招商局开创的老招数了,问题是中旗玩的比招商局更加纯熟,而且不受国家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限制。
王石当初同时中旗系介入,实际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希望通过中旗低价拿地,但他并不想彻底融入中旗系,因为中旗太大,而他现在太小。他还是希望维持原有的协议,中旗系在完成对万科的长期投资后,在保留一部分长期投资持股的前提下套现离去,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杨少宗并没有说什么,他只是简单的说,自己其实希望王石担任中旗置地的董事长,但这个话也只是说... -->>
想到自己即将离开旗山和中旗公司,杨少宗心中有着很多的不舍和担心,可他知道自己必须放下这一切继续向前走。
旗山人民公社需要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中旗公司也同样如此。
在91年一92年的大扩张中,中旗公司表面上扩张的非常迅猛,但这种扩张实际上是非常狡诈的,中旗公司在兼并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几乎只选择资产非常优良的国有骨干企业,对于这些表面上亏损企业,中旗公司只是简单的清除了他们的债务,切割掉一部分包袱资产和人员,为他们挣脱国有机制的僵化束缚,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收入和激励分配,引入责任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系统的培训。
事实上,中旗公司对这些收购企业的改革只是处于一个很低的层面,并没有深入进去。
以宁州水泥总厂为例,它的资产总额是三千万左右,负债1740万,
91年的亏损是483万,职工总数4722人,三产职工占33%,中旗公司以不足一千万的价位兼并,将其所有的债务切割,由中旗公司宁州分公司统一承担,随即对管理人员和职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整顿,将三产职工分流,通过和宁州市委的协议将退休职工的负担一次性买断,将他们纳入市退休基金中,总职工数缩减到1558人。
在此基础上,中旗公司对宁州水泥总厂继续投入650万的改造资金,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基础待遇和激励分配,并签署一份可能要等五到十年才能实现的高管配股初步协议。
中旗公司本身并没有真正介入企业的管理,在为期三个月整顿和托管结束后,通常只派遣一名监管主任长期维持原有的培训和责任管理工作,其他的正常运营工作还是由原厂的企管人员负责。
就整个水泥产业而言,中旗公司一共兼并口家国有中大型的水泥厂,总计只派遣了二十多人负责监管资产运营,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只要保证这些企业不再亏损即可,而这就是中旗公司的底线。
随着后期的运作,中旗公司会不断从这些水泥厂中抽调表现好的管理人员,哪个厂的效益最好,哪个厂的厂长就可以提拔起来,负责整个海螺水泥集团的运转,通过内部调整的这种方式陆续完成对整个水泥产业的整合。
实际上,中旗公司是用贷款换时间,将兼并企业的债务和不良资产录离给母公司,让下面的企业轻装上阵,迅速扭转局面,而中旗公司则依靠和各级市委的协议,不断套取新的贷款来维持这个局面。
这种运作方式是中旗公司可以大规模兼并企业,但又能尽快改变局面的主要原因,可这种运作方式的负面因素也是很明显的,因为是用贷款换时间,虽然兼并的这些企业运转开始走向正轨,中旗母公司本身承担的债务危机却是很重的。
中旗本身的资金和债务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是口年通过倒卖铜锅赚了一笔横财,加上在南海倒卖地皮也赚了不少横财,中旗基本很难撑住这么大的压力,即便如此,在随后的几年里,中旗公司也需要逐步调整,慢慢消化现有的债务压力。
如果央行采取金融紧缩政策,中旗的压力就会明显增大。
所以,在93年一94年,中旗必须采取更加谨慎的兼并策略,减少兼并数量,并尽快让一部分优质资产上市,缓解债务压力。
这就是杨少宗对中旗公司目前的一个担忧,他比较庆幸的是中旗公司的管理团队相对都比较清醒,大家还是可以支撑住的。
次日凌晨,杨少宗乘坐西南航空安排的转机飞回宁州,回到旗山后,他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广明一起出席了闭幕式,并通过执委会的临时调整安排了陈广明发言。
在这个〖中〗国经济一年政策的晴雨表和窗口,陈广明有点出人意料的忽然提出〖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年内要对全国宏观经济实施微调,缩减通货膨胀的压力。
这样的讲话让库有人参加会议的人大吃一惊,人们终于意识到1993
年将是〖中〗央宏观调控急剧紧缩的一年。
关于这一点,中旗公司在92年年底的时候,大家在内部会议上就有过这个猜测,胡祖铭和钱嘉威都建议地产业迅速紧缩,特别是南海特区的地产业,那毫无疑问是个大泡沫,现在除了〖中〗央不知道,全国谁不知道?
在陈广明抛出紧缩论之前,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各路资金都从地产业套现撤离,海澜市的地产近乎在一个月内停顿了一下,在继续有大量资金涌入疯炒的情况下,可以想象中旗系从海澜撤走的资金规模有多大。
如果容副〖总〗理知道,他能把杨少宗给剁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旗系在操作海澜地产的过程中一贯是非常谨慎的,中旗置地公司虽然连续做了多个楼盘,但都是正规建成销售一空,富旗和其他关联下属的“皮包公司”炒来炒去,但不细查是找不到中旗系的影子。
当然,中旗系和南海省委的关系是绝对很硬的,这是中旗系能够大量拿地的关键原因之一,包括富旗都是利用这层关系在海澜市大规模的搞贷款拿地皮。
为了确保撤离的速度,华康盛副总是亲自去了海澜市坐镇,将大大小小的各股资金全部撤走,一些没有意义的皮包公司就地消失。
在93年人大召开之前,从南海特区流走的中旗系资金规模至少在170
个亿的规模,从2月份开始,海澜市的地产甚至因为这股大规模资金撤离而明显停止了增长,甚至个别地区的地价已经下跌。
回到旗山,杨少宗秘密的开了个会,和多年的同事、下属们说清楚了自己下一步的安排,随后就去省里拜会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直接领导周长安,随后返回旗州市和左良喜、季昌玉谈了一个晚上,请他们多多照顾旗山。
这个晚上,杨少宗和季昌玉谈妥了一件事,那就是让秦大驰担任旗山镇的镇委〖书〗记,并且保证秦大驰一听很听旗州市委的招呼,这一点,他也早已和秦大驰、孙长青等人谈清楚了。
以前他在旗山当镇长、镇委〖书〗记,县里和市委都不敢动他,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搞,以后就不一样了,他走了,旗山镇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
在旗山的最后几天,杨少宗抓紧每一点滴的时间拼命工作,几乎开了四十多个会议,抢在被调走之前和秦大驰、孙长青、李修惠,特别是和淮海市委〖书〗记王中泉、旗州市长季昌玉达成了关于旗山镇未来十年的一个长远规划方案。
和上一次的方案不同,旗山镇未来将会改成旗山区,成为旗州市的两大主城区之一。
很显然,杨少宗在临走之前的这个突然让步让季昌玉很是高兴,做为一个交换条件,淮海市委和旗州市委保证不干预旗山人民公社管委会的内部人事,旗山人民公社管委会的所有干部人事继续由旗山公社自己处置,自培自选,采取类似于村委会的公选制,但不对外公开。
在调令即将到来之前,杨少宗在中旗公司内部连续召开了多个会议,让大家开始缩紧投资范围,争取在两年内完成对兼并企业的深层次重组,同时也要在两年内解决这些兼并企业的职工分流和不良资产的清理问题。
就在这些会议期间,杨少宗还单独抽时间和从深州赶过来的王石见了面。
很多人并不理解,万科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有持股的股份制企业,王石的后台背景当然也是非常特殊的,所以,中旗系介入万科的操作时间周期非常长,也很温和。
中旗系从89年开始介入万科,最初只是提供资金融资,用3000万的资金换取一部分转债股,也就是在万科进一步融资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持股,如果万科不融资,这3000万的资金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企业债务。
从89年开始布局,慢慢接触,到了92年,中旗系才正式介入万科的操作,在此之前,杨少宗和王石达成了三个承诺,第一,中旗系通过多种渠道持股,绝不突破王石及现有团队第一股东权,在投资成功后,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最多保持15%的持股权,中旗系其余公司、个人、机构持有的流通股会在合适的价位逐步销售套利,一部分流通股会在合适的价位转让给万科管理层:第二,中旗绝对不介入万科的管理层,一个人都不派,完全信任王石现有的管理团队: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旗系一旦和万科结盟,确切的说是和王石及其管理团队结盟,就不会让其他资本方轻易介入万科,操控万科。
简单的说,如果有证券、投资公司想要强行收购万科,也就是所谓的黑衣骑士,那么,中旗系就将迅速扮演白衣骑士的身份,通过抬高股价等操作阻止对手兼并万科。
更具体的说,中旗在每股3元的时候介入万科,等每股涨到10元的时候,如果中旗决定离开套现,会直接以8元左右的价位优先转让给王石及其管理团队,保证万科的股权稳定性。
中旗实际上就是一家投行,我帮你抬高股价,你可以在更高价位进行融资操作,而我在获利的同时也不会影响你对企业的控制权。
听到杨少宗可能调离中旗的消息,王石是很紧张的,因为没有杨少宗的承诺,一旦中旗反悔,强硬介入万科……很可能就会让他失去万科。
两人谈了一整晚,杨少宗还是让他放心,也乘着这个机会继续讨论了将万科合并到中旗系的可能性。
不管是什么背景,生意终究是生意。
原先万科只是一家市值不足一亿的上市公司,王石的持股率也就是1绕左右,在中旗系介入后,万科已经成长为一家市值三亿多的上市公司,在市场上融资和购地的能力大为增加,王石的持股率没有任何改变,这意味王石自己的资产也翻了几倍,未来肯定还会翻的更快更多。
通过和中旗系的联合,万科实际上还获得了在粤省、深州之外低价拿地的机会,也和新世界等港资地产集团取得了新的合作渠道。
投行就是这样的操作模式。
和以后君安万科事件不同,中旗系介入万科是一个长期投资行为,不是君安证券后来的那种炒作套现,对于这样的投资,不管是哪家上市公司都会很欢迎,可是,中旗系实在太大了。
中旗现在的年利润率都在百亿级的规模,每年可以再造三十个万科,这样的规模让王石很是担忧。
所以,王石并没有完全将万科并入中旗系的想法,因为万科一旦加入中旗系,顶多只是中旗系中的一个小角色,根本没有能力和中旗系的另外两大置地公司相提并论。
就现阶段而言,富旗置地的实力也绝对不是万科公司可以抗衡的,对手在深州持有的土地规模多到足以让招商局、华侨城、中海这样的老牌深州地产企业乍舌,基本上,招商地产、华侨城、中海、富旗就是深州四大地产公司,而富旗已经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势。
王石有一个估计,按照富旗置地现在这种发展速度,三年之内就会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产公司,唯一的例外是中旗置地全面杀入,因为中旗置地囤积土地的面积更大。
没有一家公司不羡慕中旗置地囤积土地的能力,可这种能力确实不是其他公司可以做到,归根结底,中旗是一个很复杂的投行,它可以给那些市委、省委带来诱人的大项目。
中旗的这种招数无非是招商局开创的老招数了,问题是中旗玩的比招商局更加纯熟,而且不受国家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限制。
王石当初同时中旗系介入,实际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希望通过中旗低价拿地,但他并不想彻底融入中旗系,因为中旗太大,而他现在太小。他还是希望维持原有的协议,中旗系在完成对万科的长期投资后,在保留一部分长期投资持股的前提下套现离去,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杨少宗并没有说什么,他只是简单的说,自己其实希望王石担任中旗置地的董事长,但这个话也只是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